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錯看科學新聞會讓人遺憾終身?被騙過更要學會的判讀力—《科學研習》

科學研習
・2016/10/20 ・467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15 ・六年級

文/黃俊儒|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因應新時代科學新聞的判讀能力,必須包含一對孿生的能力,一個是「媒體判讀力」,另一個是「科學判讀力」,兩者需要同時現身,缺一不可。

新聞讓科學變得切身且有趣

man-791440_640

在科技社會中, 只要打開報紙、網路、電視,總會充斥著許多我們有點懂又不會太懂的科技詞彙,例如「奈米」、「DNA」、「肉毒桿菌」、「脈衝光」⋯⋯等,學校中可能有提過,但未必深入解析的東西。如果再看看某些科技發展所引發的爭議,例如「石化廠蓋不蓋?」、「複製科技好不好?」、「基改食品吃不吃?」⋯⋯等,也似乎是在學校的科學教育中提過,但是大家卻似懂非懂的問題。

在臺灣的社會觀念中,我們經常將「科學教育」化約為一種為升學與考試服務的工具,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一種「去脈絡化」的科學學習情境。例如在求學的過程中,筆者印象裡有許多課本裡的科學實驗是沒有做過,然後就似懂非懂地做考卷中的練習題。往好處想,或許不少臺灣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抽象度極高的「思想實驗」。但是往壞處想,由於科學經常沒有跟我們的生活情境結合,就算考試可以考高分,卻可能因此而認為科學沒有趣味。

在教室裡的科學學習之餘,當一個人離開了校園,能夠持續跟科學發生關係的管道大概就是媒體中的科學了。例如網站、電影、電視、報章雜誌⋯⋯等媒體都會承載許多科學相關的訊息,成為多數人離開校園之後接觸科學的重要媒介。在這些媒介之中,科學新聞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管道,因為科學新聞不僅是最主要的科技新知來源,它更具有生活相關、脈絡化、即時性等特質,容易將一般人的生活與科學連上關係。所以在不同的科學文本中,科學新聞應該是最容易補足「教室科學」不足的重要文本,並且有機會讓讀者認為科學切身而且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是只要是科學新聞都「很科學」嗎?這是科學新聞常常被認為是科學普及之兩面刃的主要原因,因為好的科學新聞固然有其優點,但是不好的科學新聞卻也會適得其反地破壞大家對於科學的品味,甚至是因為相信了不好的科學新聞而遺憾終身。

科學新聞讓你遺憾終身?

錯看科學新聞會遺憾終身?有這麼嚴重嗎?在過去,也許這只是一句口味較重的玩笑話,被劣質的科學新聞騙過一兩次,頂多下次不信就算了,怎麼會遺憾終身呢?事實上,日前在中國大陸所發生的一個事件足以作為殷鑑。

2016 年 4 月中的時候,有一名中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魏則西,在網路上揭露了自己就醫受騙的經過,並提醒大家不要重蹈他的覆轍。在事情揭露不久後,魏則西就與世長辭,並且在後續引起了軒然大波。整個事件的始末是魏則西在大二時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癌症「滑膜肉瘤癌」,在缺乏明顯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下,魏則西與家人奔走各地醫院,卻一直苦無正面消息。最後,透過中國最大搜尋網站百度網的搜尋,他們找上關鍵字搜尋排行在很前面的「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尋求解方,主要原因是該醫院聲稱擁有來自於史丹佛大學、成功率高達八、九成的生物免疫療法。

魏則西事件讓人重新思考,搜尋引擎上的廣告競價排名,對我們判定資訊上的影響。圖/由hwanghsuhui - photo of hwanghsuhui,GFDL,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4635340
魏則西事件讓人重新思考,搜尋引擎上的廣告競價排名,對我們判定資訊上的影響。圖/hwanghsuhui, GFDL, wikimedia commons.

