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1

文字

分享

0
5
1

美味鹹粥竟讓陸游折壽十年?原是糖尿病惹的禍──《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

時報出版_96
・2017/03/07 ・5105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55 ・八年級

  • 【科科愛看書】社會在走,歷史知識要有!《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帶你重新回到過去的時光,考究古往今來各式離奇的死因,不管是餓死病死被嚇死,什麼都有、什麼都死、什麼都不奇怪!讓你在嘖嘖稱奇的同時懂得如何保命防身,絕對有看有保庇!

不堪酒渴兼消渴,起聽江聲什雨聲。《過忠州醉歸舟》

養生有道陸放翁,愛哭卻長壽

南宋嘉定二年(西元 1209 年)歲末,寒風凜冽,一位八十五歲老人正臥病在床,兒孫們坐在他身邊,握著老人枯枝般的手,泣不成聲。

老人的神智依舊清醒,只是極為虛弱。他半瞇著眼睛,小聲地吟誦著前不久剛作的詩句:「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儘管氣若游絲,但聽者仍能悟到老人喉嚨深處的鏗鏘有力和慷慨激昂。

家人圍坐在病榻前,問他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老人夢囈般念念不忘道:「北定中原……北定中原……」兒孫們都知道這位即將走完人生路的老者,內心有太多不甘,有太多憤懣,也有太多遺憾,但是,讓他帶著抑鬱的心情離開人世,誰忍心呢?

「爺爺!您心裡頭藏有什麼儘管說吧!」孫子一頭枕在老人懷中,兩眼被淚水浸泡得紅腫。老人一手撫著孫兒的嫩髮,一手摸著自己的肚皮,半開玩笑地用微弱的聲音說:「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不必難過。我已享高年,家事不足牽掛。若問尚有何等心事,除報國之外,還想吃一碗粥……解解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眾人一聽,不免詫異:老爺子真的喝粥喝上癮了!

收復中原之前,再給我來一碗粥吧!圖/By Plastictv,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這老頭子身子骨一直挺硬朗的,直到耄耋之年仍「耕牧猶能力,痴頑每自驚」,不僅能從事體力勞動,「荷鋤終日在園扉」,且頭腦清楚,繼續文學創作,直到生命接近終點還筆耕不輟,生命力極為頑強!

他就是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古代文學家中著名的頤養天年者,高壽八十五歲,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極為難得。陸游一生頗不得志,生活並非安逸,也曾一度顛沛流離,暮年退居故鄉山陰時,甚至過著近乎清貧的生活,物質條件很是匱乏。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高壽古人大抵都是健碩無比,最後也是自然死亡,否則難以扛起年齡累積的重量,無法抵擋疾病無情的侵蝕。陸游是否如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出生第二年,金兵攻陷了京城汴梁,徽宗、欽宗被擄,北宋王朝滅亡。他隨父母在兵荒馬亂中度過童年。陸游從小深具愛國思想,一生中,抗金復國的立場始終不渝,因而屢屢遭到主和派的排擠和打壓,三次任職三次被免,可謂仕途多舛。總之,陸游人生充滿了動盪和不幸。「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為此,他常長歌當哭。

那些壓抑的情緒是否讓他折壽了呢?

其實,陸游對養生頗有心得,深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並把這一道理應用於養生。他曾深有體會地說:「徐行舒血脈,危坐學踵息。」一動一靜,動靜相輔,雖然一生主要從事的畢竟是文化事業,不少時光在案上度過,然而一有機會就舒展筋骨,鍛鍊體魄,絕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

陸游飲食有道。他主張「朝晡食粥湯餅之屬,皆為命腹中有餘地。若偶食一物多,則減飯;飯稍多,則減肉。」(〈齋後紀事〉)「膨脝亦宜戒,僅飽勿憚剩。」(〈小疾自警〉)。他最忌過飽,強調暴飲暴食有害健康,更反對吃太多肉類葷腥之物:「羔豚昔所美,放斥如遠佞。」(〈小疾自警〉)「養生所甚惡,旨酒及大肉。」(〈對食有感〉),提倡「淡薄以養壽」,認為「食淡百味足」。

