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為什麼我們用line開群聊討論公事,總是有一句沒一句呢?

貓心
・2015/08/10 ・232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source:YashilG
source:YashilG
  • 編按:針對Line已讀不回是不是因為旁觀者效應,文末補上了其他作者的回應,編輯目前也正在跟作者討論。

柯P上任後,靠著line的行政團隊協調,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協調各部門內處理完畢。但是,用Line、Facebook等通訊軟體談論公事,真的是一個有效率的做法嗎?我想許多讀者跟我有一樣的困惑吧!每次用Facebook群組對話框討論事情,大家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著,搞到最後提問的人很惱很焦慮,卻還是一事無成!

但是,在某一些事情上,通訊軟體的效用卻又非常大,無論是八仙塵爆,或是去年高雄的氣爆事件,每次發生這種震驚國內外的大事情時,靠著網路社群所募集而來的款項卻是十分的驚人。網路社群討論串背後是否有什麼秘密,讓許多人關注到某些議題,卻又讓討論公事變得很沒效率呢?

假LINE

這個現象,其實是心理學家所稱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這個現象最早被提出來,是因為美國紐約皇后鎮發生了一起殺人事件,1964年3月13日,Kitty Genovese女士在紐約皇后鎮被當街謀殺,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名女士被謀殺時,有38名住戶目擊,卻未見任何人出手救援或報警,導致她當街被殺死。

這件事情震驚了全美國,當然也包含了心理學界。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這兩位心理學家,對於這件事情很感興趣,於是就作了一些實驗來研究這件事情,並且將它命名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他們首先作了一個實驗來測試受試者是否會注意到這些突發狀況:他將受試者分成三組:單獨一人組、和漠視外界的兩陌生人(實驗者的同謀)共處一室組、三個彼此不認識的受試者共處一室組,並要他們填寫問卷,等待實驗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他們填問卷時,受試者會操弄一陣煙霧飄入房內,結果發現,單獨一人的那組,有75%會離開實驗室,告訴實驗者有煙霧飄入房內;和漠視外界的兩個陌生人共處一室的那組,10個受試者只有1個離開房間回報狀況,其他九受試者則是繼續填問卷,直到煙霧充滿房內;在三個彼此不認識的受試者共處一室那組,八組受試者(24人)當中,只有一組有一個人在煙霧尚未使房內出現讓人不愉悅的臭味的前四分鐘內回報,在整個實驗程序裡,也只有三個人回報這件事而已。

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認為,這是因為當有其他人在場的時候,我們面對緊急狀況時,會傾向於認為其他人可能會為這件事情作出回應,因此分散掉了每個人自認為所應該負起的責任,這樣的心理歷程就是所謂的分散責任(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1]。

John Darley 和Bibb Latané也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我們在用Facebook、Line等群組詢問大家意見時,許多人都不會有所回應,因為每個人心中總是想著:「有其他人會想到辦法啦!」、「我很隨和,別人決定就好。」,因而造成了這種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窘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1964那件案子案發後43年,真相才真的大白,原來那起案子的內容是報社杜撰的,其實在那期間,有人打電話給警察局報案,但是警察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而吃案了;另外,那位女性並未被當街殺死,而是在送醫之後才宣告不治[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故事說到這裡還沒有結束。這樣的研究結果並沒有辦法回答說,為什麼在那些氣爆案發生的緊急狀況時,總有許多人和小叮噹一樣伸出援手。一群心理學家在2006年做了一個實驗來探討這件事情,他們認為過去的研究雖然自稱是緊急狀況,但是那些實驗情況並不那麼危險、暴力。他們認為,如果是在一個很容易覺察到事態危險的情境裡,或是在冷漠旁觀時會造成很巨大的代價時,人們會傾向於伸出援手的。研究的結果支持了他們的假設:在低危險的情況下,單獨一個人在場會比一群人在場更容易出手幫忙,但是在高危險的情況下,這兩組都會傾向於不再冷眼旁觀,出手救援受害者了[3]。

