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你今天關心你的眼睛了嗎──DIY檢測黃斑部病變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16/02/17 ・235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02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篇文章由台灣之星贊助,泛科學策畫執行。

作者:麗明眼科診所 陳祐瑲 醫師

圖片5
photo via Dmitriy Nortenko@flickr, CC License

「老是低頭滑手機,你的眼睛會瞎掉!」父母總是這樣告誡你嗎?是真的會瞎掉嗎?又該如何知道你即將「瞎」了沒?其實造成視力退化的原因不一定是常見的近視或老花,如果開始出現中心盲點或視覺扭曲的症狀,那罪魁禍首很有可能是黃斑部病變,但要抓住這個「沉默殺手」不簡單,「最好的防守就是攻擊」,主動出擊吧!

黃斑部病變來了怎知道?

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近年來黃斑部病變雖然已經成為民眾在媒體上經常看到的熱門議題,醫師也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小心其可能造成的傷害,但多數缺乏醫藥專業的民眾還是忍不住想問:「我忙到沒時間看醫生,到底要怎麼自己發現黃斑部病變?」。正當你期待聽到許多可預期的徵兆時,醫生的答案可能會令你傻眼,因為「黃斑部病變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6
photo via Chris Schultz@flickr, CC License

你沒看錯!早期黃斑病變通常不會影響視力表現,而是靜靜的惡化-不痛不癢、無消無息的惡化。直到你主動發現不對勁時,通常已經進入中期之後的病程了,所以光靠自己的感覺多半無法及早發現黃斑部病變,我們需要的是更進一步的方法。

信不過自己?那就試試 DIY 自我檢測方法

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定要兩眼輪流檢測!」人類是雙眼視覺動物,兩眼會互相補償視覺的不足,當其中一眼黃斑部出現問題時,很容易受到另一隻好眼的代償而難以發覺。檢測方法如下:先遮住左眼,使用右眼來看畫面(例如:一面白色的牆)確認中心與每個角落都能看得到且無缺損,再換遮右眼檢測左眼。

只要懷疑自己眼睛有問題隨時都可以自我檢測,是不是覺得這項方法十分簡單呢?「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馬上來「遮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二、黃斑病變檢測利器:阿姆斯勒方格表

圖片7

視力檢查表可不是只有 E 型和 C 型,要抓出黃斑病變我們需要「方格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是種專門設計用來檢查黃斑病變的特殊棋盤方格。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只要先把方格放在眼前約 30 公分處(記得在良好的照明環境下測試),使用單隻眼睛注視方格表的中心黑點(如果有老花或近視則須戴上原有眼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遵循上面提示的遮一隻眼閉一隻眼原則輪流檢查。如果某一眼發現方格的中央出現了「不規則曲線」或是「缺陷」,就有可能是眼底病變的前兆,需要儘快尋找眼科醫師診查。

醫生,我有了!怎麼辦?

做完視力驗度、眼壓等基本檢查,且經由眼科醫師診斷疑似為黃班病變後,就可能會安排進一步的特殊眼部檢查:包括彩色眼底攝影、眼部螢光血管顯攝、眼底光斷層掃瞄等項目。

圖片8
眼底攝影。取自光明日報

一旦確認黃斑部病變的診斷之後,接下來就能決定該如何治療。

目前黃斑部病變治療方式有非常多選擇,包括:光動力雷射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簡稱 PDT)、玻璃體內注射抗新生血管抗體藥物(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EGF,常見藥物有 Avastin 癌思停, Lucentis 樂舒晴, Eylea 采視明)、以及各式的黃斑部雷射光凝療法(Macular Gri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9
光動力雷射療法。photo via John Crawford@Wikimedia, CC License

近期的黃斑部雷射的發展方向則由綠光(532nm 波長轉為較不傷黃斑部的黃光(577nm 波長)、原本的連續固定波長雷射也轉為不連續微波雷射(micropulse laser)、由單點雷射(single spot)轉為掃瞄式多發雷射(scan pattern laser),這些轉變皆大幅提高了黃斑部雷射治療的安全性及應用範圍。近期在雷射與藥物上都有快速的發展,能增加治療的精準度及有效成果,進而提昇患者的視力保存,請與醫師討論過後再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科技使人「盲目」?拒絕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圖片10
photo via Sai Mr.@flickr, CC License

3C 產品已走入家庭、智慧型手機甚至早己侵入你我的口袋與掌心,許多人都會擔心過度用眼會讓自己成為下一個黃斑部病變的受害者。提醒各位愛滑手機的低頭族能節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做好保持離(眼睛與手機畫面保持 30 公分以上)、定期休息中斷用眼(使用 30 分鐘即要休息 5 ~ 10 分鐘)等原則,就可以大幅減少眼部的疲勞及黃班部的壓力。

生活型態的改變讓眼睛的「工作」壓力有增無減,對於初期幾乎毫無症狀的黃斑部病變而言,「預防勝於治療」的口號更不能只是掛在嘴邊。時不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能讓你的靈魂之窗保持敞開,看到這邊,還不快馬上試試看!




