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物理雙月刊_96
物理雙月刊
54 篇文章・ 15 位粉絲
《物理雙月刊》為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旗下之免費物理科普電子雜誌。透過國內物理各領域專家、學者的筆,為我們的讀者帶來許多有趣、重要以及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並帶領讀者一探這些物理知識的來龍去脈。透過文字、圖片、影片的呈現帶領讀者走進物理的世界,探尋物理之美。《物理雙月刊》努力的首要目標為吸引台灣群眾的閱讀興趣,進而邁向國際化,成為華人世界中重要的物理科普雜誌。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16/10/04
細數英法的千年恩仇錄,除了兵馬干戈交鋒之外,這兩個科學大國在科學方面的競爭,也是班班可考。格林威治天文台與巴黎天文台爭奪本初子午線的故事、兩國的頂尖天文學家之戰以及許許多多偉大的世紀發現與觀測,都是英法雙方在天文路上競爭的精采片段。
・2016/10/11
匈牙利科學院 Attila Krasznahorkay 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過去三年的時間,研究一個特殊的核反應,從這個實驗中,他們認為他們發現了一個自旋為 1,質量為17 MeV 的新玻色子。這個結果登在今(2016)年一月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2016/10/18
談低溫科技,為什麼要愈低溫愈好?到底多低了是低?隨著科技的進步,往往為了技術應用而追求低溫,過程又發現了新的自然現象,激發科學研究,又再促成新的技術。這也是為什麼低溫科技一直備受矚目的原因。
・2016/11/01
最近有幾項實驗結果發現,在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的海床中,於 650 到 80 0萬年前和 170 到 320 萬年前這兩個時期的沉積物中,都含有比背景更多的鐵 60 同位素,這個現象甚至可以在月球岩石的樣本中觀察到。一般認為這些同位素並不是來自地球本身,而是由距離地球約 300 光年左右的超新星爆炸。
・2016/11/08
超導是一種自然現象:當一電導體降溫到它的特定超導轉變溫度,電阻就會完全消失。這個自然界奇特現象,在被發現以前,沒有人會知道它們的存在,也絕不可能經由技術去發明。一旦被發現後,科學家才經由研究去瞭解。如同這樣的自然界相變,在各個領域都有了很多應用,促進工業、經濟進展,提升人類生活品質。
・2016/11/22
海王星的發現也是英法千年恩仇錄的一環?法國的勒維耶(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和英國的亞當斯(John Couch Adams)不約而同找到了海王星的線索,引發了後續一連串的紛爭。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2016/12/12
「在自然中看見科學,用科學來理解自然。」孫維新用這一句話作為演講開頭,他還開玩笑說,除了是因為這句話包含了「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自然科學」四個字之外,更是因為人們對物理的認識都是從自然而來。然而在理解自然現象背後的道理時,人們卻常常出錯,孫維新認為這原因有兩種:物理知識不正確、大腦認知有問題,而更多時候是以上兩者的結合。有哪些我們平常難以察覺的錯誤物理知識呢?來與孫維新館長一一打破吧!
0
0
・2016/12/13
科學研究,是社會集體努力的成果,它需要很多元的人,也需要相互合作,因此就算是科學研究也避免不了人的問題。藉由歷史,尤其是科學史,可以讓科學家有更宏觀與更深的視野。
・2016/12/27
質子半徑是多少?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物理學家,這麼小的物質該如何準確測量?一個國際團隊對一個由緲子與氘所結合的緲氘原子進行了仔細的光譜測量,並進而測量出氘原子的半徑。他們發現氘原子的半徑比過去的測量結果更小,進而推出質子的半徑也比過去的測量來的更小。
・2017/01/10
山寨科學是一種社會性的精神疾病,而且是強力到無法在公共場域與之抗衡。做為公眾主要資訊來源的媒體只對事物是否流行而非正確有興趣。還好,在相對具有保護性的學校圍牆內,我們還是有機會接觸到未來的主人翁們,而且希望我們的子孫以及他們的孩子們不要再屈服於折磨我們這一代的非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