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我犯過超多錯,但從來沒有害怕去做」──專訪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局長顏蔚慈

鄭國威 Portnoy_96
・2020/06/03 ・5526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03 ・六年級

掛上『青年』,就懂青年嗎?當過青年,就能幫青年嗎?你說啊!你說~~~啊~~~~

好吧,那我就說囉!

此刻又逢選系求職時期,說起來簡單,卻關乎未來好多年的人生。為此,泛科今年的職涯專題,特別找來中央跟地方政府中「負責」青年發展的單位,請首長們說說他們憑什麼負責、要怎麼負責 (XD),自己的青年時期又是怎麼一回事!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顏蔚慈局長。攝影 / 郝惠拍

第二站,我們來到桃園市。身為六都中最新的直轄市,在 103 年底改制後,便在鄭文燦市長的規劃下成立了全台唯一的青年事務局。不浪費時間,直接來跟顏蔚慈局長面對面!

從話劇舞台到政治舞台

「徵求桃園最強角鬥士!」……等等,這是怎麼回事?在許多高中跟大學最近玩瘋了的「羅馬競技生死鬥」,竟然有直轄市政府辦的正式賽?關於這迷因般的活動,我以為我知道的都算早了,怎麼會有一個政府單位不但比我還早知道、還腦洞大開,在短短時間內把活動都辦起來了?

座落在中壢區環北路上,原屬於改制前中壢市議會的紅磚古典建築裡頭有著特別不古典的一群人。而當中有一位怎麼看都很沒有「局長感」的局長。2018 年接任局長時才 32 歲的顏蔚慈,原本想成為的,其實是舞台劇演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國高中念聖心女中,參加全國高中英語話劇比賽。我記得前兩三屆的學姊,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打敗眾多公立學校。但我高二那一屆,卻是近幾屆成績最差的。」當時扮演重要角色的她,滿懷無比的信心,「就是個眼睛長在頭上的死屁孩」,原以為能傳承學姊的榮耀,結果連前三名都沒進。

雖然當下難免失落,顏蔚慈說起這段回憶,卻是懷念中帶著些許驕傲。

她難忘的是為了共同目標而跟夥伴們一起拼盡的時光。由於英語話劇比賽在聖心具有特殊地位,她們為了排練可以不用參加朝會,加上又住校,劇團一夥向心力極高。全力以赴的她,還央求開家具行的父親替話劇製作特殊換幕道具。

她笑著說自己「是恥辱的一屆」,感到對不起學姊,後來也沒有踏上舞台劇演員之路,但那段投入社團、努力排練的過程讓她極為享受,更定義了她後來「快快樂樂,集眾志,做好事」的風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吳大學的校園一隅。圖/wikipedia

為何選擇甄試進東吳大學政治系?顏蔚慈說她當時打開一大本校系介紹,翻到政治系就被課程吸引。「雖然我那時候其實不完全知道公共政策,國際關係到底在幹嘛,但覺得好像很重要,而我應該要知道公共政策是在講什麼。」於是顏蔚慈就以東吳政治系為第一志願;但她也透露,那時她也填了戲劇系,只是把這隱藏的夢想志願放在很後面。然而讀了東吳政治系,顏蔚慈一點也不後悔,認為政治學讓她了解了民主的「多樣性」。

「老師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講民主是我們在台灣習慣的民主,但民主是有歷程的,有變化的,每一個人對民主的概念都不盡相同。當然我們可以思辨什麼是好的民主,但也要理解對於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來講,不能用同一套標準去定義。」這觀念讓她覺得好有趣。

此外,她喜歡東吳政治系的一點,是儘管政治系裡每個師生的政治立場各不相同,但都能互相理解,並正面同理彼此看事情的脈絡跟角度,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現任駐法國大使吳志中都曾是她的老師,而她對每一位老師的風格都銘記於心(編:我就不爆料了 XD)。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顏蔚慈局長,從大學到研究所都讀政治。攝影 / 郝惠拍

儘管從大學到研究所都讀政治,顏蔚慈卻沒有一丁點從事公職的念頭。反倒是她的媽媽從大學階段就極力催促她去考公務人員,甚至她都任職桃園市經發局的主任秘書了,媽媽還是苦苦相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就覺得『妳這個工作就不穩定呀』(笑)!」但顏蔚慈從來沒有這打算,因此時常跟媽媽起爭執。她一直不理解為何媽媽那麼在乎穩定的職涯,自己認為做得不順,換工作也沒什麼不好。但後來跟媽媽談過後知道,其實因為媽媽排行家中七姊妹的老五,加上與父親白手起家,歷盡艱辛,自然對吃公家飯特別欣羨,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安穩。聊到此,也曾被爸媽卯起來鼓勵考公職的我也是心有戚戚。

但,讀完政治系又不想考公務員,能做什麼?顏蔚慈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到了智庫,但「那時候我對自己的人生、職涯發展非常迷惘。雖然是政治系出身,但說真的沒有太多專業,就是沒有那種不可取代性」,她老實地說。

她在智庫的工作內容包括研究法案、編輯書籍、以及很多行政工作。儘管徬徨,這份工作卻解開了她對政治圈的誤解,改變了她的人生。

從對政治圈的偏見到進政治圈的實踐

「我自己雖然念政治系,讀了很多書上的理論、過去的歷史、國外的情況,但其實對所謂的台灣政治圈一直都有一些偏見、或是排斥,覺得不是一個健全的職涯。」她坦言自己受媒體影響,加上想像,覺得政治圈充滿對立與虛耗,對國家沒有正面幫助。我想這可能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就在那段徬徨的時期,顏蔚慈近距離觀察了很多政治人物、幕僚、相關工作者。她才發現,要做一件對國家有益的事,得經歷多少折衝、需要多少專業、要多麼認真修法……最後即使沒什麼人看見、甚至在乎,也要好好地把事情做完。這打動了她。

「原來政治人物是有溫度的。即使有的時候很不容易,會碰到反對的意見、殘酷的批評,或要做的事情需要妥協,但大家都希望可以為事情帶來一點點進步。」其中,擔任高雄市長時的陳菊與前立委段宜康,讓他印象最為深刻。她認為,他們兩位都因著責任感跟義務心做了許多吃力不討好的事,讓自己傷痕累累,私底下卻非常溫暖,這樣的差異帶給她很大的衝擊。

