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昨天有地震?」身處地震頻仍的台灣,我們對於朋友這樣的疑問絕不陌生。多數的地震都是無感地震或小規模地震,科學家便感到好奇,究竟這些小地震發生時,有多少人感覺到了?而這些感覺到地震的人又都在做些什麼?才讓他們得以察覺地表微微地顫抖?
現在讓我們飛到半個地球外的義大利。這個位於地中海北岸的國家,有豐富的歷史古蹟、香醇的葡萄美酒,以及,很不幸地,與台灣一樣多的地震,喔對了,他們還有火山。
每當義大利人感覺到地震時,便能到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與火山研究中心(Istituto Nazionale di Geofisica e Vulcanologia, INGV)網站回報他們對於地震的「感受」,網站訪問人們地震發生時的感知、他們的位置以及地震發生時正在做什麼事。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亦設有「Did you feel it?」蒐集全世界的地震感知資訊。
咦?有地震?
INGV的資料庫網羅了60多萬筆地震回報,對於地震來臨時人們如何察覺與應對,提供相當有價值的參考。根據INGV的研究員Paola Sbarra表示,在最小震度的搖晃中,人們正在幹嘛比起他們的位置還來的重要。
Sbarra與同事研究其中大約25萬筆報告,試圖比較在規模3〜5.9的地震中,人們的感覺與地震儀的紀錄之間的不同。研究結果如同你我的經驗,當人正在休息,尤其是清醒地躺在床上時,最能夠感覺到震動,比那些正在做家事或在戶外運動的人更能察覺到地震。此外,身處高樓層的人感覺到搖晃也會比低樓層來的強烈。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想:「科學家又在做一些無聊的研究了。這些不都是廢話嗎?」不過先別急著按上一頁,就讓我們看看這種地震感知研究的實際用途!
地震觀測也能群眾外包
首先,關於地震觀測要知道的一件常識是,地震的規模並不等於你感覺到搖晃程度或是實際的破壞程度。在科學的量化上,「地震規模」指的是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大小,規模越大的地震釋放能量越多。
不過,由於受到地表人口分布、地震發生的深度以及各地不同地質因素影響,科學家另外用地表的加速度定出「震度」,用來量化各地實際上的搖晃與受災程度,震度反應你我在地震發生時感受到的激烈程度。
台灣的震度標準參考日本1996年的舊制,將地震強度劃分為0到7級,而歐洲則是劃分為1到12級(European Macroseismic Scale, EMS)。這些標準提供保險公司與工程師評估某個地區可能的地震災損。
然而一個潛在的問題是,按照各地地震儀加速度所訂出的震度,與人們實際上的感受有所差距,加上人經常會高估地震的搖晃程度,所以我們常聽到「我感覺已經搖很大了耶,怎麼只有2級?」。故透過地震感知的回報,科學家能更確實衡量人們對於地震的感覺。
在美國的USGS,「Did You Feel It?」一共蒐集了250萬筆地震感知資料。透過資料分析,可以清楚發現類似規模的地震,在美國東岸地震的感知範圍比西岸來的廣泛。原因在於美國東岸屬於古陸塊,岩層的破碎面較少,震波因而可以傳的更遠。
此外,2011年維吉尼亞州發生規模5.8的地震,一共有14萬8千筆回報湧入「Did You Feel It?」網站。USGS從中準確得知哪個地方搖晃程度最為劇烈,這些遠超過地震儀數量的資料量,協助救難單位找出受災最嚴重的地點。地震感知回報在地震救災上能夠扮演群眾外包的重要腳色。
目前台灣還沒有類似的網站,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利用USGS,抒發一下地震發生時的內心的種種不安與感受。或許在某次地震當中你的回報也能扮演救人一命的關鍵!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3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