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馬桶蓋:蓋?不蓋?

科學松鼠會_96
・2013/02/07 ・246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03 ・六年級

credit: CC by 'Gerard Stolk (vers le Carême)'@flickr

研究誤讀 :紐約大學菲利普-泰爾諾博士指出,如果沖水時馬桶蓋打開,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進而落 在牆壁和牙刷、漱口杯、毛巾上。現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廁、洗漱、淋浴都在衛生間裡進行,牙刷、漱口杯、毛巾等與馬桶共處一室,自然很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因 此,應養成沖水時蓋上馬桶蓋的習慣。

研究的全面解讀 :從兩篇2012年發佈的醫學綜述裡引用的眾多論文來看,抽水產生的氣旋與微生物的傳播確實有著一定的關聯,沖水時蓋上馬桶蓋這個習慣也值得提倡[1][2]

不過,這些研究在社交平台上傳播時,研究中很多關鍵的信息——哪些微生物可能通過這個途徑進行傳播?這些微生物傳播的範圍究竟有多大?傳播擴散後的 微生物對人體有多少潛在的危害?——被忽略,只壓縮成一個簡單結論,而且增加了「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這些研究中沒有提及的細節。

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條件扶搖而上

只有那些天賦異稟的微生物才能借馬桶氣旋的東風。200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馬桶中培養的沙門氏菌能夠聚集成一種叫「生物膜」的結構,牢牢地植根於下水道中。由於有這麼一個細菌的「儲備」,在實驗結束的12天後,人們依舊能在馬桶中發現它們的身影[3]。這也增大了它們借抽水氣旋傳播的可能。而另一些微生物無力往深處發展,就將目光投向了相反的方向。早在1980年,科學家們就發現那些細胞內含有較多脂質的細菌更容易富集在水體的表面[4]。倘若有氣旋能將水中的微生物帶起,它們將是微生物中的急先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這些微生物本身的特性並不足以讓它們從馬桶中傳播到空氣裡,氣旋威力的大小也決定了傳播範圍的大小。有意思的是,至今為止人們對這種氣旋的物理特性還是一知半解,唯一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種氣旋會隨著馬桶類型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由於實驗中採取的微生物不同,傳播範圍也各有所異(實驗馬桶多為「虹吸式」)。大腸桿菌會在沖水後的2個小時內集中分佈在以馬桶為中心直徑約1米的範圍內[5],沙門氏菌能在30分鐘內擴散到同樣的範圍[3],而梭狀芽孢桿菌則主要在60分鐘內聚集在馬桶坐圈到馬桶上25釐米的範圍內[1]

在一些觀察較久的實驗中,微生物能夠以極低的濃度擴散到整個衛生間(牆上的培養皿只有20%有細菌生長,單個培養皿中最多長了5個菌落;浴缸內的培養皿只有5%有細菌生長,不過單個培養皿中最多長了大於100個菌落),這也與含有微生物的液滴與空氣的混合、擴散有關。

不過在這些研究中,並沒有微生物擴散到6米高度(作者吐槽:要找一個房高超過6米的衛生間也挺難的……)的記錄。至於這些微生物能在空氣中停留多久,更是沒有定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惕但無需恐慌

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通過馬桶氣旋傳播的微生物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結核桿菌的脂質較多,容易在馬桶殘水的上層積聚。當人的腸胃道感染結核桿菌後會引起腹瀉,造成其再次傳播。不過據估計,這只佔總體感染病例的5%不到[6]

另一種可能通過馬桶氣旋傳播的微生物則家喻戶曉——SARS 病毒。一項關於2003年香港淘大花園SARS爆發的報告推測可能是最初發病的SARS病人的排泄物通過樓層裡的下水道和排氣扇迅速擴散,造成了整棟樓內SARS的爆發[7]

不過這些或是極端情況,或是尚未證實的研究猜測,日常生活中由馬桶氣旋帶來的潛在危害可能沒有那麼大。另外,無論哪一種微生物想要致病都需要有一定 的「致病劑量」。在上文提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都將微生物與糞便或培養液均勻混合成懸浮液而進行測試,這種情況自然有助於微生物的傳播。在實際生活中,只有腹瀉或嘔吐接近實驗中的條件。換言之,正常情況下的便溺只會更限制微生物的傳播,空氣中的濃度也會更低。

