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4/27
植物與昆蟲間有著緊密的關係,有時兩者是相互依賴、雙方獲利的生命共同體間,有時彼此卻是互相競爭、視為敵軍的掠食關係。為了在這場生存遊戲中活下來,刺探敵情、升級軍備當然是少不了的。
・2021/04/22
還記得達爾文的演化論嗎?簡單來說,不同環境因子產生不同天擇壓力,選汰出能適應各地環境、具有不同型態的後代。久而久之,一個物種就可能會慢慢分化成數個型態不同的物種。然而比起觀察兩個已經分家很久的物種,也許研究正在分化的族群更能讓我們釐清物種分化的過程!
・2021/04/02
臨床及基礎研究中,已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人類腸道微生物菌相 (gut microbiome) 能調節免疫系統、心智及其他生理功能的發育 (1-8)。成熟的人類腸道微生物菌相可分為兩大操作類型,分別是擬桿菌屬-雙歧桿菌屬型 (Bacteroides-Bifidobacterium type) 和普雷沃氏菌屬型 (Prevotella type) ,主要決定於飲食、地理位置以及生活型態(9-13)。
評論 ・2021/03/15
有些人天生就是壞人嗎?!— 犯罪基因的發現
    在重大刑案的新聞留言底下,常常可以看到有人說:「都是後天教育惹的禍!」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21/02/27
社會生物學告訴我們,我們感到有吸引力的人,都和基因優勢有關。但有些人雖然長得不出衆,卻大受歡迎?如英國名小説家H. G. 威爾斯(H.G. Wells)雖然醜得有名,聲音又粗啞難聽,卻是一夜能色誘好幾名女性的能手;卓別林又矮又不好看,卻擁有無數風流韻事......在擇偶與性這件事上,迷因理論提出不一樣的見解。
・2021/02/25
還在樂此不疲地在你的社交網站上分享迷因?你可曾想過,也許人類不過是迷因的軀殼……從人傳遞到人的東西都算是迷因。這包含你會的字詞、你所知道的故事、你從其他人身上習得的技能和習性,以及你喜歡玩的遊戲、你所唱的歌,還有你所遵行的規矩。
・2021/02/07
人屬之一的尼安德塔人於四十萬年前出現,三萬九千年時滅絕。但很明顯的,尼安德塔人的 DNA 確實存在於智人的基因內。除了十多萬年以來,每個祖先都是非洲原住民的人們之外,其他現存人類的基因中,都有一部分的基因來自尼安德塔人。
・2021/02/06
可繁殖後代之族群的整體基因,稱作基因庫,但如果個體數很少,基因庫自然也會非常少。這麼小的基因庫內,雖然仍可以交配,卻會成為近親交配。即使個體數增加,也常無法順利復育物種。當鳥與哺乳類的個體數少到一定程度,物種便很難避免走向滅絕的命運。
・2021/02/04
有些物種是因為其他物種的因素而滅絕,而人類便具有這種壓倒性的「滅絕壓力」。在許多例子中,野生生物之間確實會因為競爭、捕食、被捕食等關係,使個體數量減少。但大多數的野生生物並不會因為競爭或被捕食而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