陸游晚年猶愛素食。對他來說,各種新鮮蔬菜都可口宜人,「黃瓜翠苣最相宜」,「薺糝芳甘妙絕倫」,「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他大概邊吟詩邊垂涎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晚年的陸游特別愛素食。圖/By Masahiro Ihara @ flickr, CC BY 2.0

這些都是好措施,對延年益壽很有幫助。不過,陸游年少多病,體質並不強,而且未老先衰,如其詩所稱:「稟賦本不強,四十已遺衰。」「予少多疾恙,五十已遽衰。齒搖頜鬚白,蕭然蒲柳枝。」不僅如此,他常年帶病,身體存在重大隱患,而恰恰有一個很普通的習慣,這種習慣在別人身上是好事,然而在他身上卻未必。

唉!老爺子原本可以更長壽的!

嗜粥如命老「粥迷」,愛粥原因竟是牙痛?

首先,陸游的牙齒不健康

他對牙病曾有過深刻的體驗,如〈齲齒〉云:「齲齒雖小疾,頗解妨食眠。」接著對牙痛的描寫繪聲繪色:「昨暮作尤劇,頰輔相鉤聯。欲起嬾衣裳,欲睡目瞭然。恨不棄殘骸,蛻去如蛇蟬。」夜間齒痛發作,他臉頰疼得徹夜輾轉難眠,想起床,但連穿衣都乏力,躺在床上又兩眼發直,恨不得拋掉無用的軀殼,像蛇和蟬脫皮一樣,另找一個軀體來承載這殘損的生命,簡直痛不欲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齲齒雖是小病,但痛起來無人能抵禦,這首詩表明陸游患齲齒後引發急性牙髓炎。中年之後,他牙病纏身,詩作中有一百多首與牙病相關(極可能發展到了牙周病)。如〈雜興〉曰:「足弱僅能行,齒搖常欲墮。」〈識喜〉曰:「齒搖徐自定,髮脫卻重生。」〈新涼書懷〉曰:「一齒屢搖猶決肉,雙眸雖澀尚耽書。」在這些作品中,陸游寫到了自己牙齒鬆動,苦不堪言。

牙周病得不到治療,發展到最後就會脫牙。陸遊的〈老態自遣〉云:「似見不見目愈衰,欲墮不墮齒更危。」〈老嘆〉云:「一齒危將墜,雙瞳久已昏。」後來,牙齒掉得多了也就發生齒豁,牙齒漏風,嘴巴變得像個乾癟的囊袋,「衰殘口兩齒,困厄家四壁。」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他滋生了一種生活習慣——吃粥

陸游對粥情有獨鍾,有詩為證:「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晤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食粥〉)據作家李開周介紹,陸游晚年退休回山陰老家隱居,每天早起,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熬粥,熬好後喝一碗,再睡個回籠覺,等到日上三竿醒來,接著吃早餐。陸游認為「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樂也」。簡直舒服得無與倫比!這個生活方式被他煞有介事地記錄在著作《老學庵筆記》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上起床就是要來碗香噴噴的粥啊。圖/By Toshiyuki IMAI @ flickr, CC BY-SA 2.0

原詩所說的「宛丘」,即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字文潛,人稱宛丘先生。張耒曾寫過一篇〈粥記贈潘邠老〉,認為「食粥可以延年」,對粥的好處給予極高評價:每天早上喝一大碗粥「最為飲食之良」,能「暢胃氣,生津液」。陸游對這番話顯然極為欣賞、讚賞,故揮毫寫下〈食粥〉一詩。

除了讓人口感愉快、渾身舒服,陸游在許多詩句中,還常常提及食粥對延年益壽的好處。在〈薄粥〉一詩中說:「薄粥枝梧未死身,饑腸且免轉車輪。」意思是說,靠食粥不但支撐年邁的身軀,也能夠免受饑餓。他還有「老便藜粥美,病喜粟漿酸」等詩句。

陸游還發現豆粥味道最好,他的〈悲歌行〉稱 :「紫駝之峰玄熊掌,不如飯豆羹芋魁。」在其眼裡,豆羹(豆粥)、芋頭完全可以媲美駱駝的駝峰和黑熊的熊掌!大豆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營養價值極高,也是優良的健康食品。

中醫認為人隨著年歲漸長,脾胃功能會退化,不宜食用過硬食物,陸游獨愛食粥,原本正合中醫養生之理。粥,綿長而細軟,易消化吸收,有養胃健脾之效。有時,陸游在粥中加入山藥等健脾補腎之品,如詩云:「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他又常吃枸杞粥,「雪霽茅堂鍾磬清,晨齋枸杞一杯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這樣吃粥真的百利而無一害嗎?