也許,柯P的Line團隊之所以如此有效率,就是因為他們是在柯P如此鐵面無私的市長底下工作,如果不出聲回話,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吧!

source:摘自臉書
source:摘自臉書

所以,如果你希望下次問大家意見時,不要再得到大家的冷眼旁觀,不如一個一個人問吧!一個一個詢問意見,就如同創造了一個沒有旁觀者的情境,沒有其他人可以分散責任,自然就比較會說出自己的意見啦!或是讓這件事情變得很危及,如果沒有處裡好就會招來極大的代價,這樣的情況下,群組討論才會變得更有效率!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Darley, J. M. & Latané, B.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377–383.doi:10.1037/h0025589.
  2. 摘錄自科學人2008年第77期7月號
  3. Fischer, P.; Greitemeyer, T.; Pollozek, F.; Frey, D. (2006). “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Are bystanders more responsive in dangerous emergen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6 (2): 267–278.

 

編按–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泛科學作者的蔡宇哲老師回應:

「這篇舉了旁觀者效應來說明line群組討論沒人理,並不是太合適。旁觀者效應談的是那些人並不是事件的直接關係人,他們只是恰巧獲知了事件的發生,而該事件需要援手。像是一開始新聞中那死者會被殺、實驗中另一個受試者出狀況,這事件的發生都與看到的人無關,並不是看到的人所造成的。
但line群聊的例子是要討論事情,群組每個人都會是該事件的直接關係人,而不是旁觀者效應談的非關係人。

還有,雖然引了1968年那篇文獻,但本文中所寫的並不是該文獻的實驗方式(有煙霧飄進房內)。
最後,解釋line群聊沒人理比較合適的是用社會性懈怠(Social loafing)來解釋,談的是團體內的責任分散,貢獻者同樣有提出旁觀者效應的Bibb Latané,詳情可參閱:Social loafing」本文目前在針對回應和作者協調修改文章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海廢問題怎麼解?竟然有人回收漁網做筆電!?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17 ・443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HP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海廢問題怎麼解?竟然有人回收漁網做筆電!?

你知道嗎?地球上最大的垃圾場,就是我們的大海。全世界一般依據位置,將海洋廢棄物分為海岸、海漂與海底三大類。英國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基金會曾預測,我們的海洋,到 2050 年會變成垃圾比魚多的塑膠濃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它的面積有 3 個法國和 44 個台灣那麼大。

到底是誰在亂丟垃圾?垃圾與它們的產地在哪裏?

科學家發現,漁業大國貢獻了不少垃圾,台灣更是榜上有名!雖然從陸地而來的垃圾量也很可觀,但來自漁業活動、源於海洋的廢棄物如漁網漁具,更難回到岸邊,因此成為海上最主要的垃圾。科學家推算,每年大概總計有四成的漁網漁具會掉到海中。

從太平洋垃圾帶撈回來的垃圾分析,其中 46% 就是廢棄漁網。科學家還一一檢視垃圾上的標籤字眼,發現源頭是五個北太平洋的漁業大國——日本、中國、韓國、美國及台灣。更別説全球還有另外四個海洋垃圾帶,所有垃圾量加起來勢必會更驚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也先別急著怪漁業從業人員,因為他們也不一定是故意要亂丟垃圾的。瞬息萬變的大海,本來就不是一個好作業的地方,破壞、遺失設備是常有的事。不過海洋垃圾問題如此棘手,難道就沒有解決方案嗎?

圖/shutterstock

人類與垃圾帶的對決,勝算到底有多大?

