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氣管切開術:華盛頓錯過的那一線生機──《八卦醫學史》

azothbooks_96
・2016/03/23 ・3630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02 ・六年級

一七九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華盛頓頂風冒雪騎馬來到了他的家鄉維爾農山。第二天,他的咽喉開始有些嘶啞,感到疼痛。第三天凌晨,他開始發燒,全身發抖,喘氣粗重,呼吸很困難。華盛頓發病很急,病情進展飛快,主要症狀為咽喉疼痛、嘶啞、呼吸困難,伴有寒戰和發熱。這是比較典型的急性咽喉炎的表現。

從紀錄來看,華盛頓和他的醫生採取了完全錯誤的處理辦法。

二○○五年,美國線上(AOL)和探索頻道發起了一個「最偉大的美國人」的投票,數百萬名觀眾提名票選出他們心中最偉大的美國人。根據投票結果,美國人心中「最偉大的美國人」的前三名分別是:第四十任美國總統隆納德.雷根、第十二任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著名黑人運動領袖和人權活動家馬丁.路德.金恩。

嗯?有沒有搞錯,怎麼少了一個人?

對,確實少了一個人: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他僅僅排名第四名。由此可以看出一人一票的選舉有時候確實很不可靠。

華盛頓無疑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華盛頓去世後半世紀,在遙遠的東方,一個叫徐繼佘的福建巡撫,編了一本叫《瀛寰志略》的書,裡面這樣評價:「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襲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rant Wood; "Parson Weems' Fable"; 1939; oil on canvas; Amon Carter Museum, Fort Worth, Texas; 1970.43
華盛頓砍打櫻桃樹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是虛構的XD)。圖片來源:wiki

不過,作為從小聽華盛頓砍櫻桃樹故事長大,對華盛頓敬仰無比的人,我還是忍不住要雞蛋裡挑骨頭吐槽一下。

華盛頓「起事勇於勝廣」,是有醫學方面原因的。以現在的標準看,華盛頓的家族成員都不長命,他的曾祖活到四十四歲,爺爺活到三十九歲,父親活到四十八歲,大哥活到三十四歲,二哥活到四十二歲。幾代人沒有活過五十歲的,而獨立戰爭爆發那一年,華盛頓四十三歲。

更重要的是,華盛頓沒有生育能力,他娶了一個富有的寡婦,將對方與前夫的兩個孩子當自己的孩子撫養。

說實話,一個人有了老婆孩子,就很難不顧一切耍光棍了。想阿寶當年單身一人的時候,脾氣暴躁得很,和主管抬槓吵架是家常便飯。到後來有了老婆就收斂了很多,等有了兒子,就基本變成乖爸爸了。自己再不濟,也得考慮老婆孩子是不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伍子胥日暮途窮,故倒行逆施。華盛頓日暮途窮,又沒有子嗣,他造起反可不就勇於勝廣嘛。既然沒有親生兒子,那何不就「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得一個「天下為公」的美名呢。

而華盛頓只做兩任總統就不再連任,堅決回家養老,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華盛頓有嚴重的牙病,最後滿嘴就剩一顆牙。您當總統了,總不能癟著嘴說話漏著風接待外賓吧,於是找人給他裝了假牙。

那副假牙是怎麼做的呢?《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上,有華盛頓下牙床牙托的照片。這個牙托由河馬牙做成,八顆不知道哪裡來的人牙被用金鉚釘鉚在河馬牙托上,然後在河馬牙托上掏個洞套在華盛頓僅剩的那顆牙上。最後那位高明的牙醫還沒忘記在牙托上刻上「這是偉大的華盛頓的牙齒」,以及自己的大名「J.格林伍德」。

這副河馬牙托頂著華盛頓的上嘴唇,使得偉大的美國國父就有了這麼一副「類人猿般怪異的下巴和唇線」,你找張華盛頓的照片看看就明白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1_george_washington-1-
華盛頓肖像。圖片來源:wiki

可想而知,戴著這麼一個東西的感覺和受刑差不多,華盛頓勉強堅持了兩屆,實在受不了那罪了,於是堅決拒絕連任。老子不陪你們玩了,回家養老去了。

華盛頓一生,可謂風起雲湧精彩絕倫,經歷了無數的大風大浪。但最後,他卻被一個在現代醫學看來很好處理的小毛病奪去了生命,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我們首先看華盛頓的發病:一七九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華盛頓頂風冒雪騎馬來到了他的家鄉維爾農山。第二天(十三日),他的咽喉開始有些嘶啞,感到疼痛。第三天(十四日)凌晨,他開始發燒,全身發抖,喘氣粗重,呼吸很困難。