「我上上上一代的政治人物,到現在還沒有放棄,帶著年輕幕僚在衝,那我們年輕一代怎麼會因為覺得政治很醜惡、很骯髒,就放棄了?」她說。

另一個讓顏蔚慈覺得政治工作值得投入的關鍵,是在接觸這些政治人物與幕僚的過程中,再次感受到當年與社團同學排練話劇時的熱情與團隊感。她自承自己中學時期功課不怎樣、學校很在乎的手工也不行,但卻年年當班長,跟老師、同學關係都很好,喜歡帶領同學參加各種競賽──從整潔競賽到運動會。有幾次認真到有同學跟她翻臉,問她到底幹嘛這麼堅持爭取勝利、把大家搞得那麼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言之,德智體群美五育當中,她的「群」得分爆高,在中學也是風雲人物。而這樣的她,經過政治學的訓練、在實際政治場域洗禮之後,認為政治學就是「從人跟人的互動關係來理解世界的方式」。

她謹慎地想了想,說道:「有人,就有政治;因為有人,一定會意見不同,也會有想合作或競爭的時候。這時候政治出現,無論是用制度來框架關係、比拳頭,或寫成法律。當然,關係會變,我們就要看關係未來會怎麼變化,例如國跟國之間的關係。今天有新的政黨形成,對不同政黨的關係有什麼影響。這牽扯到很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例如公共行政類、國際關係類、比較政治類,然後也有政治思想類。」

她說,由於工作繁忙,現在雖然沒有時間讀最新的學者研究,但在書店看到熟悉的學者有新著述,還是會很興奮。而當我一提到川普,她馬上興致昂然地說起以前修過的課程,討論起後冷戰時期的國際合作、全球化路線如何被川普顛覆,但又出乎意料地有效果。

別讓刻板印象標籤阻止了自己

如果有機會,會想跟更年輕時的自己說什麼?顏蔚慈說,對過去的經歷,不論是好是壞,她都只有感謝。「本來人生就不是一路往上嘛!你會有狀況很糟的時候,你可能會傷害一些人,不管是自願或著是不經意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接著說:「從我職涯到現在,我犯了超級多、無敵多的錯,但我從來都不會因為『我沒有做過,我擔心、我害怕,而不去做』。」而若做錯了、捅出婁子,她表示自己會好好地、慢慢地去彌補、去修補,盡可能把事情去做好。

那如果還是做不好呢?「那沒辦法,但你就知道:下一次遇到,可以怎麼把事情做得更好。我就是因為過去非常多慘痛累積到現在,我覺得我比同年齡層多了一些經驗。」明顯有著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的顏蔚慈這麼說。

如今掌管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底下管理多個科技新創基地的她,自認算是「文科女」,數理很差是事實,但她從不曾因為數理不行、生為女性、年紀相對輕,而認為自己做不到、或因為這些標籤而被阻止做某些事。

或許正因她唸了六年女校。她認為「因為我們全校都是女的,我從來不會覺得我是女的所以不能做什麼、我從來沒有過這個想法。我後來打選戰、從事政治工作、我會開貨車、跑外面……我什麼都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 / 郝惠拍

這不禁讓我想到《韋瓦第效應》一書中提到的「刻板印象威脅」,就是當群體感受到基於種族、性別等刻板印象的存在,這樣的威脅就會影響他們的表現。例如在男女合校的學校裡,儘管事實上女生先天上並不會較不擅長於理工科,但女生可能受到社會上刻板印象的「威脅」,懷疑自己大概不擅長理工,因此在考試時更容易緊張,學習時更不積極,於是影響她們的成績;反之,男生比較不會感到這樣的威脅,亦即由社會加諸的印象,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顏蔚慈同意這個觀點:「所以其實到大學我有點不習慣。例如一開始大學迎新分配工作,男生一定是生火,女生一定是煮飯,很奇怪。而且通常在當下,男生會比較活潑,女生就要演得一副那種……就是比較嬌羞,有點歹勢、不好意思第一次碰到小手這樣。」她表示,由於以前自己在女校「大喇喇的」,隱隱擔心若在大學男同學面前也這樣,會不會讓男生、還有其他女生覺得不舒服?的確有點不知怎麼拿捏分寸。

攝影 / 郝惠拍

儘管青年事務局投入資源不分性別,顏蔚慈也觀察到大部分創業者的性別還是男性。然而她認為「這件事情不能單就創業跟就業者的性別差異來講,而是社會的結構。當爭取一樣的位置,女性可能要考量先生、小孩,婆家……想想這麼主動積極外界會怎樣定義自己。」她認為這樣的額外負擔,得長期一步步從社會、從教育改變,沒辦法一下就變得像北歐國家。不過她也樂觀地說,由於技術變革,創業門檻變低、做事方式也不同。「以前跑業務,一定要去跟人家喝酒,一定要怎樣怎樣,但現在消費型態改變,有很多商業模式興起,我覺得現在女性創業更具競爭力,也有自己的優勢。」她說道。

青年事務局是桃園市長鄭文燦在六都中首創的新單位。顏蔚慈直言一開始很多人覺得成立青年局是為了選票,但她表示絕非如此,而是要培育與展現桃園的「多元價值」。從校外的多元教育、公務事務的多元討論、企業的多元使命 (如重視良善影響勝過股東盈利的社會企業),再到桃園的多元族群與文化。不止青年局,整個桃園市府都在為了彰顯多元價值而努力。

她以桃園市府一級機關 32 局處為例,除了她自己以外,還有社會局、體育局、文化局、法務局、研考會、人事處共七位首長為女性,而且都很年輕。「市議會開會,坐在我隔壁的體育局莊佳佳局長才剛滿 31 歲,她之前是跆拳道國手。」她為目前的市府團隊自豪,但也說其實以前沒有意識到桃園跟其他縣市的差異:「我從來無法想像會有市長對女生說那麼冒犯的言語,原來有人是這樣在做政治人物的。我很慶幸我們團隊不是。」

