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要養身,先懂得保健食品怎麼吃!納豆、益生菌、人參的益處與迷思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2016/12/29 ・3412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60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沒錯,誰不想要健健康康!現代人養生意識提高,在努力運動、努力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搭配補充「對身體好」的食物多管齊下,希望給這副要陪伴我們八十年的身體最好的(根據內政部 2016 的統計,國人平均壽命為 80.4 歲)。

這次,我們舉出三個例子:有人喜歡有人討厭,有一股特殊味道的「納豆」、便當旁邊的小小跟班,乳酸菌飲料的成分「益生菌」,以及長年高居長輩補身體、送禮最佳選擇的「人參」,一起來看看這三種普遍被認為對健康有益的食物,其實大家對他們有什麼迷思,以及食用時該注意哪些事情。

吃納豆身體好,是在「好」哪裡?

日本的傳統食品「納豆」,是將煮熟的黃豆利用納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枯草桿菌亞種之一)發酵而成,氣味濃烈、有黏性,曾出現在 11 世紀中期的《新猿樂記》中,已於日本的飲食歷史存在了千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納豆到底怎麼對身體有益呢?

6729268799_29c206c4ec_z
納豆,由黃豆經納豆菌發酵而成。圖/By bamvivid @ flickr, CC BY 2.0

納豆除了富含黃豆原本的營養價值,還擁有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特殊養分:皂素、異黃酮、卵磷脂、葉酸、食用纖維、鈣、鐵、鉀、維生素 K2、礦物質等。

1987 年,日本須見洋行博士(Hiroyuki Sumi)成功從納豆菌蛋白質分解酵素(Serine Protease)中萃取出纖維蛋白分解酵素,又稱為「納豆激酶(Nattikinase)」。由於纖維蛋白(Fibrin)是形成「血栓(血管中的血液凝結硬塊)」的主要成分,因此能分解纖維蛋白的納豆激素,被認為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註 1)。

吃補也要吃巧,不能胡亂補

現在,市面上也有添加納豆萃取物,標榜含有「納豆激酶」的膠囊,經過科學方式萃取、檢驗,減少酵素活性不一致、容易被胃酸溶解等變數,讓人們比起直接食用納豆,能夠更有效率地攝取納豆激酶。然而,正因為此成分有抗凝血的功能,這樣的膠囊錠狀補充品並不適合有出血性疾病如潰瘍、出血性中風的患者食用;另外,一般人在要進行開刀、拔牙或生產等有「出血」狀況的行程時,必須先告知醫師,也要注意在手術前後停止使用類似產品。當然,實際該吃多少、怎麼補充,也會因個人體質差異而有所不同,想要透過吃納豆與其相關產品來養生,還是詢問專業醫師或營養師最恰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8款市售納豆紅麴推薦比較,挑選注意4大重點!

益生菌真的可以改善過敏嗎?

你知道嗎?便當旁邊附的那一小罐乳酸菌飲料,也富含了大大的學問喔!

1965 年,美國學者 Lilly 和 Stillwell 將益生菌(Probiotics)定義為:任何可以改善宿主腸內菌種平衡,對宿主有正面效益的活性微生物。世界衛生組織則在 2001 年將定義修正為:一種在特定量使用情形下對人體有健康助益的活菌

而乳酸菌正是目前最常見的益生菌之一,其在食品領域的應用除了最大宗的發酵乳品之外,還有運用在火腿等肉類製品、各類醃製品或麵包的製造過程中,主要功能為加強保存性與風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wurstplatte-668676_640
除了飲料,乳酸菌也會應用在火腿等肉類製品上。圖/By moerschy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那麼,你是否聽過「益生菌可以改善兒童過敏」的說法?

這可以追溯至 1898 年 David P. Strachan 提出的衛生假說:因為衛生條件改善、抗生素使用或是打疫苗,使得兒童時「無法」與感染源有「有效接觸」的話,成人後免疫系統有可能對原本無害的抗原產生不正常的反應,因而造成過敏性疾病。(補充:更多關於衛生假說的資訊可參考此篇文章

反過來說,有些人相信讓新生兒接觸益生菌,可以預防過敏疾病。2001 年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曾刊登過一篇論文,描述對高危險群孕婦及其新生兒在周產期給口服 LGG 乳酸菌各一個月,可將新生兒濕疹比例從 46% 減少至 23%,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此研究讓更多人支持「益生菌能預防過敏」的說法。

