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請光明燈放過你的香油錢吧!─節電嘉義縣篇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015/11/08 ・174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3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系列文章由經濟部能源局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走進嘉義朴子的配天宮,發現四周似乎與記憶中長得不太一樣──廟宇的香炷、香爐變少了,祈求神明保佑的光明燈也已換成了 LED燈。以上所產生的變化,其實是來自於「環保寺廟」的輔導措施。隨著國內對於環保與節能減碳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寺廟投入節能的行列之中,其中成效最顯著的莫過於燈具汰換的推動。

臺灣有越來越多的廟宇改為使用LED光明燈。source:flickr / tzejen

積少成多的節電量

過去家庭用神明燈、廟宇用的光明燈、太歲燈,多為傳統鎢絲燈,功率約5瓦。然而改用為 LED照明的光明燈,功率僅約 0.2─0.7瓦,可節省至少 86%的耗電;尤其光明燈和神明燈皆為 24小時使用,一個月約可省下 3度電。

嘉義縣內登記立案的廟宇約有 714間,過去縣政府推動廟宇汰換燈具,已約有一百餘間更換成 LED燈。依據目前嘉義縣推動補助廟宇汰換節能光明燈方案,預計將再補助一百間廟宇,半年可至)少節電83.5萬度。如果依103年全國電力排放係數,也就是一度電排放 0.521公斤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話,該方案將能夠減少約 435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僅省下一筆可觀的電費,對減碳也貢獻不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節能燈具常推廣LED?

LED,PanSci
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上,LED燈泡具有較好的效益。

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針對 LED與一般最常使用的 CFL燈泡(Compact Fluorescent Lamp, CFL,也稱螺旋式螢光燈泡)作比較,分析兩者對資源、空氣、土地以及水的環境衝擊,發現 LED在15項評估項目中取得14項對環境較友善的評比。

現階段 LED 燈泡發光效率已達到 80~100lm/W(流明/瓦特)以上,遠比傳統白熾燈的 15 lm/W 還要好,也高於 CFL燈泡;從使用壽命來看,LED的光源燈具至少達一萬小時以上的壽命,為 CFL燈炮的2倍。單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上,LED燈泡具有較好的效益。LED相較於 CFL對環境衝擊影響較小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12)

節能燈具的戰爭

由工研院帶領推廣的 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冷陰極管)液晶燈則是新的節能光源,低發熱、使用壽命長、甚至比T5日光燈更環保(含汞量比 CCFL少)的特性,也試圖搶進節能照明市場。

然而受到成本限制,LED與 CCFL仍然比一般的省電燈泡來得貴。儘管政府一連串的節電措施中,皆有部分項目為補助汰換節能燈具,但多著重公家機關或公共空間、寺廟等的燈具汰換,要全面推廣至一般住家汰換燈具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 CCFL節能燈具未受到重視,也不利於產品普及化。整體而言,LED仍是未來照明市場最具潛力的發展趨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嘉義縣節電計畫

嘉義縣節電計畫,PanSci
嘉義縣節電目標:3768萬度;嘉義市申請經費:3153萬元。

比鄰嘉義市的嘉義縣,在節電政策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針對廟宇進行補助節能,將過去傳統耗能的太歲燈、光明燈汰換為省電燈具(如 LED燈),汰換非省電電燈以及推動廟宇節能燈具更換,佔預算總額 3,153萬元的 36%。

除了嘉義縣推廣節能燈具外,過去也有許多廟宇節能的計畫推動。根據民國99年統計,台南市約有 66%的寺廟進行汰換寺廟光明燈、太歲燈,改用 LED燈泡,包含大天后宮、天壇、關帝殿等,每座寺廟平均約有 2000盞,共汰換將近22萬盞 LED燈泡,每年約可省下 800多萬度的耗電量。

此外,於民國101年推動的「寺廟設備節能計畫」,目的為將全國的廟宇傳統耗能燈具改造為節能燈具(以 20W電子式節能燈泡與 T5節能燈具為主),降低廟宇之用電量,各縣市亦積極響應,減少碳排放。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101年行動項目:寺廟設備節能計畫。低碳永續家源資訊網
  • U.S. Department of Energy(2012).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ED Lighting Products Part 2: LED Manufacturing and Performance.
  • 工業技術研究院(2009)。CCFL液晶燈[LCD Lighting]照明技術新知
  • 張力元(2012)。一般辦公室 T-Bar方型燈具新興節能光源適用性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 經濟部能源局(2008)。照明系統 Q&A節能技術手冊。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
  • 經濟部能源局(2012)。LED照明節能應用技術手冊。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台灣能源主要都是進口的,但你知道嗎,我國有98%都是仰賴國外能源,所以節電只能靠你我做起,自己的電自己省!! http://energy-smartcity.energypark.org.tw/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有興趣的事就可以做很久——張允崇專訪
顯微觀點_96
・2024/09/07 ・295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首圖用
圖/顯微觀點

