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極光片語】火箭,公車道,磁碟機

雷漢欣
・2014/12/22 ・4556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1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世光老師
李世光老師講述磁碟機的原理和研發故事。(攝影/賀厚平)

上集的李世光老師說故事中,NASA的工程師以「If you cannot fight it, join it」的思維出發,聰明地捨棄柏油和水泥,為承載火箭的履帶車鋪了一條不容易產生皺摺(corrugation)、又能輕鬆整理的石頭路,火箭才能夠一路平穩地從棚廠前往發射台,背著人類的太空夢飛向宇宙。

在1970年代,NASA工程師為了避免地面的皺摺改變了鋪路的材料,到了1980年代,車道上的皺褶也讓深陷磁碟機出廠危機的IBM科學家找到解決方法,讓磁碟機的性能持續提升,迅速全面取代磁帶機在電腦記憶體的地位,並且促進商業資訊的連結。所以corrugation是個考試必考的重要的現象嗎?No no(搖手指),他們從生活現象聯想到的解決辦法,是在說明科普知識對科學家來說有多重要!這故事要從磁帶機和磁碟機的身世說起,很久很久以前……

Think Out of the Box,磁碟機海放磁帶機

電腦使用磁帶機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950年代初期,發明於1928年的磁帶是一條又長又軟的塑膠帶,上面有用來存資料的磁性物質,磁帶機讀取或改寫磁帶上的資料時,就像拉開一條捲尺尋找某個刻度,如果要修改一次資料,就要捲動一段長長的磁帶才能找到資料存放的位置;在家用電腦開始普及的1980年代,當時最先進的磁帶機運轉速度可以達到超過音速的每秒350公尺以上!假設某筆資料存在磁帶的1000公尺處,只要約三秒鐘就可以讀到資料,這種比超音速飛機還快的驚人速度,「以科技的角度來看,實在很不得了!」李老師說。

雖然磁帶機已經加足馬力跑到音速,但三秒鐘讀一筆資料的速度對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商業市場來說還是太緩慢了。想像你去銀行要存入現金到自己的帳戶,銀行電腦中已經有你的身分證字號、帳號、存款金額等資料,現在要將原本存款的1000萬增加為1001萬元,僅僅是更動這一個數字,就要等電腦跑3秒鐘,如此低速的系統絕對無法用來建構做為今日商業行為基礎的關聯性資料庫(Relational Database),這個高速運轉的世界需要更快速的記憶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到了1980年代末期,另一種形式的記憶體——磁碟機自1956年誕生於IBM後,也歷經了30年的進步,尋覓時間(seek time)縮短到14毫秒,表示磁頭從靜止、以400倍重力加速度來加速移動到資料儲存的位置,再以同樣驚人的減速度來讓磁頭停止到震動不影響資料讀取的狀態,平均只需要約百分之一秒,相較於磁帶機讀取資料所需的3秒,磁碟機簡直快到讓磁帶機看不到車尾燈。其實磁碟機的磁頭飛行時最大速率遠不及磁帶機的音速,只有不到10m/s,其迅速讀取資料的原因不是移動速度,而是幾何結構的改變:從磁帶的一維結構(線)變成磁碟片的二維結構(面),以旋轉的磁碟片搭配在上面左右擺動的磁頭,就能隨意讀取資料,不需要從頭開始尋找存取位置,讓磁碟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大量商業化的隨機存取記憶裝置,也逐漸取代磁帶機的地位。「『Think out of the box』是很重要的,磁帶機跟磁碟機的競爭就是這樣。」李老師說。

磁頭可以隨機存取磁碟片上的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磁頭可以隨機存取磁碟片上的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出廠危機挑戰科學家的科普力

1980年代末期,在IBM宣布最新型磁碟機3390即將誕生後,包括台灣11家新設立的銀行,全世界都在引頸期盼,希望這個高速的記憶體能促進商業資料的連結,然而3390在正式出廠的前夕卻發生重大危機,3390幾乎難產。

「我們預計產品壽命要有7年,但出廠前估算出來產品壽命卻只有3個月!」李老師眉頭一皺,「這個產品有多值錢呢?IBM一年可以靠它賺幾十億美金!」平均出貨時間延遲一天就等於幾億台幣的營利損失,研發部門的科學家全部上緊發條,想辦法盡快排除問題。3390有以下幾個異常現象:

  1. 碟片上有磁頭撞擊的規律損害。
  2. 碟片上的潤滑油產生規律的油滴。
  3. 磁頭黏在磁碟上,無法起飛。

若說磁帶機的成敗在磁帶的轉速,那磁碟機的奧秘就是如何讓磁頭跟碟片維持微妙的距離。磁碟機的主角是磁頭和碟片,存放資料的碟片是金屬的圓形薄片,上面鑲滿奈米等級的「小磁鐵」,資料的磁頭上有微小線圈能產生磁場,磁頭發出的磁場會改變碟片上小磁鐵的方向,電腦則把每個磁場方向的改變轉化為自己的語言:0 和 1。3390的磁頭以數十奈米的高度懸浮在碟片上空,這個飛行高度跟空氣分子間的平均間距相去不遠。為什麼要靠這麼近呢?由於距離會影響磁場大小,磁頭跟碟片靠得越近,碟片感應到的磁場面積越小,同樣面積的碟片上資訊就越密集,所以科學家要讓磁頭如下雨前的燕子一般低飛在碟片表面,盡可能提高磁碟的空間儲存密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讓磁頭如燕子般優雅的飛行需要非常精密的高科技。碟片旋轉時會上下震動,以3390來說,碟片旋轉時的上下震動幅度約一兩萬奈米,而磁頭要隨時跟起起伏伏的碟片保持幾十奈米的距離,以流體力學的角度來看,難度就像駕駛波音747客機飛行在台大校園內,隨時跟地面建築物的屋頂保持 3 公尺高的距離,舉例而言,在椰林大道上低飛,遇到圖書館需要立即飛高,若一個不小心,就會撞到建築物,造成校園(碟片)和飛機(磁頭)的損傷。

由於磁碟機的構造,科學家可以理解為什麼磁頭會撞上碟片,但碟片上有打水漂痕跡般的規律損害卻讓他們百思不解。這個問題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發生過,研究團隊曾想出多種可能的原因,但都被一一否決了,科學家猛盯著磁碟機看了好幾個月,最後解開謎題的卻是數學部門的經理。這位數學和力學領域的專家摸著下巴端詳碟片的損傷,腦中閃過公車道上的皺褶( corrugation ),察覺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他用磁頭阻尼器的共振頻率、速度等項目,計算磁頭撞擊磁碟片後彈跳的距離是否與事實相符,就以半張紙篇幅的算式證明了這個假設。

慢著,corrugation看起來頗眼熟,但公車道跟磁碟片有什麼關係?在得到答案前,可以先想想,為什麼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常是鋪水泥而不是柏油呢?為什麼有些馬路在紅綠燈前的路段會有謎樣的波浪?

台北市羅斯福路上的公車專用道為什麼是水泥鋪成的呢?圖片來源:Howard613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上的公車專用道為什麼是水泥鋪成的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柏油路上的皺褶(corrugaiton)。來源:FAA
柏油路上的皺褶(corrugation)。來源:FAA

當車子在紅綠燈前煞車,輪胎忽然擠壓柏油,會造成地面微微的凸起,下一台車經過這兒,就會彈起來,咚、咚、咚的往前撞擊地面直到靜止,而大部分車子的軸承、軸距(前後輪距離)、阻尼器(避震器)、車速、輪胎氣壓都差不多,所以車子往前彈跳的距離也差不多,經過多次的重複撞擊,地面就從上一個小小凸起漸漸變成一排波浪。公車道上的車種和停靠位置都很相似,公車停靠次數多,更容易產生地面皺摺,所以才會以水泥取代柏油,避免平坦的公車道變成崎嶇的天堂路。而碟片上的規則性損傷,就是貼地飛行的磁頭撞上碟片後往前跳動產生的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專門研究磁碟機的科學家沒有想到地面皺褶跟碟片損傷的相似之處,反而是擁有力學知識的數學家突破了盲點,「其實那個人也不怎麼懂什麼是磁碟機,」李老師說,「跨領域的知識背後最強大的基礎經常是科普。」

磁碟機運轉時,磁頭(紅色)懸浮在旋轉的磁碟片(紫色)上飛行。
磁碟機運轉時,磁頭(紅色)以數十奈米的高度飛行在旋轉的磁碟片(紫色)上方。
磁頭飛行時撞擊碟片可能導致磁頭撞毀。
磁頭飛行時撞擊碟片可能導致磁頭撞毀。

磁頭飛行在碟片上方的高度只有數十奈米,單純以尺寸來思考,這就表示即使是一顆病毒入侵也可能會讓磁頭卡住。如同車子在柏油路上產生的顛簸,磁頭在碟片上產生第一個撞擊後會繼續往前彈跳,在碟片上產生一連串的損傷,但除了磁頭撞擊碟片的傷害,工程師還發現碟片上有油滴以相同的規則排列,這又是為什麼呢?

