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1/08
2002 年成立的歐洲食安局是全球食品安全的里程碑,該組織的任務是以科學證據、合理的風險評估來維護消費者及廠商在食品上的安全。歐洲食安局的成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 90 年代歐洲連續爆發多起食安事件的教訓而成。跨步前進總是艱難,但不往前就無法帶來更好的未來,這是歐洲食安局從狂牛症、戴奧辛蛋風暴中誕生的故事。
・2018/12/13
含鉀減鈉鹽的推出,引發公民團體的指控,而本文作者對於含鉀減鈉鹽「傷腎」與「造成輻射」兩大質疑提出了有利的科學證據加以反駁,讓民眾得以消除疑慮,吃得安心。
・2018/07/12
過去曾有國內媒體熱烈報導黑糖中丙烯醯胺含量較高的議題,部分偏頗內容引起軒然大波,造成國人的恐慌與相關產業莫大的損失。作為理性的消費者,對於高丙烯醯胺含量的食品類別固然需提高警覺,但若不是當作主食類,或非經常吃的食品,由於攝取量並不高,就無需擔心。看待「食安問題」,誠如ILSI Taiwan專欄2016年10月號中提到的,除了需取得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濃度或毒性)之外,還需知道該食品的攝取量(劑量),兩者相乘後才是丙烯醯胺的攝入總量(膳食暴露量),兩者缺一不可。 雖然食品類別與變化繁多,只要我們把握前段所敘述的三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們辨識高含量丙烯醯胺產品的最佳線索。此外,關於國內部分高丙烯醯胺含量的食品,近年來降低其丙烯醯胺含量的努力已收到效果,將為消費者帶來新的選擇,實是消費者的一大福音! 
・2018/07/12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認識了丙烯醯胺的毒性、其在食品中的形成機制,以及高丙烯醯胺含量的食品類別有哪些。本文將繼續探討食品中的丙烯醯胺議題,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哪些族群需要特別留意高丙烯醯胺食品的攝取?又有哪些原則能供食品產業與一般民眾參考,以降低丙烯醯胺的暴露風險?
・2018/06/13
近年食安議題正興,但箇中核心「化學添加物」卻是大眾不甚熟悉的一塊。其實一般民眾要掌握食品添加物是否無礙健康,不需要非常高深的化學知識,從最源頭「化工原料」的積極管理做起,便能有效預防混用或違法添加。由行政院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衛生福利部、經濟部跨部會合作推行的「化工原料業及兼售食品添加物業者自主管理作業指引」,便是如此應運而生。現在,讓我們從指引的核心「四要管理」開始認識「化工原料管理」吧!
・2018/06/01
媒體是人民監督政府的重要角色,一百年前,一本推崇共產主義的小說,卻意外的揭開了食品業的黑暗面。歐美各國驚覺,食品安全已不是國內的事情,而是跨國貿易裡難以避免的重大風險議題了。
・2017/10/31
講完外食族的間接添加物,那烹飪族群呢?鍋具使用溫度較高,也容易經歷碰撞、或長時間接觸食物,這些通通都是會加速擴散作用的條件啊!究竟,我們應該如何使用鍋具,才能夠吃得安心呢?
・2017/10/30
這是一篇為了外食族寫的文章。高熱的油炸品與塑膠製品接觸,是不是馬上讓你聯想到「塑化劑」、「雙酚 A」這些好像很可怕的成分?究竟如何才能吃得安心?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正確使用餐具吧!
・2017/09/25
我們常說台灣人很重吃,而且我們的確也有獨特的飲食文化,但吃不只是結果,而是抉擇。每次決定吃什麼、怎麼吃,就像投票一樣,而這本書著實讓我在每次投票前都能更清楚自己為何而投,很高興我的舌頭未來將比我更能善盡公民義務。
・2017/08/17
從火鍋裡與肉片及青菜完美搭配的魚板、魚餃、爆漿起司球,冬天令人好幸福的、關東煮系列中的竹輪、魚豆腐,到炸物小攤裡香噴噴的甜不辣、魚丸等,魚漿加工食品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選擇。然而,它們雖然隨處可見,卻可能是「看不出食物原型」的最佳代表。 你是否也曾經看著你的甜不辣想「這小傢伙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這些彈牙的美食,製作過程中到底添加了什麼、又發生過什麼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