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風吹涼了夏天─節電桃園篇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015/09/24 ・183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1 ・七年級

本系列文章由 經濟部能源局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每逢夏日,開整天的冷氣讓電費帳單成為不少人不願面對的真相,上頭的數字總能讓人倒抽一口氣。冷氣毫無疑問為夏天耗電一大元兇,根據台電《99年度家用電器普及狀況調查報告》資料,一般家庭中各種電器在夏月的耗電比例,以冷氣 43.2%最高。

但夏天開冷氣又會讓荷包大失血,不開冷氣又熱到凍未條,該如何是好呢?使用電風扇當然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清風徐徐便能消解不少熱意,而且夏月家庭中風扇的耗電比例只佔 5%,與冷氣相比實在是省電不少,但究竟電扇要開到多強,才能有效緩解炎夏帶來的溽暑燠熱呢?

夏日炎炎,如果在荷包和舒適之間做抉擇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難題。source:中央社
夏日炎炎,如果在荷包和舒適之間做抉擇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難題。source:中央社

體感溫度──身體的溫度感受

首先要從溫度感受談起,根據氣象局的溫度分布圖,夏季午後台灣平地總是紅得發紫(即攝氏 30度以上)。然而,這些氣溫數據僅是儀器客觀的觀測,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夏季平均相對濕度可達70%,我們實際上對於溫度的感受,明顯高於觀測的氣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異,主因在於人體對於周遭空氣的溫度,並不只受到氣溫的影響,而是包含濕度、風速等等各項天氣因子的綜合結果。

為了更準確反應人體感受的溫度,因此產生了生理等效溫度(phys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PET)等量測環境熱舒適度的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體感溫度。目前各國對於體感溫度尚未有一致的計算標準,但是共通點是將相對濕度、風速等環境因子納入如下的體感溫度計算公式,各項參數因各國而有所不同,計算結果雖然會有落差但大致相等。

學理上,體感溫度越高,顯示人體受到環境的熱越多,對人體體內熱平衡帶來的壓力越大,這種壓力稱為熱壓力(thermal stress)。德國弗萊堡大學氣象研究所安德列斯‧馬札拉克斯(Andreas Matzarakis)教授依據其研究成果,按熱壓力高低為體感溫度分級。體感溫度 35℃以下為適當熱壓力,為人體仍會感到舒適的範圍;35℃~41℃為強烈熱壓力;當體感溫度超過 41℃,便為極端熱壓力,開始威脅人的健康狀態。

風,吹涼了夏天

Dog-Fan

夏天最令人難受的,莫過於室內徘迴不去凝滯的熱氣,總能把人逼出一身汗來。根據體感溫度的公式,風速為影響體感溫度最為顯著的因素,如果能保持室內自然通風,提高風速,便能降低體感溫度。此時,電風扇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消暑解方,既帶來一絲清爽涼意,也能解救失血的荷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究竟風速要多快,才能有效地讓人感覺到舒適呢?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環境中心(Center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翟永超(Yongchao Zhai)研究員,便透過控制風速,請受測者回答感受到的環境溫度舒適度,以界定風速、溫度、濕度與舒適度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發現,在使用天花板電扇的情形下,只要風速達到每秒 1.2公尺~1.8公尺,多數受測者即便室內溫度達 30℃,相對溼度 80%,都還能維持舒適的感受,顯示在有天花板電扇的情形下,能顯著改善室內的溫度舒適度。

桃園市節電計畫

04桃園市
桃園市節電目標:1億7478萬度;桃園市申請經費:1億7475萬元

桃園市近幾年來人口數持續增加,同時也是台灣工業大縣,無論住宅、工業或服務業部門,用電量皆不容小覷,總用電量也呈現成長趨勢。至2014年,桃園總用電已達約278億度電,居全台各縣市總用電量之冠,扣除工業用電後,用電量則列全台第五高。

桃園市本年度編列1億7千多萬的經費來減少用電量。主要措施包含透過廣告、講座、文宣等方式宣導節能方式,輔助公私部門汰換老舊空調設備,並祭出節電獎勵鼓勵服務業減少夏日冷氣使用,同時也加強宣導與稽查「服務業室內冷氣溫度不得低於26°C」政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冷氣已經是現在人生活中難以割捨的「罪惡的快樂」(Guilty Pleasure),但若是能與電扇妥善搭配,不僅可以降低體感溫度,更能同時提高冷氣效率,便能用最經濟實惠的陣陣涼風把炎夏吹散!

特別感謝

  •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林子平教授
  •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林建廷同學

參考資料:

  • 許金玉、張博雄,2015,臺灣體感溫度初步分析,中央氣象局104年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
  • 來看看哪個縣市用電量最多吧?低碳生活部落格。
  • Matzarakis, A., & Amelung, B. (2008). 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as indicator for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rmal comfort of humans. In Seasonal forecasts, climatic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pp. 161-172). Springer Netherlands.
  • Human comfort and perceived air quality in warm and humid environments with ceiling fan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5, 90, 178-18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台灣能源主要都是進口的,但你知道嗎,我國有98%都是仰賴國外能源,所以節電只能靠你我做起,自己的電自己省!! http://energy-smartcity.energypark.org.tw/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臺灣的水真的沒辦法生飲嗎?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13 ・6474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本文由 Amway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根據衛福部建議,我國成人每天應該飲用約1500至2000 c.c. 的水,但在日本與歐美許多國家,只要一打開水龍頭,就能馬上擁有一杯能喝下肚的水。臺灣自詡為科技大國,為什麼卻無法擁有讓人安心的 Tap water?

冤有頭債有主,造成我們不敢生飲水的最大原因,其實不在自來水廠。從自來水廠出來的自來水,早已去除水源中的化學有機污染物、有害重金屬及致病性微生物,完全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在非常嚴密的檢驗和監控下,照理來說,你我都能夠非常安心的直接飲用這些自來水。然而,就連對水質信心滿滿的自來水廠,也大力呼籲民眾「不要直接飲用自來水」,這是怎麼一回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水廠到家裡的自來水會經過哪些污染源?