因應疫情迅速轉型 服務青年不中斷

如今因疫情影響,青年事務局舉辦的許多活動、競賽、課程都受影響。對此,顏蔚慈迅速將活動轉為線上,改變過去一定要大堆頭拍照講話的慣習。比賽則限制人流,一組一組分開進行,並透過實況直播,讓沒有辦法到現場的同學一樣可以看到比賽跟活動。

那志工服務也能改線上嗎?「我們將在六月份公開線上志工的方法,七月執行。我們找了很多志工老師討論,他們很贊成,例如我們計畫辦動保志工營隊,學生可以上網閱讀流浪狗議題的文章,撰寫心得、做社群倡議與行銷。作法跟過去不同,但重點都是為了激發同學對公共事務的熱情。」她表示時代本來就在變,而青年事務局服務青年,較無其他公務機關的包袱,是她們在這波疫情下應變速度比較快的原因。

除了青年活動型態得變。當公司因疫情裁員、減薪、停招,青年的謀職、就業、創業也受到巨大衝擊。顏蔚慈認為如果對創業方向還不確定、沒有把握,建議青年朋友先去業界走一輪,更知道業界的痛點在哪裏。「每個公司都有各自的困難,業績沒辦法突破,你可能可以從中找到創業契機。」不過她擔任局長的這兩年來,也看到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就展現了創業的企圖心,演練過、知道該做什麼。因此她也表示:如果覺得自己準備好了,那麼創業沒什麼不好,「青年局這邊當然提供很多資源!」

像是哪些資源呢?「就如同我當初從智庫轉到從事政治工作,是因為透過在智庫當助理時那段時間才知道政治圈原來長什麼樣。我覺得對很多學生來講,青年局也是讓你開啟不同視野的地方,我們有職場體驗、實習媒合。你可以通過很多課程活動,跟正在創業、任職各種公司的業師互相交流。」

而如果你真的有創業需求,青年事務局目前有三個基地(青創指揮部、安東青創基地、新明青創基地),可以提供你第一年的辦公空間,加上業師輔導,手把手帶你走過創業第一里路。「你在青年事務局的基地創業,會比你在家裡自己創業,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人,可能就是生命當中的貴人。」顏蔚慈說。

「人生可以學的東西太多了。去一趟國外,就覺得自己英文要進步。或現在 AI 數位轉型等等……學習是無止盡的,真的碰到才發現學的太少了;但這也不影響我們繼續成長,因為這件事情 (學習)會持續到我死的那天。」她說得很輕鬆,但很堅定,骨子裡顯然還是當年那個堅持帶領班級跟社團求勝,絲毫不退讓的學生。

但是局長,還是要勸勸妳:羅馬競技生死鬥就讓年輕同學去爭吧!可別自己上場還拿冠軍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284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我學財經,用數字替產業做健康檢查──專訪高雄市青年局局長林鼎超
鄭國威 Portnoy_96
・2020/06/03 ・5228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472 ・五年級

掛上『青年』,就懂青年嗎?當過青年,就能幫青年嗎?你說啊!你說~~~啊~~~~

好吧,那我就說囉!

此刻又逢選系求職時期,說起來簡單,卻關乎未來好多年的人生。為此,泛科今年的職涯專題,特別找來中央跟地方政府中「負責」青年發展的單位,請首長們說說他們憑什麼負責、要怎麼負責 XD,自己的青年時期又是怎麼一回事!

高雄市青年局局長林鼎超。攝影 / Amedee Photography

第一站,我們來到高雄市,這個目前「備受關注」的直轄市政府,有個去年 10 月 1 號才誕生的超新單位:青年局。讓我們直搗青年局長林鼎超的辦公室,聽聽這位首任高雄市青年局局長到底要怎麼挺青年(被青年玩)吧!

誰沒年輕過?不過我的青春有一點點刺激

「我還記得小時候班上有好幾個同學想當總統、市長。對我來說太遙遠了。」林鼎超說,相較於同學,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機師」。出生在台灣經濟成長快速的七零年代,林鼎超小時候就常跟爸媽一起搭飛機出國,除了覺得可以飛來飛去到處玩,也蠻有挑戰性,但又沒有「當市長」、「當總統」這些志願那麼困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林鼎超沒有成為機師。他表示「以前對機師的體檢比較嚴格,機師不能戴眼鏡,也不接受視力矯正過的。而且後來念書時,我發現自己的自然科學真的很差,我想還是搭飛機就好了,不用自己開。」

攝影 / Amedee Photography

不過「飛來飛去到處跑」的夢想,他沒有錯過。國二時就到新加坡唸書的他,唸完高中後又去美國波士頓念大學,但卻差點被那裡的「冰之呼吸」給擊潰。

第一種冰,是真實的冰:「我大一讀了一學期回臺灣,把車停在路邊,結果隔了一個月回去,車子不見了。」林鼎超找了半天,在路邊發現一座雪丘,原來車子已經被埋住,讓他逼不得已買支鑿子從早上九點挖到晚上,才把車挖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種冰,是歧視的冰:同樣是大一時,林鼎超當時的室友來自美東維吉尼亞,長得高大,觀念傳統,沒跟華人往來過,言行裡對林鼎超充滿歧視。例如「那時候我播周杰倫的音樂,他就會說那是怪異的音樂,要我關掉。」他說。

舊金山大學的校園一隅。圖/wikimedia

即使如此,他還是撐了兩年才決定搬到人種多元、文化開放的舊金山讀大學。不過他認為,正因為經歷過美國東岸,才更能了解這個國家。要是一開始就到西岸唸書,就感覺不出這種差異。

在舊金山大學他沒閒下來,而是跨越重重門檻,擠進以在地美國學生為主的「兄弟會」(Fraternities)。他想入會有幾個原因,第一是看上兄弟會能帶來的學長人脈,之後在很多領域都能夠幫上忙,再者,要入會是有門檻的,成績低於 B+ 就會被踢掉,透過這些機制創造極高的向心力,也讓他覺得加入是很尊榮的事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他是兄弟會中唯一的華人,在 6 個月觀察期內,接受各種試煉,例如曾被帶到五樓的屋頂邊緣,綁著手被踹下去(P編:大驚)。雖然下面有氣墊床,但他在轉述這段經歷時還是有點毛!另外也曾半夜被帶到高爾夫球場,得把學長丟進草叢的實習徽章找回來,而這花了他四個小時。