文章難易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人類是少數能看見斑馬條紋的物種!人類的視力到底有多好?——《五感之外的世界》
臉譜出版_96
・2023/09/18 ・188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久以來,生物學家一直都在探討為什麼斑馬會有如此奇怪的黑白斑紋,直到他們談話的當下,卡羅依然在探究這個問題。他告訴梅林,其中最早出現、最廣為人知也令人意外的推測,是認為這些斑紋其實是斑馬的保護色。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毛色能夠擾亂掠食者(如獅子、鬣狗)的視線,讓牠們看不清楚斑馬的輪廓,也可以讓斑馬的身影融入周遭聳立的樹木之間,又能夠在斑馬跑動時讓其他動物感到視線模糊。

斑馬身上的斑紋在其跑動時會讓其他動物感到視線模糊。

但梅林對這些說法抱持著存疑的態度,她回想自己當初的反應:「我那時候表情應該很怪。我對他說:『大部分的肉食性動物都是在夜晚獵食,而且牠們的視覺根本不如人類靈敏,因此很有可能根本看不到那些斑紋。』」提姆這時驚訝地忍不住脫口而出:「什麼?」

斑馬紋隱身術

人類視覺處理細節的能力幾乎比其他任何動物都來得好;梅林也發現,正是因為這種特別敏銳的視力,人類才成了少數能夠看見斑馬條紋的物種。她和卡羅找了個光線明亮的日子,計算出擁有絕佳視力的人類能夠在一百八十二公尺左右之外的距離就分辨出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獅子則得拉近到八十二公尺左右的距離才看得出來,鬣狗更是要到四十五公尺左右的距離才看得清楚。一旦到了掠食者最常打獵的黃昏或清晨時分,牠們則得再拉近約莫一半的距離才能看見斑馬身上的紋路。

所以梅林的想法沒錯:斑馬身上的條紋不可能是牠們用來匿蹤的保護色,因為掠食者都得靠得很近才看得到這些紋路,然而假如真的距離這麼近,這些天生的獵人早就聽見或聞到斑馬的蹤跡了,實在無需仰賴視力。在肉食動物與斑馬平時間隔的距離之下,這些紋路其實根本都融成了一片灰濛濛的顏色;對正在打獵的獅子來說,斑馬看起來跟驢子其實也沒什麼不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其實視力超好的?

動物的視覺敏銳度以單位視角週期數(cycles per degree)為測量單位——這個概念剛好可以用剛剛的斑馬條紋來做例子。各位伸出手臂並豎起大拇指,你的指甲大約可以代表一單位視角;以你的手臂為距並涵蓋四周三百六十度的距離範圍來說,各位應該可以在指甲上畫了六十至七十條黑白條紋的情況下,依然辨識得出黑白條紋之間的區別。因此人類視覺敏銳度的單位視角週期數便約為六十至七十;目前的最高紀錄是來自澳洲的楔尾鵰(Aquila audax),牠們的視覺敏銳度之高,單位視角週期數高達一百三十八。

楔尾鵰擁有動物世界中最細的光受體,這也使牠們的視網膜裡可以密密麻麻地塞滿大量光受體;有了這些細窄的感光細胞,楔尾鵰敏銳視力的畫素大約是人類的兩倍,也因此可以在大約一點六公里之外的距離看見小小一隻大鼠。

然而老鷹和其他猛禽卻是少數視覺比人類敏銳得多的物種。感官生物學家愛倫諾.凱福斯(Eleanor Caves)搜羅了上百種動物的視覺敏銳度,發現人類的視力幾乎超越了所有物種。除了猛禽以外,就只有其他靈長類動物的視覺敏銳度能與我們比肩了。

