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繩力女超人奪金只靠志氣? 景美小將告訴你拔河背後的科學

活躍星系核_96
・2017/08/15 ・4033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56 ・八年級

  • 文.採訪|黃茵
景美女中與台師大拔河聯隊。圖/By 臺師大-景美女中拔河隊隊員黃怡瑾同學

回想起第一次與繩力女孩的交集是在師大夜市的滷味店,因為辦活動剛結束,忙到晚上九點半才與同學一起到店裡用餐。早已過了晚餐時間,老闆陸續收拾、準備打烊,店裡也只剩下我們與另一桌客人。談話中,我無意間向同學提到一位從景美女中畢業的好友,此時另一桌的女孩突然開口:「他是我大一的室友!」另一位女孩也說:「他是我高中同學!」這樣小小巧合串起了我與哈利和笑笑的緣分。幾次在路上問候和巧遇,也讓我有機會熟識拔河隊學妹——波波、芝涵和小黑人。

還記得剛認識不久,我曾小心翼翼的問哈利:「你們都什麼時候、在哪裡練習?我都不知道師大有拔河的場地。」他自若地說:「每天放學去景美練習阿。六點到九點,練完再回來吃飯,所以我們那天才會遇到。」老實說,第一次相遇的那晚我以為他們在悠哉地吃宵夜,殊不知那是他們辛苦練習之後才能享用的晚餐。當我越深入他們的生活,我越發現電影演的根本是皮毛,真實世界裡的「志氣女孩」雖然有世界級金牌選手的頭銜,卻一點世界冠軍的光環都沒有。

認識這群繩力女孩之後,我有機會從電影「志氣」外,了解拔河這項少數用「倒退步」取勝的運動。平時除了傾聽她們訓練的心路歷程,更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他們的生活。看著他們每晚在宿舍交誼廳吃宵夜、在比賽場上奮力一搏的模樣,最讓我佩服的除了他們堅忍不拔的「志氣」精神之外,還有對的口令、姿勢、技術、選手身材這些「魔鬼細節」的堅持。運動家精神與技術運用的環環相扣才是她們取勝的關鍵。

景美女中與台師大拔河聯隊。圖/By 臺師大-景美女中拔河隊隊員黃怡瑾同學

喊喊口號精神好?同時出力最重要

多數人對拔河的印象想必都是熱血沸騰、嘶聲吶喊的畫面吧?但你曾否想過,究竟為什麼要大聲喊口號?

想像你要和朋友一起搬重物,兩個人說好同時出力和兩個人不同時出力,哪一個會比較輕鬆呢?答案當然是同時出力!其原因正是因為你們同時並且同方向出力產生比較大的合力。合力為作用在某物體上「力的總和」,同一直線上,若作用於物體上的力方向一致,可以產生比較大的合力。拔河時,選手會以口號代表特定的動作,在整齊劃一的口號下,即使變換動作也能迅速使動作一致,產生同時且方向一致的合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拔河只需比力氣?長高一點可能較實在

有一天,笑笑在談話中無意間提到他想「長高 10 公分」,一開始我不以為意,心裡想著:「誰都希望長越高越好」,於是隨口問他:「是想看起來瘦一點嗎?」他卻很認真地說:「如果我長高 10 公分我拉拔河可以輕鬆很多!」聽完這句話我滿臉疑惑的問他:

拔河跟身高也有關係嗎?不是力氣大就好?

「如果力氣大拔河就會贏,那舉重選手來拔河就會贏嗎?不盡然。」這句話摘自教練郭昇接受快樂工作人雜誌的訪問。郭教練一語道破,點出影響拔河的因素不僅力量,身高、體重與技術都是關鍵。

其實,拔河這項運動與槓桿原理有密切的關係,槓桿原理中,力矩等於作用力乘上作用力與支點間的距離(力臂)。身高高的優勢與開瓶器的原理有些相似,利用施力臂長的原理造成較大的力矩(力量)。拔河的時我們把腳當作支點,當支點與作用力的距離越長,也就是選手的身高越高(力臂越長),力矩越大,可以產生的力量就越大。

如果我們假設兩名選手體重相同,身高分別為 170 公分和 160 公分,若身高 170 公分的選手要產生 80 公斤的力需要傾斜到與地面夾角 30 度,160 公分的選手想要產生一樣的力,就需要傾斜到與地面夾角小於 30 度的姿勢。相同的原理,兩位選手傾斜的角度相同,身高較高的選手會因為力臂長而產生較大的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景美女中與台師大拔河聯隊。圖/By 臺師大-景美女中拔河隊隊員黃怡瑾同學

為了比賽,女孩們認真斤斤計較

為什麼要過磅?

