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根據美國有機貿易協會(Organic Trade Association, OTA)報告( Knuth et al., 2020),有機農業可以透過栽培管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儲存大量的碳,幫助緩解及應對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而有機栽培管理的調適策略到底是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利用大數據找出「天時地利人和」的作物
首先,在資訊日漸發達的時代,有機栽培管理也須仰賴新技術支持,其中 Big Data 便是一大重點,隨著氣候快速變遷,靠天吃飯的農業與氣象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利用中央及各地區的農業資料,例如可耕地面積、主要作物及產量等,結合氣象、水資源等數據,相互整合後便能夠建立預測模型,提供監測及預警機制,應變未來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降低生產風險。此外,也可以藉由了解當地的土壤狀況、水資源灌溉情形,與過去累積的農業氣象數據相輔相成,並考慮市場供需及農民技術,找出「天時、地利、人和」的最適栽種作物。
在面臨乾旱逆境時,作物生理機制會因應環境產生改變,產量跟生長速度也會下降,而各種作物的需水量也不盡相同,因此「如何將有限的水使用地更有效率」成了氣候調適策略的一大課題。除了運用前述的 Big Data,以科學數據為基底精算作物需水量外,田間操作也有把水分留在土壤裡的絕招,例如以稻稈、玉米桿等覆蓋土表,減少水分散失;或者採用「不整地栽培」,因為不整地可保有土壤中的有機質,而有機質的保水能力比土壤強;而對於長期作物,把草留下來,也就是所謂的「草生栽培」,根據實驗結果,草生栽培有助於減少地面水分蒸發,草長大後將其割下留著,也可以拿來覆蓋土表,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當然,還是要依據作物選擇適合的草種並適度管理,對於土壤保水力以及增進地力都有相當的效益。
他們建立生態農塘,提供水生昆蟲、蝴蝶等物種棲息,並以太陽能作為抽水站的動力來源,社區建立了一套機制決定水資源的分配。而在水質檢測方面,除了監測導電度、溶氧量和 BOD 值外,而在河川裡也有一些指標物種,例如臺灣特有種的臺灣石「𩼧」(Acrossocheilus paradoxus),只要水裡的 BOD 值過高,或者有農藥、肥料等便無法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