首先,是管線老舊。不只是老舊管線內壁會積聚沉澱物和生物膜,管線本身若有生鏽、腐蝕的情形,還會在水中增加的鐵鏽和金屬離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管線老舊的程度到底有多嚴重呢?根據台水公司108年的資料顯示,我國自來水管線長度超過6萬3千公里,其中超過48%的管線已經超過使用年限。再加上施工、地震、車輛超載等原因,使得管線容易破裂、漏水,進而影響水質。

除了管線品質外,蓄水池與水塔的清潔和維護也是影響自來水品質的重要因素。根據環境部指出,有高達7成以上的自來水污染事件,都是因為住戶疏忽清洗水塔的重要性,導致細菌和泥沙在儲水設施中繁衍和沉積。然而,超過45%的台灣民眾沒有定期清洗蓄水池和水塔的習慣。

這邊也要特別提醒,管線破損與蓄水池的污染,不只會讓飲用水再次受到重金屬與細菌的污染,更讓我們需要當心「新興污染物」的威脅。

什麼是「新興污染物」?

所謂新興污染物,指的是那些對環境有潛在威脅,但還沒有受到國家或國際法律廣泛監管的化學物質總稱。他們來自各種日常化工用品,並且透過城市、工業、家庭廢水進入河川與水體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說明,「符合新興污染物資格的化合物清單很長,而且越來越長」。這些污染物其實離我們並不遠,是我們周遭常見的物質,例如抗生素、止痛藥、消炎藥、類固醇和荷爾蒙等藥物類,驅蟲劑、微塑膠、防腐劑、殺蟲劑、除草劑等環境荷爾蒙類,還有工業化學類的界面活性劑、火焰阻燃劑、工業添加劑、汽油添加劑、PFAS、鐵氟龍等等。

其中的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FAS,因為耐腐蝕、抗高溫,在自然環境中幾乎無法分解,又被稱為「永久性化學物質」。容易在環境及人體內累積,具有生物累積和生物放大性。而且PFAS衍伸的化合物超過一萬種,在防水、防油的紙袋、紡織品、化妝品中都很常看到。

PFAS成員全氟辛酸PFOA在2023年,被聯合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從2B級「可能對人類致癌」提升為一級「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另一個成員全氟辛烷磺酸PFOS則列為2B級致癌物。而環境部也在2024年,更針對PFOA、PFOS訂定飲用水濃度指引值。

PFOA 已被列入 IARC 第1類致癌物質,圖:Wikipedia

麻煩的是,這些新興污染物在都市中大多還未納入常規監測項目,我們對於他們對環境與人體的影響也還未全盤了解。甚至很多污染物,可能是十年前都還沒出現的。我們也不知道十年後,新興污染物的名單上,還會增加哪些名字。我們能做的事,就是盡量避免再避免。而徹底解決管線破損,與城市污水滲入蓄水池的可能性,我們才能避免這些新興污染物,進入到我們的飲用水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使用淨水器過濾,會是淨化水質更好的方法嗎?

淨水器比起單純加熱煮沸,裡面包含了許多科技結晶,確實可以一口氣解決所有問題。但相對的,材料的選用與設計,就會更直接影響水質的好壞。

例如今天要介紹的eSpring益之源淨水器Pro,裡面用的濾材,是很常聽見的「活性碳」。

活性碳的作用是「過濾」,就像麵粉通過篩網,可以篩掉較大的顆粒。活性碳的製備,很多來自木材、椰子殼等高碳含量的原料。在經過高溫碳化,並通過活化劑或化學藥劑處理之後,會形成多孔結構,這些不規則的微小孔隙可以有效過濾水中的污染物。然而,活性碳的作用遠不止如此!其實,活性碳的過濾原理是「吸附」雜質。

活性碳是常見的濾材,圖:Wikipedia

有研究透過光譜和密度泛函理論(DFT)分析顯示,活性碳表面的含氧官能團,如羧基(carboxyl groups)和酚基(phenol groups),能夠與鉛離子(Pb(II))形成穩定的化合物,達到淨水的效果。這意味著活性碳能有效吸附和去除水中的重金屬,如鉛、銅、汞等重金屬,從而保證飲用水的安全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就是說,活性碳不僅通過物理吸附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大分子,還可以通過化學吸附來處理更複雜的污染物。除了重金屬以外,眾多的有機物、臭味分子甚至是餘氯,也都在活性碳的守備範圍內。一篇發表在《Review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的論文也指出,面對日益增加的新興污染物,活性碳也正是一種具有前景的選擇之一,尤其農藥、個人保健與衛生藥(PPCPs)以及內分泌干擾物質(EDC)與活性碳有很強的吸附性,能有效的過濾這些新興污染物。

更進一步,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各種農業廢棄物和不同的活化方式。他們發現,透過不同的原料和活化方式,活性碳表面官能基和結構的差異可以提高對不同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例如,當使用鷹嘴豆、甜菜甘蔗渣或咖啡渣作為前驅物時,這些活性碳材料展現出對銅離子、鉻離子、染料及其他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優異吸附能力。

接下來,如果你的淨水器功能只有過濾,能確保的只有有機物與重金屬的去除,細菌可能還是存在。

當我們談論淨水器的功能時,許多人誤以為只要經過過濾就能確保水質的安全。實際上,這樣的理解並不全面。如果淨水器的功能僅限於過濾,它能確保的只有去除水中的有機物質和重金屬,然而,過濾並不能消除所有細菌,因此水中的微生物仍然可能殘留。這就是為什麼,即便過濾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外,還需要強效殺菌來進一步保證水質。

紫外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且高效的殺菌工具,從居家用的烘碗機到手術室、圖書館的空氣或表面消毒,紫外線技術的應用無所不在。在淨水系統中,特別是UV-C 紫外線(波長範圍100-280nm)被證明能夠有效殺滅水中的微生物。許多先進的淨水器配備 UV-C LED ,這種燈能夠針對細菌、病毒進行消毒。

圖片來源:Amway

怎樣算是一個合格的淨水器?

