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波_96
寒波
193 篇文章・ 1090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8年 重設

・2018/12/24
螞蟻以分工合作著稱,而多數種類的女性螞蟻會分為「蟻后」與「工蟻」兩種角色,稱作「真社會性 (eusociality)」。透過對畢氏粗角蟻這只有女性的蟻群研究發現,決定螞蟻的生殖能力是胰島素基因!
・2018/12/24
從拉馬克和居維葉對演化的爭辯中,我們能明白科學證據的侷限性嗎?當主流權威提出詳實的證據,以堅定的語調發言,支持某一立場時,我們是根據證據與推演而認同他的觀點?或是因為權威講話一定是對的,由於信仰權威而盲目跟從呢?
・2018/09/18
目前唯一出土過丹尼索瓦人的地點,是西伯利亞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丹尼索瓦人就是以此命名),此處也是已知尼安德塔人居住過最東邊的地方。由於丹尼索瓦洞穴內氣候乾燥又寒冷,因此也成為了保存古代 DNA 的寶地,貢獻了不少尼安德塔人與丹尼索瓦人的高品質基因組。而最近發表的論文又報告一個取自此處的古代基因組,但是她不是丹尼索瓦人,也不算尼安德塔人,而是兩者的後裔!
・2018/09/09
狐狸對小王子說:「拜託⋯⋯馴服我吧!」但是,馴化狐狸有那麼容易嗎?俄羅斯進行了 60 年的銀狐馴化實驗,的確出現了「較親人」的狐狸,但是人與狐狸想要像人與狗狗一樣緊密相處,還有很長一段路,並且,野生與馴化的界線難以斷定,而馴化從來都是一件漫長又不知所終的事......。
・2018/08/07
智人與尼安德塔人之外,至今所有滅絕的古人類都是只有化石,不知 DNA;而唯一例外是丹尼索瓦人。目前已知丹尼索瓦人的居住地點,只有西伯利亞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一處,古遺傳學家由此地出土的一位蘿莉手指的骨頭中,取得了高品質的全套丹尼索瓦基因組。 難道再找到更多丹尼索瓦人的化石之前,我們應該無從得知他們的長相?由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 Liran Carmel 博士率領的戰隊,卻出乎意料地提出無比瘋狂的主意:即使缺少新的化石證據,靠著表觀遺傳學仍然有辦法無中生有,重建丹尼索瓦人的面貌。
・2018/06/30
遍及世界各地,各年代的許多古文化、古文明中,都存在犧牲儀式,以人類為祭品也相當常見,出於各種理由、不同方式的人祭犧牲可謂創意無限。最近針對中部美洲阿茲特克的考古研究,讓我們見識到一種極端的犧牲展示型式。
・2018/06/19
冰島位於歐洲外海,面積不大、氣候寒冷,直到公元 870 到 930 年之間,來自挪威的維京人才在此建立較大的殖民地。數百年來冰島的人口都不多,介於 8 千 到 1 萬 6 千左右,1850 年前很少超過 5 萬人,即使經歷最近的成長,目前也只有 33 萬人,與台灣的花蓮縣差不多。
・2018/06/08
番薯(sweet potato)原產中南美洲,雖然它是相當重要的農作物,不過我們仍不太清楚它的起源。另一方面,由於當歐洲人船隊抵達太平洋時,許多島上已經存在番薯,一些考古、語言學研究便認為太平洋島上的番薯,這是大洋洲的南島語族與南美洲早已有過接觸的證據。 不過最近有學者在研究蕃薯與其多種親戚的演化史以後,反駁上述論點,引起許多了質疑。這篇論文有兩大部分,前半著重在探討番薯的家族關係;而引起爭議的是後半討論有關太平洋番薯來歷的部分。到底番薯從何而來,大家質疑的又是什麼?
・2018/05/22
非洲、歐洲族群則幾乎不存在箕形門齒,EDAR 基因的第 370 號氨基酸也多半是纈胺酸;而在美洲原住民與東亞族群中,此一位置是丙胺酸(可以以 EDAR V370A 表示)的比例很高。過去曾有研究估計過此一遺傳變異大約在 3 萬年前誕生,世界上兩群人間差異如此巨大,許多學者認為是受到天擇影響。 那到底箕形門齒到底是否曾替東亞與美洲人帶來什麼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