「不堪酒渴兼消渴」糖尿病讓陸游看見奇光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長期以粥為主食的

從中年開始,陸游就得了慢性疾病,困擾餘生,在他的詩詞中多有反映。五十多歲時,他的〈銅壺閣望月〉有一句:「十年肺渴今夕平,皓然胸次堆冰雪。」其後,還有一首〈過忠州醉歸舟〉,云:「不堪酒渴兼消渴,起聽江聲什雨聲。」

所謂肺渴,中醫又叫消渴症,類似西醫的糖尿病。由此推測,陸游大概在四十剛出頭時就罹患糖尿病了。消渴症,常見多飲、多食、多尿,而體型消瘦,更有稱謂三消,即上消、中消、下消:多飲而煩渴不止、多食而肌肉消瘦、多尿而頻。

糖尿病不僅有多飲、多尿的症狀,陸游四十多歲時寫的一首詩,還涉及視力受損,曰:「昏眸雲霧隔,衰鬢雪霜新。」意思是看東西如隔著一層雲霧,朦朦朧朧。因為視力不好,他後來連眼睛都不願意睜開,就像詩中說的:「放翁遊蜀十年回,病眼茫茫每懶開。」這恐怕不是單純老花眼就能解釋,長期的糖尿病對視力也頗有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七、八十歲,他居然「目光焰焰夜穿帳,胎髮青青晨映梳」、「靈府無思踵息微,神光出眦射窗扉」。奇怪的是,垂暮之年,陸游居然發覺眼睛出現神奇的光彩,認為是返老還童的跡象,沾沾自喜。其實,視野閃光常見於眼睛的玻璃體、視網膜受損,據內分泌專家介紹,可能源於多年糖尿病的合併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一切都有朦朧美?其實是糖尿病造成視網膜病變。圖/By Pexels, Public Domain, Pixabay

吃粥總讓血糖一飛沖天,身體如何吃得消!

陸游生活的年代,人們還未瞭解糖尿病、消渴症的真正病因,更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監測血糖。

對血糖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像米粥這類澱粉含量較多、升糖指數較高的食品,其實不宜多喝、常喝。大米、小米這類糧食,煮的時間愈長,做出的粥就愈黏稠,正是澱粉糊化的過程。澱粉在人體中可轉化成糖,糊化作用會破壞澱粉的包膜,讓糖分變成分子更小的能量物質,讓人體更易吸收。加熱時間愈長,這種作用就愈徹底,進食後愈能廣泛與消化液接觸而被吸收。吃粥比吃飯的血糖升得快,粥愈黏稠,食用者血糖升得愈快。

而且,粥和乾飯含水量不同,分別為半流和固體狀態,粥因此在胃內停留時間短,進入小腸快,小腸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粥自然比乾飯更容易消化,血糖濃度自然更快出現高峰。

另外,粥中放豆子,如綠豆,可能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雪上加霜,讓血糖飆升得更厲害。很多人喝綠豆湯雖未必加糖,但綠豆本身含豐富的澱粉,一碗綠豆相當半碗飯,所以即使沒加糖,澱粉也會迅速轉化成糖分,仍會推高血糖濃度。同等重量的同種米,不管做粥還是做飯,在完全消化吸收之後,最終形成血糖的量應該是相同的,兩者的區別只是米粥升高血糖的速度更快而已(尤其在餐後兩小時內)。

糖尿病飲食調理的原則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控制血糖的升高速度,對糖尿病的管理至關重要。可見,糖尿病患者不適合長期大量喝粥,陸游這位糖尿病老患者恰恰在此處犯了大忌而「執迷不悟」。試想一下,他雖有多種較為科學的養生辦法並持之以恆,但體內血糖濃度變化一直控制欠佳,這種慢性血糖侵襲的毒性過程,對眼睛、腎臟、心臟器官等都能構成不可逆的傷害,他的晚年恐怕也是百病纏身,未必真正瀟灑自在。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飲食和血糖情形,可惜陸游當時不知道。圖/By Agência Brasil Fotografias @ flickr, CC BY 2.0

如果不嗜粥,糖尿病老病號陸游或許能活過九十歲呢!