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淨水器的性能、安全性和耐用性的標準,稱為NSF/ANSI標準。

針對台灣飲用水可能遇到的問題:細菌、重金屬、新興污染物、餘氯,各有專門的訂定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NSF/ANSI 標準指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下美國國家標準協會的所訂定的標準,

eSpring益之源淨水器Pro通過的第一跟二項標準是NSF/ANSI 53和401標準,53項針對的是健康相關的污染物,包含重金屬如鉛、銅、汞等有害金屬離子,還包括一些有機污染物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401項則是針對來自農藥、藥物等新興的有機污染物,因為在傳統的水處理過程中難以去除,因此特別訂定。

第三項,則是針對UV-C LED紫外線滅菌艙殺菌效果的NSF/ANSI 55標準。這個標準不僅規定了紫外線強度,還包括了水流量和微生物減少效果的測試與持久性,確保淨水器具有足夠的殺菌消毒能力。根據實驗數據,UV-C  LED紫外線能夠有效消滅高達99.9999% 的細菌,99.99% 的病毒,以及99.9% 的囊胞菌,為飲用水提供極高的安全保障。

最後一項標準是NSF/ANSI 42,他針對的餘氯和其他會影響味道與氣味的雜質。也就是像eSpring益之源淨水器Pro有通過第42項標準的,在確保飲用安全的標準之上,還能讓你的水更好喝哦。

這邊也要補充,除了第42、53、以及401項規定的標準,eSpring益之源淨水器Pro還請NSF做了標準之外的各項過濾性能檢測,總共有超過170種污染物的過濾符合標準,包含各種化學物質、重金屬、生物性、農藥、藥物、甚至是近年大家關注的石綿、氡氣與塑膠微粒,都在可被有效過濾的列表之中。這真的很重要,如同一開始我們講的,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新興污染物的名單只會越來越長而不會減少,多做幾項檢測,絕對是更安心的。如果你的淨水器已經用了很久,但擔心新興污染物沒有在獵捕名單內,可以考慮換成有通過更高標準的淨水器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一些品牌雖然也有NSF認證,但很多都只有零件認證。eSpring益之源淨水器Pro不只針對濾心,還通過「全機認證」,確保從淨水器流出來的每一滴水都符合標準。

進一步了解商品: eSpring益之源淨水器Pro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6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真的需要開冷氣?空調的發明與代價——《跳出溫度舒適圈》
商周出版_96
・2022/10/30 ・5465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 作者 / 林子平
美術館內的藝術品。圖/跳出溫度舒適圈

我隨著一排長長的隊伍,進入一個幾乎密閉,只能容納不到十五人的小房間。裡面燈光昏暗,人們站在一張筆記本大小的圖紙前,屏氣凝神地端詳。

在英國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內,一個偌大展廳中隔出的狹小空間裡,展示著達文西早期珍貴的鉛筆手稿。為了避免破壞手稿,得要用一種特殊的光線照射,泛黃的紙張上才能浮現依稀模糊的字跡及線條。

「欸,光線這麼弱我看不清楚啦!」一旁的小兒子輕聲地跟我說,我費盡唇舌向他說明,這種年代久遠的作品,很容易受到紫外線及溫溼度的影響而毀損,需要細心呵護。「你看牆上那個溫溼度計,」我向他說,「從我們進來到現在,這個數值始終維持不變喔,這是一個精確控制的恆溫恆溼空間,來保護珍貴的藝術品。」

「藝術品?」兒子滿臉狐疑地問:「臥室的冷氣機不就是控制在固定的溫度嗎?上次我搭隔壁三叔公的車子,前後左右的四個座位還可以設定不同的溫度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咧著嘴笑著說,「那我們也算是珍貴的藝術品吧!」

空調的發明不是為了人,會涼也只是副作用

空調一開始並不是為了人而設計的,和美術館的那個小房間一樣,當時也是為了紙張,而設計出全球第一個空調系統。

1902 年,一間位於紐約的印刷工廠,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炎熱潮溼夏季。雜誌出版在即,卻因溼度太高使得紙張扭曲變形,油墨無法精準地印在紙上,公司便聘請了一位工程師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位年輕工程師開利(Willis Carrier)發明出一個系統,讓冷卻的氨水在封閉的金屬盤管上持續循環,當空氣被風扇抽入而接觸到低溫盤管時,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凝結在極低溫的盤管上,並排出室外,使空氣的溼度降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像是我們把一杯手搖冰飲放在桌面,過了一會兒,杯子外緣就會布滿凝結的水滴一樣,開利就是應用這個簡單的降溫除溼原理,成功地解決工廠內溼度過高的問題。

水氣凝結使空氣中的溼度降低。圖/envato.elements

然而,他發明的這個空調系統有個副作用:會使空氣變冷。就像是一個很小的房間內如果放了上千杯冰飲,而且持續用電風扇吹,室內氣溫當然會略微下降。

從這一刻起,他滿腦子思考著如何利用這個副作用幫他創造商機。他把服務的對象從「紙」變成「人」,開始四處推銷他的產品。商場、劇院、車廂、辦公室開始設置空調,成為工作及娛樂場所中的奢侈品。他更刻意把空調產品跟創造更好的工作效率、更高品質的服務、可以帶來更高收益等價值連結在一起,讓業主願意花錢來採購他設計的空調。

但開利並不以此自滿。在 1929 年的一次演講中,他這麼說:「夏季的空調和冷卻可能會成為一種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我們必須終結這個無法降溫,讓人們不舒適的黑暗時代。」聽來像是蝙蝠俠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對邪惡小丑的宣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來,在 1940 年代的報紙上,出現了史上第一則窗型空調廣告,標語是這麼下的:「你為什麼要再忍受?這台冷氣機以前所未見的低價讓你涼爽舒適!」這宣告了空調即將走入一般的住宅─由生活的奢侈品,成為了必需品。

吹冷氣要付出什麼代價?