不過,空氣中通過氣旋懸浮起來的微生物濃度能依據種類的不同而有上百倍的差距,因此馬桶氣旋帶出的具體微生物的是否能夠致病還有待未來進一步的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桶「進化」的利與弊

最早的沖水馬桶 依靠水流下衝的重力頂開底部的閥門進行沖洗,由於其下部的管道結構較為簡單,產生的氣流也比較大,現多已淘汰。

在美國,「虹吸式」馬桶在20世紀70年代逐漸替代第一類沖水馬桶成為家庭馬桶,目前國內家庭馬桶也多使用「虹吸式」。當設計師們將排水口改成了「虹吸式」後 ,同樣用於沖洗的水流帶起的微生物大約只有前者的1/14 [8]

最新的「無框式」馬桶在公共場所(比如學校、醫院)中更為多見。這種馬桶取消了頂蓋的設計,抬高了坐圈的高度,以期讓髒垢無處藏身,殊不知藏匿的微生物是少了,氣旋濺起的液體卻變多了 [1]。與「無框式」馬桶相比,「虹吸式」馬桶沖水時產生的氣旋更小。

 【圖2:「虹吸式」馬桶(A)與「無框式」馬桶(B)濺水程度的比較 [1]。】

最後,還有一些其他措施可以減少通過氣旋傳播的微生物。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在沖水時蓋上馬桶蓋了。這項簡單的方法能夠將飛濺的微生物含量減少到不蓋蓋子時的1/12 [1]。此外,定期用消毒水清洗馬桶和水箱也能夠限制馬桶內微生物的殘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論 :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有些微生物更容易在馬桶周邊積聚。馬桶沖水時的氣旋的確能夠造成微生物的傳播。雖然這些微生物的傳播範圍、時長尚且未知,但在沖馬桶時蓋上馬桶蓋,定期用消毒水清理馬桶和水箱,確實能夠幫我們減少潛在的健康危險。

參考資料:

  1. E.L. Best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80 (2012) 1-5
  2. D.L. Johnson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12) xxx 1-5
  3. Barker J, Jones MV. The potential spread of infection caused by aerosol contamination of surfaces after flushing a domestic toilet. J Appl Microbiol 2005;99:339-47
  4. Hejkal TW, Larock PA, Winchester JW. Water-to-air fractionation of bacteria.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80;39:335-8
  5. Gerba CP, Wallis C, Melnick JL.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of household toilets: droplet production and the fate of residual organisms. Appl Microbiol 1975;30: 229-37
  6. Sheer TA, Coyle WJ. Gastrointestinal tuberculosis. 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03; 5:273-8.
  7.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Unit Department of Health. Outbreak of 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t Amoy Gardens, Kowloon Bay, Hong Kong: mainfindings of the investigation.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2011. March 29, 2011. Available (PDF Accessed Mart 29, 2010.)
  8. Bound WH, Atkinson RI. Bacterial aerosol from water closets: a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pan and two types of cover. Lancet 1966;1:1369-70

關於本文

本文首發於果殼網(guokr.com)「謠言粉碎機」主題站《馬桶蓋:蓋?不蓋?》,作者

轉載自 科學松鼠會

文章難易度
科學松鼠會_96
112 篇文章 ・ 6 位粉絲
科學松鼠會是中國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願景:讓科學流行起來;價值觀:嚴謹有容,獨立客觀

0

1
4

文字

分享

0
1
4
蓋房子高手?建築業的未來新星:科氏芽孢桿菌——《細菌群像》
麥田出版_96
・2023/03/12 ・152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Bacillus cohnii   
  • 科氏芽孢桿菌
  • 形狀:圓
  • 直徑:0.6 至 0.7 微米
  • 前進:使用布滿細胞表面的鞭毛
科氏芽孢桿菌。圖/《細菌群像》。