「其實我從來沒對外講過這些事情,因為大家都只問我青年局做什麼(笑)。」

不把握機會,就沒有機會

同樣的,外界以為他求學工作在財經領域都一帆風順,但他曾在深圳的工廠工作過半年。

「當時深圳那邊有很多皮件工廠,產品原本透過經銷商賣到海外,成本不用 2 塊美金的手機套,到了美國賣 20 塊美金!」當時的他發現有利可圖,立刻決定待在東莞,從皮件製造、產線規劃、報價、買皮料…..全部都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時 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還沒橫空出世,手機造型千變萬化,新手機在中國還沒上市,他就去香港買,然後馬上開模做套子或是矽膠模。

林鼎超認為,只要是好的商機就要想辦法抓住,但自己也絕非被錢迷昏之人。他說:「那時候我們其實沒有投入很多資金,主要是賺銷售獎金,想辦法把風險降到最低,唯一投資的是自己的時間,並把自己的手指觸覺變成專業,一摸皮料就知道是什麼材質。」

攝影 / Amedee Photography

「真的很少人知道我曾經在工廠待過半年,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經驗。機會來了,就把握機會。」他很輕鬆地說:「其實我做任何事情都不會後悔。出國唸書、去中國大陸住半年、去銀行上班、後來去創投,現在來到高雄,我從來不後悔。我覺得,決定一旦做了就做了,不要後悔,如果你發現你的決定是不好的,應該想辦法去修正現況,而不是花時間後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鼎超自謙不是讀書的料,在新加坡讀高中時,對科學、文學、歷史都沒興趣,但因為學制跟台灣不同,所以他不用苦背補習,而是專注於有興趣的數學、創意、行銷、投資等科目,確認自己要往財經發展。

「台灣的教育是叫大家去作相同的事。其實如果可以,真的要去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不要用社會的期望、家裡的期待或分數到那邊去選擇志願科系。」林鼎超舉例說,自己有個朋友從名校資工系畢業,但現在卻在當日文翻譯,日文靠打電動自學,跟在大學學的完全沒有關係,其實很可惜。

他相信很多台灣學生都有類似經歷,為了先符合社會或家裡期待,拿到學位後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故事,層出不窮。為此,他很感謝父母給了他自由選擇的空間。

原來我是最大的風險?在當頭棒喝之後

對林鼎超來說,2009 年進商業銀行工作是一個重要轉捩點,但他說自己是同一批進公司的人裡,薪水最低的。同梯之中學歷更高、工作經驗更豐富、來自名校的,薪水自然會更高,這些都沒有的他,卻是同梯裡第一個外派到香港這個重點城市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鼎超表示:「外派需要一點門檻,而香港算是很熱門的點。一年大概賺 350 億,一家香港分行就可以替這家商業銀行貢獻十分之一的獲利。我一直想去了解為什麼。」

他解釋,銀行主要賺三種錢:利率、費率、匯率。他任職的公司最喜歡賺費率,也就是手續費,因為風險最低。他認為這也是為何這家銀行的網銀實力堅強,因為在跨國交易的時候客戶覺得好用,才能賺進更多手續費,而且賺得安全又穩定。「可是你的量要夠大,要讓台商覺得好用,唯一的麻煩點就是要跟著台商到處跑。」

接下來的故事跟《半澤直樹》很像。外派到香港後,負責東莞台商的他每個月要去看廠三、四次,經由前輩指導跟經驗累積,一步步了解如何從財務報表外的許多細節,判斷公司運營的狀況是好還壞。然而經驗的累積並不容易,他分享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是他當徵信員時做的第一份報告。「我剛報告完,公司的審查人跟我說:『這家公司最大的風險就是你。因為你報告得太爛。』」

林鼎超回憶起當下,很直率地分享了這難堪的經驗,原來公司派給新手的都是比較輕鬆的案子,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其實條件很好,卻因為他報告時沒有信心、不夠熟悉,而讓審查部門的同事對公司失去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那個當下我才發現,原來徵信員這麼重要,那是一筆 10 億的貸款啊!如果徵信員沒有讓審查認識、了解那間公司,那 10 億就沒啦!所以我一直到現在都記得這件事情跟審查告訴我的話。」當下儘管難堪,回頭看來他認為卻是苦口良藥,也很感謝當年公司對新人的栽培。

他表示很多事情在學校學不到,像是產業的特性跟變化,這也是為何當時他有許多同事其實是上市櫃公司客戶的子女。「他們認為,讓子女進來,可以學習如何貸款,了解銀行用什麼角度作 Annual Review。」

學財經就是從數字上去瞭解一個產業的好與壞,不過他也說「以前讀書時,我看三大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是為了應付考試,出社會才真正知道這三張表的意義,可以從細節裡面找出魔鬼,從數字掌握這間公司的狀況,就像是在看公司的健康檢查結果一樣。」

他直言如果用一般商業銀行的邏輯承接青年貸款,其實大部分沒有辦法符合銀行的核貸角度。「但因為我們是政策性貸款,由青年局為創業者做擔保,我們會用不一樣的標準去問申請人,讓他們知道自己缺乏什麼」,而這樣久而久之,他說連青年局同仁對每間公司、每個產業的敏感度都增加了,就像當初在銀行上班的他一樣。

林鼎超認為,申請青創貸款的公司其實都很小,如果可以從細節(例如公司團隊有無向心力等)看出端倪,青年局還是願意貸款。也因此一家青創能不能貸款成功,「就看你們能看的多深,等送到審查會,我們問你的時候,你能不能把故事說好。你們比我更重要,你們才是說故事的人。」他曾對同仁這麼說。

疫情下創業突圍,更要抱團取暖

「高雄市政府很少被這樣子高度關注,所以一旦我們出狀況也會被加倍放大,可是如果我們做得好,也是加倍被放大」林鼎超對於動輒得咎的局面抱持樂觀態度,把多出來的曝光量,當成機會。

林鼎超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希望跟青年朋友說:「犯錯沒關係,但不要一犯再犯。有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如果自己沒辦法解決,就要找人幫忙解決,而不是放著不管。」

他表示自己從銀行到創投、創辦兩岸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CIEA),一路上交了很多好朋友。「後來我來這邊當青年局長,拉了很多台北的資源下來,也是因為朋友的關係」,對他來說,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肯定很多,但永遠可以找其他人來幫忙,也可避免陷入盲點、無法突破的問題。

眼觀高雄及其青年局的未來,林鼎超持樂觀的態度。攝影 / Amedee Photography

對於高雄跟青年局的未來,他審慎樂觀,認為青年局雖然是新單位、沒有包袱,但也隨時都處在被檢討的位置,畢竟業務與其他局處有所重疊,若不能加速做出成績,也不一定會一直存在。

那麼,什麼才是青年局為了協助青年創業,一定要做好的核心工作呢?