經濟學家認為洗衣機的發明,可以讓婦女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脫,間接提高婦女在家庭和社會的地位,也增加了在外工作的機會。那空調呢?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接受記者詢問新加坡成功的因素,是這麼回答的:「空調對我們新加坡來說是最重要的發明,也許是歷史上指標性的發明之一。它使熱帶地區的發展成為可能,改變了文明的本質。」[註 1]

空調和洗衣機一樣,成了居家生活必需品。不過一個家庭大概只需要一台洗衣機,但空調則可能隨著房間面積及數量的增加,設置的數量愈來愈多。

空調能帶給人們涼爽與舒適,這有什麼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是耗電。家庭中每種電器都可依據它的「功率」和「使用時間」來推估它的耗電量。功率以瓦(W)為單位,數值愈大表示這項電器愈耗電。使用時間則以小時(h)為單位,用愈久則總耗電量就愈多[註 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般家電使用的特性是,功率小的使用時間長,功率大的使用時間短。例如較省電的電風扇(23 瓦),日光燈管(28 瓦)的使用時間就很長。而只要是涉及溫度改變的電器都會比較耗電,例如吹風機(1,000 瓦)或電鍋(700 瓦),不過,因為使用時間不長,對於住家的總耗電量影響其實不大。

空調是非常特殊的一項電器:不但功率高,使用時間又長。以一般家庭 4 坪大的主臥房來推估,冷氣機的功率約是 500 瓦,如果你睡眠 8 小時都開啟,再考量冷氣並不是所有時段都是全力運轉,就以 6 小時計算好了,耗電量就是 3 度,與吹電風扇 8 小時的用電量(0.5 度)相比,耗電量就差了 6 倍。

第二個問題是排熱。能量不滅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空調這部機械,也不過就是把室內的能量搬運到戶外而已。室內有多涼,戶外就會有多熱。

如果台北市全部的住宅同時開啟空調,就相當於同時有300萬支的吹風機往外排熱[註 3],如此一來,都市能不熱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博物館的藝術品都需要調控溫度來保存,人們同樣也追求活在舒適的溫度裡。然而冷氣最初卻不是為了人類而發明......
現代家家戶戶都裝設冷氣。圖/envato.elements

更嚴重的是,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隨著戶外氣溫上升,人們使用空調的時間愈長,室內冷卻的需求愈大,空調的排熱量就愈多,導致戶外氣溫又再度上升。這個循環也導致用電量增加、戶外舒適性惡化、都市熱島效應等問題,形成一連串的連鎖效應。

裝設冷氣前先評估一下效益

開利發明空調的那年,也是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的年代。

炎炎夏日中,對大部分的人而言,空調帶來的價值應該比 E=mc2 來得重要許多。空調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發明,讓我們能在高溫的氣候環境下享受舒適的室內氣溫,但你有時也會擔心用電、排熱對環境的衝擊,以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對於健康的影響。

讓我們先仔細回想一下空調的發展歷程,一開始是為了重要物品及機具的乾燥及冷卻,而後轉變成公共空間的價值創造,最後則走入住宅成為民生必需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在我們裝設冷氣前,得先思考目的是什麼,以及評估可能帶來的效益及問題。

在一些公共空間,像車站開放的等候大廳、挑高空間,辦公室的等候區、茶水間、走廊,或是住宅大樓一樓的門廳、住家內開放式的廚房餐廳等。只要不是人會長時間待著的地方,或是具開放性、有流動的人潮,都應謹慎思考空調裝置的必要性。

這類的空間因為具有開放性,冷氣容易溢散,也很難確實規範使用者開關門窗的動作,開冷氣的降溫效果不彰。如果這些空間建築外殼又設計得不好,例如玻璃面太大、開窗方向不對、缺乏良好的遮陽的話,那更是能源殺手。

大廳等開放空間應謹慎思考裝設冷氣的必要性。圖/envato.elements

這類空間一旦裝了空調,人們就會想要開啟使用,導致過度耗電。我們不妨先預留安裝設備的可能性,等到確實有需求的時候,可以採用局部空調的方式,把冷氣吹到人會停留比較久的地方,例如車站的剪票口及候車室。這就像是在看書時只需要使用小檯燈做局部照明,不需要開啟天花板上大量的背景照明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開啟空調前你該確認的三件事

人不是藝術品,不需要精確控制的恆溫恆溼空間。人體原本就有自動調適氣候的能力,我們可以試試用前面幾個小節所談的方式取代長時使用冷氣,也許有助於解決這些矛盾焦慮。在你按下冷氣搖控器上的啟動按鈕之前,我要提醒你該確認三件事。

第一,你是「想要」,還是「需要」吹冷氣呢?

當室內的高溫已經超出人體所能負荷的狀態,你當然需要開啟冷氣。如果在盛夏時,室內窗戶已經打開,卻還是一直維持在 30℃ 以上,你又必須停留一段時間,或是你已經大量流汗覺得不舒適,那就有開冷氣的必要。

不過,有時室內不是很高溫,但會讓你「想要」吹冷氣,只因為你期待室內比戶外再涼一點[註 4]。這個狀況常出現在春天及秋天的時候,為了要使室內氣溫低於戶外氣溫,你得設定很低的氣溫才能滿足期待,造成不必要的空調能源浪費。如果是這種狀況,你應該先開個風扇坐一會兒,也許就會逐漸適應室內的氣溫。

第二,目前室內和戶外的氣溫如何呢?

人對熱舒適的感受並不可靠。因為它夾雜著生理(例如剛運動完或靜坐)以及心理(例如經驗及期待)的影響,光是憑冷熱感覺決定要不要開冷氣,也許不太可靠。

相信溫度計吧,最好是擺在靠近你的位置,讓它真實地呈現目前的氣溫[註 5]。如果都還在 29、30℃ 以內,其實吹個風扇都還能讓你在舒適範圍,未必要開冷氣。

戶外的氣溫也很重要,打開窗戶感受一下吧。如果你感覺戶外氣溫比較低,也還算舒適,代表你不需要開冷氣,應該開窗,讓涼爽的氣流進入室內,帶走室內空氣及牆面、家具表面上的一些熱量。如果你發現戶外氣溫已高於室內,而且室內氣溫也高出舒適範圍,那就是關窗開冷氣的時機了。