會產生石灰的細菌

細菌不僅可以用於生產食物或提煉金屬,還可以用來建造橋樑和房屋。

例如科氏芽孢桿菌,這是一種一點都不起眼,但會產生石灰的細菌。它喜歡鹼性的生活環境,像是酸鹼值可達八的馬糞裡。但它也生活在鹼性更強的環境,全世界都有其蹤跡,甚至在歐洲、非洲、南美、土耳其的鹼湖裡,它會利用溶在湖裡的碳酸鹽產生石灰。

此細菌最初是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德國微生物及細胞培養保藏中心的細菌學家在尋找偏好鹼性環境的新菌種時所發現,當時的土壤樣本來自一個鹼性土壤的牧場,裡面還殘留著馬糞。

科氏芽孢桿菌除了能夠忍受酸鹼值超過十二的強鹼,相當於氣味刺鼻的氨水的酸鹼值,還能形成孢子渡過長時間的乾旱期。細菌孢子的特性是具有極強的抵抗力,可以存活數十年或數百年,在特定的條件下甚至超過數百萬年(球形離胺酸芽孢桿菌(→ 78頁)還有發芽的能力。

科氏芽孢桿菌的名字源自於德國細菌學家費迪南.尤利烏斯.科恩(Ferdinand Julius Cohn),細菌學的奠基者,也是一八七二年第一個鑑識出芽孢桿菌屬這種小桿形細菌的學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發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

科氏芽孢桿菌能生活在鹼性環境中,能產生石灰,孢子經過長時間還具有發芽能力。結合這三種特性,令建築業對之產生興趣。一位荷蘭微生物學家專門研究會產生石灰的細菌,並嘗試研發出一種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

科學家試圖利用科氏芽孢桿菌研發出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圖/envatoelements

他的做法是將細菌孢子與銨鹽、磷酸鹽及養分混合在一起,封裝於黏土球裡,然後將這粒只有幾公厘大小的顆粒加入強鹼性的混凝土中。混凝土硬化後若一直保持緊密,便無事發生。但如果出現裂縫,開始長時間滲水,細菌孢子就會開始萌發。當細菌繁殖分裂,會消耗添加進去的物質,並不斷產生碳酸鈣填補裂縫。一道幾公釐寬的裂縫,只需數天時間即可修補完畢。

如此一來,科氏芽孢桿菌就可以解決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難題,否則定期必須進行的繁複維修,造成的損失可高達數十億歐元。除此之外,此細菌也能用在保護現存的建築物,在噴塗混凝土或修復液中皆已測試添加此細菌,用在已出現細微裂縫的建築構件上。

不過,此項產品至今尚未成熟,黏土顆粒仍然占據太多空間,進而影響混凝土的穩定性。還有載體材質、養分及混凝土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孢子平均分布與釋放,與石灰形成的速度及過程等等,都還在改良中。如今,研究人員也測試其他能形成石灰的細菌是否適用。不過無論如何,科氏芽孢桿菌可說是混凝土生物修復劑的先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氏芽孢桿菌這類會產生石灰的細菌,現在也運用在其他目的上。一家德國公司利用它來黏走採礦產生的灰塵。方法是將細菌加入培養液裡,灑在布滿灰塵的泥土上,六至四十八小時內就會產生石灰,將灰塵顆粒黏在一起形成砂岩,即固化灰塵。從前為了抑制灰塵,礦業公司必須使用大量的水,如今,藉由細菌的幫忙,就可以省下這些水了。

——本文摘自《細菌群像:50種微小又頑強,帶領人類探索生命奧祕,推動科學前進的迷人生物》,2023 年 3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麥田出版_96
24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1

4
1

文字

分享

1
4
1
高效率生存!生物界的空間利用大師:遍在遠洋桿菌——《細菌群像》
麥田出版_96
・2023/03/11 ・187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Candidatus Pelagibacter ubique 
  • 遍在遠洋桿菌
  • 外觀:通常如月牙般略彎之小桿 
  • 長:0.37 至 0.89 微米 寬: 0.12 微米至 0.20 微米
遍在遠洋桿菌。圖/《細菌群像》。