碟片上有一層薄薄的潤滑油,磁頭因為震動過於靠近碟片有可能會沾上潤滑油,如果發生碟片撞擊,更是會沾上潤滑油,沾有潤滑油的磁頭往前跳動就在碟片上形成一連串的油滴;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油滴的性質,發現3390所用的潤滑油竟然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變成黏膠了!探究其原因,不是因為黑心廠商,而是空氣剪力和撞擊造成的。原來磁頭撞擊碟片會產生超達800℃的瞬間高溫,原先所採用的長鏈潤滑油分子在高溫或高剪力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短鏈分子,也就產生了黏膠的性質,一旦潤滑油變成黏膠,磁頭降落在碟片上,當然就有可能黏住而無法起飛囉。

找到了問題的方向,就能找出解決方法。在與危機搏鬥了半年後,科學家終於解決了問題,將磁頭的飛行高度調高幾個奈米,降低撞擊機率又能維持相當的空間儲存密度;再更換潤滑油,一方面選擇分子鍵結更為強韌的潤滑油,以抵抗空氣的剪力作用,一方面讓潤滑油和碟片間的聚合力大於潤滑油和磁頭材料間的聚合力,油滴就不會黏上磁頭啦!3390的危機排除,正式上市後一天內,整年的產量就被搶購一空,科學家也終於能喘口氣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現大問題時,你解決問題的工具就是科普了。」——跨領域知識就是科普的具體延伸

IBM的科學家在解決出廠危機的這段日子裡每天都在跟時間和金錢賽跑,在強大的壓力下用過往累積的知識和經驗,迅速推理、歸納、篩選出可能的原因,「但其實多人或多錢不一定可以解決問題,因為你需要的是高品質的人,而且是能整合多領域、快速思考還要當場推論的人。出現這種大問題的時候不能用太複雜的思維,你身邊有學化學、電機、分子生物……不同背景的人,你要讓他們快速瞭解這個思路為什麼正確,這時候你唯一的工具就是科普了,當然我指的是更深入的那類科普,也就是跨領域的知識。」李老師說。

其實很多高科技產品發明的關鍵是非常基礎的知識,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ndre GeimKonstantin Novoselov就曾靠著隨手可得的膠帶,從平凡的石墨中分離出材料界的超級巨星「石墨烯」(graphene)。石墨烯是碳原子排列出了六角形平面結構,石墨是由層層疊疊的石墨烯組成的,許多科學家原先認為單層的石墨烯無法穩定存在,但Geim跟Novoselov兩人卻成功的從石墨中取得單層的石墨烯,他們用的方法不太複雜,僅是以膠帶重複撕黏石墨,讓膠帶上的石墨越撕越薄,一直撕、一直撕、一直撕,撕到最後剩下一顆原子這麼厚,就得到石墨烯啦。另一項原子等級的發明「原子力顯微鏡」,當初竟不是誕生在精密的光學桌上,而是在科學家身上的吊帶!?預知詳情,請待下回分曉~

諾貝爾獎得主Geim和Novoselov捐贈給諾貝爾博物館的石墨、石墨烯電晶體和一卷膠帶。來源:維基百科
Geim和Novoselov捐贈給諾貝爾博物館的石墨、石墨烯電晶體和一卷膠帶。來源:維基百科。

【極光片語】專欄收錄李世光老師的訪談,每一段小故事、小物件的背後,都有饒富趣味的科學道理。吉光片羽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象徵李世光老師在科學研發的高昂志氣和人生智慧;傳說見到極光會帶給人一輩子的好運,期待讀者在本專欄得到的啟發,都能像看見極光般感動。

文章難易度
雷漢欣
20 篇文章 ・ 5 位粉絲
PanSci的菜菜實習編輯,來自溫馨的動科系,心情好的時候喜歡說「你知道嗎!?」小故事,即使常得到「誰不知道阿.......」的冷眼回應,也不改其志。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激盪全民對科普的想像!Open Call 成果展 5 月 26 日盛大登場
PanSci_96
・2023/05/10 ・171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科會首度向全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廣下英雄帖,舉辦「Open Call 科普 創意松」,得獎名單已揭曉,並將於今(112)年 5 月 26 日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進行頒獎及展示得獎作品,當日將結合國科會科普活動計畫及科普產品製播計畫成果一同展出,讓各界能藉此機會相互激盪對科普的想像!