之後魏家就四處籌錢進行治療,只是最後不僅癌細胞仍舊轉移至肺部,追查後更發現這一個療法在國外早已因為成效不佳,在臨床試驗階段就已停止。後來更進一步發覺,原來百度網的搜尋機制背後包藏了「競價排名」的商業服務,也就是透過廣告客戶出價的高低,來決定關鍵字搜尋結果的排序,出價高的就越容易出現在越前面的地方,也就是說魏則西看見的搜尋結果其實是個廣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誇張的是,「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的這一套療法也不是自己院內的服務,而是外包給另一個「莆田系」醫院體系的商品,所以武警醫院的名聲並不能確保這套療法的可信性。

這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你是不是瞭解什麼是生物免疫療法?」,並不是這個事件的重點,「你瞭不瞭解原來現在日新月異的新媒體已經衍生出新的訊息搭載模式」和「你瞭不瞭解現在的醫療體制原來還有『靠行』或是『外包』等商業型態」才是這整個事件的關鍵。

這個事件背後牽涉的知識其實都顛覆了我們過去對於傳統科學素養的看法,要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裡面判讀正確的科學訊息,關鍵已經不再是比比看「誰的科學知識比較廣博」這樣的問題而已。

類似魏則西這樣的故事會發生在臺灣嗎?或許沒有像這個事件這麼誇張,但未必沒有不同型態的脫序。例如,自從智慧型手機與各種即時通訊軟體大行其道之後,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常常收到來自身邊各路親朋好友所轉寄來的各種五花八門簡訊,你曾經懷疑過這樣的訊息來自於什麼地方?值不值得相信?

這些簡訊除了笑話跟奇人異聞之外,最多的應當就屬一些「健康關懷文」,筆者曾經將些不同型態的「健康關懷文」區分成幾個不同的類型:第一種是「噓寒問暖型」,這種類型的簡訊多數是用一些菊花或蓮花的圖片作為背景,然後搭配幾個螢光色的美工字體,寫下例如「早安!用美好的心情迎接每一天」、「惜福!祝福我的朋友平安喜樂」之類的問候語;第二種是「保守關懷型」,例如提醒你脊椎要保健、坐姿要端正、久坐要舒展、天冷要保暖、睡眠要充分等;第三種則為「積極建議型」,這類簡訊是更積極、更具警示性的類型,例如十種容易致癌的食品、地震逃生的保命方法、熬夜需要補充的食物、冰箱門不要貼磁鐵等,可能再加上以專家保證作為開頭,像是:「最新研究說⋯⋯」、「英國科學家發現⋯⋯」、「諾貝爾獎得主推薦⋯⋯」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三種類型的關懷簡訊中,前兩種比較不具威脅性,基本上多數的內容是無害的,當作是親朋好友的關心,可以感恩以對。但是第三種簡訊就很值得商榷,相信多數人一定對於這樣的訊息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不敢完全相信,卻也不敢完全不信,於是就姑且過著為每一則關懷簡訊活一、兩天的方式面對。但是如果不幸碰到像魏則西所遇見的狀況,就十分值得警惕了。

享受科學新聞必備的判讀力

圖/Japanexperterna
圖/Japanexperterna

這些網路新媒體或是手機中的簡訊,有許多內容都與科學相關,只是這些科學新聞都像是寰宇搜奇,經常夾雜著許多不同類型的錯誤。而判讀科學新聞的難度,就難在它同時是「科學」及「新聞」的兩種綜合體,只瞭解其中一項的特質,恐怕仍無法擔保可以明確地辨知,也因此它才會嚴重到甚至讓人遺憾終身。細數這些無奇不有的科學新聞,它們在訊息的完整度上其實經常有許多顯而易見的疏漏。

最常見的就是「以偏概全」,例如原本只是某個人、在某個地方、某種狀況下吃了某種東西而突然有效的特例,卻可以把它講成是仙丹妙藥,語氣裡就可以擔保大家跟著做都能受益。不然就是各種「過度簡化」的集結,例如簡化因果關係、簡化數據、簡化過程、簡化方法,讓我們覺得在面對各種複雜的健康問題時,彷彿只要服用了這一劑資訊大補帖就可以藥到病除。