但是,如果我們把同一研究的追蹤結果納入討論,從四年後追蹤中可看到,LGG 乳酸菌組的孩子的濕疹比例確實比安慰劑組低(26% 比 46%),可推測預防濕疹的效果可延續至嬰兒期之後。但追蹤到七年之後,雖然乳酸菌組仍成功保持較低的濕疹比例(42% 比 66%),可是過敏性鼻炎(19% 比 10%)與氣喘(15% 比 6%)的比例,都比安慰劑組來的高。依該案例結果尚難澄清益生菌是否能預防過敏故對於益生菌的利弊與長期食用的安全性仍有多面向的討論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益生菌容易受溫度、氧氣與溼氣影響改變其活性。以乳酸菌飲品來說,它們喜歡無氧、充滿胺基酸、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環境,最好以冷藏方式保存,而飲品中的乳酸菌數量也會隨時間減少。因此,在購買益生菌產品時,要多注意「菌種」與其功能,以及該產品適合的保存方式與期限喔。

人參膠錠:進行手術、服用抗凝血劑者要注意

講完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納豆與益生菌,接下來我們來談談「高價貨」─ 人參。

人參學名為 Panax ginseng,人們通常食用根部,主要生長在東亞寒冷地區,是亞洲常見的藥材。《神農本草經》形容人參「主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現在亦有含人參成分的產品通過衛福部健康食品「護肝功能」、「免疫調節」、「抗疲勞」及「調節血糖」等保健功效認證。

%e4%ba%ba%e8%94%98
圖為北中美洲的花旗參,是五加科人參屬。圖/By John Carl Jacobs, Own work,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

人參中較常被研究藥理作用的成分有「人參皂苷(ginsenosides)」與「人參多醣(ginseng polysaccharide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參皂苷:固醇類化合物,又依醣苷基架構差異分為達瑪烷型與齊墩果烷型,只在人參屬植物中出現。其中人參皂苷 Re 與 Rg1 可促進 DNA 與 RNA 的合成,因此被用於癌症、免疫反應、動脈硬化、高血壓與中樞神經系統反應的研究中。

人參多醣:已從人參中分離出幾十種多醣類物質,結構複雜,被認為可能具有調整免疫、抗腫瘤與降血糖等作用。

含以上兩種成分的人參萃取物也常被製成錠狀或膠囊形式的健康食品,讓人們能夠一次攝取高劑量成分,產生效用。但是!與前面提到的納豆一樣,人參也具有活血功效,會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剛動手術後、服用抗凝血劑者、生理期前及來潮時、懷孕(會導致子宮收縮)的人需格外注意,且應該諮詢醫師,是否要在進行手術或開始服藥的一段定時間前停止食用人參膠錠碇。另外,根據衛生署 96 – 98 年科技研究計畫依文獻歸納出人參與藥物的交互作用,失眠、腹瀉、急性氣喘發作、急性感染期、月經期間及高血壓的人也不適合服用人參9

挑選產品前,先了解身體狀況與需求

這次介紹的三種食物(成分),都具有某些被科學證實過的功效,卻也有許多但書與需注意的食用條件與情境(數數這篇文章裡出現幾次「但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先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挑選適合本身或服用者的產品,才不會越補越大洞喔!

註 1 :2008 年,韓國延世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86 位受試者每天吞服一顆 2000 FU 的納豆激酶膠囊或安慰劑,一共吞服 8 個星期,然後再對照血壓的變化。一共有 73 人完成了這個試驗,和安慰劑組比較時,測試組的收縮壓下降了 5.55 mmHg,而且舒張壓下降了 2.84 mmHg。

參考資料

  1. 日本納豆激酶協會
  2. 納豆激酶(CFH 健康知識網,2010)
  3. 台灣乳酸菌協會
  4. 兒童過敏氣喘中心專刊,第三十卷第四期
  5. Marko Kalliomäki, Seppo Salminen, Heikki Arvilommi, Pentti Kero, Pertti Koskinen, Erika Isolauri (2001). Probiotics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opic disease: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357: 1076-79
  6. Marko Kalliomäki, Seppo Salminen, Tuija Poussa, Heikki Arvilommi, Erika Isolauri (2003). Probiotics and prevention of atopic disease: 4-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361: 1869-71
  7. Marko Kalliomäki, Seppo Salminen, Tuija Poussa, Erika Isolauri (2007). Probiotics during the first 7 years of life: A cumulative risk reduction of eczema i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19: 1019-21
  8. Safety assessment of probiotics for human use
  9. 人參(Ginseng)可能之副作用及交互作用
文章難易度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65 篇文章 ・ 22 位粉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依衛生福利部組織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成立,職司範疇包含食品、西藥、管制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管理、政策及法規研擬等。 網站:http://www.fda.gov.tw/TC/index.aspx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益生菌不只顧腸道還可抗 PM2.5?益生菌功效怎麼吃?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3/19 ・248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江欣樺營養師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健康是無價之寶,想要有好的健康,有很多種方法,像是規律作息、持續運動或是飲食管控,但在忙碌的生活之中,要做到以上這些,並不容易。益生菌或許是另一個解方,輕巧的小包裝,便於攜帶,沒有重量,沒有負擔。別小看這些益生菌,雖然外表不起眼,卻暗藏許多健康密碼。

