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12/05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助研究員陳科榮,利用電腦模擬了解超新星爆發的機制,以及超新星與宇宙學的關聯。
・2016/11/01
最近有幾項實驗結果發現,在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的海床中,於 650 到 80 0萬年前和 170 到 320 萬年前這兩個時期的沉積物中,都含有比背景更多的鐵 60 同位素,這個現象甚至可以在月球岩石的樣本中觀察到。一般認為這些同位素並不是來自地球本身,而是由距離地球約 300 光年左右的超新星爆炸。
・2013/04/25
220萬年前,超新星爆發的殘骸灑落地球,細菌將其中的鐵同位素留在細胞內,形成海洋沉積物,為宇宙歷史留下見證。此發現若經確認,會是生物為超新星爆炸留下的首筆紀錄!
・2013/02/16
位在天鷹座方向的W49B是個高度變形的超新星殘骸,距離地球約26,000光年,由一場罕見的超新星爆炸所產生,形成迄今估計約僅1000年左 右。有趣的是,它爆炸後的物質並不是對稱性的向外拋出,而是向兩極拋出的物質多於向赤道方向者。此外,有研究證據顯示這場超新星爆炸的結果,在中心處遺留 的並非是常見的中子星,而是一顆黑洞;如果這項研究得到證實,那麼W49B將是銀河系中最年輕的黑洞。
・2012/10/19
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太空總署(ESA)的Integral X射線太空望遠鏡,首度在1987A超新星殘骸(SNR 1987A)中直接偵測到放射性鈦元素。這些天文學家認為:過去至少20年中,SNR1987A很有可能是受到放射性鈦在衰變的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激發而發光。
・2012/05/24
根據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超新星爆炸和黑洞怪獸的噴流,像是清除道路上的落葉用的吹葉機一樣,時常會將星系中製造新恆星所需的氣體塵埃等物質吹到星系之外。這項發現,填補了一個關於星系演化尚未完全解決的難題。
・2011/11/24
宇宙中的大部分重子物質(baryonic matter) 是帶電粒子和離子,即所謂的「電漿(plasma)」。電漿流可在各種大小的空間尺度中移動,穿透行星之間的行星際空間,也會穿越恆星之間的星際空間或星系之間的星系際空間。當超音速(supersonic)電漿流遇到如行星或恆星磁場、另一股速度慢一點的物質流等阻礙時,會產生震波(shock wave,或譯為衝擊波)。
・2011/10/07
天文學家推測:洪伯II星系裡這些精細而明亮的氣體殼層,應該是歷經數代活力充沛的恆星演化後的結果。高質量恆星(high-mass star)從稠密的氣體雲中誕生,之後發出強烈的恆星風將周圍物質吹開;到了生命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將已經比較沒那麼稠密的氣體往外推,並加熱這些氣體使其發光,最後就形成了今日所見的泡泡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