高效率利用生存空間

假使將我們肚裡大腸桿菌的體型比作兔子,遍在遠洋桿菌的體型就如同小老鼠。這種無所不在的海洋細菌不只是能獨立生存的細菌中體積最小的[1],可能也是全世界最有效率也最成功的生物。每公升的海水裡,就有數以百萬計這種細菌,據推測,遠洋桿菌屬的總菌量在地球上高達 1027 至 1028,這個數目是宇宙中目前可觀測到之恆星數量的十萬至一百萬倍。

但這種細菌所創下的紀錄不只這項: 海水所含養分非常貧乏,微生物要生存,就必須主動將所需養分分子輸送進細胞內部。這會消耗能量,最後也一定會有所剩餘。遍在遠洋桿菌則生活在極限邊緣:擁有正好足夠其吸收養分及生長繁殖所需的能量,剛剛好,不多也不少。

遍在遠洋桿菌可說是生物界的空間利用大師,其用來維持新陳代謝和繁殖的胞內空間,少到令人難以想像。細胞內三分之二的空間用於新陳代謝,剩下的三分之一被遺傳物質占滿。在小小的空間裡備有感應系統,能偵測含碳、氫、鐵化合物及光線的位置,擁有必要的運輸系統,以及一切所需的酵素,能自行生產二十種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胺基酸。

體積若是再小,就只能放棄全部或部分的新陳代謝。例如,更小的病毒基本上就是壓縮緊密的基因,會侵入其他生物的細胞中,將別人的新陳代謝系統據為己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養分充足,細胞內無須再具備持家基因,生活在這種環境的細菌或古菌的確可以小過遍在遠洋桿菌。例如生殖道黴漿菌(Mycoplasma genitalium),這是一種對人類致病的病原體,會在尿道、子宮等黏膜造成感染,體積僅有三百乘以六百奈米左右,但無法獨立生存[2]。二○一五年有學者聲稱在地下水裡發現更小的細菌,但直至今日為止尚未能成功培養,因此學界相當懷疑是否真實存在。

精簡而高效的演化結果

此外,遍在遠洋桿菌的維生機制,效率也出奇地高。它只有一百三十萬組鹼基對,共含約一千四百個基因,是至今已知可獨立生存的物種中最少的。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只有必要的配置。甚至連遺傳密碼,也似乎為了減少能量消耗而有過最佳化的調整。

一如其他生物,遠洋桿菌的遺傳密碼由四種鹼基 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T(胸腺嘧啶)所組成。但比起其他細菌,遠洋桿菌裡 A 與 T 出現較為頻繁,此點便是出於效能,因為 C 與 G 含有較多的氮(而這在海水中是稀有元素),製造起來較為困難,如同人們以盡可能節省墨水的方式寫作一樣。

遍在遠洋桿菌在其所屬的立克次體目裡,算是特異獨行的一支。因為除了它之外,所有立克次體目的細菌,都必須在其他生物細胞內才能存活,其中也有不少病原菌,例如普氏立克次體菌,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原菌,透過蝨子傳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學家研究遍在遠洋桿菌並不只因為其驚人的能源效能和基因體的構造,對生態而言,它也相當重要。因為所有遠洋桿菌加起來的重量,比全球海洋魚類總重量還要多,且占有海洋細菌生物量的四分之一;在溫暖的夏季,甚至可能高達二分之一。由於它的主要食物來自死亡生物殘留下來的可溶性有機物,因此在地球的碳循環上,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遍在遠洋桿菌加起來的重量,比全球海洋魚類總重量還要多。圖/envatoelements。

由於數量實在太龐大,因此也容易引起敵人的覬覦:至今已知有數種病毒,會侵占並消滅此種細菌。

遲至二○○二年,人們才知道遍在遠洋桿菌的存在。在那之前,人們只認得它的 rRNA(核糖體核糖核酸)序列,是一九九○年研究人員在北大西洋馬尾藻海的海水樣本裡所發現。這也是首批運用當時最新的序列鑑定方法檢測到的細菌之一,但當時無法成功地培養出來。最後研究人員用了養分很低的培養基,以及高度稀釋的樣本,並添加一種能附著在核糖體上的染劑用以判別才成功。

