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為什麼我們用line開群聊討論公事,總是有一句沒一句呢?

貓心
・2015/08/10 ・232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source:YashilG
source:YashilG
  • 編按:針對Line已讀不回是不是因為旁觀者效應,文末補上了其他作者的回應,編輯目前也正在跟作者討論。

柯P上任後,靠著line的行政團隊協調,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協調各部門內處理完畢。但是,用Line、Facebook等通訊軟體談論公事,真的是一個有效率的做法嗎?我想許多讀者跟我有一樣的困惑吧!每次用Facebook群組對話框討論事情,大家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著,搞到最後提問的人很惱很焦慮,卻還是一事無成!

但是,在某一些事情上,通訊軟體的效用卻又非常大,無論是八仙塵爆,或是去年高雄的氣爆事件,每次發生這種震驚國內外的大事情時,靠著網路社群所募集而來的款項卻是十分的驚人。網路社群討論串背後是否有什麼秘密,讓許多人關注到某些議題,卻又讓討論公事變得很沒效率呢?

假LINE

這個現象,其實是心理學家所稱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這個現象最早被提出來,是因為美國紐約皇后鎮發生了一起殺人事件,1964年3月13日,Kitty Genovese女士在紐約皇后鎮被當街謀殺,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名女士被謀殺時,有38名住戶目擊,卻未見任何人出手救援或報警,導致她當街被殺死。

這件事情震驚了全美國,當然也包含了心理學界。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這兩位心理學家,對於這件事情很感興趣,於是就作了一些實驗來研究這件事情,並且將它命名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他們首先作了一個實驗來測試受試者是否會注意到這些突發狀況:他將受試者分成三組:單獨一人組、和漠視外界的兩陌生人(實驗者的同謀)共處一室組、三個彼此不認識的受試者共處一室組,並要他們填寫問卷,等待實驗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他們填問卷時,受試者會操弄一陣煙霧飄入房內,結果發現,單獨一人的那組,有75%會離開實驗室,告訴實驗者有煙霧飄入房內;和漠視外界的兩個陌生人共處一室的那組,10個受試者只有1個離開房間回報狀況,其他九受試者則是繼續填問卷,直到煙霧充滿房內;在三個彼此不認識的受試者共處一室那組,八組受試者(24人)當中,只有一組有一個人在煙霧尚未使房內出現讓人不愉悅的臭味的前四分鐘內回報,在整個實驗程序裡,也只有三個人回報這件事而已。

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認為,這是因為當有其他人在場的時候,我們面對緊急狀況時,會傾向於認為其他人可能會為這件事情作出回應,因此分散掉了每個人自認為所應該負起的責任,這樣的心理歷程就是所謂的分散責任(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1]。

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也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我們在用Facebook、Line等群組詢問大家意見時,許多人都不會有所回應,因為每個人心中總是想著:「有其他人會想到辦法啦!」、「我很隨和,別人決定就好。」,因而造成了這種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窘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1964那件案子案發後43年,真相才真的大白,原來那起案子的內容是報社杜撰的,其實在那期間,有人打電話給警察局報案,但是警察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而吃案了;另外,那位女性並未被當街殺死,而是在送醫之後才宣告不治[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故事說到這裡還沒有結束。這樣的研究結果並沒有辦法回答說,為什麼在那些氣爆案發生的緊急狀況時,總有許多人和小叮噹一樣伸出援手。一群心理學家在2006年做了一個實驗來探討這件事情,他們認為過去的研究雖然自稱是緊急狀況,但是那些實驗情況並不那麼危險、暴力。他們認為,如果是在一個很容易覺察到事態危險的情境裡,或是在冷漠旁觀時會造成很巨大的代價時,人們會傾向於伸出援手的。研究的結果支持了他們的假設:在低危險的情況下,單獨一個人在場會比一群人在場更容易出手幫忙,但是在高危險的情況下,這兩組都會傾向於不再冷眼旁觀,出手救援受害者了[3]。

也許,柯P的Line團隊之所以如此有效率,就是因為他們是在柯P如此鐵面無私的市長底下工作,如果不出聲回話,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吧!

