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英國歌手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預計今年九月要到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作一趟短期太空旅行,並與地球連線合唱。這麼有趣的事情太空人當然也作過了!前年剛退休的加拿大太空人克里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2013年出任務時,就曾「利用職務之便」在 ISS彈吉他拍MV、與地球上的樂團連線合唱。
他的MV翻唱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經典歌曲〈太空奇遇〉(Space Oddity),至今點閱次數已超過兩千萬:
他也曾從 ISS與地球連線,與「裸體淑女樂團」(Barenaked Ladies)的艾德˙羅伯森(Ed Robertson)共同演出。這首〈I.S.S.(有人在唱歌嗎?)〉(I.S.S.(Is Somebody Singing?))是哈德菲爾德在地球上寫的歌,由羅伯森譜曲。歌詞描述太空之行,從外太空凝視地球的壯闊體驗:
彈吉他、唱卡拉OK 太空人的休閒生活
哈德菲爾德在著作《太空人的地球生活指南》中提到這段被兒子伊凡慫恿拍MV的經歷,伊凡改寫了一下原曲歌詞,哈德菲爾德則用麥克風與 iPad錄了三個版本的歌、拍下在 ISS各處漂浮的畫面,再交由地球的朋友加入伴奏與後製,加拿大太空總署的員工則四處跑腿取得授權。哈德菲爾德原先對伊凡這吸引大眾的點子半信半疑,影片上傳後不久,他睡前瞄了一眼 Youtube,想知道是否有人瀏覽,結果點擊人次足足將近一百萬,讓他大感震驚。
教育推廣也是太空人職責之一,平常太空人也會拍拍系列短片,記錄太空特有的日常生活細節,勾引「地球人」愛上太空。那場與地球連線的演唱會便是與音樂教育聯盟、加拿大廣播公司合作的「Music Monday」活動,這一年一度的音樂教育活動號召加拿大的孩童在五月第一個星期一唱同一首歌,活動會約個標準時間,孩子也可以帶著樂器到街道上──時間一到,整個國家就響起同樣的旋律,沉浸其中!
在太空唱歌是什麼感覺呢?其實太空梭、聯盟號太空船與 ISS裡頭,人的聽覺與嗅覺與在地面時無異(除了無重力狀態易導致鼻塞),艙內氣壓也保持在一個大氣壓的狀態,溫度維持舒適的25℃。太空站上的休閒選擇除了 DVD與書籍,也有樂器如鍵盤、烏克麗麗、吉他、一根澳洲原住民的管樂器。
哈德菲爾德分享太空彈吉他的經驗談,起初還不習慣沒有阻力的環境時,手勁會太大,指法出問題,過一陣子才抓到要領。「音樂聽起來就跟在地球上一樣。」除了太空站上有持續而吵雜的背景音:風扇與幫浦的噪音、太空船受太陽照射時,金屬膨脹的劈劈啪啪聲等(宇宙環境溫差相當劇烈,陽光直射地方溫度可達120℃,陽光照不到的陰暗處則降至負150℃)。哈德菲爾德寫道:「有時背景噪音太大,感覺像在公車後面彈奏。」最佳的彈奏地點是鋪了睡袋的睡覺隔間。
卡拉OK也是個不錯的休閒選擇,日本太空人若田光一(Koichi Wakata)就曾在ISS上唱單人卡拉OK,他在《宇宙飛行》中說,有時在休息日,他會在實驗艙內,一邊想著「一個人唱歌真是有些寂寞」,一邊唱著單人卡拉OK自娛。有時候,ISS剛好經過日本上空,若田光一便會凝望著夜景,揣想「或許大家正在哪裡唱著歌呢?」想著想著,又獨自唱起歌來。
太空站──地球連線
國際太空站是個各國集資的實驗設施,自美國的太空梭全都退役後,現今要前往 ISS只能透過俄羅斯的「聯盟號」太空船。ISS運行於距離地面約400公里高的近地軌道上,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亦即上頭的太空人一天可以看16次日出與日落。站上的太空人主要任務是利用特殊的微重力環境進行各種研究,目前太空站計畫的成員國有16國。
大衛˙鮑伊的〈太空奇遇〉或艾爾頓強(Elton John)的〈火箭人〉(Rocket Man)描繪太空人出任務的情景,歌詞皆透著一股孤寂感,太空人孤懸漂浮於安靜、漆黑、無邊無際之處,看盡日夜晨昏,望著幾十億人類的家鄉,但自己離親愛的人如此近,又如此遙遠。
不過,哈德菲爾德在書裡說,其實太空人沒那麼寂寞啦,他們能收發電子郵件、隨時掌握時事,「一點也沒有與世隔絕的感覺。」ISS與地球有許多通訊方式,例如無線電發報器、VHF無線對講機和網際網路。長期駐站的太空人一週會安排一次與家人視訊時間,任務控制中心也總是有人在,一通電話就能與親友聯絡(地球與太空電話通話大約有兩秒時間落差)。透過衛星中轉,筆電也能與休士頓的伺服器連線上網,只是速度很慢,下載影片是對耐性的一大考驗。
一般人也能進太空嗎?
太空人的出身背景多為海軍或空軍飛行員,而民間出身的太空人大多來自醫科等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一些民間企業正籌畫著太空旅遊事業,美國的「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是目前唯一提供私人太空旅遊行程的公司,目前他們已經送了7位太空旅行者搭「聯盟號」到 ISS短期停留(其中查理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太空旅行了兩次),莎拉布萊曼正是他們的下一位客戶。
要上太空,須事先在莫斯科旁邊的星城(Star City)受訓,這裡也是俄國選拔與培訓太空人的地方。太空旅客的訓練課程包括駕駛聯盟號太空船、太空漫步訓練等等。想上太空可以從現在開始準備,例如訓練體力、學學俄文,以及儲蓄!
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低成本的民營太空旅行變得普及,任何人都可以進出太空。一如若田光一在《宇宙飛行》一書的尾聲提到的,若各種背景的人都能進太空,我們的視野與感受會豐富許多,或許我們看待問題時也不再以國家利益出發,而是用「地球人」的視角,並發展出一套宇宙文化與價值觀。
後記:莎拉布萊曼後來於五月宣布,因「家庭因素」,決定取消此行,暫緩前往ISS的計畫。
參考資料
- Chris Hadfield,陳榮彬譯,《太空人的地球生活指南》,台北:大塊文化,2014。
- 若田光一,何本華譯,《宇宙飛行》,新北市:夏日出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