比起貸款,林鼎超認為輔導更重要。

「我一直都跟大家分享一個觀念,就是給資金並不是首要的事情。」林鼎超坦言他以自己對銀行的熟悉度去爭取到高雄青創貸款的優惠條件和利率,確實花了一些功夫,但是青創貸款其他縣市也有。「我們高雄的目前的利率和利息補貼條件,其實在六都也只是排第二。」他認為不值得說嘴,而且不管是政府投資或是貸款,最終創業者還是要還錢,所以他覺得輔導還是最重要。

他觀察過往高雄市的創業輔導,侷限在學校的育成中心,但其實該讓青年創業者與產業界有更多交流,尤其像高雄許多熱情的中小企業主其實很願意幫忙年輕人。

因此林鼎超上任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青年創業推動聯盟」,把所有學校育成中心的資源跟民間產業協會的力量凝聚。他表示這麼做有三個目的,第一是案源分享,第二是訊息分享,然後最重要的,是青年局在推動任何政策前,能先找他們討論,讓政策有民意基礎,最起碼不要浪費時間推出沒有人要用的東西。

高市青年局也成立了一個導師顧問團,共有 70 位產業界菁英。以高雄的中小企業為主,希望通過眾多老闆的經驗以及他們的通路,去幫高雄青創團隊的服務或產品找到銷售渠道。

另外,高市青年局也跟高雄五所具有區域產業特性之大專院校育成中心──包括義守大學、高雄大學、高雄餐旅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等 5 所大學──以衛星體系概念創立「創業O’Star」網絡,協助提供青年客製化創業輔導服務,希望青年創業者在申請貸款或是找投資跟補助前,可以先去跟各擅勝場的學校談一談,到底你的產品、創業規劃適不適合,或是你適不適合創業。

那此時此刻,在疫情衝擊之下,原本想創業的青年該繼續衝嗎?林鼎超說,其實有一些申請青創貸款跟創業補助的案件,已經因為疫情撤案了。

「在疫情之下有很多產業受到影響,但也有一些線上平台銷售業績非常好,特別像 UberEat,foodpanda之類。我是覺得,其實創業的朋友目前可以先看看先等等,觀察要怎麼做才是好的。如果已經創業了,然後真的很不巧碰到這次疫情,也可以思考一下如何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例如可以跟其他不同產業的公司去做一些跨業合作,去節約一些成本跟資源。」

林鼎超認為,如果還沒創業,其實可以趁這個時機多認識一些人,或是思考不一樣的創業可能,透過這樣的契機做出改變。例如她知道很多平常難得在台灣見到的企業家,因為疫情都長時間待在台灣,有較多時間可以接受拜會;另外像是他認識的潮牌服飾 Stage,則把實體店面收了,全部改成線上,趁這個機會完成數位轉型。

此外,青年局持續舉辦的「青創之夜」,先前因疫情停辦一次,但接下來則會復辦,很適合創業中跟想創業的朋友先來參加;林鼎超認為若非疫情,平常不會有這樣的空白可以好好 networking,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最後,他跟我們分享,其實採訪當下,他的太太正在學美甲,因為她的夢想就是要開一間美甲店,而他全力支持。

「有夢想就去追吧!青年局的同仁都知道,我每周不會超過兩場應酬,因為我有三天要回家顧小孩。我覺得照顧小孩不應該完全交給女性,丟給我太太自己去做。我覺得大家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應該很公平的去追求。」

局長,這樣我會有點想創業啊。(啊,我已經創業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284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我犯過超多錯,但從來沒有害怕去做」──專訪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局長顏蔚慈
鄭國威 Portnoy_96
・2020/06/03 ・5526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03 ・六年級

掛上『青年』,就懂青年嗎?當過青年,就能幫青年嗎?你說啊!你說~~~啊~~~~

好吧,那我就說囉!

此刻又逢選系求職時期,說起來簡單,卻關乎未來好多年的人生。為此,泛科今年的職涯專題,特別找來中央跟地方政府中「負責」青年發展的單位,請首長們說說他們憑什麼負責、要怎麼負責 (XD),自己的青年時期又是怎麼一回事!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顏蔚慈局長。攝影 / 郝惠拍

第二站,我們來到桃園市。身為六都中最新的直轄市,在 103 年底改制後,便在鄭文燦市長的規劃下成立了全台唯一的青年事務局。不浪費時間,直接來跟顏蔚慈局長面對面!