人類的視力幾乎超越了所有物種。圖/pixabay

各種動物的視覺敏銳度以單位視角週期數表示如下:章魚為四十六、長頸鹿為二十七、馬為二十五、獵豹為二十三,視力表現還算不錯;而獅子卻只有十三,僅略高於人類法律中定義為全盲的單位視角週期數:十。然而其實除了上述物種之外,大部分動物的視覺敏銳度都低於人類視為全盲的門檻,其中包括半數的鳥類(令人意外的是,蜂鳥和倉鴞都在此行列之中),大部分的魚類與所有昆蟲;例如蜜蜂的單位視角週期數竟只有一,這也就表示你伸出去的那隻大拇指在蜜蜂眼裡就代表著一個畫素,至於拇指上畫的其餘細節在牠們眼中都是一團模糊。另外還約有百分之九十八的昆蟲視力比這還要更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凱福斯說:「人類真的很怪。我們的其他任何感覺根本連摸都摸不到可以稱為頂尖的邊,卻唯獨在視覺敏銳度上傲視群雄。」矛盾的是,人類雖有優良的視力,卻也因此失去了能夠欣賞其他環境界的視野,因為「我們以為自己看得到的,其他物種一定也能看見;認為那些對人類來說顯而易見顯眼的事物,對其他動物來說也一定難以忽視。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凱福斯如此說道。

——本文摘自《五感之外的世界》,2023 年 8 月,臉譜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臉譜出版_96
84 篇文章 ・ 254 位粉絲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文學。人文。科普。藝術。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長者與糖友注意!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恐失明,自我檢測及早治療
careonline_96
・2023/09/08 ・251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我的右眼看電線桿好像會變形。」60 多歲的陳女士說。

「經過檢查確認是黃斑部病變症狀,建議要透過眼內注射控制。」醫師問。

「眼內注射?!醫生我不敢!想到一兩個月就要施打一次我真的頭皮發麻!」陳女士驚恐表示。

「別擔心!今日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已經有多元的治療選擇,可以雙管齊下抑制血管不正常的增生,快速減少視網膜積液、血液滲漏,達到『速乾』的成效,有望將療程頻率拉長至 16 週、也就是近 4 個月一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眼科王元聖醫師指出,黃斑部是視網膜中敏感的感光區域,是讓人感受到色彩的重要關鍵。隨著黃斑部功能衰退,我們的靈魂之窗可能會變得暗淡無色。造成原因可能和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nAMD )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 )有關。

前者致病原因與年齡增長有關,源於脈絡膜不正常的增生血管,這些生長不全的血管,因為細胞間不夠緊密,水分、血液容易從血管中滲漏出,造成水腫、出血,引起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後者與糖尿病有關,源於血糖過高造成視網膜病變,進而導致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根據統計,每十位糖友約有一位發生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1],是糖尿病患者不容忽視的併發症。

王元聖醫師說,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初期病程進展緩慢,且未必兩眼同時出問題,症狀不明顯,容易延誤就醫。提醒長輩與糖尿病患者,可以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檢測工具,初步判斷自身是否出現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症狀。

先遮住單隻眼睛,再注視表格中心的圓點,若左眼或右眼觀看方格中的線條,發現有所扭曲、變形、暗影,那可能就是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的症狀,建議盡快至眼科檢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0 歲以上民眾[2]、糖尿病患者、有黃斑部病變的家族病史等高風險族群,都要記得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症狀」,王元聖醫師強調,「黃斑部病變會損害視力,拖越久、治療效果越差。若等到黃斑部已經萎縮、結痂,便難以恢復視力,對生活造成很大的衝擊。」    

及早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才有機會挽救惡視力

過去對於黃斑部病變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患者可能漸漸失明。王元聖醫師說,漸漸有研究發現,我們可以利用雷射去處理那些不正常的血管,控制出血與滲液。但是雷射治療本身有破壞性,所以患者的視力不太會進步,甚至可能會退步。

大概在 20 年前,抗血管新生藥物被用來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王元聖醫師解釋,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能夠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長,幫助患者視力維持穩定,甚至有部分患者的視力可以獲得進步,所以成為主流的治療方式。針對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都會建議使用這項治療。

因為要將藥物注入眼球,必須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利用很細的針從眼白注射藥物。王元聖醫師說,雖然過程很快,但是過往需要每一、兩個月注射一次,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的患者,仍有一定壓力,所以新開發的藥物都希望能夠拉長治療的間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元聖醫師鼓勵,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的治療選擇日益多元,不僅有 1 至 2 個月施打一次的傳統藥物,可以抑制血管增生;也有新型藥物,可雙管齊下抑制血管增生再加上穩定血管,快速減少視網膜內積液、血液,治療很快就會見效。

穩定控制後,最長可約 4 個月注射一次,可減少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患者回診的次數,不僅接受眼內注射的壓力減少了,患者與其照護者,也不需要密集往返醫院,大大減少了交通的時間、金錢成本。患者可以依據自身對治療的想法,主動與醫師討論,以利打造個人化療程,只要治療更加穩定,患者的治療成效也有機會增加。

貼心小提醒

王元聖醫師說,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會嚴重損害視力,甚至造成失明,患者一定要及早察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症狀,掌握治療先機。也鼓勵民眾主動與醫師討論治療的選擇,針對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的治療,已有可以雙管齊下抑制血管增生並提升眼內血管穩定度的治療選擇,幫助維持視力。

