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188 篇文章・ 365 位粉絲
+追蹤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
研之有物
臉書:
研之有物@Facebook
常用關鍵字
Skinbow
中研院廣告
再生
斑馬魚
蠑螈
B 肝病毒
B型肝炎
B肝治療
PD-1
PM2.5
數理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拓樸超導體
物理
穿隧能譜
OLED
有機元素
有機發光二極體
咸豐草
楊文欽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書單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7/23
再生機制的研究:有可能像金鋼狼或沙威瑪一樣不斷「再生」嗎?
再生並非只存在傳說中,自然界也有奇蹟存在!例如,蠑螈雖然是低等的脊椎動物,但可以從被截斷的手臂切面,長出神經、骨頭、血管與肌肉,再生出完好的手臂。而在脊椎再生的模式中,斑馬魚一開始會因缺乏神經連結而無法再游動,並躺在水缸底兩個禮拜,但待神經重新連結、表皮癒合後,斑馬魚又再次成為一尾活龍、游來游去!
Skinbow
中研院廣告
再生
斑馬魚
蠑螈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7/23
如何走 B 型肝炎治療的最後一哩路–楊懷壹專訪
B 型肝炎是東亞的高致死率流行病,至今台灣仍有 250 萬名帶原者處在肝癌陰影下。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楊懷壹副研究員,投入研究肝炎病毒 20 年,協助建構「肝癌風險計算器」。現在,他與團隊的最新發現,已接近治癒 B 型肝炎的最後一哩路。
B 肝病毒
B型肝炎
B肝治療
PD-1
中研院廣告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7/17
用「生物地球化學」探索物質循環的藍色海洋傳說!
由於生物生長及繁殖所需物質能在地球循環及供應,生命也才得以在這個世界生生不息,這個重要的循環過程,在生命之母的「海洋」也正時時刻刻進行中,而負責循環物質的關鍵主角之一,就是遍布全球上層海洋的「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何東垣團隊,在南海、西菲律賓海、西北太平洋與實驗室之間航行,探索控制不同浮游植物生長及分佈的環境因子,進而刻劃出物質在海洋及地球循環的軌跡。
PM2.5
中研院廣告
數理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6/22
如何用穿隧效應,洞察量子天地?中研院自行架設掃描穿隧能譜
中研院物理所與台大、清大的合作研究團隊,從理論中預測層狀材料 PbTaSe2 可能具有拓樸超導體的特性,並成功合成單晶樣品。經由掃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STEM)確認晶體結構;與中研院的 STM 和 STS 觀測到 PbTaSe2 的表面與電子結構,確認了 PbTaSe2 具有形成拓樸超導的關鍵性質。研究團隊認為這個材料有可能作為發展容錯性量子計算的基礎,並已經相關成果刊載於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STM 與 STS 這些表面技術的突破與應用,可以搭配巨觀尺度的電性、結構等觀測結果。去呼應與驗證肉眼可見的物理現象,是如何對應到原子尺度的電子行為。
中研院廣告
拓樸超導體
數理
物理
穿隧能譜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6/18
螢幕也能超軟 Q!有機元素如何化身成多彩 OLED 有機光電材料?
從貞子可以爬出來的傳統映像管電視,變成影像流暢的輕薄液晶螢幕,許多科幻電影描繪未來顯示器甚至能變成卷軸從手錶拉出來,或直接顯影在汽車擋風玻璃上,這該如何辦到?有機發光二極體,正將色彩與光明帶往以往無法照亮的領域。
OLED
中研院廣告
有機元素
有機發光二極體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6/17
當現代科學遇上神農氏嚐百草:楊文欽如何將藥草變藥物?
長期以來,科學家透過藥用植物中「二次代謝物」的發現、萃取純化,進而發展出保健食品、藥物。日前,楊文欽實驗室團隊發現了「咸豐草」中的「聚多炔糖苷 (cytopiloyne) 」有治療糖尿病的潛能,此發現所衍生中研院專利與技術也成功技轉給國內生技公司,冀望所研發產品可以嘉惠更多糖尿病患。
中研院廣告
咸豐草
楊文欽
糖尿病
藥用植物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6/17
解決對立沒有特效藥:從認知科學找到社會衝突的原因與解法
為何不同立場的支持者,總深信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洪子偉,探討社會心理學家海特的認知模型,結合自身經驗與論點,試圖找出化解社會衝突的解方。
中研院廣告
心理哲學
族群對立
民主社會
海特
直覺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6/13
天氣與發電究竟有多纏綿?郭志禹帶你一窺科學的「風中奇緣」
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但要把風力運用於生產能源,「可預測性」是極其重要的條件。中研院應科中心郭志禹副研究員,將氣象預報所使用的 WRF 模型,比對在風場實際測得的天候數據,再把得到的結果應用於風力發電的效能預測上。對於能源政策的擬定、資源配置、機械設備維運時程安排等,都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
WRF 模型
中研院廣告
可預測性
尾流
氣候
風力發電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5/09
化學有趣在哪裡?做實驗怕水逆嗎?和科學玩成一片的科學家林志民
大氣中存在許多分子,雖然看不見,卻跟人類生存密切相關。例如「過氧化氯」加速臭氧層被破壞、「克里奇中間體」影響酸雨的形成。這類基礎研究的成果雖無法賣錢,但對於理解大自然的力量相當重要。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所-林志民研究員,將研究分子和化學當作夢想職業,並創辦《科學家在玩什麼?》體驗營,讓高中生體驗科學之趣味與精髓。
中研院廣告
化學
化學研究員
實驗
林志民
科學家玩什麼?
0
0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05/08
超高速光學顯微技術,連使出電光一閃的病毒粒子都拍得到!
動體視力對於運動員很重要,而研究移動快速的細胞、病毒、細菌時,為了讓顯微鏡底下的世界看得更快更清楚,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謝佳龍助研究員,與團隊一起研發每秒可拍五十萬張影像的光學顯微技術,有助科學家在對生物系統造成最小干擾的情況下,直接觀察奈米尺度的活體現象。
COBRI 顯微鏡
中研院廣告
光學
光學顯微鏡
單分子生物研究
奈米活體
病毒
0
0
上一頁
1
...
17
18
19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