兼顧科普傳播與社會需求,將學生科普創意轉換為未來社會影響力

聚焦校園年輕世代所舉辦的「Open Call 科普創意松」徵件活動,分「科普創意提案」及「科普短片徵件」兩類,鼓勵高職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透過多元科普傳播模式和影音創作發揮社會影響力。

自去(111)年 8 月底啟動徵件,有將近 90 所學校、400 多隊報名、超過 1200 人次的師生參與。在學子創意孵化的過程中,國科會也邀請業界各領域執牛耳的輔導業師,透過業師陪伴及前後世代的交流互動,優化學子的提案創意並強化其作品未來之可行性。

「科普創意提案」獲獎案例展現出青年學子對於科學教育、環境永續、生 態保育、偏鄉孩童心理輔導等議題的關注與熱情,並嘗試透過創新的科普傳播手法為在地社會議題尋求新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專組金獎由來自臺北醫學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合組團隊「醫線教育」獲得,該團隊跨區域、跨校號召志同道合夥伴,針對疾病診斷邏輯,設計互動式教具與課程,幫助國內外大學生模擬情境以銜 接基礎知識在臨床的應用,獲評審們一致認同是難能可貴的社會實踐行動。

高中職組金獎,由彰化二林工商的「哇哈哈科學服務團」團隊獲獎,該團隊以在地高中職學生為出發點,率先成立科學服務社團,學習科技教育知識,再教導鄰近國中小學童,達到自助人助,進一步儲備種子志願團,由受助者變成助人者,形成良善循環機制,不僅將科學教育資源帶入偏鄉,培養在地科學人才, 且結合科學教育與地方文化,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有正面且積極的影響。

科普短片類大專組金獎作品為清華大學「清大天文社」之〈進擊的黑洞:類星體〉,該創作短片從熱門的科學新聞切入,呼應天文迷對於黑洞的好奇心, 片中穿插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譬喻與橋段,風趣又不失其意涵。

高中職組金獎作品,是由虎尾高中「動感光波」團隊所創作之短片〈光通訊〉,主要講述以 發射器(燈泡)產生之光訊號,經由接收、轉換成電訊號,進而發出特定音階, 透過生動活潑的表演和拍攝手法,故事情節可愛清新,搭配簡易動畫和資訊圖卡,讓影片具知識性及趣味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日除了展示 21 個來自校園學子的獲獎科普創意,下午在舞台區會放映獲獎的 11 支科普短片及科普產品製播計畫影片,內容生動更兼具知識性與教育性,讓民眾沉浸於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寶庫與科普視聽饗宴。

精選年度科普活動計畫作品及科普產品製播影片成果同步展出

國科會為持續推動全民科普,使科學教育不僅走入校園、更深入大眾生活,今年首度集結科普相關計畫 45 個團隊共同展出成果,國內長期推動科普、第一線面對學子的科普推手,為本次展覽設計豐富多元的科學演示,將深奧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各年齡層易懂的手作互動實驗等,包括循環材料與物件微展覽、 原住民文化數學數位教材、科普桌遊、AI 自駕車模擬行駛、植物染手作體驗、 蝴蝶科普解謎遊戲等有趣又豐富的科普體驗;此外,「數感盃中英文數學詩創作競賽」的創作成果,也將在展場中幻化為 24 公尺長的「數學詩牆」,當縝密精準的數學與柔軟詩意的文學交會,迸發出跨域創作的科普新火花!歡迎大小朋友帶著好奇心一同共襄盛舉!