其實已經有不少人投身清除海洋垃圾的工作。大家還記得太平洋上的海洋吸塵器嗎?這個由「海洋清理行動( The Ocean Cleanup )」發起、號稱史上最大海廢清除計劃,雖然一開始出師未捷身先死,下水沒幾個月就故障,但後來升級調整後,已在今年 5 月完成執行第 100 次的任務。

除了清除海上的垃圾,從河川攔截也很重要。The Ocean Cleanup 還研發了攔截者(The Interceptor),它是一艘太陽能自動船,船頭設有一道垃圾集中屏障,能將垃圾引導進入船上的收集系統再集中處理。

其他活躍在海洋垃圾清除前線的,還有來自澳洲的全自動海洋垃圾桶 Seabin,被裝設在港口碼頭的它,透過底部幫浦製造水流,讓海廢可以從水面被吸入,小至 2 毫米的微塑膠也可被收集到其纖維網袋內。印度的 AlphaMERS 團隊,則設計了攔截漂浮垃圾的柵欄與串聯清掃系統,可以清除河川與湖泊表面的廢棄物。有標誌性大眼、水車造型的 Mr. Trashweel,被設置在美國巴爾的摩港口,結合太陽能與水力發電,使用清除海上油污的攔油索,將垃圾引導到它的垃圾箱中,每年可攔截 500 噸垃圾。荷蘭的泡泡屏障 the Bubble Barrier ,設計原理也相當聰明,它會從水底產生「氣泡簾」,引導塑料垃圾到水面上,再利用水流把垃圾推向捕獲系統,克服了大型撈網會阻擋船隻或海底生物,以及高維護更替成本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廢漁網改頭換面?

不過要讓海廢界的奪命殺手——廢棄漁網「洗心革面」,在技術上有一大難關,因為漁網主要是以尼龍製作的。尼龍是聚硫胺高分子(Polyamide),在分子主鏈上因為有大量高極性的化學基,分子鏈間作用力較强,還能在產生氫鍵的同時,使結構排列整齊,造就了它優秀的韌性强度。

圖/HP

但如果用回收寶特瓶的「物理回收」,即沒有改變其聚合型態的方式來回收尼龍,尼龍的分子鏈就會斷裂,大幅影響纖維的機能性,走上被降級使用一途。好在如今已有廠商研發出「化學回收」尼龍的技術。收集來的廢棄漁網先被清洗、切碎成段,接著被高溫熔融,再透過像「術式反轉」的解聚(depolymerization)、分解、精煉及純化工序,讓尼龍從聚合物還原到單體狀態。這些原料單體會再被聚合,製造成尼龍再生粒子。被混煉改質、强化性能的粒子重新進行紡絲後,會形成全新的尼龍纖維,就可以被無限循環利用啦!

這種做法,可以大大節省原本用來製作原生尼龍的石化資源、減少碳排放,還可以讓廢棄漁網重獲新生。再生尼龍可以拿來做衣服、眼鏡,甚至可以搖身一變,變成你桌上的筆電!

「親愛的,我把漁網做成筆電了!」是誰這麼瘋?

是誰想到要把廢棄漁網做成筆電?早在 2019 年,HP 就領先全球,推出全球第一款使用海洋回收塑料的筆記型電腦,打破我們對海洋廢棄物的想象。在 2023 年,更進一步海洋垃圾中難以忽視的狠角色廢棄漁網,打造出 HP EliteBook 1040 G11頂級輕薄商務筆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P EliteBook 1040 G11 貫徹環保永續理念,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從海洋中回收的廢棄漁網製作成鍵盤的筆電。除了讓廢棄漁網重獲新生,外殼也採用部分回收鎂合金製作,外盒包裝 100% 採用可回收材質。而且我敢保證大家絕對想不到,這台筆電的材質,竟然還包括回收的家庭用油!

是的,你沒聽錯,就是 cooking oil!食用油經過回收,可以製成生質材料聚羥基烷酸酯 (Polyhydroxyalkanoates,PHA)。PHA 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可在海洋分解之生質塑膠,可謂是新興生質塑膠材料中的明日之星!雖然使用回收材質會提高成本,但 HP 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減碳、森林復育及循環經濟,創造永續發展。

圖/HP

你也許有疑問,用海洋廢棄物製作的筆電,性能靠不靠得住?別擔心,HP 重視環境保護,效能也不馬虎!HP EliteBook 1040 G11 完美展現 AI 潮流下劃時代的超效能,搭載 Intel® Core™ Ultra7 H 處理器,再搭配 Intel® Arc™內顯,3 大 AI 引擎實現高效能低功耗,大大提升生產力。