不過,瑕不掩瑜,我們也不能用現代的科學知識苛求古人,陸游的攝生之道,可取之處仍然很多。

面對肉體的病痛和精神的傷痛,他沒有被憤懣不平和憂鬱悲苦的情緒淹沒,而是以筆為武器,用詩歌撻伐侵犯中原的敵人:「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不斷宣洩和釋放如潮激情,從而得到一點慰藉,求得心理平衡,可說是他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

疾病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不速之客。若可防最好;不能防者、不能消滅者,也無需害怕,人皆有瑕疵,與病和諧共存,努力把疾病的影響降到最低,維持盡量好的生活品質,難道不是正確的人生觀?即便今天,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受限於科技水準,遠遠談不上征服,但換一個角度想,保持樂觀心態,帶病而不受制於病,未嘗不可。

梁啟超曾對陸游發出由衷的讚嘆:「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除了對其愛國情操、尚武精神深表讚許外,大概也對他的養生之道、長壽之法佩服得五體投地吧!


 

 

本文摘自《史料未及的奪命內幕》,時報出版

文章難易度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心房顫動提高中風風險?心房顫動有哪些警訊?如何治療?
careonline_96
・2024/04/12 ・254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一位 40 歲的男士,因為左腰痛來到急診室。」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居然是心房顫動造成的血栓流到腎動脈,而造成腎臟中風。」

經過醫療團隊緊急手術,取出左腎動脈裡的血栓,成功保住了腎臟。林柏霖醫師說,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持續形成血栓導致嚴重併發症,建議患者要積極處理。該患者選擇接受冷凍導管消融術,順利恢復正常心律,也預計未來再度中風的風險會降低。

心房顫動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好發在 65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因此隨著台灣人口老化的趨勢,患病人口的比例也越來越高。林柏霖醫師說,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皆是引起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另外,像是甲狀腺亢進、肥胖、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

心房顫動是心房受到異常電訊號刺激而出現快速且不規則收縮,在台灣的盛行率大概是 1% 至 2%。林柏霖醫師表示,心房顫動發作時大約 20% 的病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完全不曉得自己的心律有問題。由於心室收縮的速率可能忽快忽慢,患者可能出現心悸、胸悶、頭暈、虛弱無力、呼吸急促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心房顫動可能導致血液滯留,而漸漸形成血塊。林柏霖醫師解釋,當血塊脫落,隨著血液流出心臟,就會造成嚴重併發症。比如血塊流入冠狀動脈,會造成心肌梗塞;血塊流入腦部,會造成腦中風;血塊流入腎臟,會造成腎中風;血塊流入腸系膜,會造成腸中風;血塊流入四肢,會造成肢體中風。這些併發症都相當棘手,可能導致失能,甚至危及性命。

林柏霖醫師強調:「心房顫動會大幅提高中風的風險,最好能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

民眾可以透過例行性健檢中的心電圖診斷心房顫動,不過尚有部分患者屬於陣發性心房顫動,偶而發作後過一陣子又恢復正常心律。林柏霖醫師說,若必要時可使用 24 小時連續心電圖或是植入式心律監測器,長時間紀錄心律,才能夠正確診斷。目前則有些智慧型穿戴裝置亦提供測量心電圖的功能,若發現心律異常的狀況,務必盡快就醫,由心臟科醫師進行判讀。

積極治療心房顫動,才能降低中風風險

心房顫動的治療方式,可以用 ABC 口訣來說明。林柏霖醫師說,A 是 Anticoagulant(使用抗凝血劑);B 是 Better Rhythm Control(積極控制心律);C 是 Comorbidity(治療共病症),針對心房顫動患者,必須同時治療各種共病症,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使用抗凝血劑,能夠避免形成血液形成血栓。林柏霖醫師說,在控制心律方面可以用藥物或手術的方式來治療心律不整,手術方式包含傳統電氣燒灼術與新式冷凍導管消融術。

