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5/04/17
中研院蔡明道團隊運用 XFEL 技術,以原子解析度拍攝酵素修復紫外線 DNA 損傷的過程,揭示從電子轉移到雙股黏合的細節,為酵素學與藥物研發開啟嶄新可能。
・2025/04/12
清明掃墓季節恙蟲病高發,恙蟲叮咬恐致重症。了解恙蟲病的傳染途徑、症狀與防範措施,是戶外活動健康守護的關鍵。
・2025/03/13
科學界的競爭殘酷無情,Douglas Prasher 曾是 GFP 研究的關鍵人物,卻因缺乏資源與機遇而錯失諾貝爾獎。他的人生充滿遺憾,卻也展現科學家對知識的堅持與熱情。
・2025/03/06
當年送出的基因樣本,成就了諾貝爾獎得主,而他的人生,卻被遺忘在光環之外。
・2025/02/25
2024 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研究 microRNA 的科學家,而秀麗隱桿線蟲再度立下大功。這種模式生物已助攻多位諾貝爾獎得主,成為生物醫學的關鍵推手,影響基因調控、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
・2024/11/11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哈山團隊研發出具阿秒級解析度的電子顯微鏡,實現電子運動的精確觀測,為材料科學和醫學帶來革新應用的可能。
・2024/08/13
埃凡斯提出生乳可能受到汙染而需要消毒設備,卻被認為在圖利廠商。 這位女性科學家從不被認可,轉為受到表彰,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2024/07/24
我們現在能安全地引用動物乳品,都得歸功於發現布氏桿菌,進而促成乳品全面巴氏消毒的細菌學家艾莉絲.埃凡斯。
・2024/06/28
曾任 2023 Taiwan 顯微攝影的評審、成大生醫光學影像核心平台主持人邱文泰,被選為 2024 IOTY 的亞太區評審代表,是台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