華盛頓發病很急,病情進展飛快,主要症狀為咽喉疼痛、嘶啞、呼吸困難,伴有寒戰和發熱。這是比較典型的急性咽喉炎的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急性咽喉炎有一個最大的危險,就是引起呼吸道阻塞。咽喉是上呼吸道的組成部分,而且相對狹窄。咽喉部炎症(發炎)會導致局部的腫脹,當腫脹嚴重到一定程度,就會阻塞呼吸道。腫脹組織占據了咽喉腔,就特別容易受進出咽喉的空氣和食水的刺激;而由於局部的炎症,咽喉部又會變得容易受刺激,一旦受到刺激,非常容易引起劇烈的咳嗽和喉痙攣,導致窒息。

從紀錄來看,華盛頓和他的醫生採取了完全錯誤的處理辦法。

第一是人為地加重咽喉部刺激。醫生先是做了一碗用黃油、蜜糖和醋等配製的沖劑,讓華盛頓漱口。後來又讓他用撒爾維亞乾葉(Saerweiya,葉子含揮發油)和醋泡成的水漱口。這些刺激性比較強的東西對急性咽喉炎患者是極其危險的,不僅會進一步加重水腫還容易誘發喉痙攣和窒息。而事實也正是如此,華盛頓服藥後出現了嚴重咳嗽和呼吸困難,憋得臉色發紫,幾乎說不出話來。

第二是放血。放血療法現在看來愚不可及,但在當時是很流行的一種治療方法。華盛頓先是讓管家給他放血,等醫生來了醫生又給他放血。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華盛頓總共放了四次共計二千毫升的血,相當於他全身血液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這非但沒有任何治療作用,還會導致嚴重的失血和休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七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晚十一點三十分,在上呼吸道阻塞導致的窒息和嚴重失血的雙重折磨下,一代偉人隕落。

實際上,華盛頓當時並非沒有生還的機會。當時在場的一位年輕醫師Dick,曾提出了一個方案:氣管切開術。可以說,這是當時唯一可能拯救華盛頓性命的辦法。

氣管位於喉部的下方,當患者的上呼吸道被阻塞出現喉梗阻的時候,從阻塞部位的下方切開氣管,建立人工氣道,使空氣可以從阻塞部位下方進入肺內,維持患者的呼吸和供氧,拯救窒息患者。

這種氣管切開手術在如今已經非常普遍,但在當時卻是旁門左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racheostomy_with_no_further_obstruction_of_airflow
圖為治療睡眠障礙所繪製的氣切手術示意圖。圖片來源:wiki

氣管切開術的記載最早見於西元前二○○○年至一○○○年中的一本印度宗教經典《Riveda》。一五四六年,一位義大利醫師施行了有記載的第一例成功的氣管切開術。此後,直到二十世紀二○年代,「氣管食管學之父」薛瓦利埃.傑克遜(Chevalier Jackson)明確規定了氣管切開的適應症並使手術步驟標準化以後,氣管切開術才被人們廣泛接受。

我很佩服Dick醫生,他給華盛頓提出這個治療方案的時候,是一七九九年。他超越了時代一百多年。我同樣為Dick醫生惋惜,當時他的方案遭到反對後,他沒有堅持。如果當時他堅持下去並取得成功,那麼不僅會挽救華盛頓的性命,也將大大推動氣管切開術的研究和進展,拯救更多的患者。

Dick醫生既然提出這種方案,我想他自己應該並非沒有這方面經驗。為什麼他沒有堅持?我想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他太年輕,在當時在場的醫生裡面,他是最年輕的一個,而醫學自古以來是個論資排輩的行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是風險。畢竟,當時氣管切開手術還遠未成熟,而面對的患者又是舉世聞名的國父華盛頓。將不成熟的技術用於一個大名鼎鼎的患者,對醫生來講是一場輸不起的豪賭。大家應該還記得電影《鋼鐵俠》裡面給主角做手術時華裔醫生和護士的對話:「如果我們失敗了,世界將失去一個偉大的人。」「是的,最糟糕的是,全世界都知道是誰幹的。」

華盛頓就這樣離開了。能拯救他生命的氣管切開術,在二十世紀二○年代才被廣泛接受。而嚴重損害他健康甚至可能成為他次要死因的放血療法,則頑強地堅持了一百多年後才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還有不少醫生在堅持使用放血療法,批評那些全盤否定放血療法的人太偏激、太極端。

