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0
0

文字

分享

3
0
0

這世界出了什麼問題?

Write Science
・2012/01/02 ・3010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87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 Shane L. Larson

透過社群媒體,各種趣味圖片、引用文章和影片不斷轉載,轉眼就像傳染病毒一樣散佈到全世界。最近網路上有張頻繁被分享轉載的圖片,圖中是兩位名人的照片,左邊的是穿著招牌套頭毛衣的卡爾薩根(Carl Sagan),右邊是因參加美國真人實境節目「玩咖日記」而聲名大噪的妮可波里茲(Nicole “Snooki” Polizzi),圖上有句話:「如果你不知道這是誰(寫在卡爾薩根照片上方),但卻知道這是誰(寫在妮可波里茲照片上方),恭喜你!你就是這個世界的問題!」

我猜這句話會讓科學家感到心有戚戚,但我們也沒辦法拿什麼普朗克質量來證明這句話有多麼合理。這世界出了什麼問題?問題就出在科學家。我們推動科技進步,讓地球上的資訊傳播和溝通互動既便利又迅速,天涯若比鄰,但我們科學家卻龜縮在自己的研究室,漠視各種荒唐無稽、毫無科學根據的言論在外面的世界流傳,任憑妮可波里茲、琳賽蘿涵、提姆蒂博、查理辛這些公眾人物的小道八卦佔據媒體版面。12月20日是卡爾薩根的忌日,無聲無息就過去了;他是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更是成功的科普作家,畢生奉獻心力於科普傳播,然而他逝世十五年以來,我們無人承其衣缽,只會躲在研究室裡,還勸阻年輕聰穎的後輩參與公眾事務(因為這不是「認真的科學家」該做的事情),也難怪人們認得妮可波里茲是誰,卻不知道有誰繼卡爾薩根之後、致力於科普事業!

在這個時代,要在部落格社群裡對這個世界的問題發發牢騷、放張饒富深意的圖片跟臉書上的朋友分享,都容易得很。說來是有那麼點諷刺,這就是我現在在做的事情,把這個部落格當作抒發己見的講台高談闊論,抱怨、批評我投身的職業。但對於我們沒有將卡爾薩根耕耘的成果薪火相傳下去,我格外感到難受。為什麼難受?因為我非常清楚卡爾薩根傳遞了什麼樣的訊息。我現在之所以是個科學家,是因為我在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成長階段,接觸到了卡爾薩根的訊息。1980年的秋天,我每個星期都迫不及待地收看卡爾薩根的「宇宙」(Cosmos)節目,對宇宙的浩瀚廣大無限神往。沒錯,我想成為太空人、我想成為科學家,我進入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後當上物理教授;但我真正的渴望,那至今依然在我內心深處的渴望,其實是希望能效法卡爾薩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讓我這種瘋狂想法成形的並不只是卡爾薩根而已。雅各布魯諾斯基的科普系列節目「人類的攀升」(The Ascent of Man)刺激了我對知識的渴求,「雅克庫斯多的海底世界」(The Undersea World of Jacques Cousteau)也讓我潛入未曾被探勘的深海邊境。還有一個節目或許對我影響更為深遠,讓我學會做為科學家最重要的事情,能夠將不同學說裡看似無關的想法連結在一起,藉此對自然世界有新的瞭解與發現,這個節目就是科學歷史學家詹姆士博克的「文明的紐帶」。

我不是在說現在的科普節目不好。美國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用非常具有話題性和娛樂性的方式,引起人們對實驗的好奇和興趣,但並不是真的在教授科學,而是在揭穿流言和迷思(這也算是有其必要,雖然他們有時做出的結論,若是採用嚴謹的實驗方法就會被推翻)。其他還有摩根佛里曼主持的「穿越蟲洞」(Through the Wormhole),艾倫艾爾達主持的「美國科學邊境」(Scientific American Frontiers),都是相當優質的熱門節目,對於科普傳播的效果,可以說不亞於我從前看的那些節目。

所以到底有什麼好發牢騷的?我之所以感到惋惜無奈,是因為沒有科學家參與這些節目的製作。卡爾薩根、雅各布魯諾斯基、雅克庫斯多、詹姆士博克,這些人都是科學家(嚴格說起來,詹姆士博克是科學史家),都致力於將科學介紹給世人;對於當時的科學家、我那個世代的科學家而言,他們就是典範。現在的科學節目主持人或許讓我們對科學的瞭解稍微增進了一些,但他們是演藝人員,不是科學家。

