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解析謠言] 台灣的黑糖究竟能不能吃?-丙烯醯胺

miss9_96
・2015/08/30 ・168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0 ・七年級

日前某雜誌召開了記者會,聳動地說他們在黑糖裡發現了致癌物-「丙烯醯胺(acrylamide」,彷彿是正義的媒體揭曉了無能的政府作為。等等!這究竟是國際級的大發現,還是謠言呢?

黑糖
聳動的謠言-黑糖裡的丙烯醯胺。Source from wikimedia

從北歐的母牛跌倒開始說起

丙烯醯胺的故事要從1997年的瑞典說起,當時農夫發現母牛們站不穩,附近的魚隻也奇異地死亡。各種不尋常的跡象促使瑞典政府派遣科學家研究。後來發現當地附近的隧道工程,使用了「聚丙烯醯胺」做為防水劑,使得有神經毒性的「丙烯醯胺」汙染土地,最後農民只好銷毀受到汙染的牲畜和作物。

但故事並沒有結束,後續的科學家發現,日常的飲食中也會無意地吃到丙烯醯胺,因此各國開始投入大量的研究,希望盡速了解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到底危不危險。

所以危不危險?

直接看各國對食品中的丙烯醯胺濃度的規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 沒有規定
歐盟 沒有規定
中華民國 沒有規定

簡單來說,沒有證據顯示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和人類的疾病有任何的關係。

為什麼聽起來這麼可怕?

因為科學家曾拿丙烯醯胺餵老鼠吃,結果發現能在「老鼠」身上引發疾病,但在人類的臨床研究卻沒有證據顯示它和疾病有關係。例如2003年瑞典和美國的聯合研究,追蹤了近一千名的大腸癌、膀胱和腎癌患者,結論是丙烯醯胺和這三種癌症沒有關係。而2005年美國、瑞典和挪威的跨國報告,更追蹤了近九千名乳癌患者,結論同樣是兩者之間沒有關聯

黑糖裡的丙烯醯胺上千ppbㄟ,真的沒關係嗎?

這就是媒體的數字恐嚇囉!

給個聽起來就很嚴重的濃度數字,加上丙烯醯胺聽起來既陌生又令人困惑,很自然的我們就會覺得丙烯醯胺有如世紀劇毒一般,事實上心理害怕的對身體的傷害,恐怕還比丙烯醯胺嚴重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媒體所選用的文獻《食品化學毒物學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48 (2010) 658–667》,該研究是用數學模型整理以往的動物實驗數據進行運算研究,並沒有實際做了人體試驗。且該文獻本文的最後一段也敘述,依照目前的飲食習慣,食品中的丙烯醯胺應該不會造成神經或腫瘤上的影響。

別擔心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吧! 享受一天的美好才是對的。Source from pexels

寫在文末

丙烯醯胺並不是新面孔,數十年前就在北歐和美國進行人體試驗的調查,最後的結論都是沒有發現丙烯醯胺和疾病之間有明顯的關聯性。也因此美國、歐洲和台灣都不針對食品裡的丙烯醯胺作出規範。而台灣的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也在近年發布了中文的研究報告,結論也是「對動物有害,但找不出和人類的疾病有明顯的關係」。

也許爆料的媒體本意良善,認為丙烯醯胺在動物上會引起腫瘤,主管機關就必須要立法管制。但動物的反應和人類本來就不盡相同,動物實驗的結果,是告訴政府「丙烯醯胺是值得科學界投注資源了解對人體的影響」,然而最終人體的報告是找不到丙烯醯胺和人類疾病的關係,此時就應該要尊重專業,相信美國、歐洲和台灣的法令規章。倘若媒體製造民意操控食藥署,最後換來一個只照輿論風向來制定法規、卻置專業而不顧的食藥署,這不是一件令人更害怕的事情嗎?