正式的拔河比賽有重量分級,比賽前一天選手必須「過磅」,八位選手體重總合必須維持在量級內,以示公平。女子組常見的量級有:500 公斤與 540 公斤,也就是八位選手平均每人 62.5 和 67.5 公斤。這個基準是以體格較魁武的歐洲人為標準制定,對女性平均身高 165 至 170 公分的他們來說,六、七十公斤的身材算很勻稱。

然而,對於個頭較小、選手平均身高頂多 160 公分的亞洲人而言,自然會看起來比較「肉」。正值青春年華的選手們不僅得為了比賽量級努力增重,為了不讓這些「肉」變成負擔,還得花更多時間和心力把脂肪練成肌肉,以免這「過重」的身材對關節造成傷害。

為什麼要增重或減重?體重如何作為拔河的戰術?

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符合國際賽事對量級的規範,選手需要長期增加體重才能達到量級標準。再者,體重也是影響比賽輸贏重要的關鍵,若能盡力增加體重,重量的優勢將能帶給對手更大的壓迫。因此,為了將體重作為一種戰術,選手會盡量在比賽前長期增重到超過量級所需的重量,直到過磅前透過禁食、長跑或脫水的方式迅速減重,過磅完再透過大量進食增重,達到體重優勢。

從認識繩力女孩後,每次他們要比賽,我都會盡量到場或看比賽直播替他們集氣、應援。幾次激烈的比賽下來,除了看他們與選手拉鋸、最後取勝,我也在觀賽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的姿勢和裝備有許多特殊之處,更好奇拔河是否也像籃球、排球一樣有「戰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傾斜角度抓仔細,戰術正確才會贏

體重是拔河比賽關鍵之一,因此,拔河選手可以透過身體傾斜的姿勢,用身體的重量幫助手施加更大的力。想像你現在到了蘿蔔田幫農夫收成,當埋在土地裡的蘿蔔怎麼都拔不起來,此時你會怎麼做?你的身體會自然地傾斜,讓你使出更大的力把蘿蔔拔出來。為什麼傾斜讓力量變大了呢?當身體傾斜的時,腳(支點)和身體(力臂)產生的夾角變小,力矩變大。但是也不能斜到幾乎躺到地上,若是過度傾斜,腳就無法當作支點支撐了。

拔河是一項靠耐力的比賽,訓練技術很重要的關鍵在肌耐力。肌耐力強並且盡量讓身體保持成一直線、集中力量,才能在繩子上撐住自己和隊友。拔河場上,誰先沒力誰就露出破綻,因此選手在維持姿勢的同時也要觀察對手的狀態,一但看到對手有人沒力,就要改變口號並且「接緊」腳步、使出攻勢。透過強攻、坐地起等技術一步步把對手擊敗。

後衛。圖/By 臺師大-景美女中拔河隊隊員黃怡瑾同學

至於戰術,除了「體重壓制」外,依選手身材條件來安排位置也是比賽取勝的戰術之一。配置位置的原則有其道理,教練通常會將身高高的選手排在前面一至三個位置。面對攻擊首當其衝的就是最前面的選手,個子高的選手有身材造成的優勢,因此安排他們在前段制衡對手。

每一次上場的八位選手,盡量身高有高有矮,才不會為了使出同樣力道,個子小的選手得將繩子壓到很低、姿勢傾斜角度太斜。最後一位揹著拔河繩的「後衛」通常會安排「噸位最重」的選手,因為他要保持繩子的平衡並且負責「扛起」所有隊友。正因為這個位置的特性,後衛在技術上和身體素質必須特別「穩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摩擦摩擦,用光滑的拔河鞋摩擦!

