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3/03/12
年初土耳其大地震,讓世人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無情,也讓身處地震帶上的台灣,重燃關於地震的防災意識。
・2021/09/16
常有人把地震的「規模」跟「震度」搞混!實際上,規模指的是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震度則是指地表搖晃的程度;而震度的大小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也不是離震央越近震度就越大,到底為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04/28
4 月 8 日晚間,連續發生兩個有感地震。等等!你有發現地震報告上的震度紀錄不太一樣嗎?「6 弱」絕對不是打錯字,而是台灣新制震度上路後,第一次測得的新制震度。
・2019/09/21
地震來臨時,要如何避難逃生,提升自己的存活率?而在地震過後,各地震度是如何分布?與地震規模又有何不同?在閱讀本期封面故事之前,就先帶讀者一同釐清各種與地震有關的大小事。
・2019/09/04
「芮氏規模 9.0」的大地震!這樣的說法哪裏有問題呢?事實上根本不會有「芮氏規模 9.0」地震!真的不存在這樣的東西,或許因為是最早使用的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所以許多人會理所當然的以為規模前面就是要加個「芮氏」才嚴謹。一般規模7以上的地震,芮氏規模和震矩規模已經有比較大的落差。
・2019/07/25
這是人類在繼地球與月球之後,第三個發現的具有地震活動的天體。然而,不管是火星也好月球也好,與板塊運動活躍的地球相比都顯得死寂許多,縱使存在一些斷層、火山、峽谷 (例如火星上的水手谷),也都是非常古老的地形。可想而知,在這些不同星球上,地震的來源應該也會有所不同。
・2019/01/21
在有多個地震或是雙主震讓震波交雜的狀況,對氣象局的影響可能產生誤判或是資料處理的繁複程度增加;但這對科學家而言,卻是一個能讓我們解開斷層特性的現象。透過多了解斷層,會有助於我們評估斷層未來錯動時的情況,這樣的研究對於未來的防災多少也是有助益的!
・2014/06/09
長期以來,大台北地區會發生強烈地震的耳語,不斷在民間流傳。今年2月12日的清晨,大台北地區因大屯山的地震而劇烈晃動,使得該議題再度獲得重視。大台北地區發生強震將有慘重災情,是危言聳聽嗎?在歷史上,大台北曾發生哪幾次重大的地震呢?假若大地震是難以避免的,人們該如何因應,才能把損害降到最低呢?今年度的第二場「哇!災!」邀請到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的郭鎧紋主任、以及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物組鍾立來組長,分別向大家分享台北區域歷史上的地震記錄,以及從建築結構的角度而言如何加強耐震。
・2014/04/18
「咦?昨天有地震?」身處地震頻仍的台灣,我們對於朋友這樣的疑問絕不陌生。多數的地震都是無感地震或小規模地震,科學家便感到好奇,究竟這些小地震發生時,有多少人感覺到了?而這些感覺到地震的人又都在做些什麼?才讓他們得以察覺地表微微地顫抖?
・2013/06/20
今年臺灣中部的地底下可不平靜,3月27日、6月2日接連的兩起地震,不禁會讓人懷疑,到底是哪條斷層在作祟呢?氣象局與許多學者都認為可能不是在地質圖上看到的斷層,而是地底下的盲斷層的錯動引發地震。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謂盲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