註解

  • [1] 審定注:一些寄生型細菌和古菌更小。
  • [2] 審定注:該菌倚賴人類細胞裡的現成養分存活。

——本文摘自《細菌群像:50種微小又頑強,帶領人類探索生命奧祕,推動科學前進的迷人生物》,2023 年 3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麥田出版_96
24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征服極端低溫!具有超強耐寒能力的細菌:冷紅科爾韋氏菌——《細菌群像》
麥田出版_96
・2023/03/10 ・171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Colwellia psychrerythraea 
  • 冷紅科爾韋氏菌
  • 形狀:小桿狀
  • 顏色:淺紅色
  • 長:2.5 至 3.5 微米
  • 直徑:0.5 微米
  • 前進:使用鞭毛
冷紅科爾韋氏菌。圖/《細菌群像》。

攝氏 –196 度的世界

據當今研究結果所知,在生命出現的早期,地球上炎熱期與冰凍期交互出現,前者平均溫度可達攝氏五十度,後者溫度可低至地表完全凍結。火山爆發及隕石和小行星的撞擊,使地球溫度升高,經由化學反應及後來出現的生物反應消耗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又使地表變冷凍結。

對大多數的生物來說,今日地球是個既濕又冷的家。地表面積超過百分之七十全是海洋,其中三分之二又是寒冷的深海帶,終年溫度只有攝氏二至三度。地表上所有水域裡,淡水僅占百分之二點五,溫度卻也沒有太大差別:百分之九十的淡水,都儲存在極地冰塊及散布地球各處的冰河裡。

自人類開始定時測量並記錄溫度後,最低溫的紀錄是在南極測得的攝氏零下八十九點二度,不過那裡的溫度也從未上升到比結冰點還高。比較重要的是,有些地方雖有溫暖期,但在夜間或冬天會變得異常寒冷,像亞洲一些地方最高溫可達攝氏四十九度,但低溫時也會降到零下五十度。因此不難想像,為何這麼多的細菌都具有高溫差環境的適應力。

所有在低溫環境仍然活躍的細菌中,冷紅科爾韋氏菌特別引人注目:這種微生物在攝氏零下十度還可四處遊走,在攝氏零下二十度還能繼續生長分裂繁殖。甚至在攝氏零下一百九十六度超低溫環境,研究人員還可觀察到其新陳代謝的運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冷紅科爾韋氏菌能在液態氮(這可是能將花朵瞬間凍成易碎玻璃的物質)中將胺基酸吸收並用來組成自己的細胞。此特性要歸功於它的保暖聚合物及在細胞外作用的酵素,讓它被包覆在網狀的分子結構裡,就像穿了一件毛衣,保護其免於水分形成整齊的冰晶結構。耐寒細菌的細胞壁結構類似液晶,在極冷和高壓下仍然可以保持液態,這也解釋了為何它同時也耐高壓。

掌握低溫生物技術

科爾韋氏菌屬發現於一九八八年,發表研究結果的作者建議以美國微生物學家麗塔.科爾韋(Rita Colwell)之名來命名,以示敬意。科爾韋生於一九三四年,在一九六○年代發現沿海水域有霍亂弧菌,而且常寄生在以藻類為食的浮游性橈腳類[1]動物上。

在氣候溫暖或養分過剩導致藻類大量繁殖時,就會吸引這些細小的甲殼類動物前來,細菌也就隨之而來。科爾韋發現這項事實後,立即成立安全用水供應網,設法以盡可能簡單的工具,例如自造的過濾器,防止因飲用水造成的傳播感染。

此後,她還與其他伙伴一起創立 CosmosID 公司,以期快速檢驗出環境樣本中的細菌。為了向她致敬,南極一座山塊[2]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冷紅科爾韋氏菌的種小名 psychrerythraea,則由希臘文 psychros(冷)及拉丁文 erythraeus(紅色)組成,因這個細菌嗜寒並含有紅色色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爾韋氏菌被應用於許多生物技術上。圖/envatoelements

冷紅科爾韋氏菌也可以在無氧的環境中存活,還可利用各種結構簡單或結構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做為養分。由於這種細菌能分解很多種含氮化合物,甚至還能利用硫來產能,因此相當適合利用它在寒冷地區處理環境污染問題。