華盛頓去世的那年,地球的另一端,一個八十八歲的老人也閉上了眼睛,他叫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

華盛頓身後,一個朝氣蓬勃的偉大國家在崛起;乾隆皇帝身後,一個暮氣沉沉的古老帝國在沒落。而兩個國家之間持續幾百年的恩怨紛爭,也即將上演。


 

1-1

 

本文摘自《八卦醫學史》,漫遊者文化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azothbooks_96
55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漫遊也許有原因,卻沒有目的。 漫遊者的原因就是自由。文學、人文、藝術、商業、學習、生活雜學,以及問題解決的實用學,這些都是「漫遊者」的範疇,「漫遊者」希望在其中找到未來的閱讀形式,尋找新的面貌,為出版文化找尋新風景。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6
0

文字

分享

1
6
0
鑑識故事系列:從下呼吸道取出的矽膠
胡中行_96
・2023/07/31 ・233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次來醫院的目的,是更換並固定新的侵入性呼吸器材,計劃相當簡單:事前禁食,全程無麻醉,不用住院,做完直接回家。不過,當天程序走到一半,13 歲的德國男孩就過世了。[1]

氣管造口術。圖1/U.S.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IH) on Wikimedia Commons(Public Domain)

氣管造口術

男孩患有原因不明的嚴重先天性神經疾病。[1]大概是食物或液體動不動就落進下呼吸道,他時常感染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1, 2]因此曾接受氣管造口術(tracheostomy;簡稱氣切)(圖 1):在脖子前方開一個永久性的孔洞,置入氣切管,並連接正壓呼吸器[1]這個氣管造口便於抽清下呼吸道,以維持暢通;[3]但是多年下來形狀走樣,開過數次刀,換了各種氣切管,都無法穩固裝置。不僅空氣外漏,氣切管的充氣氣囊(圖 2),也總是在呼吸器運作時滑出來。於是,男孩的醫師群決定執行氣管造口矯正術(tracheostomal epithesis),把氣切管跟氣管造口之間的縫隙封起來。[1]

氣切管:充氣氣囊(箭頭)及測風球(三角形)。圖2/參考資料1,Figure 1(CC BY 4.0)

氣管造口矯正術

氣管造口矯正術開始,兒童胸腔科醫師拿起新的氣切管,先測試充氣氣囊是否功能正常,再將氣切管從男童的氣管造口插入。以支氣管鏡確認其位置無誤後,拔除呼吸器。然後灌飽氣切管的充氣氣囊,以防止男童吸入異物;同時仍露在體外,用來顯示氣囊狀況的測風球,也相當飽滿。男孩平常能在無呼吸器的情況下,撐好幾個小時,所以及至此刻他的生命徵象依然穩定。[1]

混合槍。圖3/參考資料1,Figure 3(CC BY 4.0)

假體製作師把混合槍(圖3)的前端,伸入氣管造口,從新的氣切管旁,灌注橙色的矽膠印模材料,精確複製周邊組織的構造,好在稍後翻模塑形,填補氣切管跟氣管造口間的空隙。在進行此步驟時,假體製作師發覺矽膠用量異常地大。開始灌注的 60 秒後,男孩的血氧飽和濃度劇降,臉色發青。[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動作立刻停止。原本在灌注完成後,要透過氣管鏡,檢查有無矽膠跑進氣管或支氣管。現在兒童胸腔科醫師,以及陸續加入搶救的兒童加護科、兒童腸胃科和耳鼻喉科醫師,只管拼命地把矽膠抽出來,還有進行人工呼吸。他們拔出氣切管,再插入一支新的,然後從支氣管鏡看到矽膠的堆積,遠超過計劃範圍。趕緊給男童上了麻醉劑,推去手術室。[1]

醫療團隊於喉頭鏡支氣管鏡的輔助下,繼續清除矽膠,並且幫他接上體外維生系統(ECMO;又稱葉克膜)。在經過數次努力後,終於從下呼吸道,取出一根 Y 字型的矽膠(圖4)。遺憾 2 小時的搶救下來,男孩仍然回天乏術。[1]

從男孩下呼吸道取出的矽膠。圖4/參考資料1,Figure 6(CC BY 4.0)