且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新型藥物有機會延長治療的間隔,最長約4個月注射一次,能夠減輕接受治療的壓力。定期檢查、及早治療,才能避免惡視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氏公益夥伴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 2022/6/17 《我有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病變,該接受何種治療?》
  2.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2023/4/6 《What Is Macular Degeneration?》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同時矯正散光、老花眼——白內障手術挑選合適人工水晶體,提升視覺品質
careonline_96
・2023/04/20 ・208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6 歲的王先生有老花眼,沒辦法看近物,越來越難操作手機,散光又很厲害,長期都要戴著眼鏡。由於白內障持續惡化,視力越來越模糊,已對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手術是利用超音波晶體乳化術移除老化混濁的水晶體,然後放入新的人工水晶體。花蓮慈濟醫院眼科主任李原傑醫師表示,由於對視力的需求較高,因此患者使用焦段型人工水晶體,也同時處理老花眼、散光。術後,患者的視力恢復得不錯,而且過去因為經常戴眼鏡而造成的頭痛也改善了許多。

一般而言,到 40 歲開始會有老花眼,不過其實在 35 歲左右,有人就會開始出現有輕微的老花症狀。李原傑醫師說,例如在追蚊子的時候,追一追就忽然找不到了,這是因為眼睛對焦的速度變慢,而無法精準追蹤蚊子飛行的路徑。

後來,不只調節變慢,而且能夠調節的程度也變小,老花眼的症狀就越來越明顯。關於老花眼的成因有很多學說,其中自然水晶體硬化是很重要的原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花眼讓人無法看清中、近距離,會對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例如手機得越拿越遠。李原傑醫師說,等老花嚴重到一定程度便必須隨時準備一副眼鏡看近物,雖然有多焦鏡片可以用,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適應多焦點鏡片。

另一個會隨著年紀出現的問題是白內障,李原傑醫師說,50 歲以上民眾大概 50% 有白內障,60 歲以上民眾大概 60% 有白內障,白內障會逐漸惡化,當白內障已嚴重到影響工作、日常生活,就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白內障的症狀與白內障的型態有關,最重要的症狀是模糊,李原傑醫師解釋,有些人會特別畏光,只要遇到車燈就整個眼花、看不清楚,而影響行車安全。

由於老花眼、白內障都和年紀大有關,李原傑醫師說,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兩者都有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白內障手術,一併解決散光、老花眼

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型態不同,對於視力的需求也不同,李原傑醫師說,如果白內障已經嚴重影響視力,便可考慮接受白內障手術。白內障手術是把混濁的水晶體移除,然後放入一個新的人工水晶體,讓光線可以順利通過。

人工水晶體有很多種,如果放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就只有在特定焦點能夠有清晰視力,其他時候需要戴眼鏡輔助。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水晶體持續進步,李原傑醫師說,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讓病人可以在特定距離看遠、看近;全焦段人工水晶體,透過光學科技,可提供遠中近連續視力,提升便利性,在處理白內障的同時,也可解決老花眼的困擾。

散光、近視都是極為常見的屈光異常,同樣會導致視力模糊,李原傑醫師說,矯正散光對視覺的清晰度非常重要,目前已有人工水晶體可以同時矯正散光、近視,讓患者在術後擁有較佳的視力,不需要戴眼鏡輔助。

現代人的生活很難完全脫離手機,中、近距離的視力非常重要,焦段型人工水晶體相當受歡迎,需求也越來越高。李原傑醫師說,值得留意的是,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能有夜間眩光的狀況,有些患者在白天開車都沒有問題,但是在夜間開車就比較容易受到干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人工水晶體的種類相當多,功能各不相同,挑選人工水晶體時,可以和醫師詳細討論,根據自己的用眼需求,使用合適的人工水晶體。

在材質方面,可選擇經過長期驗證的材質,減少變質的機會。透過晶體設計,可降低二次白內障的發生。低折射、低色散的材質,能夠提升視覺對比度,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有助於提升夜視安全性。保留藍光的材質,有助於提升夜間視力並維持生理時鐘節律。

貼心小提醒

隨著年紀增長,會漸漸出現老花眼、白內障,而影響視力,造成許多不便。當白內障嚴重到一定程度,對工作與生活造成干擾時,便得考慮接手白內障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李原傑醫師說,為了達到較佳的視力,現在已可利用人工水晶體同時矯正老花眼、近視、散光,並可藉由多焦點或焦段型人工水晶體,提升便利性。

術前請與醫師詳細討論,才能根據需求挑選適合的人工水晶體,達到滿意的治療成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