從話劇舞台到政治舞台

「徵求桃園最強角鬥士!」……等等,這是怎麼回事?在許多高中跟大學最近玩瘋了的「羅馬競技生死鬥」,竟然有直轄市政府辦的正式賽?關於這迷因般的活動,我以為我知道的都算早了,怎麼會有一個政府單位不但比我還早知道、還腦洞大開,在短短時間內把活動都辦起來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座落在中壢區環北路上,原屬於改制前中壢市議會的紅磚古典建築裡頭有著特別不古典的一群人。而當中有一位怎麼看都很沒有「局長感」的局長。2018 年接任局長時才 32 歲的顏蔚慈,原本想成為的,其實是舞台劇演員。

「我國高中念聖心女中,參加全國高中英語話劇比賽。我記得前兩三屆的學姊,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打敗眾多公立學校。但我高二那一屆,卻是近幾屆成績最差的。」當時扮演重要角色的她,滿懷無比的信心,「就是個眼睛長在頭上的死屁孩」,原以為能傳承學姊的榮耀,結果連前三名都沒進。

雖然當下難免失落,顏蔚慈說起這段回憶,卻是懷念中帶著些許驕傲。

她難忘的是為了共同目標而跟夥伴們一起拼盡的時光。由於英語話劇比賽在聖心具有特殊地位,她們為了排練可以不用參加朝會,加上又住校,劇團一夥向心力極高。全力以赴的她,還央求開家具行的父親替話劇製作特殊換幕道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笑著說自己「是恥辱的一屆」,感到對不起學姊,後來也沒有踏上舞台劇演員之路,但那段投入社團、努力排練的過程讓她極為享受,更定義了她後來「快快樂樂,集眾志,做好事」的風格。

東吳大學的校園一隅。圖/wikipedia

為何選擇甄試進東吳大學政治系?顏蔚慈說她當時打開一大本校系介紹,翻到政治系就被課程吸引。「雖然我那時候其實不完全知道公共政策,國際關係到底在幹嘛,但覺得好像很重要,而我應該要知道公共政策是在講什麼。」於是顏蔚慈就以東吳政治系為第一志願;但她也透露,那時她也填了戲劇系,只是把這隱藏的夢想志願放在很後面。然而讀了東吳政治系,顏蔚慈一點也不後悔,認為政治學讓她了解了民主的「多樣性」。

「老師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講民主是我們在台灣習慣的民主,但民主是有歷程的,有變化的,每一個人對民主的概念都不盡相同。當然我們可以思辨什麼是好的民主,但也要理解對於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來講,不能用同一套標準去定義。」這觀念讓她覺得好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她喜歡東吳政治系的一點,是儘管政治系裡每個師生的政治立場各不相同,但都能互相理解,並正面同理彼此看事情的脈絡跟角度,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現任駐法國大使吳志中都曾是她的老師,而她對每一位老師的風格都銘記於心(編:我就不爆料了 XD)。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顏蔚慈局長,從大學到研究所都讀政治。攝影 / 郝惠拍

儘管從大學到研究所都讀政治,顏蔚慈卻沒有一丁點從事公職的念頭。反倒是她的媽媽從大學階段就極力催促她去考公務人員,甚至她都任職桃園市經發局的主任秘書了,媽媽還是苦苦相勸。

「她就覺得『妳這個工作就不穩定呀』(笑)!」但顏蔚慈從來沒有這打算,因此時常跟媽媽起爭執。她一直不理解為何媽媽那麼在乎穩定的職涯,自己認為做得不順,換工作也沒什麼不好。但後來跟媽媽談過後知道,其實因為媽媽排行家中七姊妹的老五,加上與父親白手起家,歷盡艱辛,自然對吃公家飯特別欣羨,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安穩。聊到此,也曾被爸媽卯起來鼓勵考公職的我也是心有戚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讀完政治系又不想考公務員,能做什麼?顏蔚慈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到了智庫,但「那時候我對自己的人生、職涯發展非常迷惘。雖然是政治系出身,但說真的沒有太多專業,就是沒有那種不可取代性」,她老實地說。

她在智庫的工作內容包括研究法案、編輯書籍、以及很多行政工作。儘管徬徨,這份工作卻解開了她對政治圈的誤解,改變了她的人生。

從對政治圈的偏見到進政治圈的實踐

「我自己雖然念政治系,讀了很多書上的理論、過去的歷史、國外的情況,但其實對所謂的台灣政治圈一直都有一些偏見、或是排斥,覺得不是一個健全的職涯。」她坦言自己受媒體影響,加上想像,覺得政治圈充滿對立與虛耗,對國家沒有正面幫助。我想這可能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吧!

但就在那段徬徨的時期,顏蔚慈近距離觀察了很多政治人物、幕僚、相關工作者。她才發現,要做一件對國家有益的事,得經歷多少折衝、需要多少專業、要多麼認真修法……最後即使沒什麼人看見、甚至在乎,也要好好地把事情做完。這打動了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來政治人物是有溫度的。即使有的時候很不容易,會碰到反對的意見、殘酷的批評,或要做的事情需要妥協,但大家都希望可以為事情帶來一點點進步。」其中,擔任高雄市長時的陳菊與前立委段宜康,讓他印象最為深刻。她認為,他們兩位都因著責任感跟義務心做了許多吃力不討好的事,讓自己傷痕累累,私底下卻非常溫暖,這樣的差異帶給她很大的衝擊。

「我上上上一代的政治人物,到現在還沒有放棄,帶著年輕幕僚在衝,那我們年輕一代怎麼會因為覺得政治很醜惡、很骯髒,就放棄了?」她說。

另一個讓顏蔚慈覺得政治工作值得投入的關鍵,是在接觸這些政治人物與幕僚的過程中,再次感受到當年與社團同學排練話劇時的熱情與團隊感。她自承自己中學時期功課不怎樣、學校很在乎的手工也不行,但卻年年當班長,跟老師、同學關係都很好,喜歡帶領同學參加各種競賽──從整潔競賽到運動會。有幾次認真到有同學跟她翻臉,問她到底幹嘛這麼堅持爭取勝利、把大家搞得那麼累?