本文轉載於作者部落格 <Wei-Lun的日常科學分享> 和FB粉絲團  <Wei-Lun的日常科學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丙烯醯胺(Acrylamide)毒性資料
  • L A Mucci, P W Dickman, G Steineck, H-O Adami and K Augustsson (2003) Dietary acrylamide and cancer of the large bowel, kidney, and bladder: Absence of an association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Sweden,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88, 84-89, DOI: 10.1038/sj.bjc.6600726
  • Lorelei A. Mucci, ScD, MPH; Sven Sandin, MS; Katarina Bälter, PhD; Hans-Olov Adami, MD, PhD; Cecilia Magnusson, MD, PhD; Elisabete Weiderpass, MD, PhD (2005) Acrylamide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Swedish Wome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93(11), 1322-1327
  • Burek, J. D., R. R. Albee, J. E. Beyer, T. J. Bell, R. M. Carreon, D. C. Morden, C. E. Wade, E. A. Hermann and S. J. Gorzinski (1980) Subchronic toxicity of acrylamide administered to rats in the drinking water followed by up to 144 days of recover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athology, Toxicology and Oncology 4(5-6): 157-182
  • Robert G. Tardiff , Michael L. Gargas, Christopher R. Kirman, M. Leigh Carson, Lisa M. Sweeney (2010) Estimation of safe dietary intake levels of acrylamide for human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8, 658-667
  • Joe Schwarcz (2009) 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 天下文化, 中華民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miss9_96
170 篇文章 ・ 1076 位粉絲
蔣維倫。很喜歡貓貓。曾意外地收集到台、清、交三間學校的畢業證書。泛科學作家、科學月刊作家、故事作家、udn鳴人堂作家、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 商業邀稿:miss9ch@gmail.com 文章作品:http://pansci.asia/archives/author/miss9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5
4

文字

分享

0
5
4
除了蚯蚓、地震魚和民間達人,那些常見的臺灣地震預測謠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2/29 ・274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災害性大地震在臺灣留下無數淚水和難以抹滅的傷痕,921 大地震甚至直接奪走了 2,400 人的生命。既有這等末日級的災難記憶,又位處於板塊交界處的地震帶,「大地震!」三個字,總是能挑動臺灣人最脆弱又敏感的神經。

因此,當我們發現臺灣被各式各樣的地震傳說壟罩,像是地震魚、地震雲、蚯蚓警兆、下雨地震說,甚至民間地震預測達人,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現象?

今日,我們就要來破解這些常見的地震預測謠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漁民捕獲罕見的深海皇帶魚,恐有大地震?

說到在坊間訛傳的地震謠言,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盛行於日本、臺灣的「地震魚」傳說。

在亞熱帶海域中,漁民將「皇帶魚」暱稱為地震魚,由於皇帶魚身型較為扁平,生活於深海中,魚形特殊且捕獲量稀少,因此流傳著,是因為海底的地形改變,才驚擾了棲息在深海的皇帶魚,並因此游上淺水讓人們得以看見。

皇帶魚。圖/wikimedia

因此,民間盛傳,若漁民捕撈到這種極為稀罕的深海魚類,就是大型地震即將發生的警兆。

然而,日本科學家認真蒐集了目擊深海魚類的相關新聞和學術報告,他們想知道,這種看似異常的動物行為,究竟有沒有機會拿來當作災前的預警,抑或只是無稽之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惜的是,科學家認為,地震魚與地震並沒有明顯的關聯。當日本媒體報導捕撈深海魚的 10 天內,均沒有發生規模大於 6 的地震,規模 7 的地震前後,甚至完全沒有深海魚出現的紀錄!

所以,在科學家眼中,地震魚僅僅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迷信」(superstition)。

透過動物來推斷地震消息的風俗並不新穎,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指出,早在西元前 373 年的古希臘,就有透過動物異常行為來猜測地震的紀錄!

人們普遍認為,比起遲鈍的人類,敏感的動物可以偵測到更多來自大自然的訊號,因此在大地震來臨前,會「舉家遷徙」逃離原本的棲息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臺灣 1999 年發生集集大地震前後,由於部分地區出現了大量蚯蚓,因此,臺灣也盛傳著「蚯蚓」是地震警訊的說法。

20101023 聯合報 B2 版 南投竹山竄出蚯蚓群爬滿路上。

新聞年年報的「蚯蚓」上街,真的是地震警訊嗎?

​當街道上出現一大群蚯蚓時,密密麻麻的畫面,不只讓人嚇一跳,也往往讓人感到困惑:為何牠們接連地湧向地表?難道,這真的是動物們在向我們預警天災嗎?動物們看似不尋常的行為,總是能引發人們的好奇與不安情緒。

如此怵目驚心的畫面,也經常成為新聞界的熱門素材,每年幾乎都會看到類似的標題:「蚯蚓大軍又出沒 網友憂:要地震了嗎」,甚至直接將蚯蚓與剛發生的地震連結起來,發布成快訊「昨突竄大量蚯蚓!台東今早地牛翻身…最大震度4級」,讓人留下蚯蚓預言成功的錯覺。

然而,這些蚯蚓大軍,真的與即將來臨的天災有直接關聯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蚯蚓與地震有關的傳聞,被學者認為起源於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後,在此前,臺灣少有流傳地震與蚯蚓之間的相關報導。

