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時間篩選:5月 重設

・2019/01/31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那個讓人手心發汗、超想要賴在家裡不想上學的早晨嗎?那個和其他同學一起排隊讓醫生打上一針、明明眼角泛淚卻還得故作堅強的時候看似混亂,但其實是醫學與公衛歷史上重要的一環。
・2019/02/01
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感染所導致,是目前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七位。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的目的是提升免疫系統識別體內有人類乳突病毒的機率,間接降低感染病毒與發生後續相關疾病的機會。
・2019/03/16
利他能其實是用來治療注意力不足 (ADHD) 的藥物,讓注意力不足的孩子能專注課業。「利他能」並不是大雄的記憶吐司,對一般人而言也沒有迅速提升智商,達到頭好壯壯的效果。
・2019/03/22
護眼不只葉黃素,蝦紅素 、花青素、β胡蘿蔔素與維生素A這些營養成分都和保護眼睛有些關聯,快來看看怎麼吃、為什麼這些營養成分和眼睛有關係吧!
・2019/05/11
什麼?不是都說左腦掌管理性與邏輯,右腦掌管感性與創意嗎?事實上,無論是在神經科學、心理學或是解剖學等領域,都沒有證據支持左右優勢半腦的說法。沒有誰是完全的左腦人或右腦人,人類多半時間都是「全腦人」。
・2019/06/13
連應該對於基礎藥物有一定認識的健教老師,都以為避孕藥僅用於避孕,就更不難想像一般人對於「使用避孕藥物」所存在的誤解。 避孕藥其實是一種過於簡單的俗稱,口服避孕藥其實是兩種人造荷爾蒙的混合藥物。早期的避孕藥以黃體素 (Progesterone) 為主;較新的避孕藥則還會混合少量的雌激素 (Estrogen)。雌激素與黃體素都是原本就存在於人體體內的荷爾蒙 (Hormone,也稱激素),無論男性或女性的體內,都存有一定的比例。只不過在女性,雌激素的比例遠高於睪固酮;而男性的血液中,睪固酮的比例較雌激素高出許多。也正是荷爾蒙濃度的改變,影響了女性經期的週期
・2019/09/28
人工流產的施行,必須要保護孕婦,也需要降低孕婦與親屬事後在心理上的衝擊。考量到要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時間,但又不能持續拖延:太早還不能完整評估胎兒健康,太晚可能會危及孕婦生命安全,在醫療技術和倫理上需取得平衡。因此自 74 年台灣訂立執行「優生保健法」細則以來,與英國 NIH 作法相仿,設定 24 周為人工流產的底線。
・2020/01/03
人類使用大麻的歷史相當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1]。過去五千年來,人類一直認為大麻具有鎮靜、興奮、致幻等效果,在許多宗教與傳統儀式上,作為助興物質使用。一直到現代社會,也有許多倡議團體,開始要求各國政府基於藥用和娛樂用途,討論大麻合法化的議題。但到底就科學證據上來說,人們又對大麻了解多少呢?
・2020/02/03
為了掌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了解病毒可能的傳染途徑,進行演化樹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是對於了解新型病毒相當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運用巨型分子演化分析的技術,了解病毒遺傳物質分子(DNA或RNA)演化的過程,是科學家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工具。隨著疫情發展,能夠縮小新型病毒的可能起源,也會是左右防疫策略的重要參考資料。
・2020/02/22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由於全球化的盛行,全球的感染疫情事件也越來越頻繁。SARS、MERS、伊波拉、流感等幾次的重大疫情,都讓全球的公衛體系不斷受到考驗。讓跨領域的多種新科技有機會投入防疫工作,成為現代公共衛生在預警和治療上搶得優勢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