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6/14
火星探測車「毅力號Perseverance」在 2020 年 7 月 30 日從地球發射升空,經過六個多月的太空航行後,於 2021 年 2 月 18 日登陸火星。這次的火星 2020 任務 (Mars 2020 Mission) 將達成許多科學目標與新科技的測試,為人類未來的火星探索鋪路。
・2020/07/30
「毅力號」將於 2020 7/30 發射,前往火星執行「火星 2020 探測車任務 」(Mars 2020 rover mission, Mars 2020),進一步探索火星的生物線索,將樣本送回地球,尋找上頭的生命跡象,提升人類對它的認識,也為未來實際登陸做準備。
・2018/11/20
現今人類發射各式探測器至火星上偵測、採樣,就已發佈的新聞而言,在在證明火星是有水的。其實,上世紀科學家也早就從地球上仔細觀察過火星表面的地貌和地形,並推論出火星過去應該是有水的,而且還極有可能存在過大量的水或海洋。
・2017/01/12
對人類來說,前往太空是一項昂貴而且充滿各種危險的旅程。但是機器裝置就不同了。相較於太空人,太空機器的費用較低而且容易維護,只要電源沒有耗盡,它就可以一直執行任務。在外太空的這些探測船不斷帶給人類驚喜,它們發現證據證明火星曾經是一個比現在更溫暖且潮濕的地方,甚至發現它的地表下有水的存在!
・2016/12/12
在火星上發現鐵鎳隕石「蛋岩」,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不過這一次好奇號首度使用化學相機(ChemCam)的雷射光譜儀分析它,在它的雷射脈衝幫助下,我們又可以從蛋岩上發現什麼新的資訊呢?
・2016/11/28
火星就在地球旁邊,但還沒有人真正到過這個紅色世界,不過我們已經送了好幾部車上去,還發射很多太空船繞著它飛、從高空拍照。好奇號探測車是其中最大的一部, 跟地球上常常看到的車輛一樣大。
・2015/04/01
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系助理教授吳欣潔獲得「美國礦物金屬材料學會」(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 TMS)2015年度的「年輕領袖獎」(Young Lead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ward)」。此獎項頒發給40歲以下、學術生涯剛起步,但深具潛力成為材料與工程領域未來領袖的研究者。
・2013/06/20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困難呢?首先,來談談火星與地球間的距離。如以光行距離的時間來表述,則會看到比較實際的數字。一秒鐘的時間,光可以繞行地球表面七圈半,這與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相接近。從地球到太陽表面,光行時間約需八分鐘,亦即約為地球到月亮距離的500 倍。
・2013/02/16
2012年是科學界史詩般的一年,研究者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也有好奇號登上火星。在這飛躍的一年中,兩個最大的突破有賴於驚人的數據量。在過去五年來ENCODE計畫(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由440位科學家組成--已產生15個兆兆位元的數據,以研究人類DNA序列的功能;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已儲存了26個peta (10的15次方)位元由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所產生的數據,物理學家用它來尋找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證據。
・2013/01/18
從好奇號上的兩個重要儀器「α粒子X射線分光儀」(APXS)和「火星手臂透鏡成像儀」(MAHLI)是兩項探測的利器,利用前者從礦脈中偵測到了大量的鈣和硫,因此礦脈來源很可能就是像石膏等水合物一樣的硫酸鈣,經由水溶解的礦物,充填了岩石破裂產生的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