心房顫動手術治療是以心導管的方式進行。林柏霖醫師說明:在接受半身麻醉後,醫師會從患者鼠蹊部的股靜脈穿刺,放入導管延伸到右心房,再從右心房穿刺進入左心房。

由於導致心房顫動的異常電訊號大多來自肺靜脈,所以手術目的就是阻隔異常電訊號的傳遞。林柏霖醫師解釋,傳統電氣燒灼術是在肺靜脈周圍進行點狀燒灼,而冷凍消融術是使用冷凍球囊,利用低溫造成連續性電訊號的破壞。

「傳統電氣燒灼術是以導管前端,沿著肺靜脈開口周圍,一點一點地進行燒灼。利用熱能讓局部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阻斷電訊號。」林柏霖醫師說,「新式冷凍導管消融術,是將一個球囊放入肺靜脈,接著注入液態的冷凍劑,讓球囊的溫度下降到攝氏零下 30 度至 50 度,造成一圈連續性的冷凍損傷阻隔異常電訊號。冷凍導管消融術的優勢在於手術時間約可縮短一半,大約兩個小時左右。因為手術時間短,安全性就會提高,也可以降低病人在手術過程中,因為時間過久而感到不適的發生。但還是提醒,若病患面臨術式的選擇,必須根據自身狀況和醫師討論,才能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方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心房顫動,一定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林柏霖醫師說。

年紀較大、具有危險因子的民眾要注意自己的心律是否規則,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一旦發現有心房顫動,特別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或者已經造成症狀的心房顫動,都要積極介入治療,利用藥物或手術的方式,將心房顫動的問題根除。

貼心小提醒


心房顫動發作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心房顫動會造成 5 倍以上的中風機率,是個非常需要重視的疾病。林柏霖醫師叮嚀,建議大家平時要好好控制血壓、血脂、血糖,維持規律運動及正常作息,避免抽菸、喝酒。

如果出現心悸、頭暈、胸悶、無力、呼吸急促等症狀,便要盡快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心房顫動才能降低中風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糖尿病足有傷口怎麼處理?慎防糖尿病足潰瘍,及早治療降低截肢風險!
careonline_96
・2024/03/29 ・266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糖尿病足真的會截肢!糖尿病NG行為全解析,降低截肢風險必讀!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天氣寒冷時,很多人會覺得手腳冰冷而想要泡泡熱水,但是如果不小心可能會泡出大問題。」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蒲啟明醫師指出,「糖尿病患可能發生感覺比較遲鈍的狀況。」以下四個是診間患者常遇到的狀況,也是最容易造成糖尿病足傷口潰瘍的因素:

  1. 不自覺的燙傷:泡熱水前未先測量水溫、或是泡腳後用吹風機熱風持續吹,導致燙傷、起水泡而不自覺。
  2. 自行處置傷口:自行用成藥或來路不明的藥膏塗抹傷口,很可能導致感染加重。
  3. 穿不合腳的鞋子:壓迫、壓力導致足部變形或破皮就會形成傷口或紅腫發炎、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4. 錯誤方式修剪指甲:過度修剪或未以平行方式修剪指甲,都可能導致指甲周邊組織發炎紅腫,加上傷口小不易察覺,很容易就會演變成感染嚴重的困難癒合傷口。

因為糖尿病患者常常沒有感知到傷口疼痛,眼睛可能又併發視網膜病變而看不清楚,所以便輕忽糖尿病足潰瘍的嚴重性。蒲啟明醫師補充,曾經有患者用吹風機一直吹,吹到足部起水泡都不曉得。在發現足部傷口後,患者又自行灑藥粉、塗草藥,使用錯誤的方法照顧傷口,結果造成嚴重感染。」該名患者後來是家人聞到異味,找遍了家裡,才終於發現患者的足部已經潰爛、發臭、流膿才緊急就醫。糖尿病足患者若形成困難癒合傷口為了控制感染,可能需要截掉潰爛的組織,截到腳趾、截到小腿、甚至截到大腿都有可能,將對患者與家屬造成巨大衝擊。