不是科學家又有什麼關係?美國太空人維吉爾格里森在因阿波羅1號例行測試發生大火而喪生的數週前,曾在一場記者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談話,他坦然接受探索未知所伴隨的風險:「征服太空的想法,值得豁出性命去實現。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促使我們親身前往月球,因為只有人能夠用其他人也能理解的方式,來完整地分析、瞭解月球。」維吉爾格里森不經意地破除了認為照片能抵過千言萬語的迷思,點出了人類若要瞭解、接觸荒涼而壯觀的月球,唯一的辦法,就是聽聽曾經親自去過月球的人分享發自肺腑、情感真切的親身經歷。科學也是一樣,我們如果真的想讓世人體會科學的奧妙、瞭解科學的力量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做為科學家,我們就有責任分享對科學的熱情、對人們說明科學是怎麼回事。唯有科學家知道現代科學研究的些微差異在哪,唯有科學家能細細說明我們已知和未知的事物究竟代表什麼,也唯有科學家才能公正嚴謹地陳述已知的事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我們現在也有一些優秀的科普工作者,比爾奈(Bill Nye)就是非常活躍的名人,布萊恩格林(Brian Greene)幾乎是家喻戶曉,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更不在話下。但若看看周遭,想想地球上發生的大事和我們所謂的「科學素養」,終究只會得到一個結論:這個世界需要我們這些科學家。科技化日漸普及、進步,人口激增使得地球資源的負擔逐漸增加,這個世界亟需科學家積極參與,教育民眾的科學素養、規劃地球物種的未來。我們每一位科學家都應該對此盡一份心力,而且要比現在參與得更多、涉入得更深。

我運氣很好,2002年我在加州理工學院當博士後研究員,艾倫艾爾達就在那年的畢業典禮上致詞。他在致詞中訓誡畢業生,不該聽憑現狀而忽視自己對科學普及應盡的責任。

「我今天要求你們的是,你們在人生中應該要花費相當的心力,想辦法將你們對於科學的熱愛和其他人分享,對我們說明你在做的研究,但不能只是因為這可以讓你得到更多資金做研究……就算這確實會讓你得到資金。為我們說明的時候,請記得,用一堆專業術語讓我們頭昏眼花,雖然會讓我們對你的工作敬佩不已,但不會讓我們愛上科學。請明白地告訴我們你的研究之路是怎麼走的,假如一路上你曾遇到困難曲折、曾經走進死胡同,也別省略這個部份,我們喜歡偵探解謎的故事。如果你這一路上的冒險經歷讓你感到快樂,那我們也同樣會感受到樂趣。大部份的科學家都把過程省略不提,我們聽到那些重大的科學發現時,所有的困難和問題都已經獲得解決,中間那些出錯的過程、找錯方向的挫折,就這樣帶過了……因此這些科學家的成果,聽起來一點也不像人類能達到的成就,因為我們跟研究過程完全脫節、感到非常陌生。所以,不論你做什麼研究,請幫助我們像你一樣地熱愛科學。」

這個世界的問題,就出在科學家身上。對於卡爾薩根的出名、對於他公然表達對科學的熱愛、對於他渴望和其他人溝通而且有能力推動科學普及,我們只會在背後竊笑、指指點點,還大力勸阻優秀的後輩投入老師或是科普工作者這些行業。結果,這世界上的人們一眼就能認出妮可波里茲,但恐怕連一個科學家的名字都說不上來。

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回家去把「宇宙」從頭再看一遍,直到你每次翻開天文書籍都能聽到卡爾薩根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回家去把「文明的紐帶」從頭再看一遍,想想在中古黑暗時代集結佃農運作的莊園體系,是如何影響了內燃機的發明。然後請你起而行之,照著艾倫艾爾達所說的,跟我們分享你的工作,告訴我們你是如何解開自然之謎,還有這些研究對於人類的明天是何等重要。請學學該怎麼樣才能表達得更好。這並不容易,或許還比取得博士學位更困難,但相信我,比起你的學位、你的研究,這遠遠重要得太多太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經作者Shane L. Larson同意,翻譯為中文,刊登於此。原文網址為:What is wrong with the world?[2011-12-24]

翻譯:Ankh Huan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3
Write Science
1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practice the craft of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ideas.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從「衛生紙」開始的環保行動:一起愛地球,從 i 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03 ・159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是否也曾在抽衛生紙的瞬間,心頭閃過「這會不會讓更多森林消失」的擔憂?當最後一張衛生紙用完,內心的愧疚感也油然而生……但先別急著責怪自己,事實上,使用木製品和紙張也能很永續!只要我們選對來源、支持永續木材,你的每一個購物決策,都能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食物」:碳的循環旅程

樹木的主食是水與二氧化碳,它們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這些碳元素形成枝葉與樹幹。最終這些樹木會被砍伐,切成木材或搗成紙漿,用於各種紙張與木製品的製造。

木製品在到達其使用年限後,無論是被燃燒還是自然分解,都會重新釋放出二氧化碳。不過在碳循環中,這些釋出的二氧化碳,來自於原本被樹木「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因此並不會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

只要我們持續種植新樹,碳循環就能不斷延續,二氧化碳在不同型態間流轉,而不會大量增加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總量。因為具備循環再生的特性,讓木材成為相對環保的資源。

但,為了木製品而砍伐森林,真的沒問題嗎?當然會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吸碳到固碳的循環

砍對樹,很重要

實際上,有不少木材來自於樹木豐富的熱帶雨林。然而,熱帶雨林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它們承載著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當這些森林被非法砍伐,不僅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黃碳,也就是那些大量儲存在落葉與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會因為上方森林的消失重新將碳釋放進大氣之中。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將從固碳變成排碳大戶。

不論是黃碳問題,還是要確保雨林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不被影響,經營得當的人工永續林,能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紙漿和木材的理想來源。永續林的經營者通常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木材反覆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成,因此不用再砍伐更多的原始林。在這樣的循環經營下,我們才能不必冒著破壞原始林的風險,繼續享用木製品。

人工永續林的經營者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

如何確保你手中的紙張來自永續林?