除了選手本身出力,拔河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科學原理——「摩擦力」,需要透過特殊裝備來輔助、增強摩擦力,選手才能握緊繩子並踩穩腳步。拔河裝備主要有拔河衣和拔河鞋。拔河衣的材質像是厚重的毛巾,選手穿在身上可以保護身體,防止繩子和身體直接摩擦而受傷。至於拔河鞋,則經過特殊設計,鞋底材質為橡膠,它的特殊之處在於一般的鞋底會設計紋路增加摩擦力,而拔河鞋卻不然。

拔河鞋的鞋底是完全平整的橡膠底,選手甚至需要在練習或比賽前把鞋底磨平。為什麼呢?用直觀思考,我們經常認為粗糙的面之間可以造成較大的摩擦力,但是實際上,光滑平面之間的摩擦力不一定比較小。原因是當表面光滑時,兩接觸表面上能夠相互接近的原子數與分子數增加,兩者之間產生的附著現象使得兩個光滑平面不容易被分開。如果覺得很難以置信,可以試著拿平整的塑膠袋在沒有沾水、光滑的塑膠墊上摩擦,過程中,你會感受到光滑表面產生的摩擦力。

拔河鞋。圖/By 臺師大-景美女中拔河隊隊員黃怡瑾同學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平常穿的鞋子鞋底要設計紋路呢?原因有二。第一,我們平常在行走的道路大多不是光滑的平面。第二,室外經常會有泥沙和雨水,光滑的平面再沾上水和泥沙等「潤滑劑」後,摩擦力會變小(試試看在塑膠墊上沾水,與塑膠袋摩擦的效果),需要透過凹凸紋路把這些東西卡住或排出,藉此增加摩擦力。

同樣的道理運用在拔河鞋的設計,室內拔河場地的河道表面平整,因此在練習或比賽前選手必須把鞋底磨平並且將河道上的灰塵和水擦拭乾淨,增加摩擦力、以便選手出力。同時,拔河選手會像體操選手上場前一樣,在手上塗上白色的碳酸鎂粉末,把手上的水分和油脂吸掉,增加手和繩子的摩擦力,以免因為汗水而抓不緊拔河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知識的力量成為繩力女超人

雙手佈滿厚繭和傷口,心裡的苦怕家人擔心,更是不敢輕易透露。成為拔河選手這麼辛苦,我問這群繩力女孩為什麼還是選擇拔河?他們都說拔河是一項沒有 MVP 的運動,「只有團隊,沒有『自己』」。他們深知華麗的成績全都來自團隊合作,在年僅二十出頭的女孩們身上看到這種「成就彼此」的心態實在很不簡單,讓人不禁感嘆他們的成熟懂事。繩力女孩們翻轉了我對運動選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印象,拔河絕對不只靠蠻力,她們除了用「志氣」稱霸世界,更用「知識的力量」成為「繩力女超人」!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7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比爾蓋茲的第四代核能發電廠終於開始建設!核能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PanSci_96
・2024/08/31 ・123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比爾蓋茲在美國懷俄明州興建的 Natrium 反應爐,標誌著第四代核能技術的新篇章。這座核電廠使用鈉冷快中子技術,不僅挑戰了過去鈉冷反應爐屢屢失敗的歷史,其關鍵技術還能應用於太陽能發電,解決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Natrium 是否真的能成為第四代核電廠的突破口?然而,質疑聲也不容忽視,這座反應爐真的能達到第四代核電廠的安全標準,並減少核廢料的生成嗎?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比爾蓋茲的能源革命:Natrium 反應爐的誕生

比爾蓋茲對核能的投入並非首次嘗試。2008 年,他創立了 TerraPower 公司,並在 2015 年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合作研發「行波反應爐」。這種反應爐的設計目的是利用高階核廢料作為燃料,減少核廢料的總量。然而,隨著美中關係惡化,這項合作最終在 2019 年終止。

蓋茲並未因此止步,他轉向美國市場,與巴菲特旗下的太平洋電力公司合作,在懷俄明州啟動Natrium 1 號鈉冷快中子反應爐的建設計畫,預計 2030 年完工。這個 Natrium 與傳統核反應爐有何不同?