「從高中生開始到大學生,甚至到研究所碩士、博士,其實你只要做一件事-叫做找到有興趣的問題」。

從藍光 LED 起始的奈米研究之旅

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允崇近年致力於光電推廣教育工作,不僅作為國際光電工程學會 SPIE 的光學推廣委員會成員,還擔任中華民國光電學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已連續舉辦兩屆光電學會光電教具創作競賽

張允崇自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前往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攻讀電機博士。時值台灣開始發展半導體的年代,加上他對光學和雷射很有興趣,因此選擇光電半導體作為研究領域,其中又以藍光 LED 為其研究重點。

LE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種半導體光源。當電流通過這個半導體電子元件時,電子與電洞複合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而發出單色光。光線的波長、顏色則和採用的半導體材料種類以及故意摻入的元素雜質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開始以磷化鎵砷(GaAsP)為材料的 LED 僅能發出紅光且效率低,因此僅作為指示燈使用。而後雖出現可發出綠光的 LED,但一直缺少藍光 LED,就無法以光的三原色-藍、綠、紅,來任意組成不同的顏色,尤其是可供照明的白光。

直到 1993 年,日本日亞化學(Nichia Corporation)的中村修二成功把鎂摻入,成功以氮化鎵和氮化銦鎵(InGaN)開發具有商業應用價值的藍光發光二極體。

有了藍光 LED 後,白光 LED 也隨即問世。因此 201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以「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的理由,將獎項頒給中村修二,以及製成高品質 GaN 並首次以 pn 結構完成藍色 LED 的日本科學家赤崎勇與天野浩。

2001 年博士學位並於 2003 年返台至成大任教的張允崇說,當時藍光 LED 領域正好當紅,因此博士班期間以及回台任教之初,便以此為研究材料進行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很快地,藍光 LED 材料愈來愈便宜且效率也已提升很多,相關應用和研究到達瓶頸,要再突破已非易事。相關領域的學者不是已經放棄,就是必須做出變化。張允崇亦是如此。

台灣從 2003 年開始,投入新台幣約 250 億元執行「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推動奈米科技發展。因此,張允崇也將研究視角轉向開發各種不同奈米製程,其中一個便是奈米球鏡微影術(Nanospherical-Lens Lithography,NLL)。

奈米球鏡微影術是使用奈米球將入射的紫外光聚焦於下方光阻,藉以製作出大面積的金屬圓盤陣列,這樣不僅可以大面積生產,使用的設備也是產業界既有生產設備,成本相對低廉。

「到 2018 年,我們幾乎可以宣稱我們是全世界做奈米球做厲害的人」。但張允崇表示,儘管奈米球鏡顯微影術可以大面積、有效率地提升製程產量,但在學術發表上外界期望看到「新功能」,加上後來到中研院任職,資源較多,便不再限制於奈米球上,而是開發各種奈米製程和新功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允崇
擔任 2024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評審的張允崇認為,像顯微攝影這樣「較為學術」的攝影競賽,加分之處在於拍攝者發揮創意,在平凡無奇圖案中找到有趣的地方,例如某個角度像朵花或是用不同的染色變成有趣的圖案。圖/顯微觀點

直觀研究取代考試教學

「我可以講 30 分鐘的研究,沒有任何一個公式在投影片裡」,張允崇笑稱因為自己的數學不太好,所以研究的題目「數學不會太多」。

他以奈米金屬為例,儘管背後有很多數學推導,但在他們實驗室的研究開發中,便僅以「奈米顆粒對環境折射率非常靈敏」的直覺,進一步對其作為感測器進行研究。

但與其說是「受限於數學不好」,不如說張允崇更看重科學直覺和實作,這不僅表現在他的研究,也體現在他的教學和近年致力推廣的光電教具創作競賽中。

張允崇提到之所以投入光電教具創作競賽,起因於他參與國際光電工程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 SPIE)的年會時,擔任其中一個類似教具競賽的外展活動評審,氣氛不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加上當時張允崇在台大物理系兼職,教授光電半導體課程。「考試學到的東西很有限」,比起考試他更希望學生能從做中學,因此便參考年會外展活動的概念,讓學生執行期末計畫。