此外,這類科學新聞另一個更致命的關鍵來自於消息來源的不清,例如許多健康相關的報導都沒有清楚的出處,也就是說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誰編寫了這個訊息,說不定只是某位路人甲,他將看見的資訊拼拼湊湊就成了一則科學新聞,其中當然有更多是出自於專門騙取點閱數的「內容農場」手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問題的判讀並不容易,因為現代社會中任何一個科技問題幾乎都是複合式的, 舉凡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議題都極其複雜,牽涉的範圍都十分寬廣,導致每一個問題都沒有辦法被切片成獨立的零散片段,所以也就不容易找到單一位專家可以因時、因地、因情境而全方位地幫我們解答所有的疑問。多瞭解科學知識當然對於問題的解答會有助益,但是畢竟大部分的人並不是科學專家,不會有機會像科學家一樣透過一輩子的生命歷程來感受科學活動的精髓。

所以多數的科學知識對於一般人所面對的真實問題來說,大概就是「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的窘境,要能夠判斷科技的問題,必然需要有一個完全不同於科學專家的判讀方式。這種因應新時代科技問題的判讀能力,筆者認為主要必須包含一對孿生的能力,一個是「媒體判讀力」,另一個是「科學判讀力」,兩者需要同時現身,缺一不可。例如,我們想要瞭解一塊餅乾該不該吃,相關的判斷訊息可能會來自於一個網路論壇、一段簡訊、一則臉書PO 文、一個廣播專訪、一則食品廣告、一篇雜誌報導、一個健康談話性節目上的名嘴發言等,各種管道不一而足。如果我們所接觸的這些訊息在一開始就是片面、偏頗、被加工、被設計的話,那我們滿腹的科學知識恐怕也不容易發揮作用,就像是再好的牌技,恐怕也救不了滿手的爛牌。

在這個資訊時代中,我們想要瞭解的各種科學議題就像是一顆糖果,但是它被層層的包裝所裹著,第一層是五花十色的炫麗色紙,第二層則是包著糖果的錫箔紙。我們都知道這兩張包裝紙的功能,第一層讓我們感到賞心悅目、喜歡親近、想吃,第二層則是具有功能性,可以幫糖果保鮮。

如果要吃到糖果的美味,當然就要先學會把這兩張包裝紙分別拆開來,漏掉一張都不行。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包裝紙品質不佳,所以糖果受潮了,吃下的滋味變了,有時甚至外層包裝紙的色素還會滲進糖果裡面,破壞你的美味。

面對新時代科技問題的判讀力,就是拆除這些包裝紙的能力。首先,外層這張包裝紙是媒體裡面吸引你注意的各種元素,所以一開始就必需要能用「媒體判讀力」來判斷這個消息到底能不能信?例如, 這是廣告嗎? 內容農場嗎? 置入性行銷嗎?是只想賺取點擊率的劣質媒體嗎?⋯⋯如果你可以順利地拆開這層包裝紙,那麼你就可以開始針對裡面的內容好好地斟酌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已順利地進入到裡面的第二層包裝紙,那麼這一層包裝紙指的就是用「科學判讀力」來診斷它的科學生產過程。例如,這是一個很尖端的研發嗎?這是一個很確定的事實嗎?這是許多科學都承認的結果嗎?抑或只是一種假設、測試過程或初步成果?這個研究的範圍很廣、很大、很具代表性嗎?還是僅是一個小範圍的測試?⋯⋯這些問題的確認跟你的微積分好不好、物理成績高不高、數學運算熟不熟或許都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跟你瞭不瞭解科學家的生活或是科學運作的方式就息息相關。

過去筆者曾經累積了十多年的研究,透過對於臺灣「媒體中科學」的觀察資料及解析,歸納了國內科學新聞報導中最常犯的十種錯誤類型(註1),包括:理論錯誤、戲劇效果、名不符實、便宜行事、多重災難、關係錯置、忽冷忽熱、不懂保留、官商互惠、忽略過程等,大概含括了所有科學新聞可能犯錯的類型。也曾經以這些錯誤類型作為工具,實際解析最常發生在我們手機簡訊裡各種謬誤的科學新聞(註2),在這些過程中,筆者發覺科學新聞就像一把雙面刃,能夠成就科學,也能破壞科學。

