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粒小編真的很少看電影,但最近上映的《丹麥女孩》卻讓我很難得未看先哭。片中描寫史上第一個進行變性手術的跨性別者──莉莉·艾爾伯(Lili Elbe)的故事,其中男女主角(後來變成兩位女主角)的細膩演技與情感刻劃令人動容,想必激起了許多人的疑惑與討論吧!不論大家是否看過了《丹麥女孩》,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跨性別,回答大家心裡的種種疑問吧。
跨性別是什麼?可以吃嗎?
小編知道反式脂肪(trans fat)少吃為妙,但跨性別(transgender)就是另一回事了。先來解析這個字吧,gender是性別,trans-來自拉丁文,有「跨越、超越、通過、在另一邊或外面」的意思。簡而言之,跨性別指的是「性別認同」與「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不同的人,換句話說,目前最為常用的定義是:
「那些在出生的時候根據其性器官而被指定了某個性別,但是卻感覺到那個性別是對他們一種錯誤或不完整的描述的人。」(維基百科)
這點頗需要進一步解釋一番。首先,假如你問大多數人:你是女生還是男生?他們多半有明確的解答,因為生殖器官是這麼說的、身分證是這麼說的、家人朋友學校與職場上也是這麼說的。上面這三項是有先後順序的–因為許多人所謂的「性別」,是出生時醫師根據你的外生殖器官,來判斷你是男孩還是女孩,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assigned sex,又稱生理性別biological sex),之後這就成為了你身分證上的法定性別,大家也都基於這個性別和你相處。
到此為止一切都很美好,對吧?但事情沒這麼單純。對大多數人而言,假如你是「帶把的」,你也會覺得自己是個男人,但有些人並不這麼認為。把自己視為男性或女性[註一]的認同,就是上面提到的「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又稱心理性別)。有些人的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是不一樣的,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跨性別。其中性別認同是女性的是跨女(trans woman),性別認同是男性的就是跨男(trans man)[註二],《丹麥女孩》片中的莉莉就屬於前者。
可是……這不科學啊!?
寫到這邊,有些人可能開始產生疑惑。第一,你覺得你是男或女的性別認同,不是正是因為出生指定的性別,而從小受到教育與洗腦,漸漸學到我是個男子漢 / 我是個女人 / 諸如此類的嗎?那麼為什麼還會有跨性別呢?第二,為什麼生理性別英文是sex,性別認同的性別是gender呢?
原來,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有本質性的不同,性別認同的形成更受許多因素影響。除了染色體、性器官或性荷爾蒙,以及後天教育與生活環境之外;近期研究更顯示,跨性別者的大腦,與非跨性別者的大腦,存在著先天上的結構差異。神經生物學研究指出,胎兒生殖器官的性別分化發生在懷孕的前兩個月,而大腦的性別分化在懷孕的後半年,兩者的不一致,極有可能是跨性別的根本原因。
……這似乎不怎麼「自然」,也在演化上看起來沒什麼優勢啊,為何沒有因為物競天擇而淘汰呢?別忘了同性戀也沒有在演化過程中淘汰喔。同性戀的性傾向會造成產生後代的機率大幅降低,看似是演化上的劣勢,然而研究指出造成男同性戀的基因,也會造成其女性親屬更容易生育後代。目前為止科學家依然不了解跨性別在演化上的角色,但至少跨性別與否和生育能力沒有絕對關係,失去生育能力只是變性手術造成的(詳見下文)。
跨性別需要被治療嗎?
在《丹麥女孩》的年代,人們對跨性別了解甚少,因此經常把這些人當作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疾病。事實上,跨性別本身並不是病;但假如因為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或外界依照你的生理性別,對你的性別期待)不同,而造成煩躁、憂鬱、痛苦、不安等負面情緒,在精神學中另稱為「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GD)[註三]。
心理學家一般認為性別認同在三歲時已經根深蒂固;而且迄今為止,並沒有可信科學研究顯示,把性別認同「矯正」成與生理性別相同的心理治療有任何實質效果。這些心理治療對跨性別者造成的傷害反而遠大於助益。反之,改變外在比改變大腦還要有建設性:許多跨性別者往往希望或嘗試讓自己的性別表現(gender expression)–也就是你的穿著、行為、舉止等等,符合自己的性別認同,也就是–我覺得自己是女生,就會穿女裝,反之亦然。
有些跨性別者還會以醫療方法改變身體,例如賀爾蒙取代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服用或施打符合性別認同的性荷爾蒙,以改變身體的性徵;或者更進一步進行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ssignment surgery),也就是俗稱的「變性」。這些種種通稱為跨越(transition)的動作,都是為了讓生理上或外表上的性別,與心理上性別認同更相似或符合。
跨性別=變性人?