「當時想法只是覺得課堂裡好的作品可以到國際參賽,就像區域競賽比得好,比全國再比國際」。張允崇後來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師,才將全國競賽籌備起來。

不過,競賽今年邁入第三屆之際,回顧這一路走來,張允崇認為,競賽帶來的收穫、好處和原本初衷略有不同。而最大的好處在於讓學生「提早認識實驗室」。

他表示,許多學生到大三、大四要做專題進實驗室時,早已聽從學長姐和外界的聲音「立志進台積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多學生大三大四就直接聽學長姐說哪一個領域很好,可以去台積電啊。如果你研究所找了老師就是做這個領域,你就被他綁住了,博士班再讀(其他領域)好了,其實也跳不太開了。」張允崇說,不只選錯路不易回頭,進而出現「學用落差」外,學術熱忱也不易被點燃。

但藉由教具競賽,讓大一、大二的學生及早進實驗室「東摸摸、西摸摸」。「大一暑假找一個老師,不喜歡;大二可以換一個、大三再換一個,老師沒有再看到你也不會覺得怎麼樣」,張允崇表示,就算學生不用跟著老師的計畫題目,教具做不出來也沒關係,單純和老師討論教具專題也能略知實驗室的研究內容,進而評估是否對該領域有興趣。

張允崇說,考試答案都是已知的,學生也只是努力搞清楚老師「要考什麼」。但工作、研究卻不是如此,答案都是未知的,因此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包含問對人找到解決方法,更為重要。

而要培養解決問題能力,最快方式就是進實驗室直接動手做。由於實驗室基礎能力需要的是各種能力的展現,不僅限於書本與公式;例如自動控制需要電腦程式能力、有些人手巧適合精工,甚至 3D 繪圖等。學生及早進入實驗室,就算「自認不適合讀書」,也能從中發現自己的專長和定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半導體到奈米光學,再到生物感測,張允崇的研究領域很廣,「奈米領域所有問題都有興趣」。他笑稱,「優點是領域很廣,但缺點是『你問我做什麼題目,我講不出來』」。但只要找到有興趣的東西,就可以做好一件事,「因為你會願意花很多時間」。

電子顯微鏡
使用電子顯微鏡拍下的奈米球,如同擺放在球釘上的高爾夫球。圖/顯微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顯微觀點_96
16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從細微的事物出發,關注微觀世界的一切,對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充滿好奇,發掘蘊藏在微觀影像之下的故事。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用 LED 燈傳資料?探秘可見光通訊的前世今生
數感實驗室_96
・2024/06/22 ・768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種超酷的通信技術——用 LED 燈來傳遞訊息。

你可能會疑惑,LED 燈怎麼能傳數據?其實,這背後的原理並不難理解。無線電波是電磁波的一種,而 LED 發出的「可見光」也是電磁波的一部分,只是頻率更高。既然都是電磁波,那用光來通信似乎也很合理。

光通信並不是新鮮事。早在周朝,人們就用烽火台來傳遞戰情;我們熟悉的發明家貝爾也發明過光電話(Photophone),且 1880 年 4 月 1 日,貝爾還成功地用光電話在 200 多公尺的距離上實現了通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光通信技術沉寂了一百多年,直到太空通信中找到了新的用途。

可見光通訊帶來了通信技術的全新篇章。當然,我們也要提到,像遙控器和一些太空通信其實用的是紅外線,但這些都和可見光屬於同一大類——電磁波通信。所以,嚴格來說,可見光通訊也是電磁波通信的一部分。

未來的世界,燈光不僅僅是照明工具,更是我們連接信息世界的橋樑。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數感實驗室_96
7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數感實驗室的宗旨是讓社會大眾「看見數學」。 數感實驗室於 2016 年 4 月成立 Facebook 粉絲頁,迄今超過 44,000 位粉絲追蹤。每天發布一則數學文章,內容包括介紹數學新知、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或是數學和文學、藝術等跨領域結合的議題。 詳見網站:http://numeracy.club/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g/numeracylab/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請光明燈放過你的香油錢吧!─節電嘉義縣篇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015/11/08 ・174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3 ・七年級

本系列文章由經濟部能源局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走進嘉義朴子的配天宮,發現四周似乎與記憶中長得不太一樣──廟宇的香炷、香爐變少了,祈求神明保佑的光明燈也已換成了 LED燈。以上所產生的變化,其實是來自於「環保寺廟」的輔導措施。隨著國內對於環保與節能減碳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寺廟投入節能的行列之中,其中成效最顯著的莫過於燈具汰換的推動。