如果一般民眾都能夠練就一對火眼金睛,同時具備科學判讀力及媒體判讀力,必然可以正確地判讀科學新聞,進而享受閱讀科學的樂趣。

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詳細內容可參考《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2014)一書。
  2. 詳細內容可參考《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2016)一書。

m55-10_001

 

本文摘自《科學研習》月刊第 55 卷第 10 期,2016 年 10 月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研習
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科學研習》 月刊自民國 51 年創刊至今,經歷半世紀之久,為我國中、小學師生參考的科學補充教材,為倡導科學活動,提高科學研習興趣,培養正確科學態度,增進科學知能,並輔導學生進修研究,長久以來希望成為中小學師生交換科學教學心得、報導各類科學話題與成果的園地。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臺灣媒體與科學新聞的距離?在多工與趕工生態下的科學傳播困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2020/07/14 ・4526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59 ・八年級

科學是個很長的故事,媒體要的卻只是快門的一瞬間

「一個國家級科研單位召開記者會,記者姍姍來遲,發佈會上,大部分記者忙著埋頭抄新聞稿打字趕即時,因為無法專心聽簡報,簡報完畢,沒提出太多問題,記者會也匆匆結束。」隨著媒體開放,在市場導向下,這是科學(科技)線資深記者李宗祐,與我分享的日常觀察。

就算是國家級科研單位的記者會也很難受到重視。source:elements.envato.com

科學傳播研究裡有一句名言是:「科學是個很長的故事,媒體要的卻只是快門的一瞬間。」;這句話某種程度說明了「科學」與「媒體」原本就是本質上十分悖離的兩種文化,因此要將這兩種文化結合地很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與成本。1

然而,在現今社群媒體蓬勃、網路眾聲喧嘩下,臺灣媒體處於眼球競爭2的生態中,加上新聞報導網路化、即時化、破碎化,使得第一線記者處於「多工」與「趕工」的狀態,多數記者在來不及思考,也缺乏挖掘新聞企圖心的情況下,變成只能拍照、抄新聞稿。就如資深科學記者李宗祐所說:「除非發佈單位本身很會寫新聞稿,否則記者抄寫的新聞,可讀性不高,點閱率也偏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則科學新聞不論是探討的題材、角度、資料的蒐集,與受訪者的溝通、採訪與後製的技能,它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與時間都比一般新聞更多,不是非科學新聞所能比擬。同時,科學家與記者間的認知差異也需要溝通。以電視媒體為例,記者必須能將科學內容轉換、詮釋、編輯、結合影像與聲光,使科學新聞更加豐富而吸引人。但是在當前講求收視率、投資報酬率、以及網路速食新聞的環境中,電視新聞要如何採製科學新聞?首先必須瞭解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認知差異。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出版的「傳播科學:科學家的致勝寶典」3中歸納出以下六點:

  1. 新聞記者一如公眾輿論,期待科學提供肯定的答案;但科學主要就是要提出問題與疑義,再嘗試作出解答。
  2. 記者努力找出故事中的感性層面,而科學家則力求中立客觀。有時科學家認為激情只是譁眾取寵,也有時這只是行銷故事的「調味料」。
  3. 記者尋找結果,即使是暫時性的、片段性的、或者有些激情的結果。但科學家們寧願在實驗室裡仔細的反覆驗證,極少出來大喊「我發現了!」。
  4. 記者喜歡撰寫「科學家獨自達成革命性發現」的故事。但科學家卻認為科學是具累積性與合作性的事業,即使是牛頓也承認他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5. 記者尋找對立性,科學家尋求共識性。科學家認為,精確就是代表著遵循權威性一致說法,記者則認為具差異性的言論,才能帶來完整的故事。
  6. 記者來去匆匆,因為有不斷逼近的截稿日期,而且必須要填滿指定篇幅,不論報導是文字或是數分鐘的電視播出,無論如何都須要帶著採訪成果回去。相反的,科學家的進度是依據研究自然推展。