如果你擔心自己無意中購買了對環境不友善的商品,而不敢下手,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並且從森林到工廠、再到產品,流程都能被追蹤,為你把關每一張紙的生產過程合乎永續。

只要認明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

家樂福「從 i 開始」:環境友善購物新選擇

不僅是紙張,家樂福自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通過了環保認證,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環保。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這代表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符合多項國際認證永續發展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i 開始」涵蓋十大環保行動,從營養飲食、無添加物、有機產品,到生態農業、動物福利、永續漁業、減少塑料與森林保育,讓你每一項購物選擇都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無論是買菜、買肉,還是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透過簡單的選擇,為地球盡一份力。

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2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2
2

文字

分享

0
12
2
開創鴉片蛇毒中醫藥研究,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
PanSci_96
・2023/02/03 ・371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郭立媛

1954 年夏季處於炎熱高溫的南臺灣,一間禮堂內湧入了近百人,臺下有許多穿著西裝或紳士服的男士們,一個個坐姿直挺聆聽臺上講者的發言,頻頻點頭應和;多數的學生們除了忙著拭去臉上的汗水,同時也更加勤奮地用手搧風消暑,與在座貴賓、家長仔細聆聽的樣貌呈現強烈對比。

講臺上站著一位六旬老人,用著流利優雅的閩南語,對這群剛進入高雄醫學院的學生們講述著「樂學至上,研究第一」的精神信念。

這位老人就是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的創辦人,同時也是第一位臺灣醫學博士——杜聰明。

杜聰明在日治時期就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是當時許多臺籍學生的偶像,戰後更在醫界擁有巨大影響力,因此在他創辦高醫後,有許多學生或舊識,紛紛將子弟送來高醫就讀,這些來自醫生家庭的子弟,許多是父子兩代都師承杜聰明,成為一段杏林佳話。

1954 年高雄醫學院成立暨開學典禮會場。圖/參考資料 1

體格丙下破格錄取,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

杜聰明(1893-1986),號思牧,臺北淡水人。1909 年自滬尾公學校畢業後,以榜首考取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但因體格檢查被評定為丙下,險遭除名,幸有當時的代理校長長野純藏將其破格錄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聰明在醫學校期間閱讀許多科學家傳記,最敬重德國的柯霍(Robert Koch,1843-1910)和法國的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這兩名細菌學家。或許是師法這些研究者,醫學校畢業後,杜聰明選擇從事醫學研究,他先進入總督府研究所擔任助手,次年在堀內次雄老師的引薦下,前往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深造,通過了學力測驗後進入賀屋隆吉教授的內科教室,一年後再轉到森島庫太教授的藥物學教室做研究。

1922 年 11 月 23 日《臺灣日日新報》關於杜聰明獲得臺灣首位博士的報導。圖/參考資料 2

1921 年,杜聰明以高等官的身份返臺,擔任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助教授,是當時第三位被任命為日本高等官的臺灣人。1922 年甫滿 30 歲的杜聰明不僅已升任教授,同年底也順利通過博士申請,成為全日本國第 955 號博士,也是首位獲得日本博士學位的外地人,更是日治時期全臺灣第一位榮獲博士學位者,頓時成為臺灣各界矚目的焦點。

在當時,要取得博士學位本身已非常困難,尤其又是醫學領域。杜聰明身為土生土長於殖民地的臺灣人,卻能得醫學博士,不僅帶給許多臺灣人希望,同時也成為日本殖民政府有力的政策宣傳工具,往後只要提到臺灣,杜聰明的名字就一再被人提起,連帶被冠上了「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的頭銜。

杜聰明於 1942 年 7 月 3 日正式敘陞一等高官,身穿敕任官禮裝,為日治時期臺灣人官位最高者。圖/參考資料 3

鴉片、蛇毒、中醫藥,研究深具臺灣在地特色

校上課的時間外,杜聰明幾乎都待在研究所內做實驗。1925 年底杜聰明出發前往歐美留學,觀摩考察世界一流的研究室,為時約兩年半,1928 年人在巴黎的杜聰明還拜訪了正在環球旅行的林獻堂父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歐美留學回國後的杜聰明,重新開設藥理學教室,但此時他身邊只有兩位助手和一位醫專應屆畢業生,但杜聰明不以為意,他認為比起實驗室的規模大小,最重要的是研究者的態度,此後他便開始投入鴉片、蛇毒、中醫藥等三項深具臺灣在地特色之研究。