除此之外,此種細菌也可能促進新疫苗的發明。科學家將病原菌重要的代謝基因替換成冷紅科爾韋氏菌的代謝基因,得到以下結果:病原菌在低溫下正常生長,但在常溫時停止生長,細胞逐漸死亡。這種弱化後的病原菌可用在活體疫苗,使身體在不受危害的狀況下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此法已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可行。

註解

  • [1] Copepoda,橈腳類或譯橈足類,海洋中數量眾多的一群甲殼動物。
  • [2] massif,又稱地塊,地質學中的一個結構單元,比構造板塊要小。

——本文摘自《細菌群像:50種微小又頑強,帶領人類探索生命奧祕,推動科學前進的迷人生物》,2023 年 3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麥田出版_96
24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馬桶蓋:蓋?不蓋?
科學松鼠會_96
・2013/02/07 ・246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03 ・六年級

credit: CC by 'Gerard Stolk (vers le Carême)'@flickr

研究誤讀 :紐約大學菲利普-泰爾諾博士指出,如果沖水時馬桶蓋打開,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進而落 在牆壁和牙刷、漱口杯、毛巾上。現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廁、洗漱、淋浴都在衛生間裡進行,牙刷、漱口杯、毛巾等與馬桶共處一室,自然很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因 此,應養成沖水時蓋上馬桶蓋的習慣。

研究的全面解讀 :從兩篇2012年發佈的醫學綜述裡引用的眾多論文來看,抽水產生的氣旋與微生物的傳播確實有著一定的關聯,沖水時蓋上馬桶蓋這個習慣也值得提倡[1][2]

不過,這些研究在社交平台上傳播時,研究中很多關鍵的信息——哪些微生物可能通過這個途徑進行傳播?這些微生物傳播的範圍究竟有多大?傳播擴散後的 微生物對人體有多少潛在的危害?——被忽略,只壓縮成一個簡單結論,而且增加了「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這些研究中沒有提及的細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條件扶搖而上

只有那些天賦異稟的微生物才能借馬桶氣旋的東風。200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馬桶中培養的沙門氏菌能夠聚集成一種叫「生物膜」的結構,牢牢地植根於下水道中。由於有這麼一個細菌的「儲備」,在實驗結束的12天後,人們依舊能在馬桶中發現它們的身影[3]。這也增大了它們借抽水氣旋傳播的可能。而另一些微生物無力往深處發展,就將目光投向了相反的方向。早在1980年,科學家們就發現那些細胞內含有較多脂質的細菌更容易富集在水體的表面[4]。倘若有氣旋能將水中的微生物帶起,它們將是微生物中的急先鋒。

不過,這些微生物本身的特性並不足以讓它們從馬桶中傳播到空氣裡,氣旋威力的大小也決定了傳播範圍的大小。有意思的是,至今為止人們對這種氣旋的物理特性還是一知半解,唯一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種氣旋會隨著馬桶類型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由於實驗中採取的微生物不同,傳播範圍也各有所異(實驗馬桶多為「虹吸式」)。大腸桿菌會在沖水後的2個小時內集中分佈在以馬桶為中心直徑約1米的範圍內[5],沙門氏菌能在30分鐘內擴散到同樣的範圍[3],而梭狀芽孢桿菌則主要在60分鐘內聚集在馬桶坐圈到馬桶上25釐米的範圍內[1]

在一些觀察較久的實驗中,微生物能夠以極低的濃度擴散到整個衛生間(牆上的培養皿只有20%有細菌生長,單個培養皿中最多長了5個菌落;浴缸內的培養皿只有5%有細菌生長,不過單個培養皿中最多長了大於100個菌落),這也與含有微生物的液滴與空氣的混合、擴散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在這些研究中,並沒有微生物擴散到6米高度(作者吐槽:要找一個房高超過6米的衛生間也挺難的……)的記錄。至於這些微生物能在空氣中停留多久,更是沒有定論。

警惕但無需恐慌

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通過馬桶氣旋傳播的微生物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結核桿菌的脂質較多,容易在馬桶殘水的上層積聚。當人的腸胃道感染結核桿菌後會引起腹瀉,造成其再次傳播。不過據估計,這只佔總體感染病例的5%不到[6]

