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08/31
人腦中,一般所認知的腦神經共有十二對,但其實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神經系統:終末神經隱藏其中。終末神經是人腦中的第三套嗅覺系統,它是怎麼被發現的?又具備有什麼功能呢?
・2016/08/31
先不管自己會安怎死,你知道歷史上的名人們是怎麼死的嗎?如果他們生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雖然他們仍注定最終一定會死,可是死法會有差嗎?為了探究歷史上有名的死亡事件,還有研究命案假使發生在今天,這些死者是否仍非死不可?劉育志和白映俞這對醫師夫婦 cosplay 成了福爾摩斯和華生,一同潛入歷史命案現場,玩起 CSI 遊戲,為現代人解析名人們的真正死因。
・2016/08/30
多年來,基改這個議題不論是贊成或反對,兩方陣營在科學上的唇槍舌戰可說是絕無冷場。在這一片喧囂之中,是否曾有在一旁觀戰的民眾思考過:究竟什麼是基改作物呢?基改作物是如何產生的?這就要從農桿菌開始說起了。
・2016/08/29
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光線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種自然環境資訊。地球的自轉以及其繞著太陽公轉,形成了日夜與四季的規律變化。而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都因此面臨著一個迫切的挑戰:能不能把握光線的規律變化以為自己所用。
・2016/08/27
自由意志究竟存不存在?我們以為自己使用自由意識決定事情,但在一些實驗中卻發現早在我們意識到自己做出決定前,大腦已經先一步做出預測反應,難道我們的想法都只是大腦神經的雜訊所致?
・2016/08/27
試想,如果一本書只能隨機讀取千分之一的文字,是要如何瞭解書中的內容呢?這是一直以來困擾科學家的問題──到底要如何大規模記錄每一個神經元所傳遞的訊號呢?
・2016/08/23
細胞內的滲透壓,也就是水和溶質的比例得維持穩定,才不會發生細胞內太多水脹破細胞,或是細胞脫水的狀況。一般來說,我們體內的細胞有一套很好的滲透壓平衡機制,但當細胞面對快速的滲透壓變化,特別脆弱的腦細胞可真的真的受不了......
・2016/08/22
早年國文課本有一則蔣公看魚兒向上遊的故事,指出當年的蔣公因為看到小魚向上游,覺得「小魚都有這麼大的勇氣,我們做人,能不如小魚嗎?」因此奮發努力,為國家做了許多事。不過今日就讓我們來質疑一下,到底這些小魚是否真的因為勇氣才努力向上游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若真的有這些小魚,那麼有可能會是什麼魚?
・2016/08/21
你曾聽過某位古人,因為看到魚兒「逆游而上」,因此奮發圖強,並為國家奉獻的故事嗎?姑且不論這位仁兄是否真的這麼勵志,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情是,「逆流而上」這件事是存在的,而鮭魚(salmon),正是有這種能力的魚類之一!如今,在歐洲西北部份地區,鮭魚返鄉的數量已經比過去還來得少;除了水質污染可能是影響數量的原因外,根據來自荷蘭奈梅亨大學(Radboud University)生態學家的研究,過去水力設施的興建也決定了很大因素。
・2016/08/18
若擱淺在岸邊的鯨豚已經回天乏術,那麼等待我們研究發掘的,便剩下藏在牠們身體裡關於海洋的消息。透過研究擱淺鯨豚的內臟、魚肉組織,一步步分析海洋內食物鏈的關係與分布,與高階消費者吃下的重金屬含量,以及海洋汙染與擱淺數量可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