臺灣有越來越多的廟宇改為使用LED光明燈。source:flickr / tzejen

積少成多的節電量

過去家庭用神明燈、廟宇用的光明燈、太歲燈,多為傳統鎢絲燈,功率約5瓦。然而改用為 LED照明的光明燈,功率僅約 0.2─0.7瓦,可節省至少 86%的耗電;尤其光明燈和神明燈皆為 24小時使用,一個月約可省下 3度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嘉義縣內登記立案的廟宇約有 714間,過去縣政府推動廟宇汰換燈具,已約有一百餘間更換成 LED燈。依據目前嘉義縣推動補助廟宇汰換節能光明燈方案,預計將再補助一百間廟宇,半年可至)少節電83.5萬度。如果依103年全國電力排放係數,也就是一度電排放 0.521公斤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話,該方案將能夠減少約 435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僅省下一筆可觀的電費,對減碳也貢獻不少。

為何節能燈具常推廣LED?

LED,PanSci
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上,LED燈泡具有較好的效益。

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針對 LED與一般最常使用的 CFL燈泡(Compact Fluorescent Lamp, CFL,也稱螺旋式螢光燈泡)作比較,分析兩者對資源、空氣、土地以及水的環境衝擊,發現 LED在15項評估項目中取得14項對環境較友善的評比。

現階段 LED 燈泡發光效率已達到 80~100lm/W(流明/瓦特)以上,遠比傳統白熾燈的 15 lm/W 還要好,也高於 CFL燈泡;從使用壽命來看,LED的光源燈具至少達一萬小時以上的壽命,為 CFL燈炮的2倍。單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上,LED燈泡具有較好的效益。LED相較於 CFL對環境衝擊影響較小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節能燈具的戰爭

由工研院帶領推廣的 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冷陰極管)液晶燈則是新的節能光源,低發熱、使用壽命長、甚至比T5日光燈更環保(含汞量比 CCFL少)的特性,也試圖搶進節能照明市場。

然而受到成本限制,LED與 CCFL仍然比一般的省電燈泡來得貴。儘管政府一連串的節電措施中,皆有部分項目為補助汰換節能燈具,但多著重公家機關或公共空間、寺廟等的燈具汰換,要全面推廣至一般住家汰換燈具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 CCFL節能燈具未受到重視,也不利於產品普及化。整體而言,LED仍是未來照明市場最具潛力的發展趨勢。

嘉義縣節電計畫

嘉義縣節電計畫,PanSci
嘉義縣節電目標:3768萬度;嘉義市申請經費:3153萬元。

比鄰嘉義市的嘉義縣,在節電政策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針對廟宇進行補助節能,將過去傳統耗能的太歲燈、光明燈汰換為省電燈具(如 LED燈),汰換非省電電燈以及推動廟宇節能燈具更換,佔預算總額 3,153萬元的 3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嘉義縣推廣節能燈具外,過去也有許多廟宇節能的計畫推動。根據民國99年統計,台南市約有 66%的寺廟進行汰換寺廟光明燈、太歲燈,改用 LED燈泡,包含大天后宮、天壇、關帝殿等,每座寺廟平均約有 2000盞,共汰換將近22萬盞 LED燈泡,每年約可省下 800多萬度的耗電量。

此外,於民國101年推動的「寺廟設備節能計畫」,目的為將全國的廟宇傳統耗能燈具改造為節能燈具(以 20W電子式節能燈泡與 T5節能燈具為主),降低廟宇之用電量,各縣市亦積極響應,減少碳排放。

參考資料:

  • 101年行動項目:寺廟設備節能計畫。低碳永續家源資訊網
  • U.S. Department of Energy(2012).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ED Lighting Products Part 2: LED Manufacturing and Performance.
  • 工業技術研究院(2009)。CCFL液晶燈[LCD Lighting]照明技術新知
  • 張力元(2012)。一般辦公室 T-Bar方型燈具新興節能光源適用性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 經濟部能源局(2008)。照明系統 Q&A節能技術手冊。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
  • 經濟部能源局(2012)。LED照明節能應用技術手冊。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台灣能源主要都是進口的,但你知道嗎,我國有98%都是仰賴國外能源,所以節電只能靠你我做起,自己的電自己省!! http://energy-smartcity.energypark.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