因為前述六項認知的差異,使得科學新聞的產製面臨一般新聞採製不會發生的問題,科學新聞也被歸為「冷門路線」,在平面媒體多半被視為副線,在電子媒體則根本沒有主跑這條路線的記者。尤其新媒體興起,原本的紙媒多轉向經營數位部門、主打網路即時新聞,一天只發行一次的報紙反成為副產品。以蘋果日報為例,報紙本身已經沒有配置記者,每日的新聞是從數位部門檢選編輯而成。中國時報、聯合報雖仍有報紙記者編制,但人數已不若網路數位部門,而且多半一人多工,寫稿、拍照、攝影,還要同時拚即時新聞。

科學新聞重要,卻難產

過去中國時報曾經相當重視《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等期刊的報導(其中以太空天文及疫病領域的相關議題較受讀者青睞),但隨著媒體開放百家爭鳴,點閱率日降,加上報紙版面有限,科學新聞不容易採寫、讀者又是小眾,互動性不強,於是高互動、又容易取得的網路鄉民言論,逐漸取代紙媒的呈現方式。聯合報教育版於 2005 年底曾推出「新聞中的科學」專欄,在各類新聞中選出與科學、生活新知相關的主題,由資深記者聯合執筆,這是國科會(今科技部)經費支援的科普計畫之一,多年來亦養成一群固定的小眾讀者。可惜的是,隨著計畫結束,「新聞中的科學」專欄終無以為繼。在電視媒體方面,近年經營有成、頗具口碑的民視新聞台每週六上午播出的「科學再發現」,以及台視新聞「發現科學」單元,收視狀況雖差強人意,但最近也都因為補助停止而陸續結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視「科學再發現」。source:科學再發現粉絲頁

台視「發現科學」。source:台視發現科學網站

儘管社會普遍承認科學傳播的重要性,從國科會時代開始即持續補助媒體產業於科學新聞與科普節目的製作,惟因科學新聞的產製涉及複雜的專業知識和採製技能,不論是平面或是電視媒體,基於商業和收視考量,常忽略其發展,或是採取畏懼和抗拒的態度。再加上新聞記者,尤其是電視記者多半是文科背景,對於科學新聞採訪製作通常採取排拒態度,科學新聞的產量算是極為少數之作。除非有政府經費挹注,或者媒體決策者的支持,否則難以長期耕耘。

茲舉 2013 年我在電視新聞實務界服務時,曾受命製作一系列臺灣能源專題為例。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曾與科學顧問們「雞同鴨講」了好幾個星期,雙方無法理解彼此的專業語言和需求,最後有賴轉譯者居中溝通,我才能開始召集記者說明並分派任務。在這過程中,遭到多數記者和主管的抗拒,理由不外乎是「太難做了」、「做了民眾也不會懂、不想看」、「沒有畫面」、「受訪者不好約」,甚至是「沒有收視率」,這個說服與教育記者的過程是辛苦的。由於是第一次嘗試科學新聞,我因此要求挑選較有經驗且畫面構思能力較強的記者參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陌生的科學新聞,被挑中者多半是「高能力」、「低意願」的記者,在約訪或拍攝過程中,只要遇到問題,例如:科學家不願受訪、台電不給拍畫面、有些畫面現在拍不到等等,都得出面協調找出解決或替代方案,整個過程耗盡心力,收視回饋卻未必對等,若非高層主管政策支持,根本不可能完成。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平面媒體上,在即時新聞時代,科學新聞的「市場性」比不上一般新聞,在媒體組織裡自然被歸為冷門路線,此時主管是否重視、記者有沒有企圖心就是一大關鍵。然而現實狀況是,過去科學新聞受重視的紙媒年代,認真跑科學新聞的記者,如今多半不是已經退休,就是退到第二、三線;而少數認真跑科學新聞的年輕記者,正因為有衝勁肯挖新聞,很快就被調到「比較有前途」的財經或政治線,於是科學新聞幾乎只剩下可讀性不高的通稿。4