活動官網

Open Call 頒獎典禮暨科普成果展」活動資訊

  • 時間:2023 年 5 月 26 日(星期五)上午 10:00 ~ 下午 5:00
  • 地點: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 展覽活動詳情請上活動官網:www.opencall-nstc.org.tw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3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本地工作者暢談科學時代的人文發展:哲學、專才培訓與大眾教育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_96
・2023/02/01 ・5061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撰文/詹遠至|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助理、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生
  • 校對/陳樂知|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秘書長

我們所處的二十一世紀已是科學的時代,科學理論被視為宇宙的終極答案。在這個「科學至上」的時代,人文探求還如何可能?人文如何可以與科學攜手並進?以「人文」與「科學」之間的對話為主軸,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LMPST Taiwan)於 2022 年 11 月 19 日在臺灣大學主辦了一場以《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為題的論壇,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

本活動主持人由鄭會穎教授(政治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政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擔任,受邀講者則包括陳竹亭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樂知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LMPST Taiwan 秘書長)、鄭國威先生(PanSci 泛科學知識長)與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本論壇屬於 LMPST Taiwan 長期舉辦的《種種意識論壇》系列。除 LMPST Taiwan 以外,這一系列的論壇由政治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實作哲學中心、臺灣大學哲學系、臺灣跨校意識社群、PHEDO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沃草公民學院共同合辦;贊助單位則為順奕有限公司。

《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科學為人文帶來危機?先論科學主義與自然主義

主持人鄭會穎教授點出了本論壇的核心議題後,陳樂知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LMPST Taiwan 秘書長)發表了他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教授想要討論的是「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這個問題。陳教授首先談到一些人持有「科學主義(scientism)」的世界觀。科學主義認為,科學是唯一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的可靠方法。陳教授認為科學主義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世界觀;原因在於科學主義本身並不是科學,並未被科學方法證明,它只是一個哲學理論。因此,科學主義身為一個哲學理論,它本身就是自己會排斥的對象。

回到核心問題,科學是否帶來了人文危機?陳教授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科學所帶來的其實不是科學主義,而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自然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最根本、基礎的組成,就是自然科學理論認為存在的那些事物,例如粒子、力場、化學反應等。

陳教授認為科學所帶來的自然主義是現代世界觀的基礎;即使一些特定人士因為宗教背景等理由而不同意自然主義,其實也應該要同意例外情況相當有限。如果我們接受「自然主義」,而非「科學主義」,那麼科學本身根本就不會帶來人文危機。這是因為,自然主義只認為世界最根本的組成是科學所談論的事物,但是它並不認為我們只能透過科學方法來認識這些事物。

「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事實上,從科學世界觀的角度來說,人類也是自然的一員。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生命體,出於其演化而來的結構,與生俱來就有各種世界互動、認識世界的方式,不限於科學方法。就此而言,人類會發展出的人文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因此,雖然人類後來發展出了「科學方法」這種較為優化的認識途徑,我們依然不能否定「人文方法」也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可靠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陳教授提及羅素(Bertrand Russell)對「熟知知識(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以及「描述知識(knowledge by description)」的區分。熟知知識指的是我們透過直接的感受、互動與掌握所獲得的知識,描述知識則是理論性的知識。

陳教授認為熟知知識與描述知識不可被截然二分,兩者之間是程度上的差別。而人文學門的一些觀念就較為接近熟知知識,因為它們重視同理及感受。雖然如此,這一切都符合腦神經科學的描述,人文仍然是自然現象。另一方面,人文因此仍然是科學可以研究的對象,也需要科學的補充。人文學門自己也必須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熟知知識其實也是自然現象,有其組成基礎與運作原理。

因此,科學可以幫助人文把熟知知識轉換為更精確的描述知識,並且為人文提供更精密的研究方法,以及協助其排除錯誤,比如排除人類先天認知系統的偏誤、漏洞等等。總結來說,科學與人文其實研究的是同一個自然界;科學非但不應帶來人文危機,還可以幫助人文研究走得更加長遠。

跨科際合作的需求,兼論「人類世」中的人文與科學走向

不同於陳樂知教授從哲學觀點出發,陳竹亭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帶來的是他在教育方面的經驗。首先,陳教授介紹了他為台灣教育部主持的「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簡稱「SHS(Society-Humanities-Science)計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包含人文以及科學的面向,因此 SHS 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以往的教育先是學科主義,然後衍生出「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y)」或是「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也就是由各學科各自探究共同問題,或是由兩個學科進行合作。

跨科際教育則有所不同,它以「真實世界的共同問題」為核心,直接打破學科之間的界線。只要是對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有幫助的知識,參與的學科,甚至政府、產業、民間的 NPO 或利害關係人都擔責分工合作進行知識生產、解決問題。

SHS 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愈趨複雜、多元,且多樣,社會對科學界的要求也跟以往有所不同。科學家開始被要求具備社會意識及社會參與的能力,還有溝通與對話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傳統的科學界非常缺乏的。有鑑於此,陳教授所主持的 SHS 計畫積極推動「問題導向的學習」、「系統思考」、以及「實用方法論上的創新」。他也提到,SHS 計畫的推動非常有賴於大學對本身社會角色的自覺與復興。

