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8月 重設

・2022/08/12
數學絕對是科學上非常重要的工具,當科學面對重大疑難雜症時,往往確實是由數學來解決問題。 但究竟是先有科學還是先有數學呢?還是「科學之母」另有其人?
・2022/08/11
牛郎織女在每年的七夕,即農曆七月七日,於鵲橋相聚。可是,這樣每年一次的相聚,要勞動多少隻神鵲呢?
・2019/08/23
明明氣象局說今天下午下雨機率只有20%,為什麼我還是淋成一隻悽慘的落湯雞?重大疾病檢查為何不可以一次就確診呢?本文將透過天氣預報準確度的討論,還有醫院檢罹患疾症查報告的概率分析,在這兩個與生活習習相關的例子裡頭,為我們揭開貝式定理的主要內涵,跟著《跟著網紅老師玩科學》,一起體驗科學如何在日常散發他們的迷人魅力!
・2019/08/17
破解費馬最後定理的世紀任務就像是完成一場接力式的拔河比賽,仰賴歷史上許多數學家的一臂之力,更需要在時間的沖刷與眾人的關注下承擔壓力的決心。從這個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到,數學不是計算,更不是算得快就叫數學好。它是思考與邏輯,能讓許多人投入一生也樂此不疲的遊戲。今天是8月17日,正好是費馬的418歲生日,特別寫這段費馬留給後人的禮物來祝他生日快樂!
・2019/08/15
物理學家也是人,當然也愛美,例如在「近代物理的先驅:馬克斯威」一文裡,筆者談到馬克斯威看到他由實驗導出的電磁方程式缺少對稱之美,因此人為地加入一項「位移電流」,使他在1865年導出電磁波的存在,並證明光是一種電磁波!然而,對稱是否也能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學習過程、或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問題呢?一起來思考看看吧!
・2019/08/09
困擾了科學家兩百多年的哥德巴赫猜想是甚麼?所謂的1+1 難題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本文以哥德巴赫猜想為主軸,從猜想的起源開始,依序介紹猜想的內涵、科學家歷年來的突破,到只差臨門一腳的陳景潤學者,並藉著《跟著網紅老師玩科學》李永樂老師簡單易懂的文字,還有書內可愛生動的圖畫,為我們介紹這一則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科學故事。
・2019/08/07
伴隨父親節的來臨,整理泛科學網站上許多與父親相關的有趣話題,像是為什麼在很多語言中父親都叫 Papa、兩個爸爸是有可能的、摩洛哥國王真的有可能成為888個孩子的父親,以及父親的存在與否可能影響女兒的生殖策略。
・2018/08/24
什麼!形狀也會有「新」的?科學家在皮下組織是由一種新形狀「scutoid」排列而成。此發現可能有助於未來人工器官的研發。
・2018/08/17
「將圖的所有頂點著色,且彼此有邊的頂點必須要塗不同色」許多人可能都在中學階段碰過類似的「點著色」問題,但這個問題如果變成:把平面上無限多個點都當成頂點,這個擁有無窮多個頂點和無窮多條邊的圖的點著色數是多少呢?曾經,他的答案是四種就夠了,但現在有生物學家推翻了這個說法──要五色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