適時打開窗戶感受一下外面的溫度。圖/envato.elements

第三,開冷氣時,設定適合溫度、搭配風扇。

參考能源局及台電的一些宣導對策,將空調溫度設定在 27℃ 左右,搭配電風扇使用,也許還能再調高1℃,仍可以大致滿足人體對熱舒適的需求。

在住家要開冷氣時,為了確保空氣品質,記得略開一個小縫,5 到 10 公分就好。這樣就有可能達到 3-5 倍左右的換氣量,室內氣溫也不會明顯增加,是能兼顧節能及健康的策略[註 6]

開冷氣前,記得確認這三件事,想清楚,再按下冷氣搖控器上的開關按鍵。

另外,在公共空間覺得太冷時,你可以勇敢地向管理者表達:「現在氣溫會不會太低啊,有點冷呢。」既表達了使用者對於熱舒適性的看法,也提醒管理者多加留意室內氣溫是否適當。

即使開冷氣,也要確保舒適健康,拒絕低溫勒索。

消暑涼方 12:開冷氣前,先開窗並適應室溫。開啟後,要設定適中溫度並配合風扇,窗戶略開一個小縫,能增加換氣確保空氣品質。

註釋

  • 註 1: 在一次受訪中李光耀表示,沒有空調時人們只能在涼爽的清晨或黃昏時分工作,他提到,他成為總理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公務員工作的大樓裡安裝空調,這是提高公共效率的關鍵。話雖如此,依照我自己的經驗,新加坡在許多車站、門廳、學校、餐廳仍是以自然通風為主,辦公室的空調溫度也不會設定得很低—如果和香港相比。香港一位建築系教授告訴我,香港全年最冷的地方就是夏天的辦公室內!
  • 註 2: 以功率 1,000 瓦(1kW,常稱「瓩」,這字得念「千瓦」,注音輸入法打不出來,還好我念大一的時候學會用倉頡)的吹風機為例,它使用 1 小時的電量是 1 瓩時(kWh),也就是電費單上會看到的 1 度電,依台灣現行的電價,大概是 2.5-3.5 元左右。當然你吹風機不會使用這麼久,如果使用 6 分鐘(即 0.1 小時),大概就用了 0.1 度電。
  • 註 3: 依洪國安博士空調實務經驗,並參閱知名品牌的空調耗電資料,以前面提到的那間主臥室配置的空調瓦數當基準的話,4 坪大的主臥房,大概配置 500 瓦空調,每坪因空調而排出的熱量大概是 125 瓦。依戶政資訊統計,台北市 105 萬戶,每戶 44.9 坪計算,假設有一半的空間設置空調,則全台北住宅的空調容量為 2,946,563 kW,如果同時開啟,相當於 2,946,563 支的吹風機往外吹。
  • 註 4: 這是一場在你心中悄然進行,關於「經驗」及「期待」熱舒適的內心戲。你也許有這樣的經驗,一進家門,你覺得室內氣溫比戶外高,就馬上開了冷氣。結果待了一會兒發現不會涼,才發現冷氣的搖控器是預設 27℃,而室內原本的氣溫比 27℃ 還低,你得再把設定溫度調低一點,冷風才會吹出來。這是因為身處台灣長期高溫的經驗,你期待有涼爽的感受,也預期室內應該要比戶外低溫。當這個期待落空,你就會想再降低氣溫—即使當時還算舒適。
  • 註 5: 冷氣機上的溫度,通常顯示的是空調回風的氣溫;搖控器上的溫度,顯示的是你想設定的室內氣溫,也就是壓縮機停止的溫度,這兩者都不是真正的室內氣溫。
  • 註 6: 依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潘振宇老師的實測經驗,當室內空調溫度設定為 27℃,在夏季,如果窗戶密閉,只有門縫的間隙風時,換氣次數大概只有 0.1 到 0.5 次;如果窗戶開一個 5 到 10 公分寬的小縫,則入風口面積約有 75 公分乘以 10 公分左右,出風靠門下縫 120 公分乘以 1.5 公分,經估算換氣量可達到 4 倍多。此時室內氣溫只略微上升約 0.4-0.7℃,在確保室內換氣情況下,也不致於影響室內舒適及用電。

——本文摘自《跳出溫度舒適圈》,2022 年 9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2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風吹涼了夏天─節電桃園篇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015/09/24 ・183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1 ・七年級

本系列文章由 經濟部能源局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每逢夏日,開整天的冷氣讓電費帳單成為不少人不願面對的真相,上頭的數字總能讓人倒抽一口氣。冷氣毫無疑問為夏天耗電一大元兇,根據台電《99年度家用電器普及狀況調查報告》資料,一般家庭中各種電器在夏月的耗電比例,以冷氣 43.2%最高。

但夏天開冷氣又會讓荷包大失血,不開冷氣又熱到凍未條,該如何是好呢?使用電風扇當然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清風徐徐便能消解不少熱意,而且夏月家庭中風扇的耗電比例只佔 5%,與冷氣相比實在是省電不少,但究竟電扇要開到多強,才能有效緩解炎夏帶來的溽暑燠熱呢?

夏日炎炎,如果在荷包和舒適之間做抉擇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難題。source:中央社
夏日炎炎,如果在荷包和舒適之間做抉擇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難題。source:中央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體感溫度──身體的溫度感受

首先要從溫度感受談起,根據氣象局的溫度分布圖,夏季午後台灣平地總是紅得發紫(即攝氏 30度以上)。然而,這些氣溫數據僅是儀器客觀的觀測,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夏季平均相對濕度可達70%,我們實際上對於溫度的感受,明顯高於觀測的氣溫。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異,主因在於人體對於周遭空氣的溫度,並不只受到氣溫的影響,而是包含濕度、風速等等各項天氣因子的綜合結果。

為了更準確反應人體感受的溫度,因此產生了生理等效溫度(phys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PET)等量測環境熱舒適度的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體感溫度。目前各國對於體感溫度尚未有一致的計算標準,但是共通點是將相對濕度、風速等環境因子納入如下的體感溫度計算公式,各項參數因各國而有所不同,計算結果雖然會有落差但大致相等。