雖然曾有日本學者研究模擬出,與地震相關的電流有機會刺激蚯蚓離開洞穴,但在現實環境中,有太多因素都會影響蚯蚓的行為了,而造成蚯蚓大軍浮現地表的原因,往往都是氣象因素,像是溫度、濕度、日照時間、氣壓等等,都可能促使蚯蚓爬出地表。

大家不妨觀察看看,白日蚯蚓大軍的新聞,比較常出現在天氣剛轉涼的秋季。

因此,下次若再看到蚯蚓大軍湧現地表的現象,請先別慌張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除了地震魚和蚯蚓外,鳥類、老鼠、黃鼠狼、蛇、蜈蚣、昆蟲、貓咪到我們最熟悉的小狗,都曾經被流傳為地震預測的動物專家。

但可惜的是,會影響動物行為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動物異常行為和地震之間的關聯或機制。

遍地開花的地震預測粉專和社團

這座每天發生超過 100 次地震的小島上,擁有破萬成員的地震討論臉書社團、隨處可見的地震預測粉專或 IG 帳號,似乎並不奇怪。

國內有許多「憂國憂民」的神通大師,這些號稱能夠預測地震的奇妙人士,有些人會用身體感應,有人熱愛分析雲層畫面,有的人甚至號稱自行建製科學儀器,購買到比氣象署更精密的機械,偵測到更準確的地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若認真想一想就會發現,臺灣地震頻率極高,約 2 天多就會發生 1 次規模 4.0 至 5.0 的地震, 2 星期多就可能出現一次規模 5.0 至 6.0 的地震,若是有心想要捏造地震預言,真的不難。 

在學界,一個真正的地震預測必須包含地震三要素:明確的時間、 地點和規模,預測結果也必須來自學界認可的觀測資料。然而這些坊間貼文的預測資訊不僅空泛,也並未交代統計數據或訊號來源。

作為閱聽者,看到如此毫無科學根據的預測言論,請先冷靜下來,不要留言也不要分享,不妨先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和事實查核。切勿輕信,更不要隨意散播,以免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

此外,大家也千萬不要隨意發表地震預測、觀測的資訊,若號稱有科學根據或使用相關資料,不僅違反氣象法,也有違反社會秩序之相關法令之虞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預測行不行?還差得遠呢!

由於地底的環境太過複雜未知,即使科學家們已經致力於研究地震前兆和地震之間的關聯,目前地球科學界,仍然無法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

與其奢望能提前 3 天知道地震的預告,不如日常就做好各種地震災害的防範,購買符合防震規範的家宅、固定好家具,做好防震防災演練。在國家級警報響起來時,熟練地執行避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才是身為臺灣人最關鍵的保命之策。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7

11
3

文字

分享

7
11
3
大坑 9 號步道有泰國眼鏡蛇?——並沒有!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_96
・2021/11/25 ・396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報告更新

一、專家表示,網傳照片與媒體報導畫面的蛇,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並不是泰國眼鏡蛇或其它外來種眼鏡蛇。

二、醫師指出,對於媒體報導的案例,是以症狀去反推蛇種,且研判是遭台灣本土眼鏡蛇咬傷的機率較高,並非「經血液測試,研判可能是泰國的眼鏡蛇」。

三、專家指出,目前尚未在野外發現外來種眼鏡蛇,且「台灣的野外有外來種眼鏡蛇被放生」之說法並不合理。

綜合以上,傳言搭配照片宣稱「爬大坑 9 號步道請小心,泰國眼鏡蛇毒液很強」、媒體報導「台中大坑有外來種泰國眼鏡蛇咬傷民眾」,為「錯誤」訊息。

報導怎麼說?

2021 年 11 月間,通訊群組流傳一則訊息,宣稱「爬大坑 9 號步道請小心,泰國眼鏡蛇毒液很強」。

另有多家媒體報導「台中大坑有外來種泰國眼鏡蛇咬傷民眾」,搭配影像稱:「這是泰國眼鏡蛇,屬於外來種,毒性非常強,有山友日前在潭子新田步道拍攝到,想不到大坑九號步道也出現了相同毒蛇,當地里長懷疑是宗教團體質疑放生。」

也有報導指出,「有民眾月初在大坑九號步道遭到蛇吻,血液檢測研判是被外來種泰國眼鏡蛇咬傷,毒性比本土高出好幾倍。有民眾提供影片,不只在大坑,潭子新田步道也有,泰國眼鏡蛇豎起有五十公分高,還作勢要攻擊,但怎麼會有外來種呢?山區的居民抱怨是任意放生惹禍」;「有民眾他去最親民的九號步道,結果被毒蛇咬傷,經過了兩次的手術跟五次清創才保住性命,醫院後來進行了血液檢測,發現應該是外來種泰國的眼鏡蛇」等。

