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雙月刊_96
物理雙月刊
54 篇文章・ 15 位粉絲
《物理雙月刊》為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旗下之免費物理科普電子雜誌。透過國內物理各領域專家、學者的筆,為我們的讀者帶來許多有趣、重要以及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並帶領讀者一探這些物理知識的來龍去脈。透過文字、圖片、影片的呈現帶領讀者走進物理的世界,探尋物理之美。《物理雙月刊》努力的首要目標為吸引台灣群眾的閱讀興趣,進而邁向國際化,成為華人世界中重要的物理科普雜誌。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17/01/10
山寨科學是一種社會性的精神疾病,而且是強力到無法在公共場域與之抗衡。做為公眾主要資訊來源的媒體只對事物是否流行而非正確有興趣。還好,在相對具有保護性的學校圍牆內,我們還是有機會接觸到未來的主人翁們,而且希望我們的子孫以及他們的孩子們不要再屈服於折磨我們這一代的非理性。
・2018/04/01
最近坑好坑滿的魔法少女小圓外傳MGO終於開服了!這個之前造成話題的暗黑動畫把魔法少女從以往散播歡樂散播愛的角色,變成了不小心就會斷頭的危險職業,那我們來看看如果以進入研究所為條件與QB簽約的研究生,成為研瑞時,會放出多少能量?
・2017/07/26
49-量子位元 (qubit) 的量子電腦所使用的的量子位元是由超導線路製作,每一個量子位元將被定在一個二元狀態系統的某一個精確的量子態,一個大約50個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就可以在執行某些困難任務的速度上超過最快的古典電腦。這次量子電腦主教級大師約翰.馬丁尼斯 (John Martinis) 的測試將成為量子電腦技術的里程碑。
・2017/09/23
目前許多國際研究團隊包含卡內基天文台、加州理工學院及日本國立天文台,都如火如荼地進行尋找第九行星的觀測工作,尤其是位於夏威夷的 Subaru 望遠鏡,由於它是目前口徑最大(八公尺)的大視場望遠鏡,所以擔任起許多重要的觀測工作。所以第九行星到底存不存在?相信這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真相大白了。
・2017/10/29
你有沒有發現,為什麼許多超人他們都是「光頭」?像是一拳超人中的埼玉老師和七龍珠中的克林,是因為越「禿」越強?還是這樣的造型越能吸引觀眾的喜愛?讓我們根據物理的解釋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超人們都「禿」了。
・2020/08/25
克里斯多福諾蘭所執導的最新電影──《天能 (TENET)》預告片中,隱約可以再次看出諾蘭導演對於把物理學元素,導入娛樂大片中的可能性。在最新電影中,諾蘭導演或許是想要連結「高熵變成低熵」這個類時間倒流的想法,也就是物理世界中時間也是可以有對稱性的想法,成為天能本片的中心科學,也讓我們期待正片上映後真正的故事發展!
・2016/10/11
匈牙利科學院 Attila Krasznahorkay 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過去三年的時間,研究一個特殊的核反應,從這個實驗中,他們認為他們發現了一個自旋為 1,質量為17 MeV 的新玻色子。這個結果登在今(2016)年一月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2017/02/21
荒勝文策對於日本科研基礎有非常大的貢獻,然而在大時代下,被迫停止相關研究,不過他的影響力以及成就依然存在,晚輩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雖然感嘆但也算是一種欣慰吧!
・2017/03/31
不同於國內的教育體制,紐西蘭獨創的 NCEA 考試制度,以複雜的評分方式讓學生的成績單上除了數字,更可以看出一個學生具體的長處和優點,讓大學教授或雇主更精確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成果。
・2017/05/10
科學源於自然哲學,「我怎麼會是哲學博士」這個問題好像就解決了,而對智慧的熱愛應該是哲學或科學家基本的性格,增進對自然界的整體瞭解應該是首要的目標,而我們已是專而不博,一加一大於二的合作應該受到鼓勵;相反的,太注重「功勞分配」、「名利歸屬」考量不免產生的負面影響,我們是不是應該少點計較多點合作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