簡言之,德智體群美五育當中,她的「群」得分爆高,在中學也是風雲人物。而這樣的她,經過政治學的訓練、在實際政治場域洗禮之後,認為政治學就是「從人跟人的互動關係來理解世界的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謹慎地想了想,說道:「有人,就有政治;因為有人,一定會意見不同,也會有想合作或競爭的時候。這時候政治出現,無論是用制度來框架關係、比拳頭,或寫成法律。當然,關係會變,我們就要看關係未來會怎麼變化,例如國跟國之間的關係。今天有新的政黨形成,對不同政黨的關係有什麼影響。這牽扯到很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例如公共行政類、國際關係類、比較政治類,然後也有政治思想類。」

她說,由於工作繁忙,現在雖然沒有時間讀最新的學者研究,但在書店看到熟悉的學者有新著述,還是會很興奮。而當我一提到川普,她馬上興致昂然地說起以前修過的課程,討論起後冷戰時期的國際合作、全球化路線如何被川普顛覆,但又出乎意料地有效果。

別讓刻板印象標籤阻止了自己

如果有機會,會想跟更年輕時的自己說什麼?顏蔚慈說,對過去的經歷,不論是好是壞,她都只有感謝。「本來人生就不是一路往上嘛!你會有狀況很糟的時候,你可能會傷害一些人,不管是自願或著是不經意的。」

她接著說:「從我職涯到現在,我犯了超級多、無敵多的錯,但我從來都不會因為『我沒有做過,我擔心、我害怕,而不去做』。」而若做錯了、捅出婁子,她表示自己會好好地、慢慢地去彌補、去修補,盡可能把事情去做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如果還是做不好呢?「那沒辦法,但你就知道:下一次遇到,可以怎麼把事情做得更好。我就是因為過去非常多慘痛累積到現在,我覺得我比同年齡層多了一些經驗。」明顯有著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的顏蔚慈這麼說。

如今掌管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底下管理多個科技新創基地的她,自認算是「文科女」,數理很差是事實,但她從不曾因為數理不行、生為女性、年紀相對輕,而認為自己做不到、或因為這些標籤而被阻止做某些事。

或許正因她唸了六年女校。她認為「因為我們全校都是女的,我從來不會覺得我是女的所以不能做什麼、我從來沒有過這個想法。我後來打選戰、從事政治工作、我會開貨車、跑外面……我什麼都做。」

攝影 / 郝惠拍

這不禁讓我想到《韋瓦第效應》一書中提到的「刻板印象威脅」,就是當群體感受到基於種族、性別等刻板印象的存在,這樣的威脅就會影響他們的表現。例如在男女合校的學校裡,儘管事實上女生先天上並不會較不擅長於理工科,但女生可能受到社會上刻板印象的「威脅」,懷疑自己大概不擅長理工,因此在考試時更容易緊張,學習時更不積極,於是影響她們的成績;反之,男生比較不會感到這樣的威脅,亦即由社會加諸的印象,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顏蔚慈同意這個觀點:「所以其實到大學我有點不習慣。例如一開始大學迎新分配工作,男生一定是生火,女生一定是煮飯,很奇怪。而且通常在當下,男生會比較活潑,女生就要演得一副那種……就是比較嬌羞,有點歹勢、不好意思第一次碰到小手這樣。」她表示,由於以前自己在女校「大喇喇的」,隱隱擔心若在大學男同學面前也這樣,會不會讓男生、還有其他女生覺得不舒服?的確有點不知怎麼拿捏分寸。

攝影 / 郝惠拍

儘管青年事務局投入資源不分性別,顏蔚慈也觀察到大部分創業者的性別還是男性。然而她認為「這件事情不能單就創業跟就業者的性別差異來講,而是社會的結構。當爭取一樣的位置,女性可能要考量先生、小孩,婆家……想想這麼主動積極外界會怎樣定義自己。」她認為這樣的額外負擔,得長期一步步從社會、從教育改變,沒辦法一下就變得像北歐國家。不過她也樂觀地說,由於技術變革,創業門檻變低、做事方式也不同。「以前跑業務,一定要去跟人家喝酒,一定要怎樣怎樣,但現在消費型態改變,有很多商業模式興起,我覺得現在女性創業更具競爭力,也有自己的優勢。」她說道。

青年事務局是桃園市長鄭文燦在六都中首創的新單位。顏蔚慈直言一開始很多人覺得成立青年局是為了選票,但她表示絕非如此,而是要培育與展現桃園的「多元價值」。從校外的多元教育、公務事務的多元討論、企業的多元使命 (如重視良善影響勝過股東盈利的社會企業),再到桃園的多元族群與文化。不止青年局,整個桃園市府都在為了彰顯多元價值而努力。

她以桃園市府一級機關 32 局處為例,除了她自己以外,還有社會局、體育局、文化局、法務局、研考會、人事處共七位首長為女性,而且都很年輕。「市議會開會,坐在我隔壁的體育局莊佳佳局長才剛滿 31 歲,她之前是跆拳道國手。」她為目前的市府團隊自豪,但也說其實以前沒有意識到桃園跟其他縣市的差異:「我從來無法想像會有市長對女生說那麼冒犯的言語,原來有人是這樣在做政治人物的。我很慶幸我們團隊不是。」

因應疫情迅速轉型 服務青年不中斷

如今因疫情影響,青年事務局舉辦的許多活動、競賽、課程都受影響。對此,顏蔚慈迅速將活動轉為線上,改變過去一定要大堆頭拍照講話的慣習。比賽則限制人流,一組一組分開進行,並透過實況直播,讓沒有辦法到現場的同學一樣可以看到比賽跟活動。

那志工服務也能改線上嗎?「我們將在六月份公開線上志工的方法,七月執行。我們找了很多志工老師討論,他們很贊成,例如我們計畫辦動保志工營隊,學生可以上網閱讀流浪狗議題的文章,撰寫心得、做社群倡議與行銷。作法跟過去不同,但重點都是為了激發同學對公共事務的熱情。」她表示時代本來就在變,而青年事務局服務青年,較無其他公務機關的包袱,是她們在這波疫情下應變速度比較快的原因。

除了青年活動型態得變。當公司因疫情裁員、減薪、停招,青年的謀職、就業、創業也受到巨大衝擊。顏蔚慈認為如果對創業方向還不確定、沒有把握,建議青年朋友先去業界走一輪,更知道業界的痛點在哪裏。「每個公司都有各自的困難,業績沒辦法突破,你可能可以從中找到創業契機。」不過她擔任局長的這兩年來,也看到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就展現了創業的企圖心,演練過、知道該做什麼。因此她也表示:如果覺得自己準備好了,那麼創業沒什麼不好,「青年局這邊當然提供很多資源!」

像是哪些資源呢?「就如同我當初從智庫轉到從事政治工作,是因為透過在智庫當助理時那段時間才知道政治圈原來長什麼樣。我覺得對很多學生來講,青年局也是讓你開啟不同視野的地方,我們有職場體驗、實習媒合。你可以通過很多課程活動,跟正在創業、任職各種公司的業師互相交流。」