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主要包括血糖過高導致周邊神經損傷而感覺麻木、動脈粥狀硬化造成血管狹窄導致周邊組織缺血壞死,以及血糖過高導致白血球功能下降,無法有效對抗細菌,而容易遭到感染。

糖尿病足成因

由於感覺麻木,患者可能在無意間受傷。蒲啟明醫師說,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接受治療,傷口感染會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演變為壞死性筋膜炎、敗血症,而危及性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糖尿病足潰瘍治療複雜 「跨科別團隊」解析一次搞懂!

  1. 新陳代謝科:定期回診追蹤血糖,若發現糖尿病足潰瘍傷口,一定要告知醫師進行診療。
  2. 心臟血管內外科:檢查足部血管的狀況,如果有狹窄或阻塞,便要進行治療,確保足部有足夠的血液循環。
  3. 感染科:使用合適的抗生素來控制感染。
  4. 整形外科:針對糖尿病足傷口嚴重程度提供傷口照護、清創、截肢或傷口重建等治療。
糖尿病足治療團隊

由於糖尿病足治療非常複雜,通常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採取完善的治療計畫。蒲啟明醫師補充,如果發現有壞死的組織,一定要找專科醫師清創!千萬不可以自己在家裡用剪刀或刀子處理,因為使用沒有消毒的器械,非常容易造成感染,反而弄巧成拙。尤其糖尿病足潰瘍傷口治療最重要的是加速傷口癒合,盡快達到完全癒合,能夠大幅降低感染風險,避免截肢的命運。目前外用藥選擇有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能夠促進傷口癒合,增加完全癒合的機會。

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的治療機轉是調控影響傷口癒合的微環境,抑制傷口中會增加發炎的細胞,增加促進癒合的巨噬細胞,進而促使血管新生、傷口修復及癒合。正常傷口復原會經歷發炎期、增生期、成熟期,但糖尿病足患大多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傷口長期處於發炎期,無法進入增生期,導致傷口遲遲不好。蒲啟明醫師補充,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能讓原本處於發炎的傷口微環境,轉換成促進修復的狀況,藉此縮短傷口發炎期,促使潰瘍快速癒合。

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

在傷口完全癒合後,患者一定要好好照護自己的雙腳,預防勝於治療!蒲啟明醫師建議,糖尿病足患者要穿著合腳且包覆良好的鞋襪,即使在室內也不可赤腳走路。修剪趾甲時請以直線方式修剪,若視力不佳,便要請他人幫忙修剪趾甲。洗澡前一定要測量水溫,避免意外燙傷而沒發現。此外,糖尿病足患者千萬不可吸菸或處在長期接觸二手菸的環境,以免足部血液循環惡化,造成不可逆的截肢後果。

蒲啟明醫師強調,「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記重點整理

一、糖尿病潰瘍的成因主要包括血糖過高導致周邊神經損傷而感覺麻木、動脈粥狀硬化造成血管狹窄導致周邊組織缺血壞死,以及血糖過高導致白血球功能下降,無法有效對抗細菌,而容易遭到感染。

二、只要發現糖尿病足潰瘍傷口,一定要及早就醫。除了把血糖控制達標之外,透過跨科別醫療團隊提供傷口照護,幫助傷口癒合。

三、糖尿病足傷口新式乳膏的治療機轉是調控傷口的微環境,能夠抑制傷口中會增加發炎的M1型巨噬細胞,增加促進癒合的 M2 型巨噬細胞,進而促使血管新生、纖維母細胞增生、並產生胞外基質沉積。讓原本處於發炎的微環境,轉換成偏向修復的微環境,縮短發炎期,促進傷口癒合。

四、在傷口完全癒合後,患者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腳,預防勝於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肥胖加上糖尿病?飲食管理、規律運動克服糖胖症
careonline_96
・2024/03/22 ・2251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根據統計,約 8 成的糖尿病患者有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問題〔1〕,而肥胖者也較容易罹患糖尿病。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2〕,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3〕,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1〕,〔4〕

