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2/05/08
說到科學家,你一般想起的印象是甚麼?我想多數人在孩提時代接觸到的媒體,都將科學家塑造成一臉嚴肅白袍著身左手試管右手燒瓶的形象(至於為什麼老是是化學家佔據版面,我想這是另一個故事)。我想光是科學家的定義,對科學涉略深度不同層度的人下的定義也會不一樣。
・2012/03/28
3 月 26 至 29 日於倫敦舉行的 Planet Under Pressure 會議,除了希望幫助改善全球環境危機與永續性問題之外,也要探討科學與科學家如何直接參與、行動、協助決策,幫助人們走向更永續的未來。
・2012/01/14
現今社會有個極為不妥的傾向,就是好像只把以科學工作當作職業的人視為「科學家」。這就跟認定「廚師」一定是在餐廳裡工作同樣沒道理;如果你是在家裡下廚,不論是煮給自己還是煮給全家吃、不論是因為有煮飯的必要還是純粹出於興趣,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你是個廚師。那如果「科學家」這個稱呼也同樣適用這麼簡單的標準呢?
・2012/01/02
這世界出了什麼問題?問題就出在科學家。我們推動科技進步,讓地球上的資訊傳播和溝通互動既便利又迅速,天涯若比鄰,但我們科學家卻龜縮在自己的研究室,漠視各種荒唐無稽、毫無科學根據的言論在外面的世界流傳...
・2011/12/24
史無前例地,美國政府要求科學期刊不要發表有關致命病毒H5N1的實驗細節,避免惡意份子使用那些資訊。這樣的管制是否明智?
・2011/09/25
一般而言,媒體素養有四個重要面向:接近使用媒體的能力、對文本的分析能力、評估能力,以及產製媒體內容的能力。近年來歐美各國極力提倡培養公民社會對科學的公眾理解,使科學傳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加強科學傳播的方法之一,便是要鼓勵科學家與大眾直接對話,提升科學家產製媒體內容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要增強科學家的媒體素養。
・2011/08/08
《科學月刊社》藉今年(2011)張昭鼎紀念研討會,對國家百年來的科技做一個回顧與前瞻,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它可以提供一個檢討過去百年我們科學與技術發展的途徑及得失,也可以為未來的世紀提供一個努力的方向。
・2011/06/07
以海生館為例,根據我們長年來的調查發現,來本館參觀的觀眾只有三成左右會有學習海洋生物相關知識的意願,另外三成的動機則是純娛樂的-講白了就是來玩的而已,其餘剩下的三成的觀眾則介乎其間-若有機會學習新的知識也好,不然單純玩玩也不錯。這些會來參與科教活動的觀眾多屬於親子,就是父母親帶孩子來參加的,而且多以國小學童或學齡前的幼童為主,只有舉辦節慶特別活動且獎品豐厚的狀況下,如元宵節猜燈謎活動,成人才會看在獎品的份上參與活動。面對觀眾的不同屬性,科教活動就應導入「客製化」的觀念,為特殊觀眾群量身訂做,而非一視同仁。
・2011/04/20
你對科學家的印象是什麼呢?是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中那有點神經質卻又帶點喜感的布朗博士、東野圭吾筆下帥氣但在感性時刻有點死腦筋的湯川學教授,還是如 Randy Olson 在《別做那樣的科學家》中所描繪的太過理性、缺乏幽默感或拙於溝通表達的書呆子?不論你對科學家們的印象是什麼,現在,I’m a Scientist, Get me out of Here! 提供了機會讓學生直接與科學家對談,更進一步地了解科學家們的研究或生活。和科學家聊聊吧!
・2011/03/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科學月刊總編輯林基興發表於科學月刊2011.3月號之「總編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