杜聰明(後排中)與更生院的鴉片隱患者。圖/參考資料 4

鴉片癮者是臺灣社會長久以來的問題,不知多少人為此傾家蕩產,因此杜聰明在鴉片戒癮研究方面,主張以「漸減法」治療矯正吸食鴉片和施打嗎啡患者的毒癮,並發明微量嗎啡成分定性定量檢查法,藉由尿液檢查來決定療程,這種「尿檢法」至今仍是毒品檢驗的主要方式。

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杜聰明帶領學生在愛愛寮及臺北更生院內進行大規模的鴉片戒癮療法,以總督府所設立的臺北更生院院內人數統計,在設立後的 17 年間共矯正了鴉片煙癮者 11,498 人。1937 年 8 月,杜聰明更因鴉片戒癮研究之成就,榮獲了日本學術協會賞。

除了鴉片的問題,身處熱帶潮濕地區的臺灣,經常出沒的毒蛇也是杜聰明所關注的研究焦點。原先日人對臺灣毒蛇研究多侷限於免疫學和血清學研究的範圍,杜聰明則將研究方向轉為其所擅長的毒物學和藥理學,更將蛇毒製成的鎮痛劑進行人體實驗,後來由李鎮源繼續傳承蛇毒的研究工作。關於臺灣蛇毒之研究,杜聰明共計發表 100 多篇論文,成績豐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杜聰明對於傳統的中醫藥也極有興趣,他主張應該要用現代科學角度去研究分析,也曾建議統治者讓中西醫研究一元化,雖未被採納,但他在生藥及中藥的藥理研究上仍有不少成果。

1930 年代在他擔任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教授時,仍嘗試向學校當局提出設立漢醫學研究機關之建議;甚至到戰後初期,也曾向當局建議在臺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增設漢藥治療科,可惜最後仍未能如願。

造就臺灣的醫學教育,至高雄創設醫學院

在杜聰明所主持的藥理學教室中,先後有 40 名醫專畢業生跟隨杜聰明研究,共發表 131 篇論文,杜聰明因此建立其學術地位。1936 年,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成立後,杜聰明被延攬為醫學部教授,是當時唯一的臺灣人教授,主持藥理學研究室,先後造就了 40 餘位醫學博士。

1945 年日本戰敗投降,杜聰明負責接收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熱帶醫學研究所、赤十字會醫院,順利完成接收工作。之後,獲任命為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兼附屬醫院院長,以及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47 年爆發二二八事件,杜聰明在友人通知下,幸運地迴避風險,同時也保住臺大醫學院的實驗教室與多數儀器,但在此之後,對於政治的熱情逐漸降溫,將全數心力都放在醫學教育上。

經歷臺大校園及臺大醫院一系列的人事變化、制度改革後,他仍積極爭取設立牙醫學系和藥學系,至 1953 年 8 月,臺灣大學終於通過設置牙醫學系和藥學系案,但也因此得罪校方行政部門,最終杜聰明遭校方強制解聘,只能黯然離開醫學院院長職務。

杜聰明離開臺大後,1954 年 7 月在南臺灣創辦了高雄醫學院,來實踐他的醫學教育理想。

首屆招收了 61 名醫學系學生,師資則多由杜聰明從臺大力邀而來。1963 至 1966 年間,因人事及財政問題而爆發「高醫風波」,導致杜聰明於 1966 年 10 月辭職。但此時高雄醫學院已頗具規模,為國內醫學教育重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當時的臺灣省政府為了解決當時原住民部落存在著「無醫村」的問題,轉而向杜聰明尋求協助。鑑於許多醫科畢業生多不肯前往山地服務,在省府的委託之下,1958、1959 年杜聰明協助在高雄醫學院特設公費的「山地醫師醫學專修科」,專門招收原住民青年,經過四年的醫學教育後,必須到山地部落的衛生所服務滿十年,藉此來解決山地原住民醫療缺乏的問題。後來省政府考量地處海島的澎湖縣也是醫療資源不足,因此在原住民青年外,另外增加 4 個澎湖縣的學生名額。

杜聰明(右四)與第一屆山地醫師專科班的畢業生合影。圖/ 參考資料 5

堅定於研究與教育,深刻影響臺灣醫學史

杜聰明有感於身體瘦小,自醫學校時代開始,每日早晨勤於鍛鍊身體,數十年如一日,平時也喜好游泳,在擔任高雄醫學院院長期間,每週前往西子灣游泳健身。

家人記憶中的他,白天待在學校的實驗室,回家後也總是在讀書、研究,是真正全心投入研究的典範。杜聰明也勤於寫作,除了大量發表相關研究成果,他也詳細記錄自己的各類演講稿、出國考察見聞;自 30 歲起,更努力練習書法,每天都要練字至少四張,藉以修心養性,至今許多後輩、學生都仍保留他的墨寶。

