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Jacky Hsieh
Jacky Hsieh
57 篇文章・ 0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12/11/11
決策快因而導致錯得多這樣的tradeoff(用速度換取正確率)已經有許多先前的研究支持,大腦在做深思熟慮或快速的決策用得是一樣基礎的方法,但快速決策時,為了縮短決策時間,大腦便減少了在前額葉與頂葉皮質的特定神經元累積活化的情況。也因為大腦做快速決策時,比起深思熟慮是根據較少的訊息,也因此增加了錯誤的可能性。
・2012/11/24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研究饒舌歌手在即興創作時,大腦的活化情形,發現即興歌詞的過程在大腦的前額葉有比起一般表演活化的差異,並提出一個新的與即向創作和力圖創意有關的神經網絡。
・2012/12/11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攝食過度(hyperphagia)與健忘(amnesia)有關;一個新的研究指出,回憶一餐讓你有飽足感,情節記憶可以調整你的食慾。
・2012/12/29
為什麽『公共知識份子』變少了?大學教授拚業績,評鑑成為高教品質致命傷?一群理工與人文、教授與學生、學校與社會的cross talk,SHS計畫成果發表紀錄。
・2013/01/23
學理工的人比較沒有同理心嗎?根據研究指出,是的,比較沒有同理心。
・2013/01/27
生活史理論是,越少達到性成熟可能性的動物,繁衍策略越快。而新的研究發現,在嚴峻、不確定的環境(例如:貧窮、戰亂…)長大的小孩,比起在安逸環境長大的小孩,通常較快適應生活策略,願意承受較高的健康風險,所做的決定比較衝動,也比較敢做有風險的選擇,而在安逸環境長大的人則相反。
・2013/02/17
為了瞭解是否運動訓練的刺激會促使運動員有較佳的準備歷程,中央大學與陽明大學的研究者,招募不同運動類型的運動選手,比較不同運動經驗背景的大學生,在準備歷程的表現。結果發現網球運動員顯著的比起不運動的學生能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快速的執行動作反應。
・2013/03/02
在認知神經科學的許多動物實驗,常使用猴子來做神經生理研究,然後根據其結果,再使用如核磁共振(fMRI)或跨顱磁刺激(TMS)等,非侵入式的研究方法,應用在人類身上,探究大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而閱讀《想像的力量》後才知道,比較認知科學,則是觀察黑猩猩在野外,或是實驗室中的行為,和人類的相同與相異,以演化的角度了解「人,何以為人?」
・2013/03/07
假設你現在有顆蛀牙,用舌頭去舔舔它,感覺似乎有個不可思議的大凹洞在裡頭;要是到了牙科,把蛀牙的照片等比例放出來看,似乎比起原本你心理想像的畫面還小了一點?
・2013/03/19
我們說快樂時光過得特別快,痛苦的時光則格外漫長,時間感與感受經驗有關。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Eugene Caruso一篇發表在最新的《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指出,甚至是我們在空間中移動,也影響到對時間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