使用筆電時最怕遇到兩大痛點,第一是筆電太重,第二就是續航力。如果為了縮小電池、減輕筆電重量,又不得不犧牲筆電的續航力。不過這些問題,在 HP EliteBook 1040 G11 身上能同時迎刃而解,兩全其美。AI 效能與電力的平衡密不可分,透過 HP Smart Sense 智慧軟體,搭配優秀的散熱功能管理,再加上全新高密度渦輪電扇,筆電續航力不僅大大提升,更能降低機身溫度 40%,機身還能維持 1.18 KG 的優雅輕薄,讓你無論通勤出差,都輕鬆隨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台筆電,還有什麽神奇的地方?

你是不是還在擔心電腦被駭客入侵、行蹤被偷窺,所以逼不得已,在筆電的視訊鏡頭上貼上醜醜又黏糊糊的膠帶呢?那一定是因為你還不認識 HP 全新的防窺功能!

HP EliteBook 1040 G11 搭載了全新的 Sure View Gen 5 Panel,它經過五個 Generation 的進化,終於達成完美防窺使用體驗。一鍵防窺的功能,只要一 off 就可以分享視訊,一 on 就可以確實防窺,成為你個人隱私的最佳守衛。

除了駭客病毒,你可能也害怕筆電上沾染讓你生病的病毒!這台全新冰川白配色的筆電,不只是外形設計靚麗,更採用防污油墨塗層技術,可以抗指紋沾附,而且全機殼都可以使用酒精擦拭,中看又中用,還是筆電界的衛生扛壩子!

圖/HP

HP EliteBook 1040 G11  還不止這些!

想了解更多商品 ► https://www.hp.com/tw-zh/laptops/business/elitebooks/1000-series.html
它可以搭配操作體驗超直覺觸控面板,讓你一 Touch 即通,用過的人都説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不僅如此,HP EliteBook 1040 G11 還是你拼事業的好夥伴!標配 5 百萬畫素IR人臉辨識鏡頭,完全是為了專業會議協作而生。無論你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進行線上會議,它的動態色彩調校功能,可以在背光或低光源時,自動追蹤取景,配置 Poly Studio 及 HP 的 AI 降噪技術,最佳化你的視訊會議體驗。你再也不必擔心那些視訊會議畫面模糊、聲音不清楚的尷尬時刻,可以在客戶或老闆面前自在表現。

步入 5G 萬物聯網的時代,HP EliteBook 1040 G11 也搭載 5G 廣域無線網路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使用者可以透過 SIM 卡或是 eSIM 服務直接連網。5G WWAN 的內建,讓整套資訊安全迴路更加穩健,是你追求資安的最安心選擇。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6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5

文字

分享

0
2
5
慷慨英雄VS.保守小卒──社會心理學剖析助人行為的深層秘密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05/25 ・292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撰文/劉韋佐、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熱心助人背後隱藏什麼樣的內心劇場?

臺灣民眾熱心公益,世界有目共睹,不論是日本 311 大地震、防疫物資捐贈,還是烏俄戰爭,都可見到臺灣人的無私捐獻。然而,當援助者數量遠多於待援者時,你依然願意慷慨相助嗎?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江彥生研究員,以社會心理學剖析助人行為的群眾效應。經由「獨裁者遊戲」揭露「英雄/小卒效應」,到底多數人是樂於當慷慨的英雄?還是甘為保守的小卒?一起揭開助人行為的內心劇場吧!

圖/iStock

搭公車時,目睹身邊的乘客受到他人無端騷擾,你會怎麼做?