杜聰明善用時間勤練書法,每天練字成為終生的嗜好。圖/參考資料 6

綜觀杜聰明的一生,在面對不同的統治政權,都能堅定地扮演好醫學研究實踐者和醫學教育推動者的角色,不僅在鴉片戒癮、蛇毒和中醫藥理三方面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戰後更積極推動臺灣的醫學教育發展,培育出許多優秀的醫學界人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聰明畢生投入醫學研究和教育的卓越成果,堪稱為近代臺灣醫學史上影響最深刻的人物。

參考資料

  1. 杜祖健提供,轉引自: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臺北:天下遠見,2002,頁 262。
  2. 〈新醫學博士 杜聰明氏〉,《臺灣日日新報》,1922 年 11 月 23 日,日刊版 07。
  3. 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新北:國史館,2005,頁 8。
  4. 原載於《杜聰明先生榮哀錄》,轉引自: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臺北:天下遠見,2002,頁 137。
  5. 原載於《中外畫報》雜誌,振聲攝。轉引自: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臺北:天下遠見,2002,頁 302。
  6. 杜祖健提供,轉引自: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臺北:天下遠見,2002,頁 16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_96
1259 篇文章 ・ 2386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3

0
0

文字

分享

3
0
0
這世界出了什麼問題?
Write Science
・2012/01/02 ・3010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87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 Shane L. Larson

透過社群媒體,各種趣味圖片、引用文章和影片不斷轉載,轉眼就像傳染病毒一樣散佈到全世界。最近網路上有張頻繁被分享轉載的圖片,圖中是兩位名人的照片,左邊的是穿著招牌套頭毛衣的卡爾薩根(Carl Sagan),右邊是因參加美國真人實境節目「玩咖日記」而聲名大噪的妮可波里茲(Nicole “Snooki” Polizzi),圖上有句話:「如果你不知道這是誰(寫在卡爾薩根照片上方),但卻知道這是誰(寫在妮可波里茲照片上方),恭喜你!你就是這個世界的問題!」

我猜這句話會讓科學家感到心有戚戚,但我們也沒辦法拿什麼普朗克質量來證明這句話有多麼合理。這世界出了什麼問題?問題就出在科學家。我們推動科技進步,讓地球上的資訊傳播和溝通互動既便利又迅速,天涯若比鄰,但我們科學家卻龜縮在自己的研究室,漠視各種荒唐無稽、毫無科學根據的言論在外面的世界流傳,任憑妮可波里茲、琳賽蘿涵、提姆蒂博、查理辛這些公眾人物的小道八卦佔據媒體版面。12月20日是卡爾薩根的忌日,無聲無息就過去了;他是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更是成功的科普作家,畢生奉獻心力於科普傳播,然而他逝世十五年以來,我們無人承其衣缽,只會躲在研究室裡,還勸阻年輕聰穎的後輩參與公眾事務(因為這不是「認真的科學家」該做的事情),也難怪人們認得妮可波里茲是誰,卻不知道有誰繼卡爾薩根之後、致力於科普事業!

在這個時代,要在部落格社群裡對這個世界的問題發發牢騷、放張饒富深意的圖片跟臉書上的朋友分享,都容易得很。說來是有那麼點諷刺,這就是我現在在做的事情,把這個部落格當作抒發己見的講台高談闊論,抱怨、批評我投身的職業。但對於我們沒有將卡爾薩根耕耘的成果薪火相傳下去,我格外感到難受。為什麼難受?因為我非常清楚卡爾薩根傳遞了什麼樣的訊息。我現在之所以是個科學家,是因為我在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成長階段,接觸到了卡爾薩根的訊息。1980年的秋天,我每個星期都迫不及待地收看卡爾薩根的「宇宙」(Cosmos)節目,對宇宙的浩瀚廣大無限神往。沒錯,我想成為太空人、我想成為科學家,我進入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後當上物理教授;但我真正的渴望,那至今依然在我內心深處的渴望,其實是希望能效法卡爾薩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讓我這種瘋狂想法成形的並不只是卡爾薩根而已。雅各布魯諾斯基的科普系列節目「人類的攀升」(The Ascent of Man)刺激了我對知識的渴求,「雅克庫斯多的海底世界」(The Undersea World of Jacques Cousteau)也讓我潛入未曾被探勘的深海邊境。還有一個節目或許對我影響更為深遠,讓我學會做為科學家最重要的事情,能夠將不同學說裡看似無關的想法連結在一起,藉此對自然世界有新的瞭解與發現,這個節目就是科學歷史學家詹姆士博克的「文明的紐帶」。

我不是在說現在的科普節目不好。美國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用非常具有話題性和娛樂性的方式,引起人們對實驗的好奇和興趣,但並不是真的在教授科學,而是在揭穿流言和迷思(這也算是有其必要,雖然他們有時做出的結論,若是採用嚴謹的實驗方法就會被推翻)。其他還有摩根佛里曼主持的「穿越蟲洞」(Through the Wormhole),艾倫艾爾達主持的「美國科學邊境」(Scientific American Frontiers),都是相當優質的熱門節目,對於科普傳播的效果,可以說不亞於我從前看的那些節目。