而如果你真的有創業需求,青年事務局目前有三個基地(青創指揮部、安東青創基地、新明青創基地),可以提供你第一年的辦公空間,加上業師輔導,手把手帶你走過創業第一里路。「你在青年事務局的基地創業,會比你在家裡自己創業,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人,可能就是生命當中的貴人。」顏蔚慈說。

「人生可以學的東西太多了。去一趟國外,就覺得自己英文要進步。或現在 AI 數位轉型等等……學習是無止盡的,真的碰到才發現學的太少了;但這也不影響我們繼續成長,因為這件事情 (學習)會持續到我死的那天。」她說得很輕鬆,但很堅定,骨子裡顯然還是當年那個堅持帶領班級跟社團求勝,絲毫不退讓的學生。

但是局長,還是要勸勸妳:羅馬競技生死鬥就讓年輕同學去爭吧!可別自己上場還拿冠軍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284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風吹涼了夏天─節電桃園篇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015/09/24 ・183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1 ・七年級

本系列文章由 經濟部能源局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每逢夏日,開整天的冷氣讓電費帳單成為不少人不願面對的真相,上頭的數字總能讓人倒抽一口氣。冷氣毫無疑問為夏天耗電一大元兇,根據台電《99年度家用電器普及狀況調查報告》資料,一般家庭中各種電器在夏月的耗電比例,以冷氣 43.2%最高。

但夏天開冷氣又會讓荷包大失血,不開冷氣又熱到凍未條,該如何是好呢?使用電風扇當然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清風徐徐便能消解不少熱意,而且夏月家庭中風扇的耗電比例只佔 5%,與冷氣相比實在是省電不少,但究竟電扇要開到多強,才能有效緩解炎夏帶來的溽暑燠熱呢?

夏日炎炎,如果在荷包和舒適之間做抉擇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難題。source:中央社
夏日炎炎,如果在荷包和舒適之間做抉擇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難題。source:中央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體感溫度──身體的溫度感受

首先要從溫度感受談起,根據氣象局的溫度分布圖,夏季午後台灣平地總是紅得發紫(即攝氏 30度以上)。然而,這些氣溫數據僅是儀器客觀的觀測,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夏季平均相對濕度可達70%,我們實際上對於溫度的感受,明顯高於觀測的氣溫。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異,主因在於人體對於周遭空氣的溫度,並不只受到氣溫的影響,而是包含濕度、風速等等各項天氣因子的綜合結果。

為了更準確反應人體感受的溫度,因此產生了生理等效溫度(phys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PET)等量測環境熱舒適度的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體感溫度。目前各國對於體感溫度尚未有一致的計算標準,但是共通點是將相對濕度、風速等環境因子納入如下的體感溫度計算公式,各項參數因各國而有所不同,計算結果雖然會有落差但大致相等。

學理上,體感溫度越高,顯示人體受到環境的熱越多,對人體體內熱平衡帶來的壓力越大,這種壓力稱為熱壓力(thermal stress)。德國弗萊堡大學氣象研究所安德列斯‧馬札拉克斯(Andreas Matzarakis)教授依據其研究成果,按熱壓力高低為體感溫度分級。體感溫度 35℃以下為適當熱壓力,為人體仍會感到舒適的範圍;35℃~41℃為強烈熱壓力;當體感溫度超過 41℃,便為極端熱壓力,開始威脅人的健康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風,吹涼了夏天

Dog-Fan

夏天最令人難受的,莫過於室內徘迴不去凝滯的熱氣,總能把人逼出一身汗來。根據體感溫度的公式,風速為影響體感溫度最為顯著的因素,如果能保持室內自然通風,提高風速,便能降低體感溫度。此時,電風扇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消暑解方,既帶來一絲清爽涼意,也能解救失血的荷包。

不過,究竟風速要多快,才能有效地讓人感覺到舒適呢?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環境中心(Center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翟永超(Yongchao Zhai)研究員,便透過控制風速,請受測者回答感受到的環境溫度舒適度,以界定風速、溫度、濕度與舒適度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發現,在使用天花板電扇的情形下,只要風速達到每秒 1.2公尺~1.8公尺,多數受測者即便室內溫度達 30℃,相對溼度 80%,都還能維持舒適的感受,顯示在有天花板電扇的情形下,能顯著改善室內的溫度舒適度。

桃園市節電計畫

04桃園市
桃園市節電目標:1億7478萬度;桃園市申請經費:1億7475萬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桃園市近幾年來人口數持續增加,同時也是台灣工業大縣,無論住宅、工業或服務業部門,用電量皆不容小覷,總用電量也呈現成長趨勢。至2014年,桃園總用電已達約278億度電,居全台各縣市總用電量之冠,扣除工業用電後,用電量則列全台第五高。

桃園市本年度編列1億7千多萬的經費來減少用電量。主要措施包含透過廣告、講座、文宣等方式宣導節能方式,輔助公私部門汰換老舊空調設備,並祭出節電獎勵鼓勵服務業減少夏日冷氣使用,同時也加強宣導與稽查「服務業室內冷氣溫度不得低於26°C」政策。

冷氣已經是現在人生活中難以割捨的「罪惡的快樂」(Guilty Pleasure),但若是能與電扇妥善搭配,不僅可以降低體感溫度,更能同時提高冷氣效率,便能用最經濟實惠的陣陣涼風把炎夏吹散!

特別感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林子平教授
  •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林建廷同學

參考資料:

  • 許金玉、張博雄,2015,臺灣體感溫度初步分析,中央氣象局104年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
  • 來看看哪個縣市用電量最多吧?低碳生活部落格。
  • Matzarakis, A., & Amelung, B. (2008). 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as indicator for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rmal comfort of humans. In Seasonal forecasts, climatic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pp. 161-172). Springer Netherlands.
  • Human comfort and perceived air quality in warm and humid environments with ceiling fan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5, 90, 178-18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己的電自己省_96
2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台灣能源主要都是進口的,但你知道嗎,我國有98%都是仰賴國外能源,所以節電只能靠你我做起,自己的電自己省!! http://energy-smartcity.energypark.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