鑑識證據

隔天,法醫仔細檢驗這具 140 公分高,28 公斤重的屍體,與死亡相關的發現,包括:取出的矽膠,跟氣管下半部、主支氣管和肺節支氣管完全吻合照片);肺水腫(pulmonary oedema);急性肺氣腫(acute emphysema);以及肋膜下的瘀點(petechiae)等。另外,假體製作師拿的混合槍,容量為 50 毫升;而從男孩體內取出的矽膠(圖 4),約有 43 毫升。至於出事時用的那支氣切管,充氣氣囊與測風球的功能都正常。[1]

法醫確定男孩死於矽膠阻塞下呼吸道,所造成的窒息[1]但是,應該不能超過充氣氣囊頂端的矽膠,究竟是怎麼搞得到處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能的肇因

2022 年於期刊上發表此個案報告的作者,推測矽膠有可能在這些情況下,流出預定範圍:[1]

  1. 充氣氣囊沒灌飽。[1]
  2. 充氣氣囊移位。[1]
  3. 灌注矽膠的壓力,擠壓氣管壁,而產生流竄的通道。[1]
  4. 灌注矽膠的壓力,大過充氣氣囊防堵的阻力。[1]
  5. 以上假設的各種組合。[1]

責任歸屬

調查完畢後,檢察單位認為:[1]

  1. 此氣管造口矯正術是必要的醫療行為,而且事前有簽署同意書。[1]
  2. 2016 年事件發生時,當地沒有氣管造口矯正術的官方準則。直到隔年,德國聯邦假體製作師協會(Deutscher Bundesverband der Epithetiker)增修指南,才涵蓋氣切造口等開放性傷口的印模。[1]換句話說,當時缺乏判定作法是否正確的標準。
  3. 該假體製作師受過所有相關訓練,具專業認證,而且過去 15 年,執行逾百次氣管造口矯正術。[1]
  4. 基於個體差異,無法估計矽膠的正確用量。[1]
  5. 醫療團隊有即時發現問題,並馬上以適切的方式急救。[1]

綜合以上,檢方以嫌疑不足結案。報導此事件的論文作者,則提出了幾項建議:首先,在氣管造口矯正術的過程中,最好同步使用氣管支氣管鏡,別等事後才檢查有無異狀。如此便能在問題發生的當下,迅速停止動作。再來,充氣的時候,若有氣囊壓力計(圖 5),灌飽與否就不會僅是憑感覺。最後,專業指南必須詳述操作步驟、所需的人員和技術,以及安全須知。[1]

1 號為氣囊壓力計。圖 5/Kriege M, Alflen C, Eisel J, et al. (2017) ‘Evaluation of the optimal cuff volume and cuff pressure of the revised laryngeal tube “LTS-D” in surgical patients’. BMC Anesthesiology, 17, 19.(CC BY 4.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Wittschieber D, Schulz R, Schmidt PF. (2022) ‘A safe procedure? The unusual case of a fatal airway obstruction by silicone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 tracheostomal epithesis in a 13-year-old bo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136, 373–380.
  2. Vomiting’. (JUN 2021) Healthdirect Australia.
  3. Ueha R, Magdayao RB, Koyama M, et al. (2023) ‘Aspiration prevention surgeries: a review’. Respiratory Research, 24, 4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7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1

1
1

文字

分享

1
1
1
鑑識故事系列:娛樂性用藥「六角楓葉」 2C-B 的危險
胡中行_96
・2022/11/03 ・214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清早,完全昏迷的 18 歲男子,被發現倒在家中。1 小時之後,救護車將他送達北荷蘭省的西北醫院(Noordwest Ziekenhuisgroep)。[1]

荷蘭救護車。圖/Dickelbers on 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男子發燒,牙關緊閉,心跳飛快,血壓偏高,呼吸急促又阻塞,血氧得靠每分鐘 15 公升的氧氣維持,而且瞳孔放大,雙邊尺寸不等,但對光仍有反應。抵達急診室前,急救人員就已經施予鎮靜兼抗癲癇藥物(benzodiazepines)。然而他現在強直型癲癇(tonic seizures)發作,肌肉僵硬之餘,還尿失禁,口腔中有血液。醫護人員趕緊經由靜脈,給他另一種抗癲癇藥物(levetiracetam),隨後追加鎮靜劑,再為他插管。[1]

荷蘭西北醫院。圖/Jarkeld on 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NL)