冷卻劑革命:液態金屬鈉的優勢

Natrium 反應爐與傳統核電廠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它的冷卻劑。傳統核反應爐使用水作為冷卻劑,而 Natrium 則使用液態金屬鈉。這種設計具有幾個優勢。首先,鈉的沸點高,能在更高的溫度下運行,提升反應效率。其次,鈉具有極高的導熱率,熱交換效率是水的 100 倍。此外,鈉冷快中子反應爐還能進行「滋生反應」,將核廢料轉化為新的核燃料,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重要的是,Natrium 的設計還包含了一個能量儲存系統。利用液態鈉加熱熔鹽,能量可以長時間儲存,隨時用於發電,這種技術被稱為熱能儲存(TES)。這使得 Natrium 能夠根據需求調節發電量,甚至在用電高峰時提供穩定的電力。

然而,Natrium 的技術優勢也伴隨著安全隱患。鈉的化學活性非常高,遇水易爆,且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導致腐蝕性問題。歷史上,鈉冷快中子反應爐多次因冷卻系統故障而引發事故。

Natrium 反應爐與傳統核電廠的最大不同點在於它的冷卻劑,Natrium 反應爐用的鈉冷卻劑雖然效率高,但卻具有安全隱患。圖/envato

鈉冷技術與核擴散的潛在威脅

除安全隱患外,Natrium 反應爐還面臨核武擴散的風險。快中子反應爐需要使用高濃度的鈾燃料,而滋生反應會生成鈽 239,這是製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因此,如何管理核材料,防止核擴散,成為快中子反應爐必須面對的難題。

Natrium 反應爐的建設標誌著第四代核電廠技術的一大進步,然而它的發展也伴隨著重大的挑戰。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或許能期待更安全、更高效的核能技術的實現,但在此之前,對於安全性和核武擴散問題的解決,將是推動這一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47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翻越性別高牆 打破生乳營養迷思 埃凡斯促成牛奶滅菌(2)
顯微觀點_96
・2024/08/13 ・235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顯微鏡後的女性科學家系列

他像是一艘船在河中航行;四處遇到阻礙,唯獨一面通暢;在那,所有的障礙都消失了,他徐徐地穿越著深深的航道,進入無盡的海洋。

——愛默生

埃凡斯在動物工業局的研究興趣集中到一種致流產的傳染性微生物。

丹麥獸醫伯納.班(Bernhard Bang) 在 19 世紀末發現了一種導致乳牛流產的病菌,而這種病菌多年來已知存在於受感染的乳牛乳房中。

而農業工業局病理部的施洛德(Schroeder) 和卡登(Cotton)在 1911 年從看似健康的牛隻的牛奶樣本中分離出這種病菌;幾乎同時,另一組研究人員史密斯(Theobeld Smith)和費比恩(Febyen)也在 1912 年從牛奶中分離出同樣的病菌。因此埃凡斯開始思索這類致牛隻流產的病菌是否也會導致人類生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此同時,蘇格蘭病理學家布魯斯(David Bruce)分離出了會使人類發燒和肌肉疼痛的波浪熱(或稱馬爾他熱,Malta fever)的病菌,且發現可透過羊奶傳染給人類。

當時的科學家都認為透過羊奶傳染給人和導致牛流產的是不同的病菌。透過羊奶傳染馬爾他熱的是羊微球菌;引起牛流產的則是流產芽孢桿菌。

但埃凡斯透過觀察,認為這兩種來源的細菌形態相似:這些細胞呈桿狀,但有不同的長度;有些細胞很短,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呈球形。

經過細菌鑑定以及將病菌接種在動物身上的對比試驗,埃凡斯推斷這兩者其實是同一種桿菌,並將這些發現於 1917 年 12 月在美國細菌學家協會(the Society of American Bacteriologists)年會上報告,並發表於 1918 年 7 月的《傳染病雜誌》(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而後來為紀念首先研究這病症的布魯斯,這個病原菌被定名為「布氏桿菌」(Brucella abortu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埃凡斯基於研究發現也提出質疑:「我們是否確信,人類不會因為飲用生牛奶而偶爾發生腺熱(glandular fever)、流產或可能的呼吸道疾病?」