學理上,體感溫度越高,顯示人體受到環境的熱越多,對人體體內熱平衡帶來的壓力越大,這種壓力稱為熱壓力(thermal stress)。德國弗萊堡大學氣象研究所安德列斯‧馬札拉克斯(Andreas Matzarakis)教授依據其研究成果,按熱壓力高低為體感溫度分級。體感溫度 35℃以下為適當熱壓力,為人體仍會感到舒適的範圍;35℃~41℃為強烈熱壓力;當體感溫度超過 41℃,便為極端熱壓力,開始威脅人的健康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風,吹涼了夏天

Dog-Fan

夏天最令人難受的,莫過於室內徘迴不去凝滯的熱氣,總能把人逼出一身汗來。根據體感溫度的公式,風速為影響體感溫度最為顯著的因素,如果能保持室內自然通風,提高風速,便能降低體感溫度。此時,電風扇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消暑解方,既帶來一絲清爽涼意,也能解救失血的荷包。

不過,究竟風速要多快,才能有效地讓人感覺到舒適呢?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環境中心(Center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翟永超(Yongchao Zhai)研究員,便透過控制風速,請受測者回答感受到的環境溫度舒適度,以界定風速、溫度、濕度與舒適度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發現,在使用天花板電扇的情形下,只要風速達到每秒 1.2公尺~1.8公尺,多數受測者即便室內溫度達 30℃,相對溼度 80%,都還能維持舒適的感受,顯示在有天花板電扇的情形下,能顯著改善室內的溫度舒適度。

桃園市節電計畫

04桃園市
桃園市節電目標:1億7478萬度;桃園市申請經費:1億7475萬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桃園市近幾年來人口數持續增加,同時也是台灣工業大縣,無論住宅、工業或服務業部門,用電量皆不容小覷,總用電量也呈現成長趨勢。至2014年,桃園總用電已達約278億度電,居全台各縣市總用電量之冠,扣除工業用電後,用電量則列全台第五高。

桃園市本年度編列1億7千多萬的經費來減少用電量。主要措施包含透過廣告、講座、文宣等方式宣導節能方式,輔助公私部門汰換老舊空調設備,並祭出節電獎勵鼓勵服務業減少夏日冷氣使用,同時也加強宣導與稽查「服務業室內冷氣溫度不得低於26°C」政策。

冷氣已經是現在人生活中難以割捨的「罪惡的快樂」(Guilty Pleasure),但若是能與電扇妥善搭配,不僅可以降低體感溫度,更能同時提高冷氣效率,便能用最經濟實惠的陣陣涼風把炎夏吹散!

特別感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林子平教授
  •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林建廷同學

參考資料:

  • 許金玉、張博雄,2015,臺灣體感溫度初步分析,中央氣象局104年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
  • 來看看哪個縣市用電量最多吧?低碳生活部落格。
  • Matzarakis, A., & Amelung, B. (2008). 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as indicator for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rmal comfort of humans. In Seasonal forecasts, climatic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pp. 161-172). Springer Netherlands.
  • Human comfort and perceived air quality in warm and humid environments with ceiling fan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5, 90, 178-18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台灣能源主要都是進口的,但你知道嗎,我國有98%都是仰賴國外能源,所以節電只能靠你我做起,自己的電自己省!! http://energy-smartcity.energypark.org.tw/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我犯過超多錯,但從來沒有害怕去做」──專訪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局長顏蔚慈
鄭國威 Portnoy_96
・2020/06/03 ・5526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03 ・六年級

掛上『青年』,就懂青年嗎?當過青年,就能幫青年嗎?你說啊!你說~~~啊~~~~

好吧,那我就說囉!

此刻又逢選系求職時期,說起來簡單,卻關乎未來好多年的人生。為此,泛科今年的職涯專題,特別找來中央跟地方政府中「負責」青年發展的單位,請首長們說說他們憑什麼負責、要怎麼負責 (XD),自己的青年時期又是怎麼一回事!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顏蔚慈局長。攝影 / 郝惠拍

第二站,我們來到桃園市。身為六都中最新的直轄市,在 103 年底改制後,便在鄭文燦市長的規劃下成立了全台唯一的青年事務局。不浪費時間,直接來跟顏蔚慈局長面對面!

從話劇舞台到政治舞台

「徵求桃園最強角鬥士!」……等等,這是怎麼回事?在許多高中跟大學最近玩瘋了的「羅馬競技生死鬥」,竟然有直轄市政府辦的正式賽?關於這迷因般的活動,我以為我知道的都算早了,怎麼會有一個政府單位不但比我還早知道、還腦洞大開,在短短時間內把活動都辦起來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座落在中壢區環北路上,原屬於改制前中壢市議會的紅磚古典建築裡頭有著特別不古典的一群人。而當中有一位怎麼看都很沒有「局長感」的局長。2018 年接任局長時才 32 歲的顏蔚慈,原本想成為的,其實是舞台劇演員。

「我國高中念聖心女中,參加全國高中英語話劇比賽。我記得前兩三屆的學姊,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打敗眾多公立學校。但我高二那一屆,卻是近幾屆成績最差的。」當時扮演重要角色的她,滿懷無比的信心,「就是個眼睛長在頭上的死屁孩」,原以為能傳承學姊的榮耀,結果連前三名都沒進。

雖然當下難免失落,顏蔚慈說起這段回憶,卻是懷念中帶著些許驕傲。

她難忘的是為了共同目標而跟夥伴們一起拼盡的時光。由於英語話劇比賽在聖心具有特殊地位,她們為了排練可以不用參加朝會,加上又住校,劇團一夥向心力極高。全力以赴的她,還央求開家具行的父親替話劇製作特殊換幕道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笑著說自己「是恥辱的一屆」,感到對不起學姊,後來也沒有踏上舞台劇演員之路,但那段投入社團、努力排練的過程讓她極為享受,更定義了她後來「快快樂樂,集眾志,做好事」的風格。