因應新媒體挑戰,科技新聞透過圖文呈現,雖明顯提高吸睛效果,卻也因高度專業,相對其他新聞,製作更費時費力,成本也較高,面臨媒體寒冬,逐漸被邊緣化。聯合報曾嘗試以圖表故事呈現科技新聞,卻因好題材可遇不可求,無法滿足新聞追求的時效性,最後不了了之。在這樣的生態下,目前平面媒體偶有科學新聞佳作者,有的是由個別特約記者執行之,例如,蘋果日報開放外界提案,提案人獲通過後取得一定經費才開始採訪製作。

曾任中國時報 20 年科技記者的李宗祐,在離開報社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去年就向蘋果日報提案,經過 2-3 個月的採訪,分別完成「極端氣候下農損創新高5與「原能會怠惰害3命—輻射檢驗師集體癌亡6的科學調查報導。至於常態性的報導,目前多藉由與研究單位合作企劃,例如,中國時報與國家實驗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合作,每週六的教科文版,推出以生活醫學科學為主軸的科普文章。平面媒體或藉由這種方式,或開放外界提案,進行科學新聞的採製或合作,而這也是現行媒體生態下比較可行的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拉近媒體與科學新聞的距離?

未來,傳統紙媒只會愈來愈萎縮,網媒百家爭鳴,內容農場盛行,科學記者培養不易、科學新聞的採製耗時費力,大眾媒體要再出現主跑科學新聞的記者,或科學新聞版幾乎不太可能。只能期待由分眾媒體,例如泛科學、科技報橘等網路媒體接手,當然,它的觸及範圍就不太可能是全民,而是對科學有興趣的分眾。

至於電視,對於缺乏科學素養者,其實是更容易拉近他們與科學之間距離的媒體,惟同樣礙於人力與收視率,大多數電視台新聞部採訪中心均未設有科學組、甚至是科學記者。因此長久以來,科學新聞幾乎付之闕如,即使有,也多半是報紙或網媒先有報導,電視記者臨時代班「抄」出來的。臺灣的科學傳播如果要在現階段的電視新聞環境中掙脫出來,在實務上,我建議至少必須思考以下先決條件:

一、科學家方面

  • (一)要組成有願意常態性跟電視記者接觸的科學家群,這群科學家具有一定程度的口語訓練,可以用生活化的語言跟記者說科學故事,或甚至到新聞現場現身說法。
  • (二)電視是影音媒體,觀眾以視覺為主,任何科學家如果要發布科學新聞,最好能先為電視記者設想到「畫面」的問題。
  • (三)提供給電視記者的新聞參考稿,最好就能從生活化、具像化的敘事著手,換句話說,等於是先幫記者找出「新聞切入點」,如此一來,科學新聞被編輯台採用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二、電視台方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一)在觀眾普遍不滿現今瑣碎、深度不夠、重覆的電視新聞內容下,電視台新聞部門應思考設立科學新聞組,不但可以和其他頻道產生區隔,也可以成為新聞特色,讓觀眾多一個選擇。
  • (二)電視台在招聘記者時,可思考記者背景的多樣性,讓有科學背景者擔任科學記者,而在新聞收視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容許科學記者可以有較充裕時間產製新聞。
  • (三)如果前面兩項條件都具備了,建議新聞部門可以建立科學顧問人才庫,讓科學記者在尋找題材和企畫及製作專題時,能有先期的了解與準備。

若科學家與電視記者能夠有以上的共識,電視記者產製的科學新聞至少不會「難看」,如此一來,比較不會有「影響收視率」、「觀眾看不懂」的疑慮;長期經營下來,科學新聞甚至可以和其他頻道明顯區隔,成為新聞頻道的品牌,當然人力物力和經費的投資,就要看主事者有沒有這樣的眼界和魄力了。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黃俊儒(2014)。〈科學傳播中「確定」與「不確定」的敘事:以莫拉克風災之系列報導為例〉,《科技醫療與社會》19:73-116。
  2. 眼球競爭的生態:由於新聞媒介眾聲喧嘩,令人眼花撩亂,所以媒體需要爭奪讀者注意力點閱率。
  3. 關尚仁(譯)(2010),Giovanni Carrada.(原著)(2006)。《傳播科學:科學家的致勝寶典》。臺北:臺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統籌與協調中心。頁41-48。(原書名:Communicating Science: A Scientist’s Survival Kit.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4. 政府、學術單位或企業發布的官方新聞稿,即使發給不同媒體,內容卻都相同,稱為新聞通稿。
  5. 從報社退役的資深科技記者李宗祐,以特約記者身份向蘋果日報提案,花費一個月時間採訪的專題:乾旱殺戮 最暖冬天 農委會輕忽 農損13億創新高
  6. 從報社退役的資深科技記者李宗祐,以特約記者身份向蘋果日報提案,花費三個月時間採訪的專題:《蘋果》踢爆 原能會怠惰 害3命 輻射檢驗師集體癌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_96
46 篇文章 ・ 328 位粉絲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希望架構一個具跨領域溝通性質的科學新聞平台,提供正確的科學新聞素材與科學新聞專題探討。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抽血可以輔助乳癌檢測? 從德國烏龍事件談被誇大的科學新聞
旻諭_96
・2019/11/22 ・253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79 ・九年級