驗血的結果顯示,他有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或白血球增多症(leucocytosis/leukocytosis)的徵兆(CK >10,000 IU/L);與心臟和肝功能相關的指數異常;還有因呼吸問題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從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則可見輕微的腦水腫(cerebral oedema)。由於無法排除腦膜炎(meningitis)的可能,醫療團隊決定先投以類固醇(dexamethasone)及抗生素(ceftriaxone 和amoxicillin)。從急診轉至加護病房後,醫護人員又針對他橫紋肌溶解(rhabdomyolysis)的症狀,一邊吊點滴補充水份,一邊用利尿劑促進排尿。[1]把從肌肉分解出來的蛋白質與電解質沖出體外,以避免心臟和腎臟受到傷害。[2]

原本沒什麼顯著病史的男子,為何會有如此複雜的生理問題?根據友人的說法,他平時喜歡抽大麻和嗑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且有飲酒的習慣。他們猜測男子前晚大概使用了某種娛樂性藥物。[1]

隔日,男子的腦部核磁共振顯示細胞毒性水腫(cytotoxic oedema),癲癇不時發作,體溫更往上升。入院第 5 天,腦水腫惡化成腦疝脫(cerebral herniation)。[1]面對這種腦內組織異位的生命威脅,[3]醫療團隊先是採用滲透療法(osmotherapy),[1]用藥物提高血漿的滲透壓,將水份引導至血管內。[4]然而,終究還是得執行開顱術(craniectomy),來降低腦壓。到了第 11 天,男子接受氣管切開術(簡稱「氣切」;tracheostomy),以穩定呼吸。他的神經功能,則要到第 25 天轉至神經科病房時,才有些微好轉。不過,男子就是在出院 1 年後,意識狀態的恢復也依然相當有限(PALOC 5/8),[1]大概僅能對特定刺激,做出本能的行為或情緒反應。[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男子進入加護病房的那一刻起,醫療團隊就不斷努力地從血液與尿液檢體,分析到底是什麼毒品,能把他搞得這般悽慘。他們花了數天,排除所有想得到的物質。最後從警方由藥頭那裏取得的樣本,以及男子的血液,比對鑑識資料庫中的 830 種化合物,終於驗出是合成毒品(designer drug)──「2C-B」。[1]

2C-B 的化學結構。圖/參考資料1,Figure 1(CC BY 4.0)
粉狀的 2C-B。圖/Psychonaught on Wikimedia Commons(Public Domain)

2C- B於 1974 年首度問世,是一種苯乙胺(phenethylamine)化合物。口服約 10 至 30 毫克後,30 到 75分鐘內,藥效便開始作用,並持續 4 至 8 小時。低劑量會增強視覺、聽覺和觸覺感受;高劑量則導致幻覺。嚴重時,可能產生癲癇、腦水腫,以及血清素症候群(serotonin syndrome)。最後一項的症狀,包含盜汗、體溫過高、心跳太快、瞳孔擴張、牙關緊閉、意識不清,還有下肢反射亢進等。本文中的男子,剛入院時幾乎囊括了以上所有項目。[1]

製成藥片的2C-B。圖/Dominic Milton Trott on Flickr(CC BY 2.0)

2C-B 在臺灣的俗名叫做「六角楓葉」,常見於酒館和俱樂部。[6]雖然不是每個使用者,都會病得一塌糊塗,但是為了保障大眾健康,《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將其列為第三級毒品。無論是持有、施用或是販賣 2C-B,都要負刑責。[7]奉勸大家,千萬不要嘗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追尋自我消亡的危險:LSD將我兒子的潛力吸食殆盡

鑑識故事系列:吃錯藥,才自殺?

參考資料

  1. Spoelder AS, Louwerens JKG, Krens SD, et al. (2019) ‘Unexpected Serotonin Syndrome, Epileptic Seizures, and Cerebral Edema Following 2,5-dimethoxy-4-bromophenethylamine Ingestion’.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64(6):1950-1952.
  2. Rhabdomyolysis. (22 APR 2019)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Riveros Gilardi B, Muñoz López JI, Hernández Villegas AC, et al. (2019) ‘Types of Cerebral Herniation and Their Imaging Features’. RadioGraphics, 39 (6): 1598-1610.
  4. Freeman N, Welbourne J. (2018) ‘Osmotherapy: science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 BJA Education, 18 (9): 284-290.
  5. Eilander H, Van Erp W, Driessen D, et al. (2022). ‘Post-Acut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scale revised (PALOC-sr): Adaptation of a scale for classifying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in patients with a prolonged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Brain Impairment, 1-6.
  6. 王勝盟、賴欣宜、魏志嶽、黃偉城(2011)〈層析技術結合質譜法在新興濫用藥物分析之應用〉《科儀新知》第三十三卷第四期
  7.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全國法規資料庫(Accessed on 21 OCT 20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7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