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MathMenu.js
諾貝爾化學獎譯文_96
諾貝爾化學獎譯文
15 篇文章・ 23 位粉絲
「諾貝爾化學獎專題」系列文章,為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蔡蘊明等譯者,依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的新聞稿編譯而成。泛科學獲得蔡蘊明老師授權,將多年來的編譯文章收錄於此。 原文請參見:諾貝爾化學獎專題系列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21/10/27
班傑明•李斯特和大衛•麥克米蘭獲得了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開發了一種新而巧妙的工具來建構分子:有機催化。它的用途包括研發新的藥物,以及使得化學更為環保。
・2022/01/05
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發現 CRISPR/Cas9 基因剪刀的夏本提爾與道納。這種基因編輯技術能夠修改 DNA,目前廣泛用於改良農作物品種,也是治癒遺傳性疾病的一線希望。
・2022/06/03
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兩位醫生,他們提出有關細胞中水與離子通道的開創性發現,在增進瞭解細胞如何運作的基礎化學知識方面,有重要的貢獻。
・2022/01/08
2018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阿諾、史密斯和溫特。透過研究酵素和噬菌體的運作機制,他們得以人為控制「演化」現象;同樣的原理也能用於開發新藥和生質燃料。
・2022/09/13
200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三位化學家所共同獲得,表彰他們發展歧化反應在有機合成上的運用所造成的卓越貢獻,此成就已經在化學工業上成為一項重要的方法。
・2022/09/12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三位得主,研究在細胞中如何對一些不需要的蛋白質加上一種稱為泛素的多胜肽標籤,調節蛋白質的存在;他們的研究在化學知識上有重要的突破。
・2016/10/06
2016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索瓦(Jean-Pierre Sauvage),史托達特爵士(Sir J. Fraser Stoddart),和費倫加(Bernard L. Feringa),這是因為他們開發出了比頭髮還要細上千倍的分子機器,這是關於他們如何將化學分子連結在一起並設計出各種機器,包括微型電梯,馬達以及微型肌肉的故事。
・2014/10/09
艾瑞克・貝齊格(Eric Betzig),史蒂芬・海爾(Stefan W. Hell)以及威廉・莫納(William E. Moerner)等三人得到了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因為他們越過了一個科學上設想的限制,也就是一個光學顯微鏡永遠無法超越0.2微米的解析度規格。利用分子的螢光,科學家現在可以監看在細胞內部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可以觀察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之聚集,也可以在奈米的尺度裡追蹤細胞的分裂。
・2015/10/08
從一個細胞到另外一個,從一個世代到另外一個,控制人類形體的基因資訊在我們的體內流傳了千百年,它不斷地受到來自於環境的攻擊,但讓人驚訝的仍能保持完整。Tomas Lindahl (林達爾)、Paul Modrich (莫瑞克)、與Aziz Sancar (桑賈爾) 獲得了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因為他們繪製並解釋了細胞如何修補它的DNA而保護了基因的訊息。
・2022/06/01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由三位學者共享,其研究涵蓋了兩個重要領域:質譜與核磁共振。二者可解決巨大生化分子結構,此成就使得化學生物成為現今的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