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2年 重設

・2012/12/29
為了要讓大家容易明白化學、不再對化學這麼陌生,又要兼顧安全性,科教館費盡心思規劃了全國首座化學展區-「探索化學世界」。展出的主軸跳脫一般教科書從物質講到原子、電子的轉換,改由生活的角度出發,講客廳、廚房、花圃、浴室裡有哪些化學現象。也因為是由生活出發,所以是老少皆宜的展,各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從展覽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資訊。
・2012/12/29
為什麽『公共知識份子』變少了?大學教授拚業績,評鑑成為高教品質致命傷?一群理工與人文、教授與學生、學校與社會的cross talk,SHS計畫成果發表紀錄。
・2012/12/28
公開揭露「某人」是同性戀,一向是件惹人爭議的行為,尤其是當「某人」並未同意被揭露時。然而,即使那個「某人」自己公開出櫃,還是會被有心人批評這種行為不宜,只因為他們心中對於同性戀的某些負面刻板印象被召喚起。
・2012/12/25
速度,無所不在。任何的變化,亦或不變,背後都隱藏著速度的身影。 是了,世界末日後一天的夜晚,我們齊聚在這裡,以PanSci之名,要探討「速度」。
・2012/12/25
從這壯觀的儀器頂點往下瞭望,視線隨它的手臂延伸至4公里外的探測站,我們很容易為這些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創造力驚嘆不已。這個大型團隊裡的人持續會面、討論、設計、測試,最終成功地建造出一台人類史上最靈敏的科學儀器。
・2012/12/25
EyeWire 是我參與過最炫的公民科學計劃。這項由MIT的計算神經科學實驗室(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Lab) 發展的研究計畫,讓每個人都能參與視網膜全神經連結網 3D 圖譜手動建構的工作,將視網膜上的完整樹突細緻三維圖像建構出來。
・2012/12/24
沒有意外的,12月21日的隔天,我們繼續工作,繼續上課,沒有改變什麼。在這段末日傳說的期間,有人擔心會影響民眾的心理,還有教師擔心學生不準備期末考。奇怪的是,筆者遇見的大部分人或學生,都只是把這件事當作閒嗑牙的話題,少有人當真。如果不是媒體的推波助瀾,壓根沒有人會發現馬雅文明跟臺灣有如此重大關連?
・2012/12/22
光是看到商標就想吃了-一點也不誇張,新的研究發現,肥胖的兒童和標準體重的兒童,看到食品商標時腦內的反應不同,或許這是影響他們對「吃」的自制力的關鍵。
・2012/12/21
上個月月底,五名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作家齊聚在英國倫敦,等待英國皇家學會頒發2012年科學書籍獎(Winton Prize for science books)。在晚上頒獎之前,我們把這五名作家找到皇家學會圖書室來,聊聊報導詹姆斯.葛雷易克所謂的「我能夠理解的部分」(very edge of what I’m able to understand)到底是什麼。
・2012/12/21
媒體可以作為民眾接觸公共議題的主要媒介,也可以作為財團、政客、惡霸的最佳化妝師。試想,如果媒體的出資人換成是科學園區、焚化爐或發電廠廠商、製造污染的工業……等,我們會看見什麼樣的科技事件報導呢?廢水、空氣污染看得見嗎?工業職災、工安意外看得見嗎?惡意倒閉、無薪假看得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