source:摘自臉書
source:摘自臉書

所以,如果你希望下次問大家意見時,不要再得到大家的冷眼旁觀,不如一個一個人問吧!一個一個詢問意見,就如同創造了一個沒有旁觀者的情境,沒有其他人可以分散責任,自然就比較會說出自己的意見啦!或是讓這件事情變得很危及,如果沒有處裡好就會招來極大的代價,這樣的情況下,群組討論才會變得更有效率!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Darley, J. M. & Latané,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377–383.doi:10.1037/h0025589.
  2. 摘錄自科學人2008年第77期7月號
  3. Fischer, P.; Greitemeyer, T.; Pollozek, F.; Frey, D. (2006). “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Are bystanders more responsive in dangerous emergen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 (2): 267–278.

 

編按–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泛科學作者的蔡宇哲老師回應:

「這篇舉了旁觀者效應來說明line群組討論沒人理,並不是太合適。旁觀者效應談的是那些人並不是事件的直接關係人,他們只是恰巧獲知了事件的發生,而該事件需要援手。像是一開始新聞中那死者會被殺、實驗中另一個受試者出狀況,這事件的發生都與看到的人無關,並不是看到的人所造成的。
但line群聊的例子是要討論事情,群組每個人都會是該事件的直接關係人,而不是旁觀者效應談的非關係人。

還有,雖然引了1968年那篇文獻,但本文中所寫的並不是該文獻的實驗方式(有煙霧飄進房內)。
最後,解釋line群聊沒人理比較合適的是用社會性懈怠(Social loafing)來解釋,談的是團體內的責任分散,貢獻者同樣有提出旁觀者效應的Bibb Latané,詳情可參閱:Social loafing」本文目前在針對回應和作者協調修改文章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5

文字

分享

0
2
5
慷慨英雄VS.保守小卒──社會心理學剖析助人行為的深層秘密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05/25 ・292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撰文/劉韋佐、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熱心助人背後隱藏什麼樣的內心劇場?

臺灣民眾熱心公益,世界有目共睹,不論是日本 311 大地震、防疫物資捐贈,還是烏俄戰爭,都可見到臺灣人的無私捐獻。然而,當援助者數量遠多於待援者時,你依然願意慷慨相助嗎?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江彥生研究員,以社會心理學剖析助人行為的群眾效應。經由「獨裁者遊戲」揭露「英雄/小卒效應」,到底多數人是樂於當慷慨的英雄?還是甘為保守的小卒?一起揭開助人行為的內心劇場吧!

圖/iStock

搭公車時,目睹身邊的乘客受到他人無端騷擾,你會怎麼做?

  1. 見義勇為,立即出手援助!
  2. 深怕第一個出手反而招來麻煩,還是先觀察一下好了。
  3. 當作沒看到,少一事是一事。

這樣的場景常在公共場合發生,多數人會忖量他人行為來評估是否出手助人,這正是社會心理學所關注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面對單一的待援者時,作為一個旁觀者的「我」,往往會等待他人搶先一步伸出援手。或許是出於自利心態,也可能是「責任分擔」心理作祟,這樣的旁觀者效應在不同狀態下對助人行為的影響與衝突,引發社會心理學家想進一步探究人類社會行為的動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有人在公共場合受傷、被騷擾,多數人選擇旁觀?並非我們沒有同理心或助人之力,主要是在場的人正在觀察,看有沒有人先我一步伸出援手。
圖/研之有物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行為的學科,以科學方法研究在不同情境下,人們會採取的行動,以及這些行動所造成的後果。上述提到的旁觀者效應是社會心理學的經典案例,通常是數名援助者面對單一待援者會產生的現象,那麼若是單一援助者面對數名待援者,又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呢?

來玩獨裁者遊戲,英雄、小卒現身!

江彥生提到,許多研究證據指出,當單一援助者面對數名待援者,這名援助者更願意展現「英雄氣概」,援助通常會給得很霸氣!但是,當有好幾名援助者面對單一待援者,此時似乎沒有展現英雄氣概的機會,若只能當「小卒」,那還是先等看看其他人會不會出手吧!

