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噉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宋.蘇軾〈惠州一絕〉
欸欸,東坡先生,別急著吃荔枝,先檢查熟不熟、自己有沒有先吃飽再說吧!君不見南亞有多少人因為吃到未熟透的荔枝而身體不適,甚至死亡。
是的,大家沒有看錯,在南亞國家就曾經發生過不少兒童因為空腹吃荔枝而死亡的案例。
大半夜兒童病因不明緊急送醫
2013 年,印度發現有許多兒童發生抽筋、類似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或者寄生蟲感染造成的腦病症狀,但詳細病因不明。相關的案例可以追溯到 1995 年,印度與尼泊爾也發生這種謎一般的狀況[1],病患症狀出現的高峰時段在凌晨,許多兒童被緊急送醫。每每發生這種症狀,都在當地引發了極大的恐懼,因為病因未知,大家像面對著一個躲在暗處的的不明敵人,束手無策。那麼可怕的症狀,如果真是傳染病,可能引發大規模流行,因此專家們紛紛投入研究,透過不同面向的分析,找出了一些線索。
首先,因為許多小孩沒有出現伴隨感染的發燒症狀,驗血也檢測不出白血球數目升高,因此先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可能。再者,發現許多不幸死亡者血糖極低,這是當初大家沒有設想到的症狀。同時,有不少家長表示小孩在吃荔枝前沒有吃正餐,再觀察了此病症盛行時節,又正好與荔枝的產季吻合。
怎麼會把頭腦動到荔枝身上?
這要從一系列的研究說起。
早在 1950 年代, 有種症狀「牙買加嘔吐症」(Jamaican vomiting sickness)被歸因於食用了西非荔枝果(Blighia sapida, Ackee)所造成,並且分析出了其中的成分次甘胺酸(Hypoglycin)可能是元凶[2]。1960 年代,大鼠實驗證實,次甘胺酸會透過阻止脂肪酸的代謝,影響葡萄糖的糖質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葡葡糖無法生成、無法進入血液,最後就引發了低血糖症(Hypoglycemia)[3]。
講完了名字有像但骨子裡不一樣的西非荔枝果,我們的主角荔枝終於出場。同樣在 1960 年代,與西非荔枝果同為無患子科(Family Sapindaceae)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種子中被發現含有與次甘胺酸結構與作用相似的 α-亞甲環丙基甘胺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MCPG)[5] 。
有了上面幾個文獻回顧,加上此症與荔枝產季的吻合,引起一些人的注意。2015 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發表文章指出,這些兒童的病症可能是因為攝入荔枝中的某種毒素所致[5]。而今(2017)年的最新研究明確指出此症與荔枝的關聯,並且提出元兇就是次甘胺酸與 MCPG[6],兩者都會透過阻礙糖質新生作用產生葡萄糖,造成低血糖症。
研究針對不同成熟程度荔枝分析,又發現了未熟荔枝的假種皮(Arils,就是我們吃的多汁半透明部分)中,次甘胺酸與 MCPG 含量比成熟荔枝還高。那些兒童除了因為在空腹情況下撿食過多荔枝,也可能因為吃到了未熟果,引發低血糖症狀。
不過從證據與現象中,我們只能知道荔枝(與其成分)與神祕怪病有相關性,並不能從此宣稱兩者有因果關係,我們還需要其他工具來協助驗證。
從荔枝與病症兩現象,配合各路證據與相關性的研究,最後研究人員們使用了流行病學領域常使用的 Bradford Hill criteria,驗證了兩事件的關聯強度(Strength of association)、兩事件出現的一致性(Consistency)、地區特異性(Specificity)、時間性(Temporality)、擬定推論的合理性(Plausibility)、實驗與流行病學結果的一致性(Coherence between the laboratory and epidemiological findings)以及西非荔枝中毒與南亞發生病症的類比性(Analogy),Bradford Hill criteria 總共 9 項規範,而這些有相關性的線索與假定的推論符合其中 7 項,因此研究人員據此可以宣稱,荔枝中的成分與低血糖症兩者有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ship),神秘病症謎題就此解開。
講到這邊,前因後果大概串起來了:沒吃晚餐且有點營養不良的兒童,開心地在地上撿了當季盛產爛熟掉落的荔枝食用。荔枝中的次甘胺酸與 MCPG,阻礙了身體的糖質新生與代謝作用,無法及時供應血糖,加上本來就沒吃晚餐,血糖就較低。一直到睡夢中或者凌晨時分,各種因素疊加造成的嚴重低血糖相關症狀(抽搐、口齒不清、精神恍惚、像小孩做惡夢)引起了家長們的注意,不過因為事發突然,且之前沒有相關案例的研究,送醫之後也讓醫生們手足無措,有些較嚴重且未得適當處理的個案就此離開人世。
