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5/28
許多研究企圖找到憂鬱症的普世遺傳本質或神經本質。但最有可能的是,憂鬱不只是單一的事。憂鬱(你應該猜到了)是一個概念。它是一群多樣的實例,因此通往憂鬱的退化路徑有許多條,其中許多始於不平衡的身體預算。如果憂鬱症是情感的疾患,而情感是你的身體預算好不好(答案:非常糟糕)的整合總結,那麼憂鬱症或許實際上是預算編列錯誤和預測的疾患。
・2020/05/27
在情緒建構理論中,悲傷、恐懼或生氣這樣的情緒種類,沒有明確的大腦位置,而情緒的各個實例,都是需要研究和了解的全腦狀態。因此,我們要問的是情緒如何、而不是在哪裡生成。比較中性的問題,例如「大腦如何製造恐懼的一個實例?」
・2020/05/26
模擬是你的大腦對於世界正在發生什麼的猜測。在每個清醒的時刻,你都要面對從眼睛、鼻子、耳朵和其他感覺器官進來的嘈雜模糊訊息,你的大腦利用過去經驗建構假設(模擬),將之比較從感官接收的雜音。模擬以這樣的方式,讓你的大腦對噪音強加意義,選出相關的並忽略其餘的訊息。
・2020/05/21
人類在看見某些殘缺的圖象時,經常會不自覺將殘缺處其視為一個完整的圖象。作者認為,大腦的內部表徵是傾向偵測到完整的圖像之間互相受到遮蔽,而非四散的圖形。因此,當視覺皮層中的神經元沒有偵測到任何東西出現在前饋感受野時,就會根據周圍的刺激,即反饋感受野中的刺激做出最佳猜測。
・2020/05/20
我們的大腦有一種偏見是將相互關係解釋為因果關係,可以說是不經思考就這樣做。舉例來說:森林浴可以降低血壓,並減少唾液中壓力激素皮質醇的數量。有些研究者將壓力減少歸功於揮發性化學物質,例如樹木釋放的單松烯。但真的是這樣嗎?會不會有其他可能性呢? 這讓我們與所有科學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面對面:相關不等於因果。
・2020/04/28
本書不同於傳統身心二元論的觀點,而是結合神經科學與免疫學,重新思考憂鬱症與身體發炎的關聯性。所以發炎的生理機制真的會讓人產生憂鬱嗎?目前許多研究顯示,發炎出現在憂鬱症或憂鬱行為之前,但光有先後順序還不夠,科學家和醫師仍會質疑發炎是如何引發憂鬱症。
・2020/03/17
科學家依據神經元的數量計算腦力,腦部處理資訊的能力來自於神經元。從這點來看,章魚很不簡單,牠們有三億個神經元。相較之下,人類的腦中有一千億個神經元,但是人類的腦和章魚的腦是無法一起比較的。此外,人類和章魚的共同祖先是一種原始的管狀生物,腦部和眼睛都還沒有演化出來,但是章魚的眼睛和人類的依然非常相似。
・2020/03/09
有位 RDS 先生,中風後出現一種罕見的副作用,不論看到什麼顏色都無法命名。對其展開實驗後,發現他大腦左側病變,切斷了色彩名稱記憶與視覺感知和語言系統間的連結。然而,他仍可將大多數顏色按深淺或其他顏色歸類。結果顯示,他對顏色的認知和語言沒有直接關係這件事,可以推及到健康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