為了驗證上述心理狀態,江彥生借用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中的「獨裁者遊戲」(Dictator Game)來設計實驗。實驗以匿名方式進行,先支付每位受試者新臺幣 200 元酬勞,再請受試者擔任援助者的角色。在絕對自由的情境下,觀察受試者會選擇獨享這 200 元,抑或將部分所得捐給其他待援者。

實驗結果顯示,手上握有酬勞的人或多或少都願意捐款。此外,江彥生也發現,比起面對單一待援者,若面對數名待援者時,受試者通常願意捐得更多。然而,當知道有其他握有酬勞的援助者時,受試者就不會這麼大方了,原因可能出自「責任分擔」心理,甚至可能在援助者之間產生社經地位的比較心態,不想因捐款而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趨於劣勢。研究結果與「英雄/小卒效應」可說是不謀而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慷慨英雄VS.保守小卒,選擇是「對稱」的嗎?

「英雄/小卒效應」獲得驗證後,江彥生更想進一步探究的是:在面對眾多援助者時,一個人所減少的慷慨度,比起面對眾多待援者所增加的慷慨度,是否相同?換句話說,助人行為的群眾效應是否對稱?

為什麼會談到「對稱」呢?原來在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中,有一個著名的「不對稱理論」,源於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或譯「前景理論」)。展望理論指出,「損失」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比起「獲得」的正面感受,人們更在意損失所帶來的影響。這說明了人類對於「得」與「失」的感受是不對稱的。

那麼英雄和小卒之間的助人行為會是對稱的嗎?在下列圖示中,援助者贈與待援者的金額為「縱軸」,而援助者與待援者的人數比例為「橫軸」。來看看受試者得知援助者和待援者的人數變化時,捐款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試者得知援助者和待援者的人數變化時,捐款行為會產生的改變。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江彥生)

實驗結果顯示,當援助者的人數超過待援者時,贈與金額下滑的幅度(小卒效應),比起援助者少於待援者時,贈與金額上升的幅度(英雄效應),竟足足多出了一倍之多!

「小卒效應」是「英雄效應」的兩倍強!

換句話說,當我們發現自己當不了英雄,選擇「縮手」的程度反而更快!即便有當英雄的機會,「出手」也不盡然闊綽。

「英雄/小卒效應」不僅揭露人在面對弱勢者的心理變化,更能運用在線上捐款或募資活動的設計上。江彥生以「Kiva」平台為例,這是一個和全球微型貸款合作的網站,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捐款幫助他人,減緩貧窮問題。平台上的待援者會寫出自己的背景和財務需求,供援助者瀏覽後決定要給予多少經濟支援。若能利用上述的「英雄效應」,透過調整演算法,調配出最適當的瀏覽分配比例,應能激發援助者最大的英雄氣概,盡量不遺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想當社會心理學家?你必須先是個好導演

圖/研之有物

社會心理學家常常遊走在不同的社群之間,藉由精心設計的實驗,發掘人性的各種衝突與複雜層面。江彥生談到,一名社會心理學家要對組織或社群互動感興趣,關注人格、社會影響力,以及群體的行為狀態。除此之外,你還需具備設計實驗的想像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江彥生笑著說,做實驗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導演!設計實驗有點像在編寫劇本,要先在腦海中沙盤推演角色可能的行為舉止,思考如何讓角色之間產生互動。接著還要讓角色投入實驗情境,然後觀察這些人在情境中的反應。

正統的社會學像是紀錄片,而社會心理學就像電影,透過劇本的編寫,設計一個實驗情境,觀察個人或群體的互動關係、心理反應,以科學研究分析其中的因果關係。

江彥生的研究室有佔滿整片牆的黑板,上頭用粉筆畫了許多圖式及演算公式,是在反覆推敲不對稱助人行為等研究計畫所留下的思考軌跡。面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情景,江彥生卻以銳利的眼光探究每個行為背後更深層的心理狀態。雖然自嘲是「談話殺手」,但在訪談之間,卻處處顯露江彥生對研究的熱情,藉由剖析當前複雜的社會系統,讓我們更了解芸芸眾生難以言說的內心劇場。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62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為什麼我們用line開群聊討論公事,總是有一句沒一句呢?
貓心
・2015/08/10 ・232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source:YashilG
source:YashilG

  • 編按:針對Line已讀不回是不是因為旁觀者效應,文末補上了其他作者的回應,編輯目前也正在跟作者討論。

柯P上任後,靠著line的行政團隊協調,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協調各部門內處理完畢。但是,用Line、Facebook等通訊軟體談論公事,真的是一個有效率的做法嗎?我想許多讀者跟我有一樣的困惑吧!每次用Facebook群組對話框討論事情,大家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著,搞到最後提問的人很惱很焦慮,卻還是一事無成!

