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20年 重設

・2020/12/31
《Nature》刊出了 2020 最佳科學影像吧,從醫學、天文、氣候事件到動物研究應有盡有,可以拼湊這特殊的一年
・2020/12/23
事實上科學上的許多大發現可以說大都是「意外」的,像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就是靠機緣巧合及運氣而發現第一個抗生素——盤尼西林。不僅因此獲得諾貝爾獎,還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舉足輕重的貢獻。
・2020/12/23
為什麼隔離者會想偷偷溜出門?是防疫知識不足,還是社群互動邀約多?經歷 14 天禁閉,他們的心理狀態、社會互動又會有哪些變化?2020 年中研院院區開放日,社會學研究所李宣緯助研究員進行科普演講,分享「防疫點日記」的研究成果,分析影響隔離者服從、配合意願的關鍵因素。
・2020/12/21
上世紀末發明的抗反轉錄病毒療法 (antiretroviral therapy / ART),扭轉了人類和愛滋病毒之間的關係、有效地控制了病毒在人體內的肆虐。但科學界驚奇地發現,有些患者不需要吃藥,體內的病毒也幾乎不會爆發,這是怎麼回事呢?
・2020/12/21
圖靈受到友人刺激專注於學業,他進入劍橋大學後,想到了如何透過自動機器解決判定性問題,並以針對抽象的原則性問題,打造圖靈機。
・2020/12/20
在電馭叛客 2077 的世界觀裡,「人」已經被重新定義。透過各種高科技插件,我們可以強化甚至是替換掉人體內建的脆弱器官,讓鋼鐵與電線無止盡地擴充體能與認知的極限。但是這個過程到底該怎麼進行,從現今學術的觀點來看又有多少可行性?
・2020/12/18
氧化型漂白劑中的氯系漂白劑,若加了含有檸檬烯的其他清潔劑,非常有可能會與漂白水生成的離子進行反應,影響我們的健康,而漂白劑本身在陽光照射下,也有可能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
・2020/12/14
台灣人在結婚、育兒到養老,都即將面臨結構性的改變。同樣的情形,已經更早發生在義大利,本文專訪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對比台灣與義大利的相似之處,帶給我們前瞻的啟示。
・2020/12/05
近期,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團隊研發出一種新的抗癌方式。將必需胺基酸包覆在奈米顆粒上,癌細胞吸收後會使其自行凋亡。雖然這項發現目前仍在早期研究,但在細胞實驗和老鼠實驗,皆有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