  1. 見義勇為,立即出手援助!
  2. 深怕第一個出手反而招來麻煩,還是先觀察一下好了。
  3. 當作沒看到,少一事是一事。

這樣的場景常在公共場合發生,多數人會忖量他人行為來評估是否出手助人,這正是社會心理學所關注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面對單一的待援者時,作為一個旁觀者的「我」,往往會等待他人搶先一步伸出援手。或許是出於自利心態,也可能是「責任分擔」心理作祟,這樣的旁觀者效應在不同狀態下對助人行為的影響與衝突,引發社會心理學家想進一步探究人類社會行為的動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何有人在公共場合受傷、被騷擾,多數人選擇旁觀?並非我們沒有同理心或助人之力,主要是在場的人正在觀察,看有沒有人先我一步伸出援手。
圖/研之有物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行為的學科,以科學方法研究在不同情境下,人們會採取的行動,以及這些行動所造成的後果。上述提到的旁觀者效應是社會心理學的經典案例,通常是數名援助者面對單一待援者會產生的現象,那麼若是單一援助者面對數名待援者,又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呢?

來玩獨裁者遊戲,英雄、小卒現身!

江彥生提到,許多研究證據指出,當單一援助者面對數名待援者,這名援助者更願意展現「英雄氣概」,援助通常會給得很霸氣!但是,當有好幾名援助者面對單一待援者,此時似乎沒有展現英雄氣概的機會,若只能當「小卒」,那還是先等看看其他人會不會出手吧!

為了驗證上述心理狀態,江彥生借用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中的「獨裁者遊戲」(Dictator Game)來設計實驗。實驗以匿名方式進行,先支付每位受試者新臺幣 200 元酬勞,再請受試者擔任援助者的角色。在絕對自由的情境下,觀察受試者會選擇獨享這 200 元,抑或將部分所得捐給其他待援者。

實驗結果顯示,手上握有酬勞的人或多或少都願意捐款。此外,江彥生也發現,比起面對單一待援者,若面對數名待援者時,受試者通常願意捐得更多。然而,當知道有其他握有酬勞的援助者時,受試者就不會這麼大方了,原因可能出自「責任分擔」心理,甚至可能在援助者之間產生社經地位的比較心態,不想因捐款而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趨於劣勢。研究結果與「英雄/小卒效應」可說是不謀而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慷慨英雄VS.保守小卒,選擇是「對稱」的嗎?

「英雄/小卒效應」獲得驗證後,江彥生更想進一步探究的是:在面對眾多援助者時,一個人所減少的慷慨度,比起面對眾多待援者所增加的慷慨度,是否相同?換句話說,助人行為的群眾效應是否對稱?

為什麼會談到「對稱」呢?原來在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中,有一個著名的「不對稱理論」,源於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或譯「前景理論」)。展望理論指出,「損失」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比起「獲得」的正面感受,人們更在意損失所帶來的影響。這說明了人類對於「得」與「失」的感受是不對稱的。

那麼英雄和小卒之間的助人行為會是對稱的嗎?在下列圖示中,援助者贈與待援者的金額為「縱軸」,而援助者與待援者的人數比例為「橫軸」。來看看受試者得知援助者和待援者的人數變化時,捐款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試者得知援助者和待援者的人數變化時,捐款行為會產生的改變。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江彥生)

實驗結果顯示,當援助者的人數超過待援者時,贈與金額下滑的幅度(小卒效應),比起援助者少於待援者時,贈與金額上升的幅度(英雄效應),竟足足多出了一倍之多!

「小卒效應」是「英雄效應」的兩倍強!

換句話說,當我們發現自己當不了英雄,選擇「縮手」的程度反而更快!即便有當英雄的機會,「出手」也不盡然闊綽。

「英雄/小卒效應」不僅揭露人在面對弱勢者的心理變化,更能運用在線上捐款或募資活動的設計上。江彥生以「Kiva」平台為例,這是一個和全球微型貸款合作的網站,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捐款幫助他人,減緩貧窮問題。平台上的待援者會寫出自己的背景和財務需求,供援助者瀏覽後決定要給予多少經濟支援。若能利用上述的「英雄效應」,透過調整演算法,調配出最適當的瀏覽分配比例,應能激發援助者最大的英雄氣概,盡量不遺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想當社會心理學家?你必須先是個好導演