2012 年,國衛院實驗團隊發現腸道菌和大腦發炎、神經退化、 阿茲海默症有關,腸道菌的健康可能影響大腦和各器官健康狀況,經更多實驗後,發現腸道菌健康與益生菌的使用,跟身體器官的運作有密切關聯。

益生菌、腸道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聯性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存在許多共生細菌,以及僅次於大腦的神經細胞數量,全身近一半的淋巴球也分佈在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淋巴球和神經元又與各器官產生相關的免疫及神經反應,像是常聽到腦-腸軸線、肺-腸軸線,都是指腸道與其他器官的連結。換句話說,腸道內的菌相,牽動的不只有腸道系統,而會透過腸道上的免疫及神經反應去影響其他器官。

腸道菌受飲食左右,像是亞洲人偏好澱粉,腸道用來分解醣類的普氏菌也較多;西方人喜好油炸物,腸道幫忙分解油脂的擬桿菌也較多。同理,補充益生菌也能改善菌相,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腸道菌相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圖/Envato

益生菌?益生元?哪裡不一樣

益生菌可分為兩種:活菌、死菌,活菌能定殖在腸道,並不斷產生短鏈脂肪酸(如:乳酸、醋酸、丙酸、酪酸),能使腸道偏酸性,讓壞菌不易生存,有助於腸胃蠕動,降低腸道毒素。

死菌雖然不能像活菌一樣定殖在腸道,但有部分益生菌死掉之後所產生的代謝物,被研究證實是有幫助的,那麼這類型的死菌也可以被稱為後生元。
。腸道內存有好壞菌及伺機菌,益生菌的工作在於製造好菌、帶領伺機菌和抗衡壞菌,事實上益生菌並不會完全消滅壞菌,而是平衡好壞菌,讓菌相穩定,且適當的壞菌也有助於腸道健康。

在選購益生菌時,會發現市面上流通著許多種類,像是常見的 A 菌(嗜酸乳酸桿菌)、B 菌(比菲德氏菌)等,益生菌是以不同菌屬的開頭字母命名,不同的益生菌,就有不同的後生元,保健效果也不同。但這些菌都是指菌種,而菌種會因各廠商培育出的菌株產生差異,通常會以不同的專利名字區分(例如:TW01),效果當然也有差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還會注意到,有些產品標示「益生質/益生元」,指的是益生菌的食物,益生元常見的成分為果寡醣、半乳寡醣等,由 2~10 個單醣所構成,不易被人體分解,能提供碳源成為益生菌的養分。益生菌與益生元結合的產品稱為合生素,兩者等同於補好菌加上養好菌,可大大提升保健效果。

益生菌怎麼吃

補充益生菌能夠維持腸胃道健康、幫助排便和調節過敏體質,但也須注意食用方法,否則就功虧一簣。為了確保益生菌能發揮作用,食用時不可搭配過熱的開水,避免失去效用。

吃益生菌時,一定要配冷開水。 圖/Envato

在選購益生菌時要注意!市面上常能看到各種口味的益生菌,希望透過豐富口味變化與繽紛的色彩來吸引消費者購買,但這類型的商品往往會添加大量的香料、甜味劑或者是果汁粉,但每條益生菌僅有兩公克的空間,你想吃的,是廉價添加物還是真正有幫助的好菌呢?