現在媒體對跨性別塑造的刻板印象,依然停留在跨性別=變性人的階段;許多知名的跨性別公眾人物,例如安德烈雅·佩伊奇(Andreja Pejić)、凱特琳·詹納(Caitlyn Jenner)和曾愷芯,都是經過性別重置手術的。然而這些人只是跨性別族群中的冰山一角。
由以上的討論,大家不難了解變性只是跨性別者為了消除生理和心理性別的不符合,可能尋求的其中一種、也是最激進的方式。儘管變性手術早在1930年就開始進行(莉莉也為此壯烈捐軀),而且現代醫學日新月異,手術的風險比起以往大大降低;但變性手術依然不是完美的,不僅費用高昂,目前的變性人也無法保有生殖能力,製造與性別認同相同的精卵,更別說是懷孕了。
因此,許多(可說是大部分)跨性別者由於經濟、家庭、健康狀況等現實因素或個人選擇,不能、無法、不願或尚未進行手術。有些人把這生理和心理性別的不符合當作他/她的個人特色;有些人則是不得已才安於現狀。
跨性別≠同性戀
也有些人對跨性別和同性戀有所混淆,認為一個男生表現得「娘娘腔」、女生像個「男人婆」,是為了要吸引同性。實際上,一個人的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也就是受到哪些性別的吸引,與他/她的性別認同是獨立的兩回事。相關不等於因果是統計學上的重要觀念,只因為大多數的男人都愛女人,並不代表所有性別認同是男性的人,都會對女性感到興趣。所以跨性別者可能是同性戀、異性戀或雙性戀,兩者不互相衝突。
再者,性別認同與性別表現也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女同志中的T,儘管打扮得陽剛(偏男性的性別表現),但依然認為自己是女生(偏女性的性別認同),所以與跨男是不同的。同理,一個男生愛穿女裝,也並不代表他一定是跨女。
跨性別者的掙扎
顯而易見的,跨性別者往往承受著與性別認同相異的,別人對他們的期待、刻板印象以至於法律規定等等。這些才是性別不安症的根本成因啊!他們尋求解決方式的過程(也就是上述的「跨越」)看似簡單,實際上是相當漫長而充滿壓力的。一來,許多跨性別者性別表現與生理性別相異,容易讓不習慣的人感到不自然而有所排斥;二來《全面進化》有云:「人因無知而恐懼」,早期對跨性別教育的缺乏、不準確的刻板印象,加上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心理優越感,造成了許多人對跨性別者的不了解或誤解,以至於歧視與仇恨。
其實,跨性別者在智能、社交和生活能力上與非跨性別者並沒有顯著的差異。許多跨性別者低學歷、沒有好工作、從事特種行業…等等現象或刻板印象,主要是家庭、學校、職場與社會上的歧視與壓迫,以及自我心理壓抑造成其他心理障礙等原因間接造成的。
而且跨性別比許多人想像中的常見,可說就在你我身邊。根據估計,跨性別的比例從0.3%(美國成人)、0.5%(美國麻州成人)、0.8-1.1%(荷蘭學者Kuyper研究)到1.2%(紐西蘭高中生),總而言之就是百分之一左右,與統一發票中獎機率相若,而且比四葉幸運草的機率還高上兩個數量級呢!小編的Facebook好友有一千六百人出頭,其中認識的跨性別者恰巧有16位,看來這數據有一定的可信度。
總而言之,《丹麥女孩》中莉莉的掙扎,在今日社會中依然有許多人努力忍受著;對他們而言,光是以自己的性別認同做自己,便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氣。跨性別是自然裡很美麗又稀有的存在,如果你或你認識的朋友是跨性別,不妨給予應有的尊重,並以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和珍惜~
備註
- 註一:性別是一個光譜,有些人的性別認同不能以二分法來描述,可能覺得自己不屬於男性或女性,或者是男也是女,甚至還有其他「性別」,這些人也是廣義的跨性別。也因此有些國家(如澳洲、孟加拉)官方承認「第三性」的存在。
- 註二:跨女又稱男跨女(male-to-female,MtF),跨男又稱女跨男(female-to-male,FtM),此說法在台灣依然相當常見,但歐美多直接用trans woman / man,以當事人的性別認同為準,避免過度強調他們的生理性別。
- 註三:性別不安症舊稱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GID),但因為此名詞將性別不安視為一種心理障礙,帶有歧視意味,才改稱今名。
參考文獻
- 維基百科
- 維基辭典
- Is There Something Unique about the Transgender Brain?─Scientific American
- 性別不安,衛生福利部心理衛生專輯(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