所以到底有什麼好發牢騷的?我之所以感到惋惜無奈,是因為沒有科學家參與這些節目的製作。卡爾薩根、雅各布魯諾斯基、雅克庫斯多、詹姆士博克,這些人都是科學家(嚴格說起來,詹姆士博克是科學史家),都致力於將科學介紹給世人;對於當時的科學家、我那個世代的科學家而言,他們就是典範。現在的科學節目主持人或許讓我們對科學的瞭解稍微增進了一些,但他們是演藝人員,不是科學家。

不是科學家又有什麼關係?美國太空人維吉爾格里森在因阿波羅1號例行測試發生大火而喪生的數週前,曾在一場記者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談話,他坦然接受探索未知所伴隨的風險:「征服太空的想法,值得豁出性命去實現。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促使我們親身前往月球,因為只有人能夠用其他人也能理解的方式,來完整地分析、瞭解月球。」維吉爾格里森不經意地破除了認為照片能抵過千言萬語的迷思,點出了人類若要瞭解、接觸荒涼而壯觀的月球,唯一的辦法,就是聽聽曾經親自去過月球的人分享發自肺腑、情感真切的親身經歷。科學也是一樣,我們如果真的想讓世人體會科學的奧妙、瞭解科學的力量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做為科學家,我們就有責任分享對科學的熱情、對人們說明科學是怎麼回事。唯有科學家知道現代科學研究的些微差異在哪,唯有科學家能細細說明我們已知和未知的事物究竟代表什麼,也唯有科學家才能公正嚴謹地陳述已知的事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我們現在也有一些優秀的科普工作者,比爾奈(Bill Nye)就是非常活躍的名人,布萊恩格林(Brian Greene)幾乎是家喻戶曉,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更不在話下。但若看看周遭,想想地球上發生的大事和我們所謂的「科學素養」,終究只會得到一個結論:這個世界需要我們這些科學家。科技化日漸普及、進步,人口激增使得地球資源的負擔逐漸增加,這個世界亟需科學家積極參與,教育民眾的科學素養、規劃地球物種的未來。我們每一位科學家都應該對此盡一份心力,而且要比現在參與得更多、涉入得更深。

我運氣很好,2002年我在加州理工學院當博士後研究員,艾倫艾爾達就在那年的畢業典禮上致詞。他在致詞中訓誡畢業生,不該聽憑現狀而忽視自己對科學普及應盡的責任。

「我今天要求你們的是,你們在人生中應該要花費相當的心力,想辦法將你們對於科學的熱愛和其他人分享,對我們說明你在做的研究,但不能只是因為這可以讓你得到更多資金做研究……就算這確實會讓你得到資金。為我們說明的時候,請記得,用一堆專業術語讓我們頭昏眼花,雖然會讓我們對你的工作敬佩不已,但不會讓我們愛上科學。請明白地告訴我們你的研究之路是怎麼走的,假如一路上你曾遇到困難曲折、曾經走進死胡同,也別省略這個部份,我們喜歡偵探解謎的故事。如果你這一路上的冒險經歷讓你感到快樂,那我們也同樣會感受到樂趣。大部份的科學家都把過程省略不提,我們聽到那些重大的科學發現時,所有的困難和問題都已經獲得解決,中間那些出錯的過程、找錯方向的挫折,就這樣帶過了……因此這些科學家的成果,聽起來一點也不像人類能達到的成就,因為我們跟研究過程完全脫節、感到非常陌生。所以,不論你做什麼研究,請幫助我們像你一樣地熱愛科學。」

這個世界的問題,就出在科學家身上。對於卡爾薩根的出名、對於他公然表達對科學的熱愛、對於他渴望和其他人溝通而且有能力推動科學普及,我們只會在背後竊笑、指指點點,還大力勸阻優秀的後輩投入老師或是科普工作者這些行業。結果,這世界上的人們一眼就能認出妮可波里茲,但恐怕連一個科學家的名字都說不上來。

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回家去把「宇宙」從頭再看一遍,直到你每次翻開天文書籍都能聽到卡爾薩根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回家去把「文明的紐帶」從頭再看一遍,想想在中古黑暗時代集結佃農運作的莊園體系,是如何影響了內燃機的發明。然後請你起而行之,照著艾倫艾爾達所說的,跟我們分享你的工作,告訴我們你是如何解開自然之謎,還有這些研究對於人類的明天是何等重要。請學學該怎麼樣才能表達得更好。這並不容易,或許還比取得博士學位更困難,但相信我,比起你的學位、你的研究,這遠遠重要得太多太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經作者Shane L. Larson同意,翻譯為中文,刊登於此。原文網址為:What is wrong with the world?[2011-12-24]

翻譯:Ankh Huan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3
Write Science
1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practice the craft of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ideas.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本地工作者暢談科學時代的人文發展:哲學、專才培訓與大眾教育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_96
・2023/02/01 ・5061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撰文/詹遠至|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助理、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生
  • 校對/陳樂知|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秘書長