圖 1:通訊群組傳言擷圖。
圖 2: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 3:媒體報導擷圖。
圖 4:媒體報導擷圖。

查核結果

爭議點一、傳言與報導中的照片與影片,是否為「泰國眼鏡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查核中心經過以圖反搜,找到網友在 10 月 29 日發布於社群平台上的貼文,所附的影片與照片,與網傳照片、媒體報導之影片為同一事件。上述貼文指出,這是山友在 10 月底,於潭子新田 1 號步道發現的眼鏡蛇。

圖 5:網傳照片與媒體報導影片,為 10 月底在潭子新田 1 號步道發現的眼鏡蛇。

(二)查核中心採訪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毛俊傑、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救援人員林文隆,兩位專家協助檢視網傳照片與影片後,均表示這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Naja atra,又名中華眼鏡蛇),並不是外來種眼鏡蛇。

爭議點二、醫院血檢研判,咬人的蛇可能是泰國眼鏡蛇?

查核中心檢視相關報導,事件中的受傷民眾,是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查核中心採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洪東榮表示,此次媒體報導遭蛇咬的民眾,醫院判斷是外來種眼鏡蛇咬傷的機率很低,應是遭台灣本土眼鏡蛇咬傷的機率較高。

洪東榮說明,這次事件中的民眾,局部傷口嚴重,蛇毒濃度高,但沒有肌肉無力、眼皮下垂、呼吸衰竭等神經症狀,由此看來,應該是遭台灣的眼鏡蛇咬傷的可能性較大

洪東榮解釋,雖然坊間常說台灣本土的眼鏡蛇有神經毒,但其實本土眼鏡蛇在臨床上很少造成神經症狀,即使局部傷口嚴重潰爛的個案也少有神經症狀。來自東亞或其它地區的外來種眼鏡蛇,則會造成明顯神經症狀。

洪東榮補充說明,遇到蛇咬傷的病患,是以症狀去反推蛇種。「用血液中的蛇毒證明是不是外來種」並不容易,因為各地眼鏡蛇的的蛇毒雖有不同,但無法當作鑑種指標,就算去驗病人傷口的組織液蛋白質,也難確認是不是外來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以上,對於媒體報導的案例,醫生表示,是以症狀去反推蛇種,並非透過血液檢測,且研判是遭台灣本土眼鏡蛇咬傷的機率較高。

爭議點三、媒體與傳言稱「疑外來種眼鏡蛇遭放生」,專家如何解讀?

(一)毛俊傑說,「台灣野外有國外來的外來種眼鏡蛇被宗教團體放生」的說法,是令相關學者不勝其擾的傳言。過往此類傳言中,最常被指稱的是「眼鏡王蛇」,但眼鏡王蛇其實不是眼鏡蛇,且眼鏡王蛇是以蛇類為主食,偶爾捕食巨蜥,成體體重約為 8 至 16 公斤,據文獻上資料推估,眼鏡王蛇每次捕食的食量約為自身體重的二到四成,也就是一隻 8 公斤重的眼鏡王蛇,一週至少要吃 1.6 到 3.2 公斤左右的蛇或巨蜥,但台灣的生態系根本無法提供像這樣的物種,在野外基本生存的條件

至於這次媒體報導提到的「泰國眼鏡蛇」,毛俊傑表示,並不確定其所指的是暹羅眼鏡蛇(Naja siamensis)還是孟加拉眼鏡蛇(Naja kaouthia,又名單眼紋眼鏡蛇),不過至少目前他在野外看到的眼鏡蛇,都是本土的眼鏡蛇,偶爾看到型態花紋比較特異的,進一步確認後,也都還是台灣本土的眼鏡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毛俊傑補充,很多民眾看到立起來、脹脖子的蛇,就以為是眼鏡蛇,但其實很多類群的蛇都會這麼做,例如台灣的史丹吉氏斜鱗蛇(Pseudoxenodon stejnegeri)即是其中之一。

(二)林文隆表示,以台中市的野生動物救援、捕捉流程來說,所有委外廠商抓到蛇,都會交由農業局去做專業檢核,目前沒有發現外來種眼鏡蛇的個案,例如 2020 年處理的蛇類案件有四千多件,2021 年目前有三千多件,其中眼鏡蛇佔了 22% 左右,全部都是台灣本土的眼鏡蛇。

