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10月 重設

・2022/10/25
病毒的形狀以二十面體最為普遍,科學家之為「自然界偏好的形狀」。要證明數學模式對於形成地球生命的重要性,再沒有比 DNA 更令人信服的證據。
・2022/10/08
細胞分裂是一顆細胞先將遺傳物質複製為兩份,再一分為二,分配給兩顆細胞。 但現在有一份新研究指出有一種魚的皮膚細胞可以不用複製遺傳物質直接一變二!
・2021/10/15
許多治療,都和蛋白質有關。而細胞生產蛋白質的指令,來自 DNA、mRNA,換言之,若能掌握編寫 DNA 或 mRNA 的技術,就能調控蛋白質、治癒疾病。
・2021/10/04
2021年諾貝爾生醫獎(Physiology or Medicine)得主,於台灣時間4日下午5點30分正式揭曉!本次生醫獎由美國生理學家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及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共同獲獎,他們的研究首度發現了「人類神經系統的溫度和觸覺受體」。
・2015/10/15
1980 年 10 月 15 日,諾貝爾獎宣布化學獎的得主,英國的生物化學家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2013)成為史上唯一獲得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他兩次得獎都是因為發明定序法,提供了探究生命秘密的有效工具。
・2015/10/08
從一個細胞到另外一個,從一個世代到另外一個,控制人類形體的基因資訊在我們的體內流傳了千百年,它不斷地受到來自於環境的攻擊,但讓人驚訝的仍能保持完整。Tomas Lindahl (林達爾)、Paul Modrich (莫瑞克)、與Aziz Sancar (桑賈爾) 獲得了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因為他們繪製並解釋了細胞如何修補它的DNA而保護了基因的訊息。
・2013/10/15
俄羅斯研究人員最近宣佈令人興奮的發現:一具一萬年前的猛獁象屍體,體內含有即使在-17℃下也不會結凍的血液。
・2012/10/15
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者開發出一種化學模型,模仿四十億年前地球上細胞生命形成的一個可能階段。利用大型「巨分子」聚合物,科學家創造出原始的類細胞結構,將 RNA注入其中,並證明這些分子在那些可能出現於早期地球的環境中,如何進行化學上的反應。
・2011/10/21
Richard Kitney 教授(一位來自倫敦帝國學院合成生物學與創新中心以及生物工程系的共同作者)表示:"邏輯閘是我們整個數位時代所立基之矽電路中的根本基石(building blocks)。沒了它們,我們無法處理數位資訊。現在,我們已證明,我們可利用細菌與 DNA 重現這些部件,我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導致新一代的生物處理器,其在資訊處理中的應用能與它們的電子對應物(counterparts)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