另一種可能通過馬桶氣旋傳播的微生物則家喻戶曉——SARS 病毒。一項關於2003年香港淘大花園SARS爆發的報告推測可能是最初發病的SARS病人的排泄物通過樓層裡的下水道和排氣扇迅速擴散,造成了整棟樓內SARS的爆發[7]

不過這些或是極端情況,或是尚未證實的研究猜測,日常生活中由馬桶氣旋帶來的潛在危害可能沒有那麼大。另外,無論哪一種微生物想要致病都需要有一定 的「致病劑量」。在上文提到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都將微生物與糞便或培養液均勻混合成懸浮液而進行測試,這種情況自然有助於微生物的傳播。在實際生活中,只有腹瀉或嘔吐接近實驗中的條件。換言之,正常情況下的便溺只會更限制微生物的傳播,空氣中的濃度也會更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空氣中通過氣旋懸浮起來的微生物濃度能依據種類的不同而有上百倍的差距,因此馬桶氣旋帶出的具體微生物的是否能夠致病還有待未來進一步的研究。

馬桶「進化」的利與弊

最早的沖水馬桶 依靠水流下衝的重力頂開底部的閥門進行沖洗,由於其下部的管道結構較為簡單,產生的氣流也比較大,現多已淘汰。

在美國,「虹吸式」馬桶在20世紀70年代逐漸替代第一類沖水馬桶成為家庭馬桶,目前國內家庭馬桶也多使用「虹吸式」。當設計師們將排水口改成了「虹吸式」後 ,同樣用於沖洗的水流帶起的微生物大約只有前者的1/14 [8]

最新的「無框式」馬桶在公共場所(比如學校、醫院)中更為多見。這種馬桶取消了頂蓋的設計,抬高了坐圈的高度,以期讓髒垢無處藏身,殊不知藏匿的微生物是少了,氣旋濺起的液體卻變多了 [1]。與「無框式」馬桶相比,「虹吸式」馬桶沖水時產生的氣旋更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2:「虹吸式」馬桶(A)與「無框式」馬桶(B)濺水程度的比較 [1]。】

最後,還有一些其他措施可以減少通過氣旋傳播的微生物。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在沖水時蓋上馬桶蓋了。這項簡單的方法能夠將飛濺的微生物含量減少到不蓋蓋子時的1/12 [1]。此外,定期用消毒水清洗馬桶和水箱也能夠限制馬桶內微生物的殘留。

結論 :從已有的研究結果來看,有些微生物更容易在馬桶周邊積聚。馬桶沖水時的氣旋的確能夠造成微生物的傳播。雖然這些微生物的傳播範圍、時長尚且未知,但在沖馬桶時蓋上馬桶蓋,定期用消毒水清理馬桶和水箱,確實能夠幫我們減少潛在的健康危險。

參考資料:

  1. E.L. Best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80 (2012) 1-5
  2. D.L. Johnson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12) xxx 1-5
  3. Barker J, Jones MV. The potential spread of infection caused by aerosol contamination of surfaces after flushing a domestic toilet. J Appl Microbiol 2005;99:339-47
  4. Hejkal TW, Larock PA, Winchester JW. Water-to-air fractionation of bacteria.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80;39:335-8
  5. Gerba CP, Wallis C, Melnick JL.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of household toilets: droplet production and the fate of residual organisms. Appl Microbiol 1975;30: 229-37
  6. Sheer TA, Coyle WJ. Gastrointestinal tuberculosis. 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03; 5:273-8.
  7.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Unit Department of Health. Outbreak of 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t Amoy Gardens, Kowloon Bay, Hong Kong: mainfindings of the investigation.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2011. March 29, 2011. Available (PDF Accessed Mart 29, 2010.)
  8. Bound WH, Atkinson RI. Bacterial aerosol from water closets: a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pan and two types of cover. Lancet 1966;1:1369-70

關於本文

本文首發於果殼網(guokr.com)「謠言粉碎機」主題站《馬桶蓋:蓋?不蓋?》,作者

轉載自 科學松鼠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松鼠會_96
112 篇文章 ・ 6 位粉絲
科學松鼠會是中國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願景:讓科學流行起來;價值觀:嚴謹有容,獨立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