今 (2019) 年二月,德國海德堡大學附屬婦科醫院發布新聞稿,聲稱教授索恩 (Christoph Sohn) 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新技術:以「抽血檢查」偵測乳癌細胞。

什麼?!只要抽血就可以知道有沒有得乳癌嗎?

該篇新聞稿內容指出,雖然這項技術不能直接取代乳房 X 光攝影檢查,但可以當作早期檢測,且偽陽率(沒有乳癌卻被判斷成有乳癌的機率)只有乳房 X 光攝影檢查的一半。當時的新聞稿宣稱這項檢測是「乳癌檢測的重大里程碑」,並將在年底投入臨床應用。

索恩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新技術:以「抽血檢查」偵測乳癌細胞。當時的新聞稿宣稱這項檢測是「乳癌檢測的重大里程碑」,並將在年底投入臨床應用 。圖/basker_dhandapani @pixabay

奇怪的是,索恩同 (2) 月在德國杜塞道夫的另一場研討會中,說法又大不相同。根據德國線上雜誌 MedWatch 的報導,索恩的演講投影片上顯示該測試的特異度為 45~73%,相當於高達 55% 的偽陽率,幾乎是每兩位女性就有一位會被判斷為乳癌患者。看來這個以抽血看有沒有得乳癌的方法還不是太可靠註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科學公關化妝化過頭

從上述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這項「用血液檢測有沒有得乳癌」的檢測方式,明明有高達 55% 的偽陽率,卻在醫院發布的新聞稿中,被說是「乳癌檢測的重大里程碑」,嚴重地誇大了好幾個層級。但究竟為什麼新聞稿跟原始研究可以差這麼多呢?

這攸關於「公關」的角色。

在科學研究組織中的公關單位,必須擔負「提升組織名譽」的重擔。現在各大學相互競爭學術排名的情況下,大學公關透過各方管道(包含亮眼的科學研究成果)來「行銷自己」變得十分重要。因此,科研組織中的公關不僅要能夠把高深複雜的科學知識講到民眾可以理解,還要順勢「宣傳自己」一波,幫科學研究成果「化個妝」,替學校爭取好名聲。

科研組織中的公關不僅要能夠把高深複雜的科學知識講到民眾可以理解,還要順勢「宣傳自己」一波,幫科學研究成果「化個妝」,替學校爭取好名聲。圖/MichaelGaida @pixabay

然而,科學公關作為「學術界」和「媒體界」的橋樑 (Sumner et al, 2014),時常會遇到裡外不是人的窘境。公關單位一方面必須把科學知識講簡單,一方面又要擔任科研組織的化妝師,行銷自己、提高組織的知名度;因此常常沒辦法站在客觀與批判的角度檢視科學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問題的情況是,有時候公關單位會化妝化過頭,過去研究顯示,學術單位公關發布的新聞稿也常有機會成為錯誤的資訊來源本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誇大的科學新聞不是記者的錯?公關也可能參一腳

英國卡迪夫大學腦研究成像中心 (Cardiff University Brain Research Imaging Centre) Petroc Sumner 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與健康科學的新聞中,容易出現三種常見的錯誤:

  1. 過度延伸的建議(呼籲讀者改變行為)(exaggerated advice)
  2. 把「相關」描述成「因果關係」(exaggerated causal claims)
  3. 把「動物」研究成果不當延伸,應用在人類身上 (exaggerated inference to humans from animal research)

然而,研究發現這些在科學新聞中被扭曲、誇大的部分,往往在公關稿就已經出現了。

研究發現這些在科學新聞中被扭曲、誇大的部分,往往在公關稿就已經出現了。圖/截圖自參考資料 3

研究團隊從英國排名前 20 名的大學取得共 462 篇和健康相關的公關稿,再分別往前往後挖看看同一個研究的原始論文和科學新聞。(原始論文是一定有啦,但有些公關稿不一定會成為新聞題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比較了原始論文、公關稿和科學新聞三種版本的文章,發現有 40% 的公關稿含有過度延伸的建議;33% 的公關稿含有把「相關」描述成「因果關係」的錯誤;36% 的公關稿含有把「動物」研究成果不當延伸,應用在人類身上的錯誤。

研究更進一步顯示,當公關稿含有這些誇大的錯誤時,分別有 58%、81% 和 86% 的科學新聞會也一樣會延續這三種類型的錯誤。

這張圖的上、中、下,分別代表公關稿或新聞稿包含「過度延伸的建議」、「把相關描述成因果關係」、「把動物研究成果不當延伸,應用在人類身上」。右半邊的白色長條圖示,代表當公關稿內含有誇大的錯誤時,分別有 58%、81% 和 86% 的科學新聞會也一樣會延續這三種類型的錯誤。圖/參考資料 3 圖 2

讀科學新聞要小心,遇到誇張的研究結果要有所警惕

文章看到這裡,或許你會很驚訝:「原來我以前都錯怪記者了,公關稿也可能有過度延伸的問題。」但這項研究結果也不是要你開始改罵公關單位,畢竟公關單位常常有和其他大學競爭的壓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其實民眾如何理解科學新聞的內容,會直接影響到民眾的實際行為。因此,科學新聞怎麼描述健康相關資訊,真的是一件不能馬虎的事情。(就好比看到抽血可以驗乳癌就開心以為不用去照 X 光檢查,或是看到「常咀嚼固態食物可預防失智」就不顧吃什麼健康不健康的嚼嚼就對了……)

「常咀嚼固態食物可預防失智」並不代表就不用管吃什麼健康嚼嚼嚼嚼就對了。圖/Comfreak @pixabay

不過更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這個解方:當我們看到誇張的科學研究結果,別看到標題就自己腦補胡亂相信,要記得仔細看看內文,有沒有把相關研究講成因果關係,或是把動物研究結果延伸到人類身上(畢竟只有 10% 的非人類研究結果可以成功類推到人類身上)。如此一來,就算遇到了懸疑的科學新聞,你也有可以判斷真偽的能力!

註解

  1. 儘管索恩在研討會的記者會中遭受質疑,他仍拒絕回答任何與該測驗「偽陽率」相關的問題。五月,海德堡大學附屬婦科醫院認為,索恩必須為他的錯誤言論負責。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大學委員會在上個月底舉行記者會,說明調查結果證實索恩宣稱以抽血檢測乳癌是「嚴重的不當行為」。根據報導,索恩已遭停職(包含教學與研究)3 個月,並即將接受大學的紀律調查。

參考資料

  1. German university finds ‘severe’ misconduct by researcher who promoted questionable cancer blood test. Science, 2019.10.25
  2. FORSCHER DES UNIVERSITÄTSKLINIKUMS HEIDELBERG ENTWICKELN ERSTEN MARKTFÄHIGEN BLUTTEST FÜR BRUSTKREBS. Newsroom UKHD, 2019.2.21
  3. Sumner, P., Vivian-Griffiths, S., Boivin, J., Williams, A., Venetis, C. A., Davies, A., … & Boy, F. (2014).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aggeration in health related science news and academic press releases: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Bmj, 349, g701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旻諭_96
14 篇文章 ・ 2 位粉絲
大學主修生科,研所跳槽科學教育,目前正努力想要聰明又科學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