圖/研之有物

社會心理學家常常遊走在不同的社群之間,藉由精心設計的實驗,發掘人性的各種衝突與複雜層面。江彥生談到,一名社會心理學家要對組織或社群互動感興趣,關注人格、社會影響力,以及群體的行為狀態。除此之外,你還需具備設計實驗的想像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江彥生笑著說,做實驗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導演!設計實驗有點像在編寫劇本,要先在腦海中沙盤推演角色可能的行為舉止,思考如何讓角色之間產生互動。接著還要讓角色投入實驗情境,然後觀察這些人在情境中的反應。

正統的社會學像是紀錄片,而社會心理學就像電影,透過劇本的編寫,設計一個實驗情境,觀察個人或群體的互動關係、心理反應,以科學研究分析其中的因果關係。

江彥生的研究室有佔滿整片牆的黑板,上頭用粉筆畫了許多圖式及演算公式,是在反覆推敲不對稱助人行為等研究計畫所留下的思考軌跡。面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情景,江彥生卻以銳利的眼光探究每個行為背後更深層的心理狀態。雖然自嘲是「談話殺手」,但在訪談之間,卻處處顯露江彥生對研究的熱情,藉由剖析當前複雜的社會系統,讓我們更了解芸芸眾生難以言說的內心劇場。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61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為什麼當意外發生時,旁觀者越多、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卻越少?──《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_96
・2018/03/21 ・271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22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潘怡格 主編/蔡宇哲(哇賽心理學 創辦人兼總編輯)

你相信嗎,在人多的地方發生需要旁人救助緊急事件時,很有可能比在人少或只有一位旁觀者的情況下更難獲得幫助,這是為什麼?

圖/KeithJJ @Pixabay

1964 年,美國紐約街頭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在街道上被男子刺殺三次,期間總共有 38 位目擊者聽到她的呼救聲而亮起房內的燈,查看外頭發生什麼事,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歹徒,甚至沒有人報警,凱蒂最後因此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起命案震驚了美國社會,報章媒體更是以「38 人目擊謀殺發生卻沒有報警,皇后區女性被殺事件反映的冷漠無情震驚警界!」的標題來描述這起泯滅人性的凱蒂案。

事隔多年,這起事件被揭發部分情節是人為捏造,並沒有 38 位目擊者那麼多,凱蒂也只有被刺殺兩次而不是三次,期間有人報警只是不被警方受理,凱蒂更沒有當場死亡,而是因為重傷送醫後才不治身亡。雖然事件並不完全真實,但是它的轟動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學者們開始探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也有社會心理學家著手研究這個問題。

實驗:「旁觀者效應」旁觀的人越多,我們越不常出手協助?

當時紐約大學的約翰.達利(John Darley)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比博.拉坦納(Bibb Latane)兩位社會心理學家,對這起事件感到興趣,他們認為並不是因為紐約人冷漠而發生了這樣的悲劇,這當中一定涉及了一些心理歷程,因此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實驗,看一般人在什麼情境下會幫助他人,而在什麼情境下不會伸出援手。

其中一項研究是他們請參與者到長廊上的一間房間裡,因為實驗談論的內容涉及隱私及尷尬問題,所以每個人都會單獨待在一個房間內,避免面對面交談。每位參與者都有耳機跟麥克風,但麥克風只有在輪到自己的時候才會被打開,且一旦有一個麥克風被打開,其他的都會被關閉,因此他們之間無法進行溝通。而這其實是為了方便播放事先錄好的錄音內容,讓他們誤以為確實在和另一間房的人進行對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哇賽心理學

實驗的安排有一對一的組合,也有六人大團體和三人小團體的組合。輪到其中一位參與者發言時(實際上是播放錄音帶),他說自己很難適應在紐約的生活,尤其是學業,也提到自己有嚴重的癲癇,在壓力很大或者考試時較常發作。等到下一次輪到這位參與者發言,他會癲癇發作,講話開始結結巴巴,對其他人求助,聽起來像是遇到了困難。

