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評論 回應:靠腸道菌就能輕鬆減肥!?真的有「瘦菌」這個東東嗎?

有些人天生就是壞人嗎?!— 犯罪基因的發現

s1000901
s1000901 ・2021/03/15 ・1075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評論由科夥伴自行發表,相關內容遵守會員內容發表規範與責任,此刊登內容泛科學編輯部並未干涉。

    在重大刑案的新聞留言底下,常常可以看到有人說:「都是後天教育惹的禍!」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發生重大的社會案件時(特別是暴力犯罪),往往能夠引起廣泛的關注。而歸咎於加害者父母、老師甚至是週遭曾經取笑過他/她的同學、同事朋友的論點。

    這樣的論點將重大犯罪的成因歸責於整體社會,似乎善良的人經過一系列黑暗的遭遇,才被影響而走上偏路。

    然而,近期芬蘭一群科學家經過採樣並且研究分析,發現暴力犯罪者組身上擁有低活動MAOA基因的比例較一般人遠遠為高。

    其實,相關的研究方向在19世紀就已經被提出。義大利犯罪學家,被稱為刑事人類學派的創始人–切薩雷·龍布羅梭就曾經提出「生來犯罪人」的構想。

    「生來犯罪人」一詞,是龍布羅梭在監獄任職時解剖並觀察到大量的個案所彙整而成,理論提出時引起歐美社會的軒然大波,雖然時至今日有許多研究方法存有爭議,但是已經開啟了人類對於先天基因是否影響最終成為好人或壞人的好奇心!

   而在最新的這個芬蘭科學家研究調查的3種基因中,前2種名為MAOA和HTR2B;據信這兩種基因會造成侵略傾向。提荷南(Jari Tiihonen)博士的團隊,自芬蘭的定罪罪犯收集資料,有些人的罪行與暴力犯罪有關,有些則是竊盜等無關暴力的犯罪。

    提荷南博士挑選MAOA,是因為先前的兩項研究認定,部分MAOA的對偶基因可能會促進暴力行為。HTR2B先前只在一項人類研究中被定為暴力風險因子,但老鼠研究顯示,此看法相當可信。

    研究團隊將志願犯罪者分為兩組,一組為暴力犯罪者,另一組則為非暴力犯罪者;結果顯示,非暴力罪犯擁有低活動MAOA的機率,與一般芬蘭人相近,暴力罪犯的機率高於一般芬蘭人,極度暴力罪犯的機率又更高。這表示低活動MAOA,可能是造成暴力傾向的因素。反之,可能導致暴力傾向的HTR2B版本,在非暴力罪犯、暴力罪犯和一般人身上,都一樣常見。

    前2種基因的研究動機出自假說,第3種基因CDH13則源於全基因組關聯分析,亦即尋找暴力罪犯身上較為常見的基因。這類研究應謹慎看待;由於檢視範圍為全部基因,出現假關聯性在所難免。不過,研究團隊以另一組罪犯確認其結論,亦獲得相同的結果。

    本研究確認了第一種基因可能會影響暴力行為,去除了第二個候選者,並增加了第三個候選者。但最重要的問題是,「影響」一詞到底代表什麼?研究團隊預估,MAOA和CDH13僅與5-10%的芬蘭暴力犯罪有關,代表基因只是個小型因子。

    此外,提荷南博士亦觀察到,在芬蘭,多數暴力犯罪是在酒精或安非他命的影響下發生,兩者都會刺激多巴胺水準;而證據顯示,高多巴胺水準與暴力行為有關。這只是猜測,但本研究確實為MAOA假說提供了第3個資料點;那無法證明假說,但也能讓人更認真地看待此議題。

S0681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