但是,在某一些事情上,通訊軟體的效用卻又非常大,無論是八仙塵爆,或是去年高雄的氣爆事件,每次發生這種震驚國內外的大事情時,靠著網路社群所募集而來的款項卻是十分的驚人。網路社群討論串背後是否有什麼秘密,讓許多人關注到某些議題,卻又讓討論公事變得很沒效率呢?

假LINE

這個現象,其實是心理學家所稱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這個現象最早被提出來,是因為美國紐約皇后鎮發生了一起殺人事件,1964年3月13日,Kitty Genovese女士在紐約皇后鎮被當街謀殺,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名女士被謀殺時,有38名住戶目擊,卻未見任何人出手救援或報警,導致她當街被殺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件事情震驚了全美國,當然也包含了心理學界。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這兩位心理學家,對於這件事情很感興趣,於是就作了一些實驗來研究這件事情,並且將它命名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他們首先作了一個實驗來測試受試者是否會注意到這些突發狀況:他將受試者分成三組:單獨一人組、和漠視外界的兩陌生人(實驗者的同謀)共處一室組、三個彼此不認識的受試者共處一室組,並要他們填寫問卷,等待實驗開始。

在他們填問卷時,受試者會操弄一陣煙霧飄入房內,結果發現,單獨一人的那組,有75%會離開實驗室,告訴實驗者有煙霧飄入房內;和漠視外界的兩個陌生人共處一室的那組,10個受試者只有1個離開房間回報狀況,其他九受試者則是繼續填問卷,直到煙霧充滿房內;在三個彼此不認識的受試者共處一室那組,八組受試者(24人)當中,只有一組有一個人在煙霧尚未使房內出現讓人不愉悅的臭味的前四分鐘內回報,在整個實驗程序裡,也只有三個人回報這件事而已。

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認為,這是因為當有其他人在場的時候,我們面對緊急狀況時,會傾向於認為其他人可能會為這件事情作出回應,因此分散掉了每個人自認為所應該負起的責任,這樣的心理歷程就是所謂的分散責任(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1]。

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也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我們在用Facebook、Line等群組詢問大家意見時,許多人都不會有所回應,因為每個人心中總是想著:「有其他人會想到辦法啦!」、「我很隨和,別人決定就好。」,因而造成了這種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窘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1964那件案子案發後43年,真相才真的大白,原來那起案子的內容是報社杜撰的,其實在那期間,有人打電話給警察局報案,但是警察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而吃案了;另外,那位女性並未被當街殺死,而是在送醫之後才宣告不治[2]。

故事說到這裡還沒有結束。這樣的研究結果並沒有辦法回答說,為什麼在那些氣爆案發生的緊急狀況時,總有許多人和小叮噹一樣伸出援手。一群心理學家在2006年做了一個實驗來探討這件事情,他們認為過去的研究雖然自稱是緊急狀況,但是那些實驗情況並不那麼危險、暴力。他們認為,如果是在一個很容易覺察到事態危險的情境裡,或是在冷漠旁觀時會造成很巨大的代價時,人們會傾向於伸出援手的。研究的結果支持了他們的假設:在低危險的情況下,單獨一個人在場會比一群人在場更容易出手幫忙,但是在高危險的情況下,這兩組都會傾向於不再冷眼旁觀,出手救援受害者了[3]。

也許,柯P的Line團隊之所以如此有效率,就是因為他們是在柯P如此鐵面無私的市長底下工作,如果不出聲回話,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吧!

source:摘自臉書
source:摘自臉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如果你希望下次問大家意見時,不要再得到大家的冷眼旁觀,不如一個一個人問吧!一個一個詢問意見,就如同創造了一個沒有旁觀者的情境,沒有其他人可以分散責任,自然就比較會說出自己的意見啦!或是讓這件事情變得很危及,如果沒有處裡好就會招來極大的代價,這樣的情況下,群組討論才會變得更有效率!