陳教授參與的另一個國科會計畫是「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領域研究計畫」。與 SHS 計畫相同,這個計畫也非常重視跨科際教育,並且認知到單靠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真實世界的複雜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人文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陳教授討論到他撰寫的新書《丈量人類世》中的「人類世(anthropocene)」這個概念。「人類世」指的是一個新的地質紀元。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文明成為影響地球環境與生態變遷的關鍵角色。因此,部分學者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人類世」這個地質紀元。

在人類世中,全球有非常多的變遷趨勢,其中一個就是:科學發展帶動理性價值的昂揚,其他的人性價值卻被輕忽。陳教授說,我們培養出了許多「職業科學家」。可是,在科技急速發展的同時,人類的科技文明卻缺乏方向感:我們正面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極大的不均衡。總而言之,他認為「人類的智能尚未學會如何掌舵文明巨輪的方向」。

最後,針對人文與科學應該要如何在人類世中發展,陳教授提出了他本人的看法。首先,科學研究的同儕審核程序需要人文專業學者的投入,也就是科學家不能閉門造車。再來,婦女應該要積極加入科學與科技事業的陣容,因為科學發展不能只由男性思維主導。

最後,未來教育的趨勢必須往跨科際的方向邁進,也就是人文與科學必須並重。如此一來,陳教授強調:「人文的啟發價值和社會重大需求必須挺身而出,為人類文明的永續承擔文明指南針的角色,與科學共同尋求世紀困境的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實作哲學」帶來人文與科學的合作新可能

繼陳竹亭教授分享了跨科際教育發展的大方向後,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則分享了她在科學人文互動的個案經驗。嚴教授身為一個哲學學者,卻在因緣際會下,走上了不同於普通學者每天關在辦公室做研究的路。她為了提升生醫背景的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為了把哲學帶到課堂之外,推動了青銀共學。

嚴教授推動青銀共學,提升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將哲學帶到課堂之外。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嚴教授把社區中的長輩們請到大學的哲學課堂上,與大學生一起進行小組報告。這些生醫背景的學生們未來大多會從醫;因此,對未來將要在醫療院所工作的他們來說,與長輩互動是很好的練習。

嚴教授也針對與學生們未來在醫療場域會遇到的一些價值性思考,與哲學作出連結,讓學生們學習哲學能夠學以致用,對醫療過程有所幫助。舉例來說,她會帶領學生討論如何面對死亡、以及照護倫理等哲學議題。她認為,在學生未來的臨床工作上,這些哲學議題將派得上用場。

除了青銀共學外,嚴教授還以非常不同於傳統學者的方式,進行她個人的哲學研究。傳統哲學學者往往是埋首於書堆中,發展自己的理論;她則是親自到醫療院所中進行田野調查,去訪問醫生、護理師等第一線的人員。藉由直接了解醫療工作者在實作上遇到的困難,她試圖讓哲學能夠真正被實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嚴教授說,這樣的研究方法被稱為「科學實作哲學」。科學實作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其實不單單適用於人文學門,也同樣適用於科學。非常理論性、艱深的基礎科學如果能夠走出象牙塔,了解社會的真實需求,便有機會與人文接軌。因此,不論是科學或人文學門,若研究者可以調整研究方法,從研究對象在實作上的細節出發,再轉而調整自己的理論,那麼科學與人文的互動、合作並非不可能。

科學素養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最後進行分享的是科普媒體《PanSci 泛科學》的知識長鄭國威先生。鄭知識長首先釐清了「人文」的定義:他認為,「人文主義」認為人類可以靠自身的能力認識這個世界,而「人文學科」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學科。從這個定義來看,人文與科學根本就不是分開的;畢竟科學也是人類靠自身能力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鄭知識長提到,台灣的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表現非常優異,世界排名名列前茅。然而,台灣的學生卻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

鄭知識長指出,台灣學生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大致可以把人分為兩種:具有「定型心態」與具有「成長心態」的人。前者只重視結果、學習態度較消極,且容易受挫折打擊;後者則重視過程、學習態度較積極,且勇於面對挑戰。鄭知識長指出,具有定型心態的台灣學生似乎占多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知識長在高中時也面臨相同的困境,他那時非常厭惡數學和理化,完全沒有學習他們的熱忱。他後來發現不止他是如此,有許多人也在學生階段就放棄了對科學的學習;這對台灣社會是個嚴重的現象。舉例來說,公投的題目許多都牽涉科學知識,放棄學習科學的公民要如何在這種公投中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考量促使他後來創辦 PanSci 泛科學。