這類型的產品除了添加物的問題,還會養成小朋友嗜糖的習慣,糖類更是過敏的元凶之一,因此建議可以選擇有 100% 無添加認證的益生菌,來避免攝取不必要的人工添加物。基於健康考量,民眾可考慮選購含有益生元的產品。若是有服用抗生素的人,記得一定要使用益生菌恢復腸道菌相,但須與抗生素間隔 1-2 小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益生菌功效有哪些

常見的益生菌功效為保持腸道健康、調整過敏體質,但益生菌功效遠不僅如此。目前台灣有一株三效合一益生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TW01 證實可降低大腸癌風險、抗 PM2.5、活化免疫平衡。

圖/江欣樺營養師提供

TW01 是由創辦人——江欣樺營養師領軍耗時三年開發,研發經費高達已高達 2 千萬台幣。於 2023 年獲得國家新創獎,獲得國家肯定,也是該年度益生菌品類中唯一獲獎者。

圖/江欣樺營養師提供

TW01 是從國人日常飲食所延伸的靈感,根據統計,台灣人平均每年喝掉 122 杯咖啡,TW01 則是從古坑咖啡豆發酵液裡的上千株菌中,發現的唯一有效菌株,符合台灣人的飲食習慣。

TW01 進行 TH1 和 TH2 的免疫調節,降低過敏反應,還能促使免疫球蛋白 IgA 分泌,阻擋細菌對上皮細胞破壞,減少腸漏現象,跑到呼吸道的 IgA 可以對抗細菌、病毒和 PM2.5。從科學實驗來看,TW01 還能抑制大腸癌並幫助傷口修復,效果十分廣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 江欣樺營養師 提供

益生菌的好處非常多,小至腸道順暢,大至身體機能,江欣樺營養師表示:「吃益生菌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占地盤,好菌越多,就可以壓制壞菌地盤,又影響伺機菌,往好的方向走,穩固整個腸道菌相。」

益生菌的重要性在於增加好菌,持續服用。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養成健康的習慣是對身體最好的保障。找到將益生菌納入日常生活的方式,並保持適當的飲食、規律的作息和適量的運動,健康相伴左右。

延伸閱讀

重新定義益生菌功效!新創益生菌 TW01 可降低大腸癌、抗 PM2.5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關於紅麴納豆你應該知道的事,快看有無少這成份!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1/16 ・208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曾聽說過紅麴納豆嗎?乍聽之下好像是用紅麴菌去發酵黃豆,產生出又紅又黏的納豆…

事實上,這是一種結合含有「Monacolin K」的紅麴以及富含「納豆激酶」的納豆萃取物,兩種關鍵營養物質所製成的複合保健食品。

紅麴是中國古老智慧的結晶,在製作紅麴時,紅麴菌發酵米的過程中會產生 Monacolin K,有助於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而日本傳統發酵食品納豆,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納豆激酶(nattokinase),是一種能夠分解纖維蛋白的酵素,也是日本人維持健康的秘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藉著補充紅麴納豆,可幫助身體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適合想要保養健康、代謝較慢的銀髮族,或是常外食導致營養不均衡的上班族。

紅麴發酵產生 Monacolin K,納豆發酵產生納豆激酶

紅麴在東方社會有著上千年歷史。圖/shutterstock

紅麴在東方社會應用於飲食及醫療上已逾千年歷史,許多調理食物的書籍及草本典籍上均有記載[1]。其製作方法,是將蒸熟的白米飯、拌入富含紅麴菌(Monascus)的紅麴米,加水及適量米酒拌勻,再經過發酵、熟成而得[3]

在這發酵的過程中,紅麴菌代謝產生 Monacolin K。只不過這個代謝物大約到 1970 年代時,才陸續有研究證實,它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物質[2]

納豆是日本常見的食物。圖/shutterstock

納豆在日本已有食用上千年的歷史,其傳統作法是將蒸熟的黃豆用稻草包裹起來,稻草上有一種常見的納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是枯草桿菌的亞種,它將黃豆進行發酵,產生許多黏性的絲狀物質,納豆激酶即是從這些物質中分離出來[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納豆激酶首次發現於 1988 年,日本科學家在納豆萃取物中觀察到,有一種酵素分解纖維蛋白的能力很好,因此將這個酵素命名為納豆激酶[4]

不只要攝取足量的 Monacolin K,還需要輔酵素 Q10 的幫助

臨床研究證實,Monacolin K 連續補充 8 週能夠幫助身體維持好的代謝力。但要注意產品 Monacolin K 的含量,若含量過低,即使固定補充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建議遵循現有的參考文獻和法規下,每日攝取 13〜15 毫克為理想的補充量。

然而,在補充 Monacolin K 的同時,也會抑制輔酵素 Q10 的合成,Q10 是維持健康日常營運的人體發電廠,是身體重要的能量轉換因子,參與體內新陳代謝作用。

Q10 會參與人體內新陳代謝作用。圖/shutterstock

且隨年齡增長,合成 Q10 的效率逐漸變差,故不只要攝取足夠的 Monacolin K,也要適度補充 Q10 以維持健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是消費者在選購保健食品時還要注意,產品之成分與原料來源有沒有保障?