參考資料:

  1. Darley, J. M. & Latané,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377–383.doi:10.1037/h0025589.
  2. 摘錄自科學人2008年第77期7月號
  3. Fischer, P.; Greitemeyer, T.; Pollozek, F.; Frey, D. (2006). “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Are bystanders more responsive in dangerous emergen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 (2): 267–278.

 

編按–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泛科學作者的蔡宇哲老師回應:

「這篇舉了旁觀者效應來說明line群組討論沒人理,並不是太合適。旁觀者效應談的是那些人並不是事件的直接關係人,他們只是恰巧獲知了事件的發生,而該事件需要援手。像是一開始新聞中那死者會被殺、實驗中另一個受試者出狀況,這事件的發生都與看到的人無關,並不是看到的人所造成的。
但line群聊的例子是要討論事情,群組每個人都會是該事件的直接關係人,而不是旁觀者效應談的非關係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有,雖然引了1968年那篇文獻,但本文中所寫的並不是該文獻的實驗方式(有煙霧飄進房內)。
最後,解釋line群聊沒人理比較合適的是用社會性懈怠(Social loafing)來解釋,談的是團體內的責任分散,貢獻者同樣有提出旁觀者效應的Bibb Latané,詳情可參閱:Social loafing」本文目前在針對回應和作者協調修改文章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為什麼當意外發生時,旁觀者越多、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卻越少?──《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_96
・2018/03/21 ・271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22 ・七年級

作者/潘怡格 主編/蔡宇哲(哇賽心理學 創辦人兼總編輯)

你相信嗎,在人多的地方發生需要旁人救助緊急事件時,很有可能比在人少或只有一位旁觀者的情況下更難獲得幫助,這是為什麼?

圖/KeithJJ @Pixabay

1964 年,美國紐約街頭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在街道上被男子刺殺三次,期間總共有 38 位目擊者聽到她的呼救聲而亮起房內的燈,查看外頭發生什麼事,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歹徒,甚至沒有人報警,凱蒂最後因此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起命案震驚了美國社會,報章媒體更是以「38 人目擊謀殺發生卻沒有報警,皇后區女性被殺事件反映的冷漠無情震驚警界!」的標題來描述這起泯滅人性的凱蒂案。

事隔多年,這起事件被揭發部分情節是人為捏造,並沒有 38 位目擊者那麼多,凱蒂也只有被刺殺兩次而不是三次,期間有人報警只是不被警方受理,凱蒂更沒有當場死亡,而是因為重傷送醫後才不治身亡。雖然事件並不完全真實,但是它的轟動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學者們開始探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也有社會心理學家著手研究這個問題。

實驗:「旁觀者效應」旁觀的人越多,我們越不常出手協助?

當時紐約大學的約翰.達利(John Darley)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比博.拉坦納(Bibb Latane)兩位社會心理學家,對這起事件感到興趣,他們認為並不是因為紐約人冷漠而發生了這樣的悲劇,這當中一定涉及了一些心理歷程,因此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實驗,看一般人在什麼情境下會幫助他人,而在什麼情境下不會伸出援手。

其中一項研究是他們請參與者到長廊上的一間房間裡,因為實驗談論的內容涉及隱私及尷尬問題,所以每個人都會單獨待在一個房間內,避免面對面交談。每位參與者都有耳機跟麥克風,但麥克風只有在輪到自己的時候才會被打開,且一旦有一個麥克風被打開,其他的都會被關閉,因此他們之間無法進行溝通。而這其實是為了方便播放事先錄好的錄音內容,讓他們誤以為確實在和另一間房的人進行對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哇賽心理學

實驗的安排有一對一的組合,也有六人大團體和三人小團體的組合。輪到其中一位參與者發言時(實際上是播放錄音帶),他說自己很難適應在紐約的生活,尤其是學業,也提到自己有嚴重的癲癇,在壓力很大或者考試時較常發作。等到下一次輪到這位參與者發言,他會癲癇發作,講話開始結結巴巴,對其他人求助,聽起來像是遇到了困難。