林文隆說明,關於坊間流傳「外來種眼鏡蛇被放生」的說法,不僅沒有證據支持,還有諸多違反常理之處。首先,坊間流傳的「外來種眼鏡蛇」包括金剛眼鏡蛇、泰國眼鏡蛇等,這些都是受 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稱為華盛頓公約)保護的物種,限制貿易,就算走私賣進來,單價會很高,且量也不大,既然量不大,在野外遇到的可能性就不高。

第二,坊間流傳的故事中,常描述放生團體「用倒的」,如果使用麻布袋裝置眼鏡蛇,以台灣眼鏡蛇的體積與市面上的麻布袋大小來說,一袋能裝 40 隻蛇,但底部的蛇很有可能被壓死,被倒出的蛇屍應會成為證據,大量留在現場;若是以蛇籠裝置,則無法用傾倒的方式將蛇倒出來,而需要用手將蛇抓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以上,專家指出,目前尚未在野外發現外來種眼鏡蛇,且「台灣的野外有外來種眼鏡蛇被放生」之說法並不合理。

結論:大坑有「泰國眼鏡蛇」為錯誤訊息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1/24版】

一、專家表示,網傳照片與媒體報導畫面的蛇,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並不是泰國眼鏡蛇或其它外來種眼鏡蛇。

二、醫師指出,對於媒體報導的案例,是以症狀去反推蛇種,且研判是遭台灣本土眼鏡蛇咬傷的機率較高,並非「經血液測試,研判可能是泰國的眼鏡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專家指出,目前尚未在野外發現外來種眼鏡蛇,且「台灣的野外有外來種眼鏡蛇被放生」之說法並不合理。

綜合以上,傳言搭配照片宣稱「爬大坑 9 號步道請小心,泰國眼鏡蛇毒液很強」、媒體報導「台中大坑有外來種泰國眼鏡蛇咬傷民眾」,為「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一、民眾在野外遇到蛇,如何自我保護?

(一)林文隆表示,首先要請民眾注意腳邊、提高警覺。第二是穿著合適的衣著,包括長褲與合適的鞋子。第三,一般民眾去爬山都是在白天,白天會遇到的蛇,通常就是眼鏡蛇,而眼鏡蛇要經人逗弄才會立起來示警,若是民眾定點不動,蛇主動攻擊人的機率極低,若民眾轉身離開,蛇也不會主動追擊,因此遇到眼鏡蛇,請勿逗弄,並保持距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文隆補充,蛇攻擊人的距離,大約是其體長的三分之一,民眾可利用登山杖或可取得的樹棍,與蛇保持一個登山杖的安全距離。

(二)毛俊傑說明,民眾在野外活動,在草長或視界不佳的活動環境,可利用手杖或登山棍適度的「打草驚蛇」,一般當蛇感覺到有威脅時,多半會盡快會離去。唯獨眼鏡蛇的行為比較明顯一點,如果被驚嚇到,很容易立起來,這是一種防禦、警示的行為,是虛張聲勢也是提醒,不是攻擊,此時民眾繞開即可,眼鏡蛇並不會追上前來攻擊。

毛俊傑進一步說明,以網傳影片中的眼鏡蛇來說,雖然牠頭部晃動,但仔細看牠的身體,其實它是有一個固定的支點,也就是說牠只是定在原地晃動頭部並發出噴氣聲,來威嚇對牠可能產生威脅的人,並不是真的要攻擊、追人。

一對, 休閒, 嗜好 的 免費圖庫相片
踏青時穿著長褲與鞋子比較安全,登山杖可以作為「打草驚蛇」的工具。圖/Pexels

二、民眾在野外遭蛇咬傷,應如何處置?

洪東榮表示,在野外被蛇咬,第一步是保持冷靜、不要慌亂,如果看得到蛇,就看清楚蛇的花色,如果來得及,可先拍照。第二步儘量休息、不亂動,如果咬到的部位是手,應將手垂下,不要讓患部比心臟高,如果被咬到的是腳,應坐著休息,不要亂走。第三步是請打 119,並在原地等人來救援。

洪東榮說,台灣常見的六種毒蛇中,較容易造成嚴重危害的是雨傘節,被雨傘節咬會有呼吸衰竭的症狀,需要儘速給氧,在野外比較難進一步急救,但如果沒有亂動,可爭取到一些急救時間,也能儘量降低蛇毒帶來的傷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7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_96
1 篇文章 ・ 4 位粉絲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的台灣!本中心參考國外具代表性的事實查核機制,並輔以我國的傳播生態需求,依循專業、透明、公正的原則,執行公共事務相關訊息之事實查核。期能抑制不實資訊的負面影響,提升公眾的資訊素養,裨益台灣的民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