東吳大學的校園一隅。圖/wikipedia

為何選擇甄試進東吳大學政治系?顏蔚慈說她當時打開一大本校系介紹,翻到政治系就被課程吸引。「雖然我那時候其實不完全知道公共政策,國際關係到底在幹嘛,但覺得好像很重要,而我應該要知道公共政策是在講什麼。」於是顏蔚慈就以東吳政治系為第一志願;但她也透露,那時她也填了戲劇系,只是把這隱藏的夢想志願放在很後面。然而讀了東吳政治系,顏蔚慈一點也不後悔,認為政治學讓她了解了民主的「多樣性」。

「老師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講民主是我們在台灣習慣的民主,但民主是有歷程的,有變化的,每一個人對民主的概念都不盡相同。當然我們可以思辨什麼是好的民主,但也要理解對於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來講,不能用同一套標準去定義。」這觀念讓她覺得好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她喜歡東吳政治系的一點,是儘管政治系裡每個師生的政治立場各不相同,但都能互相理解,並正面同理彼此看事情的脈絡跟角度,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現任駐法國大使吳志中都曾是她的老師,而她對每一位老師的風格都銘記於心(編:我就不爆料了 XD)。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顏蔚慈局長,從大學到研究所都讀政治。攝影 / 郝惠拍

儘管從大學到研究所都讀政治,顏蔚慈卻沒有一丁點從事公職的念頭。反倒是她的媽媽從大學階段就極力催促她去考公務人員,甚至她都任職桃園市經發局的主任秘書了,媽媽還是苦苦相勸。

「她就覺得『妳這個工作就不穩定呀』(笑)!」但顏蔚慈從來沒有這打算,因此時常跟媽媽起爭執。她一直不理解為何媽媽那麼在乎穩定的職涯,自己認為做得不順,換工作也沒什麼不好。但後來跟媽媽談過後知道,其實因為媽媽排行家中七姊妹的老五,加上與父親白手起家,歷盡艱辛,自然對吃公家飯特別欣羨,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安穩。聊到此,也曾被爸媽卯起來鼓勵考公職的我也是心有戚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讀完政治系又不想考公務員,能做什麼?顏蔚慈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到了智庫,但「那時候我對自己的人生、職涯發展非常迷惘。雖然是政治系出身,但說真的沒有太多專業,就是沒有那種不可取代性」,她老實地說。

她在智庫的工作內容包括研究法案、編輯書籍、以及很多行政工作。儘管徬徨,這份工作卻解開了她對政治圈的誤解,改變了她的人生。

從對政治圈的偏見到進政治圈的實踐

「我自己雖然念政治系,讀了很多書上的理論、過去的歷史、國外的情況,但其實對所謂的台灣政治圈一直都有一些偏見、或是排斥,覺得不是一個健全的職涯。」她坦言自己受媒體影響,加上想像,覺得政治圈充滿對立與虛耗,對國家沒有正面幫助。我想這可能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

但就在那段徬徨的時期,顏蔚慈近距離觀察了很多政治人物、幕僚、相關工作者。她才發現,要做一件對國家有益的事,得經歷多少折衝、需要多少專業、要多麼認真修法……最後即使沒什麼人看見、甚至在乎,也要好好地把事情做完。這打動了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來政治人物是有溫度的。即使有的時候很不容易,會碰到反對的意見、殘酷的批評,或要做的事情需要妥協,但大家都希望可以為事情帶來一點點進步。」其中,擔任高雄市長時的陳菊與前立委段宜康,讓他印象最為深刻。她認為,他們兩位都因著責任感跟義務心做了許多吃力不討好的事,讓自己傷痕累累,私底下卻非常溫暖,這樣的差異帶給她很大的衝擊。

「我上上上一代的政治人物,到現在還沒有放棄,帶著年輕幕僚在衝,那我們年輕一代怎麼會因為覺得政治很醜惡、很骯髒,就放棄了?」她說。

另一個讓顏蔚慈覺得政治工作值得投入的關鍵,是在接觸這些政治人物與幕僚的過程中,再次感受到當年與社團同學排練話劇時的熱情與團隊感。她自承自己中學時期功課不怎樣、學校很在乎的手工也不行,但卻年年當班長,跟老師、同學關係都很好,喜歡帶領同學參加各種競賽──從整潔競賽到運動會。有幾次認真到有同學跟她翻臉,問她到底幹嘛這麼堅持爭取勝利、把大家搞得那麼累?

簡言之,德智體群美五育當中,她的「群」得分爆高,在中學也是風雲人物。而這樣的她,經過政治學的訓練、在實際政治場域洗禮之後,認為政治學就是「從人跟人的互動關係來理解世界的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謹慎地想了想,說道:「有人,就有政治;因為有人,一定會意見不同,也會有想合作或競爭的時候。這時候政治出現,無論是用制度來框架關係、比拳頭,或寫成法律。當然,關係會變,我們就要看關係未來會怎麼變化,例如國跟國之間的關係。今天有新的政黨形成,對不同政黨的關係有什麼影響。這牽扯到很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例如公共行政類、國際關係類、比較政治類,然後也有政治思想類。」

她說,由於工作繁忙,現在雖然沒有時間讀最新的學者研究,但在書店看到熟悉的學者有新著述,還是會很興奮。而當我一提到川普,她馬上興致昂然地說起以前修過的課程,討論起後冷戰時期的國際合作、全球化路線如何被川普顛覆,但又出乎意料地有效果。

別讓刻板印象標籤阻止了自己

如果有機會,會想跟更年輕時的自己說什麼?顏蔚慈說,對過去的經歷,不論是好是壞,她都只有感謝。「本來人生就不是一路往上嘛!你會有狀況很糟的時候,你可能會傷害一些人,不管是自願或著是不經意的。」

她接著說:「從我職涯到現在,我犯了超級多、無敵多的錯,但我從來都不會因為『我沒有做過,我擔心、我害怕,而不去做』。」而若做錯了、捅出婁子,她表示自己會好好地、慢慢地去彌補、去修補,盡可能把事情去做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如果還是做不好呢?「那沒辦法,但你就知道:下一次遇到,可以怎麼把事情做得更好。我就是因為過去非常多慘痛累積到現在,我覺得我比同年齡層多了一些經驗。」明顯有著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的顏蔚慈這麼說。

