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
9 篇文章・ 0 位粉絲

「板塊構造學說」是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而發展出的一種地質學理論。該理論認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現今的全球分為七大板塊,海洋和陸地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

引自維基百科

對相關內容有興趣嗎?按下「追蹤」,輕鬆掌握所有新內容!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3/03/12
年初土耳其大地震,讓世人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無情,也讓身處地震帶上的台灣,重燃關於地震的防災意識。
・2022/10/10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可能沒有認真探究過地殼的構造、組成和變動。但沒關係,就讓這篇文章帶你欣賞隱藏在腳下的地球!
・2021/01/11
一般大眾會受電影文化影響,一定要瞬間炸裂、瘋狂噴發才算是火山爆發,在由火山組成的夏威夷群島上並不常見,近期(2020年12月21日)夏威夷的基拉維亞火山噴發,就是一種「一直噴一直噴」的股票火山,不過這火山再會噴也沒有造成傷亡,為什麼基拉維亞火山會有一直噴發、但不會有太多傷害,而且感覺夏威夷的居民還蠻和平的與它共存呢?我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防災應變措施呢?
・2020/10/30
為什麼世界分成七大洲呢?直到近百年科技發達,地球科學有了很大的進展。我們都學過「板塊構造學說」,主張地球最外層由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板塊拼湊而成。但是在近代科學家開始研究發展板塊構造學說前,有一位關鍵的科學家——魏格納。本文將揭露世界七大洲背後學說發展的歷史,以及有哪些證據支持。
・2013/07/18
地震的不確定性讓地震預測幾乎不可能,但全球地震科學中心仍整合數萬筆地震資料的全球地震風險平台,企圖從過去1000年來的地震資訊以及數萬筆板塊運動資料中找出蛛絲馬跡,朝預測地震邁進。
・2013/04/11
在上一個專題「2012全球災難回顧」當中,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的郭鎧紋主任針對地震的原理和迷思,為讀者們上了1堂有趣的課;而在本專題「災害預報與監測新科技」,郭主任更進一步介紹台灣的地震監測技術,並將地震預警剖為3個環節來介紹。
・2013/03/27
海纜地震觀測系統的建置比陸地上的地震觀測站困難許多,需要多次出航,成本相當高。(圖片來源:Global Marine Systems) 2013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當中,3月8日中華隊與日本的比賽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也有不少民眾注意到有日本球迷手上拿著「感謝台灣311賑災」的牌子。在日本311大地震即將屆滿兩周年的同時,世界各國沒有忘記地震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有多深刻,台灣也不斷的發展地震觀測、預警技術,「臺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Marine Cable Hosted Observatory,MCHO),由於英文名縮寫發英與媽祖相似,又稱「媽祖計畫」,也有保佑平安的意涵,是台灣近期地震技術的突破。
・2013/03/03
自1901至2006年,台灣地區共有97次災情較嚴重的地震災害,如果不論災情,台灣位於板塊交界帶,大小地震是家常便飯,在台灣人心中,或許頻繁的地震就像「黃鼠狼拜年」令人畏懼。郭鎧紋博士是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從台大地質系求學到多年的地震研究工作,經驗豐富的他由淺入深地介紹地震原理和近代趨勢,也探討多年觀察下來的有趣問題。
・2012/08/24
1900年以來規模排名前六的其中兩起地震:2010年2月,發生於智利規模8.8地震,以及2011年3月,規模9.0、憾動全日本的大地震,兩起地震相距不到13個月。在1960年代前後約57個月的時間內,在環太平洋地區,也曾接連的發生四次重大的地震。是巧合嗎?或許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