吃紅麴保健不可缺的Q10是什麼?  

Q10 的製造方式分為「天然發酵」與「化學合成」兩種,天然發酵是利用特定的酵母菌或微生物經由發酵萃取製成,人體吸收效果佳,但成本較高;化學合成是以菸葉為原料,經化學合成大量製造 Q10,成本較低廉,人體吸收率較低[5]

目前世界上 Q10 的製造商有日本 KANEKA、MITSUBISHI 和 Asahi 等公司,其中 KANEKA 在全球市占率最高,它使用高品質酵母發酵製造 Q10,非市面上一般菸葉合成,且製造過程、品質採用最高等級規格,非常令人安心。

趙子豪醫師也提醒,日常中更要留意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維持好健康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有在服用特定藥物(如高血壓或抗凝血藥物)或肝腎功能不良者,不適合補充這類保健食品,因 Monacolin K 與納豆激酶可能會與上述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造成肝臟負擔,應先諮詢醫師,才不會補錯健康。

>>了解更多:這樣吃納豆紅麴功效發揮最有效

延伸閱讀:

7款市售納豆紅麴推薦比較,挑選注意4大重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9大市售納豆紅麴推薦品牌分析!

參考資料:

  1. 何秉穎,2010。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8NTU05381045%22.&searchmode=basic
  2. Endo, A. 1979. Monacolin K, a new hypocholesterolemic agent produced by a Monascus species. 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32: 8 852-854.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antibiotics1968/32/8/32_8_852/_article
  3. 羅李烟,2014。紅麴發酵製品之開發。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政與農情 5:143。https://www.coa.gov.tw/ws.php?id=6856&print=Y
  4. 黃夙銘,2017。中藥萃取物對納豆激酶產量影響之探討。嘉南藥理大學藥學系碩士論文。臺南。
  5. 江省蓉、汪香初、黃湘竹、王元媛、郭孟薇、劉翠玲、林依晴、鄭翰鍾、易博士編輯部,2018。保健食品全書增修版。臺北市: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所有討論 1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2

3
0

文字

分享

2
3
0
食品界的奇葩:讓人又愛又恨的納豆
iGEM NCHU_96
・2022/10/05 ・220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納豆原本是日本的傳統食品,現在台灣也到處都可以看得到了。雖然不好聞,而且還黏黏的,很多人卻因此就愛這一味,連台灣人也不例外。那麼納豆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做的呢?

納豆是由大豆經過名為 Bacillus subtilis natto 的枯草桿菌發酵後製成,氣味獨特,類似辛辣的陳年奶酪。攪拌納豆會產生許多粘稠的細絲,通常被當作早餐吃(拌/不拌派戰起來!),可以放在米飯上,再搭配芥茉、醬油,或是日本洋蔥,稱為 納豆ごはん (米飯上的納豆)。

納豆偶爾也用於其他食物,例如壽司、吐司、味噌湯、玉子燒、沙拉,或是作為御好燒、茶飯的成分,甚至可以與義大利麵一起食用。看著看著,再加上想像,是不是就讓人垂涎欲滴呀!

納豆飯。圖/Unsplash

儘管有許多人覺得它的味道令人不快,其他人卻將它作為佳餚。眾所皆知,納豆在日本關東東部地區很受歡迎,但在關西地區不太受待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 1990 年左右,「乾納豆」和「油炸納豆」問世,氣味和黏性降低,這對不喜歡傳統納豆氣味和質地的人來說,更容易食用;而另一種名為「豆乃香」的發酵大豆,也透過改良大豆和納豆芽孢桿菌品種,降低了黏性。

納豆是從哪裡來的?有兩種故事版本!