如今掌管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底下管理多個科技新創基地的她,自認算是「文科女」,數理很差是事實,但她從不曾因為數理不行、生為女性、年紀相對輕,而認為自己做不到、或因為這些標籤而被阻止做某些事。

或許正因她唸了六年女校。她認為「因為我們全校都是女的,我從來不會覺得我是女的所以不能做什麼、我從來沒有過這個想法。我後來打選戰、從事政治工作、我會開貨車、跑外面……我什麼都做。」

攝影 / 郝惠拍

這不禁讓我想到《韋瓦第效應》一書中提到的「刻板印象威脅」,就是當群體感受到基於種族、性別等刻板印象的存在,這樣的威脅就會影響他們的表現。例如在男女合校的學校裡,儘管事實上女生先天上並不會較不擅長於理工科,但女生可能受到社會上刻板印象的「威脅」,懷疑自己大概不擅長理工,因此在考試時更容易緊張,學習時更不積極,於是影響她們的成績;反之,男生比較不會感到這樣的威脅,亦即由社會加諸的印象,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顏蔚慈同意這個觀點:「所以其實到大學我有點不習慣。例如一開始大學迎新分配工作,男生一定是生火,女生一定是煮飯,很奇怪。而且通常在當下,男生會比較活潑,女生就要演得一副那種……就是比較嬌羞,有點歹勢、不好意思第一次碰到小手這樣。」她表示,由於以前自己在女校「大喇喇的」,隱隱擔心若在大學男同學面前也這樣,會不會讓男生、還有其他女生覺得不舒服?的確有點不知怎麼拿捏分寸。

攝影 / 郝惠拍

儘管青年事務局投入資源不分性別,顏蔚慈也觀察到大部分創業者的性別還是男性。然而她認為「這件事情不能單就創業跟就業者的性別差異來講,而是社會的結構。當爭取一樣的位置,女性可能要考量先生、小孩,婆家……想想這麼主動積極外界會怎樣定義自己。」她認為這樣的額外負擔,得長期一步步從社會、從教育改變,沒辦法一下就變得像北歐國家。不過她也樂觀地說,由於技術變革,創業門檻變低、做事方式也不同。「以前跑業務,一定要去跟人家喝酒,一定要怎樣怎樣,但現在消費型態改變,有很多商業模式興起,我覺得現在女性創業更具競爭力,也有自己的優勢。」她說道。

青年事務局是桃園市長鄭文燦在六都中首創的新單位。顏蔚慈直言一開始很多人覺得成立青年局是為了選票,但她表示絕非如此,而是要培育與展現桃園的「多元價值」。從校外的多元教育、公務事務的多元討論、企業的多元使命 (如重視良善影響勝過股東盈利的社會企業),再到桃園的多元族群與文化。不止青年局,整個桃園市府都在為了彰顯多元價值而努力。

她以桃園市府一級機關 32 局處為例,除了她自己以外,還有社會局、體育局、文化局、法務局、研考會、人事處共七位首長為女性,而且都很年輕。「市議會開會,坐在我隔壁的體育局莊佳佳局長才剛滿 31 歲,她之前是跆拳道國手。」她為目前的市府團隊自豪,但也說其實以前沒有意識到桃園跟其他縣市的差異:「我從來無法想像會有市長對女生說那麼冒犯的言語,原來有人是這樣在做政治人物的。我很慶幸我們團隊不是。」

因應疫情迅速轉型 服務青年不中斷

如今因疫情影響,青年事務局舉辦的許多活動、競賽、課程都受影響。對此,顏蔚慈迅速將活動轉為線上,改變過去一定要大堆頭拍照講話的慣習。比賽則限制人流,一組一組分開進行,並透過實況直播,讓沒有辦法到現場的同學一樣可以看到比賽跟活動。

那志工服務也能改線上嗎?「我們將在六月份公開線上志工的方法,七月執行。我們找了很多志工老師討論,他們很贊成,例如我們計畫辦動保志工營隊,學生可以上網閱讀流浪狗議題的文章,撰寫心得、做社群倡議與行銷。作法跟過去不同,但重點都是為了激發同學對公共事務的熱情。」她表示時代本來就在變,而青年事務局服務青年,較無其他公務機關的包袱,是她們在這波疫情下應變速度比較快的原因。

除了青年活動型態得變。當公司因疫情裁員、減薪、停招,青年的謀職、就業、創業也受到巨大衝擊。顏蔚慈認為如果對創業方向還不確定、沒有把握,建議青年朋友先去業界走一輪,更知道業界的痛點在哪裏。「每個公司都有各自的困難,業績沒辦法突破,你可能可以從中找到創業契機。」不過她擔任局長的這兩年來,也看到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就展現了創業的企圖心,演練過、知道該做什麼。因此她也表示:如果覺得自己準備好了,那麼創業沒什麼不好,「青年局這邊當然提供很多資源!」

像是哪些資源呢?「就如同我當初從智庫轉到從事政治工作,是因為透過在智庫當助理時那段時間才知道政治圈原來長什麼樣。我覺得對很多學生來講,青年局也是讓你開啟不同視野的地方,我們有職場體驗、實習媒合。你可以通過很多課程活動,跟正在創業、任職各種公司的業師互相交流。」

而如果你真的有創業需求,青年事務局目前有三個基地(青創指揮部、安東青創基地、新明青創基地),可以提供你第一年的辦公空間,加上業師輔導,手把手帶你走過創業第一里路。「你在青年事務局的基地創業,會比你在家裡自己創業,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人,可能就是生命當中的貴人。」顏蔚慈說。

「人生可以學的東西太多了。去一趟國外,就覺得自己英文要進步。或現在 AI 數位轉型等等……學習是無止盡的,真的碰到才發現學的太少了;但這也不影響我們繼續成長,因為這件事情 (學習)會持續到我死的那天。」她說得很輕鬆,但很堅定,骨子裡顯然還是當年那個堅持帶領班級跟社團求勝,絲毫不退讓的學生。

但是局長,還是要勸勸妳:羅馬競技生死鬥就讓年輕同學去爭吧!可別自己上場還拿冠軍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278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