這個狀況就是實驗安排的情境,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一般人也許覺得自己一定會馬上衝出房間求助,但實驗結果發現並非完全如此。

達利與拉坦納發現,影響人們是否會給予幫助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團體人數」的多寡,在場涉及的人數越多,就越不會立即行動援助。在實驗中,以為只有自己知道對方癲癇狀況發生了,也就是一對一組合裡有 85% 的人會立即求助;三人小團體中的比例稍微低了一些,但也有 62%;而六人大團體中竟然只有 31% 的人站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Wikimedia

這個結果正是符合了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越多的旁觀者在場,會降低受害者被幫助的機率。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結果呢?當發生緊急事情時,如果只有你跟受害者,你不伸出援手就會使他陷入危險,甚至有可能喪失生命,那你就會有很強的責任感。但如果除了自己還有許多人在現場,責任感會被分散,每一個人的責任感變得比較弱,面對事件發生就會變得退縮,認為其他人會承擔更多的責任,這種效應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助人的五階段模式

達利跟拉坦納為此還提出助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人們產生助人行為的過程中會經歷怎樣的歷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哇賽心理學

階段一:覺察

注意到有事情發生,這是極為重要的,有些人無法注意到有事情發生是因為他們只在意自己所關心的事情。

例如在等待過馬路的時候,很多人只顧著低頭滑手機而不是注意四周;或在上學途中,一直想著待會考試的內容,而沒有留心路上發生的事情。

階段二:理解

這個階段你會將事件定義是否為緊急事件。研究者們發現,情境的模糊性會促使旁觀者效應發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你看到一對男女在爭執,男生還對女生大打出手。如果你認為他們是一對情侶,那你站出來幫助那位女生的機會就會降低許多;但如果你判定他們之間是互不認識的陌生人,那你很可能會挺身而出並制止男生。

階段三:責任

你自覺有義務要幫忙,但是要注意這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上述的責任分散。

階段四:判斷

你覺得自己有能力且知道要如何助人,但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也可間接地請求其他有能力的人協助。例如你以報警或尋求其他在場的人一起提供幫助。

階段五:行動

你採取行動去助人。但有可能會受到在場其他人的眼光而受影響,因為人們會擔心自己的舉動會怎麼被其他人解讀,這稱為觀眾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Frederik Meijer Gardens @Flickr

助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了助人行為產生的過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每一個階段都有可能會產生抑制助人行為的影響因素。每一個環節都是重要的,因為只要缺了其中一個環節,就不會產生最後的助人行為。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如何降低旁觀者效應?

雖然發生這樣的現象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但還是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旁觀者效應出現的機率。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在緊急事件中如果希望得到旁觀者的幫助,我們可以直接呼喚某一位旁觀者,並清楚說明自己需要幫助。你可以藉著用手指指出的方式,或者說明對方的特徵來指定其中一個人,例如:「那位穿著紫色上衣的先生,可以請你幫幫我嗎?」這樣可以減少責任分散的產生,同時降低情境的模糊性,如此那位穿著紫色上衣的先生就會自覺有責任必須幫助你,也能確定你確實需要被幫助而採取行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天,我們是那一位目睹事件發生的旁觀者,就應該要想到旁觀者效應對行為的影響,即使對方沒有指定誰提供幫助,也應積極主動採取行動,這樣才不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情況很危急,我們必須考量自己的安全,尋求警方協助也是一種助人的行為哦!

參考資料:

  •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8(4):377-383

想了解更多哇賽!心理學嗎?
3月 25 日(日)於金石堂城中店
免費心理學講座等你來參加,活動細節搶搖滾區由此去

 

 

本文轉載自泛科學 2018 年 3 月選書《哇賽心理學》,格子外面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哇賽心理學_96
45 篇文章 ・ 11 位粉絲
希望能讓大眾看見心理學的有趣與美,期待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讓心理學不只存在於精神疾患診療間或學校諮商室,更能擴及到生活使之融入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