針對發生的兩個可能要件:空腹與誤食未熟荔枝,CDC 於 2015 年的報告中,就建議荔枝最好讓小孩於飯後食用,且避免食用未熟的荔枝。
古人早就跟我們說了,荔枝應該飯後吃
荔枝原產亞洲南部,是重要的果樹,鮮美的滋味受大家喜愛。根據記史書《華楊國志》記載,秦漢時代就有荔枝的相關紀錄;到了元代,更是遠銷西夏、新羅、琉球等地。歷來愛吃荔枝的歷史名人不少,例如唐朝的楊貴妃、杜甫,還有篇首的蘇東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省惠州市)時,吃到當地荔枝驚為天人,便成就了〈惠州一絕〉中永世流傳的那句「日噉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長久的食用歷史,民間也發展出許多關於荔枝的說法,最著名的是吃荔枝會「上火」,會造成口舌生瘡、大便閉結等等,不過目前大家對於「上火」的成因與解釋莫衷一是,比較廣為流傳且獲認同的說法是因為攝入高糖份食物造成身體部分水分分布不均所致。
除了上火說之外,還有一種「荔枝病」,發病描述為面色蒼白、四肢發軟等低血糖症狀,其實成因就是因為荔枝中的次甘胺酸與 MCPG 造成低血糖現象,建議治療方法是趕緊補充葡萄糖以回復過低的血糖,預防方法跟 CDC 建議的一樣,避免空腹吃荔枝,看來古今中外對荔枝病的瞭解還滿一致的。
「紅關公(皮)、白劉備(假種皮)、黑張飛(籽)」,看著趣味的荔枝食來亦美味,但在滿足口腹慾之餘,健康還是要顧。凡物適量即可,別學著東坡先生一日攝取如此大量荔枝,吃之前最好不要空腹,未熟的荔枝不要吃,這樣就可以避免荔枝成分引發的低血糖症,開心大啖囉。
參考資料
- The New York Times(2013), As Mystery Illness Stalks Its Young, India Intensifies Search for a Killer
- Hassall, C. H., Reyle, K., & Feng, P. (1954). Hypoglycin A, B: biologically active polypeptides from Blighia sapida. Nature, 173(4399), 356-357.
- McKerns, K. W., Bird, H. H., Kaleita, E., Coulomb, B. S., & De Renzo, E. C. (1960). Effects of hypoglycin on certain aspects of glucose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the rat.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3(4), 305-315.
- Gray, D. O., & Fowden, L. (1962). 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from Litchi seeds. Biochemical Journal, 82(3), 385.
- Shrivastava, A., Srikantiah, P., Kumar, A., Bhushan, G., Goel, K., Kumar, S., … & Tulsian, Y. (2015). Outbreaks of unexplained neurologic illness—Muzaffarpur, India, 2013–2014.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64(3).
- Shrivastava, A. et al. Association of acute toxic encephalopathy with litchi consumption in an outbreak in Muzaffarpur, India, 2014: a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Glob. Hlth. (2017) doi: 1016/S2214-109X(17)30035-9
延伸閱讀與報導
- Epidemi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blog(2014)。流行病學的因果推論(Causal inference in Epidemiology)
- The New York Times(2017), Dangerous Fruit: Mystery of Deadly Outbreaks in India Is Solved
- Medscape(2015), Ackee Fruit Toxicity
- TIME(2010), Top 10 Most Dangerous Foods – Ackee
- 百度百科。荔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