關於納豆的最早起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種理論認為,納豆是在遙遠的過去,在多個地方各自起源的,因為它的製作材料及工具,自古以來就很常見。

  1. 日本的傳奇起源

西元 1086 年至 1088 年間,武士源義家在日本東北部進行一場戰役。某天,部隊在為馬兒煮大豆時,不巧遭到襲擊。他們急忙收起豆子,過幾天重新打開草袋,發現裡面的大豆竟然已經發酵了!士兵們或毫不在意,或硬著頭皮地吃了下去,才驚覺意外地好吃。於是,這種獨特而濃郁的風味,很快便在日本流行起來。

源義家是日本平安時代後期的著名武將。圖/Wikipedia
  1. 中國起源

在納豆之前,中國有一種類似的黑豆發酵食品,叫做「豉」或「豆豉」。這些在中國發明的大豆調味料,經由商品化後,傳播到整個東亞。這種食物通常由整粒發酵的大豆,透過鹽漬、發酵和陳化等手法製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中國與日本的成分和製作方法有所不同:中國人使用黑豆和黃豆來製作豆豉,日本人卻只使用黃豆來製作納豆。另外,鹽的用量也會影響豆豉和納豆的味道和外觀。

大豆的種植方法是在彌生時代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後來,鹽開始在日本流通,成為豆豉開始生產的契機。不過,當時的鹽非常昂貴,所以有些人認為,納豆是在生產豆豉時,偶然發明出來的食物。

除此之外,平城京出土的木簡上頭寫著「豉」字,因此,也有人認為是在中國豆豉傳入日本後,日本人才得以藉此發明納豆。

不同品牌的豆豉。圖/Wikipedia

想製作納豆?你可能得花費不少時間

納豆是由大豆製成的,通常會優先選擇較小顆的豆子。如此一來,在發酵過程中,就能更輕易地發酵到中心部位。首先,豆子會先被清洗乾淨,然後在水中浸泡 12~20 小時,以增加它們的大小,接下來再蒸 6 小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時,必須特別注意,使材料遠離雜質和其他細菌。這些混合物需要在 40℃ 發酵長達 24 小時。之後置於冰箱冷卻、陳化一個禮拜,使納豆變得黏稠。在這些加工過程中,都必須盡可能地避免接觸到大豆,否則大豆也可能會受到皮膚上的菌群汙染。

納豆富含營養,卻不是人人能吃

那麼,納豆是如何從日常佳餚,搖身一變,成為保健食品呢?

大豆在發酵過程中,化學成分會有很大的改變。除了保有原本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 B1、食物纖維等營養素之外,更增加了發酵生產的多種維生素,例如維生素 B2、B6、K2 等等。納豆的營養素相當多元且豐富,每 100 公克就含有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包括:鐵(每日建議攝取量的 66%)、錳(73%)和維生素 K(22%)。

此外,納豆內含一種稱為「納豆激酶」的酵素,更是有多種保健功效,可以降低血壓、降低動脈硬化、降低因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溶解血栓、強健骨骼、維護腸道健康、增強免疫系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納豆激酶,因為納豆激酶有抗血栓(凝血)及降血壓的功用,不建議與抗凝血劑、降血壓藥一起服用。如果患有出血性疾病,也不建議食用。但一切都應在醫師的指示下,再作定奪。

如果不確定能不能吃納豆,可以先諮詢醫師喔!圖/Unsplash

參考資料

  1. Hosking, Richard (1995). A Dictionary of Japanese Food – Ingredients and Culture. Tuttle.
  2. McCloud, Tina (7 December 1992). “Natto: A Breakfast Dish That’s An Acquired Taste”. Daily Press.
  3. Deutsch, Jonathan; Murakhver, Natalya (2012). They Eat That?: A Cultural Encyclopedia of Weird and Exotic Food from Around the World. ABC-CLIO.
  4. William Shurtleff; Akiko Aoyagi (2012). History of Natto and Its Relatives (1405–2012). Soyinfo Center.
  5. “起源は?発祥は?知られざる納豆の歴史 | ピントル”. 納豆専門ページ | ピントル (in Japanese).
  6. “History of Natto and Its Relatives (1405-2012) – SoyInfo Center”. www.soyinfocenter.com.
  7. “History of Soy Nuggets (Shih or Chi, Douchi, Hamanatto) – Page 1”. www.soyinfocenter.com.
  8. “糸引きの少ない納豆「豆乃香」の開発” (PDF) (in Japanese). Ibaraki Prefectur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Center.
  9. “納豆が出来るまで。納豆の製造工程”. Natto.in. 200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10. USDA Database: https://fdc.nal.usda.gov/fdc-app.html#/food-details/172443/nutrients
  11. Chen H, McGowan EM, Ren N, Lal S, Nassif N, Shad-Kaneez F, et al. (2018). “Nattokinas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iomarker Insights.
所有討論 2
iGEM NCHU_96
1 篇文章 ・ 0 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