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6/22
環評不僅是政治角力的過程,也充滿了需要科學知識的評估方法、力臻平衡的制度程序、更有身在其中的人想對現行制度死角提出的提醒。對任何一個非環評專業的讀者來說,環評的諸多細節足夠讓人暈頭轉向了。4 月 26 日泛科學院的「環評怎麼評?環評委員告訴你」講座,便邀請到李堅明和劉希平兩位委員分享環評的內部知識,讓環評離大眾更近一點點。
・2018/06/22
箱水母是刺絲胞動物門中毒性最強的物種。刺絲胞動物門包括了水母、珊瑚和海葵,屬於最早出現的動物支系。大約六億年前,在骨骼、外殼和腦出現之前,就和其他的動物分道揚鑣了。身為掠食動物,刺絲胞動物缺少了我們所認知的標準武裝,而是在觸鬚上布滿許多含刺的細胞,能在剎那間送出致死的毒液。
・2018/06/22
我們的靈長類祖先屬於毒蛇的獵物而非掠食者,毫不意外地對毒液沒有抵抗力,連史蒂夫那樣的能力都沒有。但是有少許證據指出,由於我們具備了適應性免疫系統,所以能獲得某種程度的抗毒能力。然而很不幸地,也因為相同的系統,讓我們對通常無害的毒液(例如蜜蜂的毒素)產生過敏反應,有時會因此死亡。
・2018/06/22
如果你打算開列地球上最怪異動物的清單,那麼鴨嘴獸勢必輕易入榜。鴨嘴獸真的很怪,以至於喬治.蕭(George Shaw)在 1799 年首度對鴨嘴獸進行科學描述時,簡直不敢相信真的有這種動物。哺乳類、卵生、鴨子嘴,把這些組合起來已經夠奇異了,但鴨嘴獸還有一個更詭異的特徵「雄鴨嘴獸具有毒刺」,而且是被刺到就得送醫院的那種等級。
・2018/06/20
癌症奈米化療藥物可望大幅降低破壞正常細胞的機率,減少副作用!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研究員羅傅倫研究團隊發現一種簡單且通用的化學方法,能有效使抗癌藥物主動裝載並穩定保留在奈米微脂體內,一路直達癌細胞再釋放出抗癌藥物,避免藥物在體內循環過程中過早外洩,引發全身毒性。
0
0
・2018/06/15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顏雪琪副研究員研究團隊,日前新發現一個由蛋白質管理蛋白質品質的機制:CRL2 蛋白質能辨識出缺陷蛋白的尾端特徵,進而將其標記、清除。此品管機制的發現為蛋白質降解調控之研究豎起一座里程碑,為蛋白質生物工程應用注入了新的思維,並有助發展蛋白質品管缺陷疾病醫療策略。
0
0
・2018/05/15
只要轉換成嶄新而規模適中的科學和善待自然的技術,科學和技術將會變得多麼親近呢?要拯救地球的危機,就要繼承以往科學和技術的成果,然而要在不受其侷限的情況下,創造構想嶄新的科學和技術。將嶄新的風氣帶進科學中,讓轉型的時代更進一步大幅發展的人,就是肩負未來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