Alice Evans 1945。圖片來源:wiki

避免人畜傳染 推動牛奶滅菌

1864 年,法國生物、化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描述了如何透過加熱保存液體的系統,也就是巴氏殺菌。但當時這樣的滅菌法應用於葡萄酒或啤酒,而不是牛奶,因為人們認為牛奶只要不被污染就是安全的。

當時牛奶的問題在於變質的速度。過去,有些乳牛場為了解決變質,會建在城市,以縮短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時間;而有些則使用摻假物,例如碳酸氫鹽、糖、糖蜜甚至粉筆,來掩蓋乳品腐敗的狀況。

對於埃凡斯提出喝生牛乳可能致病的質疑,不但未被採納,還遭到其他科學家、醫師和酪農業等各界的批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來是科學家普遍相信發現結核菌的德國生物學家柯霍(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所提出的觀點:同一種病菌會同時造成動物與人類的共同疾病。

柯霍曾在 1901 年提出儘管結核病是牛隻常見的疾病,產出的牛奶含有大量的「結核菌」,但這種牛型結核病不會傳染給人。

他說,如果牛結核桿菌能夠感染人類,就會出現很多病例,尤其是脆弱的兒童;但大多數醫護人員認為案例數並不多並非如此。他甚至認為,採取措施保護人類免受牛結核病的侵害是不明智的。

二來是科學家們不相信埃凡斯這樣沒有博士學位的女性,能提出如此「重大的發現」。對酪農和乳製品業而言,埃凡斯則被認為在圖利巴氏殺菌設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幸,埃凡斯的發現在 1920 年後陸續得到梅耶(Karl Friedrich Meyer)等人的研究支持,被認為是可信的科學發現。 美國衛生局(USPHS)也從 1924 年開始制定了一項名為《標準牛奶條例》(Standard Milk Ordinance)的示範法規,由州和地方掌控乳製業機構自願採用。之後又陸續頒布行政和技術細節,修改成 A 級巴氏滅菌牛奶條例(Grade A 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提供全國統一的牛奶衛生標準。

重要貢獻鼓勵後進女科學家

為了表彰埃凡斯的成就,美國細菌學家協會(現為美國微生物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ASM)於 1928 年推舉她成為首位女性主席。

然而儘管有豐富的實驗室經驗以及預防措施,但埃凡斯仍在 1922 年感染布氏桿菌,並在往後幾年反覆發作。她曾在回憶錄中提到,「完全喪失能力和康復的時期交替出現,最後一次致殘的病情惡化發生在 1943 年夏天,距感染之日已近 21 年」。

更慘的是,當時對疾病沒有夠多的認識,因此她和其他布氏桿菌患者一樣,被診斷為「神經衰弱」,認為這些症狀是被幻想出來的,被誤解為騙子,是在「詐病」。但埃凡斯說,慢性症狀方面的經歷使她有機會親眼觀察這種疾病及其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她也漸漸將研究目光轉向溶血性鏈球菌,一直致力於此直到 1945 年退休。1975 年 9 月 5 日埃凡斯於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逝世,享年 94 歲。她的墓誌銘刻著::「溫柔的獵人,追趕並馴服她的獵物,穿越到了新的家園」。

雖然埃凡斯並未取得博士學位,又曾因女性身分導致科學發現不被認可。但美國微生物學會於1983年為表彰埃凡斯在微生物學領域的參與以及傑出貢獻,設立了「埃凡斯獎」(The Alice C. Evans Award),以表揚後進致力於微生物科學領域的女性。

查看原始文章

參考資料

推薦閱讀

顯微鏡後的女性科學家:甘居配角仍不減貢獻 微生物學家安娜‧威廉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顯微觀點_96
16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從細微的事物出發,關注微觀世界的一切,對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充滿好奇,發掘蘊藏在微觀影像之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