我們所處的二十一世紀已是科學的時代,科學理論被視為宇宙的終極答案。在這個「科學至上」的時代,人文探求還如何可能?人文如何可以與科學攜手並進?以「人文」與「科學」之間的對話為主軸,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LMPST Taiwan)於 2022 年 11 月 19 日在臺灣大學主辦了一場以《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為題的論壇,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

本活動主持人由鄭會穎教授(政治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政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擔任,受邀講者則包括陳竹亭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樂知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LMPST Taiwan 秘書長)、鄭國威先生(PanSci 泛科學知識長)與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本論壇屬於 LMPST Taiwan 長期舉辦的《種種意識論壇》系列。除 LMPST Taiwan 以外,這一系列的論壇由政治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實作哲學中心、臺灣大學哲學系、臺灣跨校意識社群、PHEDO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沃草公民學院共同合辦;贊助單位則為順奕有限公司。

《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科學為人文帶來危機?先論科學主義與自然主義

主持人鄭會穎教授點出了本論壇的核心議題後,陳樂知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LMPST Taiwan 秘書長)發表了他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教授想要討論的是「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這個問題。陳教授首先談到一些人持有「科學主義(scientism)」的世界觀。科學主義認為,科學是唯一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的可靠方法。陳教授認為科學主義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世界觀;原因在於科學主義本身並不是科學,並未被科學方法證明,它只是一個哲學理論。因此,科學主義身為一個哲學理論,它本身就是自己會排斥的對象。

回到核心問題,科學是否帶來了人文危機?陳教授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科學所帶來的其實不是科學主義,而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自然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最根本、基礎的組成,就是自然科學理論認為存在的那些事物,例如粒子、力場、化學反應等。

陳教授認為科學所帶來的自然主義是現代世界觀的基礎;即使一些特定人士因為宗教背景等理由而不同意自然主義,其實也應該要同意例外情況相當有限。如果我們接受「自然主義」,而非「科學主義」,那麼科學本身根本就不會帶來人文危機。這是因為,自然主義只認為世界最根本的組成是科學所談論的事物,但是它並不認為我們只能透過科學方法來認識這些事物。

「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事實上,從科學世界觀的角度來說,人類也是自然的一員。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生命體,出於其演化而來的結構,與生俱來就有各種世界互動、認識世界的方式,不限於科學方法。就此而言,人類會發展出的人文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因此,雖然人類後來發展出了「科學方法」這種較為優化的認識途徑,我們依然不能否定「人文方法」也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可靠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陳教授提及羅素(Bertrand Russell)對「熟知知識(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以及「描述知識(knowledge by description)」的區分。熟知知識指的是我們透過直接的感受、互動與掌握所獲得的知識,描述知識則是理論性的知識。

陳教授認為熟知知識與描述知識不可被截然二分,兩者之間是程度上的差別。而人文學門的一些觀念就較為接近熟知知識,因為它們重視同理及感受。雖然如此,這一切都符合腦神經科學的描述,人文仍然是自然現象。另一方面,人文因此仍然是科學可以研究的對象,也需要科學的補充。人文學門自己也必須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熟知知識其實也是自然現象,有其組成基礎與運作原理。

因此,科學可以幫助人文把熟知知識轉換為更精確的描述知識,並且為人文提供更精密的研究方法,以及協助其排除錯誤,比如排除人類先天認知系統的偏誤、漏洞等等。總結來說,科學與人文其實研究的是同一個自然界;科學非但不應帶來人文危機,還可以幫助人文研究走得更加長遠。

跨科際合作的需求,兼論「人類世」中的人文與科學走向

不同於陳樂知教授從哲學觀點出發,陳竹亭教授(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帶來的是他在教育方面的經驗。首先,陳教授介紹了他為台灣教育部主持的「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簡稱「SHS(Society-Humanities-Science)計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包含人文以及科學的面向,因此 SHS 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以往的教育先是學科主義,然後衍生出「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y)」或是「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也就是由各學科各自探究共同問題,或是由兩個學科進行合作。

跨科際教育則有所不同,它以「真實世界的共同問題」為核心,直接打破學科之間的界線。只要是對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有幫助的知識,參與的學科,甚至政府、產業、民間的 NPO 或利害關係人都擔責分工合作進行知識生產、解決問題。

SHS 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愈趨複雜、多元,且多樣,社會對科學界的要求也跟以往有所不同。科學家開始被要求具備社會意識及社會參與的能力,還有溝通與對話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傳統的科學界非常缺乏的。有鑑於此,陳教授所主持的 SHS 計畫積極推動「問題導向的學習」、「系統思考」、以及「實用方法論上的創新」。他也提到,SHS 計畫的推動非常有賴於大學對本身社會角色的自覺與復興。

