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技大觀園
82 篇文章・
1126 位粉絲
為妥善保存多年來此類科普活動產出的成果,並使一般大眾能透過網際網路分享科普資源,科技部於2007年完成「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的建置,並於2008年1月正式上線營運。
「科技大觀園」網站為一數位整合平台,累積了大量的科普影音、科技新知、科普文章、科普演講及各類科普活動訊息,期使科學能扎根於每個人的生活與文化中。
常用關鍵字
科技大觀園
・2021/10/13
作為生醫研究的幕後推手,每隻基改實驗鼠都是具有個性及生命力的個體!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秦咸靜表示,牠們不只是實驗材料,更是新藥開發的大功臣,值得享有更多尊重和福祉。
科技大觀園
・2021/10/13
相信台灣大部分的學生都有參訪故宮的經驗。心路及路程不外乎,從停在至善路的遊覽車上走下,與同學呼鬧一陣,再頂著大太陽走上蜿蜒的階梯。路上陳設著面露威嚴的石獅,透露了某種象徵國族的沈重氛圍——你隱約開始覺得,接下來的3小時,恐怕會比想像中來得漫長......
但事實上,故宮的策展比你想的鮮活許多,只要能理解銘刻在青銅器上的古文,你就能聽到銅器們的低語,正在訴說遠古的敘事。而每日埋首於古物鑑識的故宮研究員張莅,透過日新月異的科技分析技術,就像是有能力穿越古今的「古物口譯」,與你我分享那些低語,到底訴說了什麼,就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研究成果吧!
科技大觀園
・2021/10/18
「AIOT 智能羽球訓練模式」計畫以智能球拍、智能手錶、高速攝影機捕捉運動資訊,再透過 Wifi 上傳到雲端的 AI 運算中心,最後將計算結果呈現在電腦螢幕及手機 APP 上,幫助教練與選手觀察動作變化。
科技大觀園
・2021/10/21
2019 年 7 月 9 日,一艘獨木舟划入「與那國島」,它從臺灣出發,經歷了 45 小時的航程。同樣的旅程也曾在 3 萬多年前發生嗎?這是海部陽介主導的研究計劃「跨越黑潮——復現 3 萬年前的航海」希望回答的問題
科技大觀園
・2021/10/25
當氣象衛星繞著地球運行,會與某一 GPS 衛星逐漸遠離,GPS 訊號的傳輸路徑會越拉越長、越來越靠近地面,觀測每一層大氣對訊號造成的偏折角,就能回推各層大氣的狀態,這就是「掩星觀測」。
科技大觀園
・2021/10/29
頭痛的發生有一定的病生理機轉機制,所以它是一種疾病,只是時常被忽略,其實台灣有非常多嚴重的慢性偏頭痛患者,卻常依靠藥物來止痛,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科技大觀園
・2021/10/29
張鈞翔從小便是動物的愛好者,也喜歡恐龍。出於興趣,他在東海大學生物學系取得學士與碩士之後,留學英國成為倫敦大學的古生物學博士,返國任職於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博物館的日常工作以外,也埋首於化石研究,替臺灣豐富的化石留下一筆又一筆紀錄。
科技大觀園
・2021/11/01
大強子對撞機在 2012 年就撞出希格斯粒子!讓物理界一片歡欣雷動,主要貢獻者也獲得隔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之後,研究團隊將對撞能量調高,希望能撞出更稀有的事件,填滿目前理論的漏洞。
科技大觀園
・2021/11/04
多頻譜影像處理演算法應用在各式對地、對空及對海飛彈,以及各式影像偵蒐系統的 ATR 設計開發上,成為新一代的鷹眼。
科技大觀園
・2021/11/15
你是否聽過「人生會背叛你,但數學不會,數學不會就是不會」這句話?為什麼在臺灣,數學特別「困難」、「聽不懂」呢?
[DEBUG] 16:01:30:526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ERROR] 16:01:30:746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6:01:30:747 [
"executeGtm error:",
{}
]
[LOG] 16:01:30:917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WARN] 16:01:30:970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16:01:30:971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