那該如何判斷肥胖的標準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來衡量肥胖程度,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公斤)/ 身高 2(公尺)。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公布,BMI<18.5 為「體重過輕」,18.5 ≦ BMI<24 為「健康體位」,24 ≦ BMI<27 為「體重過重」,27 ≦ BMI<30 為「輕度肥胖」,30 ≦ BMI<35 為「中度肥胖」,BMI ≧ 35 為「重度肥胖」。

以身高 160 公分的人為例,如果體重是 61.4 公斤,BMI 約 24,也就是健康體位的上限;若體重是 62 公斤便屬於過重、達 70 公斤就是輕度肥胖。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合併體重過重,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風險會增加 27%;若為肥胖,風險更會增加 49%!〔5〕」因此李洮俊醫師強調,糖尿病患者須注意體重控制,糖胖症患者更要積極減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克服糖胖症,請你這樣做

糖胖症的治療包括飲食管理、規律運動、藥物治療、充足睡眠。李洮俊醫師說,飲食管理是糖胖症控制的基礎,務必少油、少糖、少鹽,攝取食物的份量也要注意,逐步達到疾病和體重控制的目標。

克服糖胖症,請你這樣做

而糖胖症的最新治療藥物,包含能同達到血糖控制及降低體重的腸泌素 GLP-1 以及排糖藥 SGLT-2。腸泌素 GLP-1 具有多重機轉,能夠刺激胰島素分泌與抑制升糖素分泌,也能延緩胃排空,並於中樞神經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排糖藥 SGLT-2 抑制劑的作用機轉是抑制腎臟回收葡萄糖,讓葡萄糖經由尿液排出體外。李洮俊醫師說,兩者都被證實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事件(如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及死亡率〔6〕;在藥物副作用上〔6〕,使用腸泌素 GLP-1 可能會有腸胃道不適的狀況,而排糖藥 SGLT-2 抑制劑則可能有高酮酸血症、生殖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此外,GLP-1 腸泌素是近年來常被討論的藥物,在網路上有很多人以瘦瘦筆或減肥針稱之,李洮俊醫師澄清說明,腸泌素不只在控制體重,更是能在穩定患者血糖的同時,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近年來 GLP-1 腸泌素已有口服的劑型,並獲得第一線適應症,是患者另一個選擇。

藥物機轉介紹、副作用說明

「糖胖症病友,在控糖的道路上會比較辛苦,但是現在已經有一些先進的藥物,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近年研究也指出,糖胖症患者在減重達 15% 或以上,更有機會達到糖尿病緩解〔7〕!」李洮俊醫師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控糖減重。「請務必與糖尿病照護團隊密切合作,選用合適的藥物,搭配飲食管理、規律運動並保持充足睡眠,相信一定可以克服糖胖症,達到控糖的目標。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記重點整理

  1. 「糖胖症」是糖尿病患同時有肥胖問題。糖胖症對於血糖的控制不利,且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2. 糖胖症的治療包括飲食管理、規律運動、藥物治療、充足睡眠。飲食上務必少油、少糖、少鹽,攝取食物的份量也要注意;而糖胖症的最新治療藥物,包含能同達到血糖控制及降低體重的腸泌素 GLP-1 以及排糖藥 SGLT-2。
  3. 腸泌素 GLP-1 與排糖藥 SGLT-2 抑制劑都被證實能對心臟、腎臟發揮器官保護的效果,有助於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副作用上腸泌素 GLP-1 包含腸胃道不適,排糖藥 SGLT-2 則為高酮酸血症、生殖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4. 若糖胖症患者減重達 15% 或以上,有機會達到糖尿病緩解。

資料來源

  1. 基層醫學第二十一卷第六期_簡介糖胖症_黃文蔚、吳至行 
  2. 藥師週刊第 2298 期_糖胖症的體重管理及藥物治療_劉俊良藥師 
  3.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1 Oct 26:12:719515. 
  4.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_糖尿病與腦血管病變 
  5. Diabetologia. 2009 Jan;52(1):65-73. 
  6.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_2022 第 2 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
  7. Endocrinol Diabetes Metab Case Rep. 2022 Sep 1:2022:22-0295.

討論功能關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