陳教授參與的另一個國科會計畫是「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領域研究計畫」。與 SHS 計畫相同,這個計畫也非常重視跨科際教育,並且認知到單靠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真實世界的複雜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人文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陳教授討論到他撰寫的新書《丈量人類世》中的「人類世(anthropocene)」這個概念。「人類世」指的是一個新的地質紀元。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文明成為影響地球環境與生態變遷的關鍵角色。因此,部分學者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人類世」這個地質紀元。

在人類世中,全球有非常多的變遷趨勢,其中一個就是:科學發展帶動理性價值的昂揚,其他的人性價值卻被輕忽。陳教授說,我們培養出了許多「職業科學家」。可是,在科技急速發展的同時,人類的科技文明卻缺乏方向感:我們正面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極大的不均衡。總而言之,他認為「人類的智能尚未學會如何掌舵文明巨輪的方向」。

最後,針對人文與科學應該要如何在人類世中發展,陳教授提出了他本人的看法。首先,科學研究的同儕審核程序需要人文專業學者的投入,也就是科學家不能閉門造車。再來,婦女應該要積極加入科學與科技事業的陣容,因為科學發展不能只由男性思維主導。

最後,未來教育的趨勢必須往跨科際的方向邁進,也就是人文與科學必須並重。如此一來,陳教授強調:「人文的啟發價值和社會重大需求必須挺身而出,為人類文明的永續承擔文明指南針的角色,與科學共同尋求世紀困境的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實作哲學」帶來人文與科學的合作新可能

繼陳竹亭教授分享了跨科際教育發展的大方向後,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則分享了她在科學人文互動的個案經驗。嚴教授身為一個哲學學者,卻在因緣際會下,走上了不同於普通學者每天關在辦公室做研究的路。她為了提升生醫背景的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為了把哲學帶到課堂之外,推動了青銀共學。

嚴教授推動青銀共學,提升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將哲學帶到課堂之外。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嚴教授把社區中的長輩們請到大學的哲學課堂上,與大學生一起進行小組報告。這些生醫背景的學生們未來大多會從醫;因此,對未來將要在醫療院所工作的他們來說,與長輩互動是很好的練習。

嚴教授也針對與學生們未來在醫療場域會遇到的一些價值性思考,與哲學作出連結,讓學生們學習哲學能夠學以致用,對醫療過程有所幫助。舉例來說,她會帶領學生討論如何面對死亡、以及照護倫理等哲學議題。她認為,在學生未來的臨床工作上,這些哲學議題將派得上用場。

除了青銀共學外,嚴教授還以非常不同於傳統學者的方式,進行她個人的哲學研究。傳統哲學學者往往是埋首於書堆中,發展自己的理論;她則是親自到醫療院所中進行田野調查,去訪問醫生、護理師等第一線的人員。藉由直接了解醫療工作者在實作上遇到的困難,她試圖讓哲學能夠真正被實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嚴教授說,這樣的研究方法被稱為「科學實作哲學」。科學實作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其實不單單適用於人文學門,也同樣適用於科學。非常理論性、艱深的基礎科學如果能夠走出象牙塔,了解社會的真實需求,便有機會與人文接軌。因此,不論是科學或人文學門,若研究者可以調整研究方法,從研究對象在實作上的細節出發,再轉而調整自己的理論,那麼科學與人文的互動、合作並非不可能。

科學素養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最後進行分享的是科普媒體《PanSci 泛科學》的知識長鄭國威先生。鄭知識長首先釐清了「人文」的定義:他認為,「人文主義」認為人類可以靠自身的能力認識這個世界,而「人文學科」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學科。從這個定義來看,人文與科學根本就不是分開的;畢竟科學也是人類靠自身能力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鄭知識長提到,台灣的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表現非常優異,世界排名名列前茅。然而,台灣的學生卻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

鄭知識長指出,台灣學生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圖/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LMPST Taiwan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大致可以把人分為兩種:具有「定型心態」與具有「成長心態」的人。前者只重視結果、學習態度較消極,且容易受挫折打擊;後者則重視過程、學習態度較積極,且勇於面對挑戰。鄭知識長指出,具有定型心態的台灣學生似乎占多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知識長在高中時也面臨相同的困境,他那時非常厭惡數學和理化,完全沒有學習他們的熱忱。他後來發現不止他是如此,有許多人也在學生階段就放棄了對科學的學習;這對台灣社會是個嚴重的現象。舉例來說,公投的題目許多都牽涉科學知識,放棄學習科學的公民要如何在這種公投中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考量促使他後來創辦 PanSci 泛科學。

鄭知識長認為,獲得成長心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學會科學原則與方法,也就是用科學方法來面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培養科學素養則需要承認自己對許多事的無知,且需要身處一個好的素養集體之中。最後,鄭知識長勉勵大家一起培養出「科學思辨力」,為本次的論壇畫下一個強而有力的句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_96
3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The Taiwan Association for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MPST Taiwan)為國內非營利法人團體,主要幹部均為國內教授或研究員。本會以促進科學型的哲學研究為宗旨,工作包括國內專業學術工作、跨領域學科交流及哲學普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