鄭知識長認為,獲得成長心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學會科學原則與方法,也就是用科學方法來面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培養科學素養則需要承認自己對許多事的無知,且需要身處一個好的素養集體之中。最後,鄭知識長勉勵大家一起培養出「科學思辨力」,為本次的論壇畫下一個強而有力的句點。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_96
3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MPST Taiwan)為國內非營利法人團體,主要幹部均為國內教授或研究員。本會以促進科學型的哲學研究為宗旨,工作包括國內專業學術工作、跨領域學科交流及哲學普及推廣。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大科學人專訪 | 李惠貞:科普閱讀幫助我「探索自己從何而來、為何存在」
LIS_96
・2022/12/08 ・290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是李惠貞,出版界資深工作者,也是新型態閱讀推廣行動「獨角獸計畫」的發起人,在書市低迷的時代,她以創意企劃推廣閱讀,為傾心投入多年的出版業盡份心意。

除此之外,她也是一位孩子的母親,時常在社群上分享自己和女兒(諠)的奇思妙語,母女互動隨筆在惠貞臉書累積不少粉絲,2021 年他們將這些日常集結成冊,共同出版《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和女兒一起旅行的日子》,以書做為媒介,將兩人的歡笑、鬥鬧、犯傻化為暖流,讓快樂涓流進讀者的生活中,期待創造出更多快樂的母女!

關於惠貞的求學經歷與教育觀點,邀請你一起往下閱讀>>>

國小老師讓我看見成就感的來源可以如此多元

Q:惠貞在國小、國中、高中有遇過什麼「有成就感」以及「特別挫折」的經驗嗎?

我在小學五六年級遇到很好的老師,這位老師非常重視學生「成績以外」的部分,很有熱誠的挖掘小朋友的才華,不管是體育、作文、演講、書法或其他才藝。在那個不是很盛行才藝班的年代,他提供我們課後留下來學習的機會,而且不需要另外收費,這些學習也都不強制,只要有興趣就能參與,這位老師讓我對學習感到興趣,知道成就感的來源可以很多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學開始就專注在升學,學科上的學習很多都是走過一陣子,再回望比較清楚學習的意義,當下或剛離開未必會明白。我一直都還滿喜歡學校生活,和老師和同學相處都還算愉快,但為了「應付考試做學習」這樣的學習過程還是會讓我感到痛苦。

現在的我很喜歡讀書,其中科普和歷史常常是引起我興趣的選書類別,但學生時期我的史地、理化都很爛。我常常在想,如果以前在學校學習的方式能像現在自學這麼有趣,我的成績一定不會那麼爛,而且這些東西會留在自己身上,跟著你繼續往下一階段走。

過了三十年,我和女兒諠的學習環境其實沒有太多差別

Q:看著女兒諠的學習歷程,惠貞認為女兒這個世代的孩子和自己過去的學習經歷是否有所差異?

真的是講到重點!先分享一下,我跟我女兒兩個人「從來沒補過習」,但並不是我女兒的成績特別好才沒有補習,他很好玩,成績一直都會落在班上中間,如果全班三十人,他大概十五名;全班五十人,他大概是二十五名,沒有特別補習只不過是我認為孩子不需要額外花時間在補習。

回到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非常驚訝的是「沒有太大的差別」,我曾經參加過諠在中學的幾次學校日,到現場我發現許多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式和三十年前並無不同,但我看見的其實不是學校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家長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記得諠在高中某次學校日,大禮堂齊聚全校家長,在 QA 時間有好幾位家長舉手質問校長:「為什麼學校要舉辦那麼多社團活動?」,家長認為學生應該專注在考試上,學校不該鼓勵學生花那麼多時間在社團活動,這對我來說很衝擊,高中孩子不是應該要有相當的自主性,開始認識和培養自己的興趣,這是我在學校日第一個驚訝。

回到班級上,我又聽到了一些讓我詫異的提問,有家長請老師「規定全班同學晚上十點之後不要上網」,但放學後孩子在家長身邊,難道家長不能直接和孩子溝通,還需要來自學校的約束。此外,在女兒準備升高三,有一位爸爸問老師:「我怎麼能夠確定我的小孩在晚自習時間在教室裡頭,而不是外面鬼混」,他要求學校確保孩子待在教室裡面讀書。

