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怡格 主編/蔡宇哲(哇賽心理學 創辦人兼總編輯)
你相信嗎,在人多的地方發生需要旁人救助緊急事件時,很有可能比在人少或只有一位旁觀者的情況下更難獲得幫助,這是為什麼?
1964 年,美國紐約街頭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在街道上被男子刺殺三次,期間總共有 38 位目擊者聽到她的呼救聲而亮起房內的燈,查看外頭發生什麼事,卻沒有人真正站出來制止歹徒,甚至沒有人報警,凱蒂最後因此死亡。
這起命案震驚了美國社會,報章媒體更是以「38 人目擊謀殺發生卻沒有報警,皇后區女性被殺事件反映的冷漠無情震驚警界!」的標題來描述這起泯滅人性的凱蒂案。
事隔多年,這起事件被揭發部分情節是人為捏造,並沒有 38 位目擊者那麼多,凱蒂也只有被刺殺兩次而不是三次,期間有人報警只是不被警方受理,凱蒂更沒有當場死亡,而是因為重傷送醫後才不治身亡。雖然事件並不完全真實,但是它的轟動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學者們開始探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也有社會心理學家著手研究這個問題。
實驗:「旁觀者效應」旁觀的人越多,我們越不常出手協助?
當時紐約大學的約翰.達利(John Darley)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比博.拉坦納(Bibb Latane)兩位社會心理學家,對這起事件感到興趣,他們認為並不是因為紐約人冷漠而發生了這樣的悲劇,這當中一定涉及了一些心理歷程,因此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實驗,看一般人在什麼情境下會幫助他人,而在什麼情境下不會伸出援手。
其中一項研究是他們請參與者到長廊上的一間房間裡,因為實驗談論的內容涉及隱私及尷尬問題,所以每個人都會單獨待在一個房間內,避免面對面交談。每位參與者都有耳機跟麥克風,但麥克風只有在輪到自己的時候才會被打開,且一旦有一個麥克風被打開,其他的都會被關閉,因此他們之間無法進行溝通。而這其實是為了方便播放事先錄好的錄音內容,讓他們誤以為確實在和另一間房的人進行對談。
實驗的安排有一對一的組合,也有六人大團體和三人小團體的組合。輪到其中一位參與者發言時(實際上是播放錄音帶),他說自己很難適應在紐約的生活,尤其是學業,也提到自己有嚴重的癲癇,在壓力很大或者考試時較常發作。等到下一次輪到這位參與者發言,他會癲癇發作,講話開始結結巴巴,對其他人求助,聽起來像是遇到了困難。
這個狀況就是實驗安排的情境,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一般人也許覺得自己一定會馬上衝出房間求助,但實驗結果發現並非完全如此。
達利與拉坦納發現,影響人們是否會給予幫助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團體人數」的多寡,在場涉及的人數越多,就越不會立即行動援助。在實驗中,以為只有自己知道對方癲癇狀況發生了,也就是一對一組合裡有 85% 的人會立即求助;三人小團體中的比例稍微低了一些,但也有 62%;而六人大團體中竟然只有 31% 的人站出來!
這個結果正是符合了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越多的旁觀者在場,會降低受害者被幫助的機率。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結果呢?當發生緊急事情時,如果只有你跟受害者,你不伸出援手就會使他陷入危險,甚至有可能喪失生命,那你就會有很強的責任感。但如果除了自己還有許多人在現場,責任感會被分散,每一個人的責任感變得比較弱,面對事件發生就會變得退縮,認為其他人會承擔更多的責任,這種效應稱為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助人的五階段模式
達利跟拉坦納為此還提出助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人們產生助人行為的過程中會經歷怎樣的歷程:
階段一:覺察
注意到有事情發生,這是極為重要的,有些人無法注意到有事情發生是因為他們只在意自己所關心的事情。
例如在等待過馬路的時候,很多人只顧著低頭滑手機而不是注意四周;或在上學途中,一直想著待會考試的內容,而沒有留心路上發生的事情。
階段二:理解
這個階段你會將事件定義是否為緊急事件。研究者們發現,情境的模糊性會促使旁觀者效應發生。
舉例來說,你看到一對男女在爭執,男生還對女生大打出手。如果你認為他們是一對情侶,那你站出來幫助那位女生的機會就會降低許多;但如果你判定他們之間是互不認識的陌生人,那你很可能會挺身而出並制止男生。
階段三:責任
你自覺有義務要幫忙,但是要注意這個階段最容易出現上述的責任分散。
階段四:判斷
你覺得自己有能力且知道要如何助人,但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也可間接地請求其他有能力的人協助。例如你以報警或尋求其他在場的人一起提供幫助。
階段五:行動
你採取行動去助人。但有可能會受到在場其他人的眼光而受影響,因為人們會擔心自己的舉動會怎麼被其他人解讀,這稱為觀眾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
助人的五階段模式說明了助人行為產生的過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每一個階段都有可能會產生抑制助人行為的影響因素。每一個環節都是重要的,因為只要缺了其中一個環節,就不會產生最後的助人行為。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如何降低旁觀者效應?
雖然發生這樣的現象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但還是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旁觀者效應出現的機率。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在緊急事件中如果希望得到旁觀者的幫助,我們可以直接呼喚某一位旁觀者,並清楚說明自己需要幫助。你可以藉著用手指指出的方式,或者說明對方的特徵來指定其中一個人,例如:「那位穿著紫色上衣的先生,可以請你幫幫我嗎?」這樣可以減少責任分散的產生,同時降低情境的模糊性,如此那位穿著紫色上衣的先生就會自覺有責任必須幫助你,也能確定你確實需要被幫助而採取行動。
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天,我們是那一位目睹事件發生的旁觀者,就應該要想到旁觀者效應對行為的影響,即使對方沒有指定誰提供幫助,也應積極主動採取行動,這樣才不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情況很危急,我們必須考量自己的安全,尋求警方協助也是一種助人的行為哦!
參考資料:
-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8(4):377-383
想了解更多哇賽!心理學嗎?
3月 25 日(日)於金石堂城中店
免費心理學講座等你來參加,活動細節搶搖滾區由此去。
本文轉載自泛科學 2018 年 3 月選書《哇賽心理學》,格子外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