這個狀況就是實驗安排的情境,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一般人也許覺得自己一定會馬上衝出房間求助,但實驗結果發現並非完全如此。

達利與拉坦納發現,影響人們是否會給予幫助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團體人數」的多寡,在場涉及的人數越多,就越不會立即行動援助。在實驗中,以為只有自己知道對方癲癇狀況發生了,也就是一對一組合裡有 85% 的人會立即求助;三人小團體中的比例稍微低了一些,但也有 62%;而六人大團體中竟然只有 31% 的人站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Wikimedia

這個結果正是符合了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越多的旁觀者在場,會降低受害者被幫助的機率。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結果呢?當發生緊急事情時,如果只有你跟受害者,你不伸出援手就會使他陷入危險,甚至有可能喪失生命,那你就會有很強的責任感。但如果除了自己還有許多人在現場,責任感會被分散,每一個人的責任感變得比較弱,面對事件發生就會變得退縮,認為其他人會承擔更多的責任,這種效應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助人的五階段模式

達利跟拉坦納為此還提出助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人們產生助人行為的過程中會經歷怎樣的歷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哇賽心理學

階段一:覺察

注意到有事情發生,這是極為重要的,有些人無法注意到有事情發生是因為他們只在意自己所關心的事情。

例如在等待過馬路的時候,很多人只顧著低頭滑手機而不是注意四周;或在上學途中,一直想著待會考試的內容,而沒有留心路上發生的事情。

階段二:理解

這個階段你會將事件定義是否為緊急事件。研究者們發現,情境的模糊性會促使旁觀者效應發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你看到一對男女在爭執,男生還對女生大打出手。如果你認為他們是一對情侶,那你站出來幫助那位女生的機會就會降低許多;但如果你判定他們之間是互不認識的陌生人,那你很可能會挺身而出並制止男生。

階段三:責任

你自覺有義務要幫忙,但是要注意這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上述的責任分散。

階段四:判斷

你覺得自己有能力且知道要如何助人,但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也可間接地請求其他有能力的人協助。例如你以報警或尋求其他在場的人一起提供幫助。

階段五:行動

你採取行動去助人。但有可能會受到在場其他人的眼光而受影響,因為人們會擔心自己的舉動會怎麼被其他人解讀,這稱為觀眾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Frederik Meijer Gardens @Flickr

助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了助人行為產生的過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每一個階段都有可能會產生抑制助人行為的影響因素。每一個環節都是重要的,因為只要缺了其中一個環節,就不會產生最後的助人行為。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如何降低旁觀者效應?

雖然發生這樣的現象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但還是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旁觀者效應出現的機率。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在緊急事件中如果希望得到旁觀者的幫助,我們可以直接呼喚某一位旁觀者,並清楚說明自己需要幫助。你可以藉著用手指指出的方式,或者說明對方的特徵來指定其中一個人,例如:「那位穿著紫色上衣的先生,可以請你幫幫我嗎?」這樣可以減少責任分散的產生,同時降低情境的模糊性,如此那位穿著紫色上衣的先生就會自覺有責任必須幫助你,也能確定你確實需要被幫助而採取行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天,我們是那一位目睹事件發生的旁觀者,就應該要想到旁觀者效應對行為的影響,即使對方沒有指定誰提供幫助,也應積極主動採取行動,這樣才不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情況很危急,我們必須考量自己的安全,尋求警方協助也是一種助人的行為哦!

參考資料:

  •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8(4):377-383

想了解更多哇賽!心理學嗎?
3月 25 日(日)於金石堂城中店
免費心理學講座等你來參加,活動細節搶搖滾區由此去

 

 

本文轉載自泛科學 2018 年 3 月選書《哇賽心理學》,格子外面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哇賽心理學_96
45 篇文章 ・ 11 位粉絲
希望能讓大眾看見心理學的有趣與美,期待有更多的交流與分享,讓心理學不只存在於精神疾患診療間或學校諮商室,更能擴及到生活使之融入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