聽到這些話,讓我對這些孩子感到心疼,顯示出家長對孩子毫無信任。雖然這樣的問題可能有著很多原因,但這些觀念和做法都讓我感到吃驚,我們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好像還停留在好幾十年前。這些看見讓我很納悶:「我們的教改講那麼多年,家長觀念仍舊如此,教改真的會成功嗎?」

亞洲仍有許多家長認為學生應專注在考試上。圖/envato.elements

永遠別讓小孩失去學習的熱情

Q:可以和我們分享惠貞對女兒諠的教養原則嗎?

在諠的學習過程,我從來不在意分數,但我會在意他的「學習態度」。你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當你是學生的身分,就盡可能學習探索,把握家裡給予的資源和機會,但當你努力過了,一切盡力了就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方諠的公民通常都考得很差,公民常常是一般學生能拉分數的科目,我很好奇他為什麼考不好,但當我拿她的考卷瀏覽寫錯的題目後,我告訴諠:「這些題目本身就很有問題,你寫錯很正常,不需要為這種事浪費生命。」(笑),當知道他盡力,了解狀況後,成績對我而言真的不重要。

但如果沒有盡力,沒有推進自己,就不知道可以走到哪裡,你也會不知道自己可能對什麼有興趣,自己可以走到哪裡,這段生命過程就會失去意義。考試不代表什麼,盡力了結果就不重要,永遠不要失去學習的熱情,學習熱情才能跟著這個生命走一輩子,就算未來大人不在,孩子也能繼續成長。

科普書閱讀是超越肉身束縛、時間限制的體驗

Q:時常在個人臉書或「獨角獸計畫」粉專上看到惠貞分享科普書籍,為什麼會對此著迷?

看科普書是我的興趣之一,我很喜歡思考「生命的起源、宇宙怎麼誕生、未來會往哪裡去」,我很享受閱讀科普書這種能夠超越現實肉身束縛、有限生命階段的體驗,靠著知識和想像跨越時間和空間,幫助我更認識我的生命,讓我認知到,我所不知道的世界是無比廣大。

我希望透過閱讀推廣幫助大家往外看,認識自己固然重要,但不停地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看看外面的世界,很容易無限放大個人感受,而切分出與我不一樣的人事物、價值觀,甚至產生對立。種族、性別、年紀這些劃分常常讓我們變得狹隘,我會希望能盡可能「看大的東西、往外看」,每個人其實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關聯,我認為這也會解決現代社會裡很多衝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通過閱讀讓孩子瞭解世界的廣大。圖/envato.elements

響應本次「LIS第二季大科學計劃」,李惠貞分享給我們的大科學人宣言:

❛❛ 我們是星塵,反覆思量著我們的母體,也就是恆星。 ❜❜ ── 卡爾.薩根

可以肯定的知道,我們無法看清世上所有奧秘,知曉未來每個變數,持續對世界保有好奇和學習熱情,才能讓你我自在、快樂的活在未知之域。

惠貞邀請我們藉由閱讀打開自己,世界很大、宇宙很大,而我們存在之中,有著無限可能 !邀請您一同成為各行各業中的大科學人,您的捐款將支持「科學公益教材」的穩定開發,一起支持台灣科學教育,讓孩子從小開始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帶著自信長大成為各行各業中「永保好奇」、「邏輯思辨」的大科學人!

【LIS 大科學計畫 ✦ 第二季】|倒數 30 天\募資告急/

❛ 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這是我們的任務,下一個世代的科學史,現在就得開始寫起! ❜

每月小額捐款,就能支持全台十萬名孩子都期待的科學教材:https://bit.ly/3DO2ZG6

LIS_96
22 篇文章 ・ 10 位粉絲
LIS ( Learning in Science )情境科學教材,成立於2013年7月,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為國中小自然教師及學生,設計有別於填鴨教育的科學教材,協助教師進行STEAM和科學素養導向的教學,讓教師更簡單地進行教學創新,幫助更多孩子找回對科學的學習動機,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 Youtube 頻道【LIS情境科學教材】上,我們會即時更新所有LIS教材的影片,而完整的教案、學習單,亦同步上傳於【LIS教材平台網】歡迎您前往瀏覽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