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前方有亂流,請各位乘客回到座位並繫上安全帶。」
當飛機劇烈搖晃機翼上下擺動時,寶寶們嚎啕大哭,抓著扶手的關節泛白,除了那些已經喝得大醉、吃了藥的、睡著的或三件事都做了的人以外,還有任何人是保持鎮定的嗎?
擁有飛行的恐懼,或是高空恐懼症(aerophobia)都是正常的。大概有百分之三到五的人是絕不坐飛機的;約百分之十七是「害怕坐飛機」;然後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人是有中度的焦慮。我們也知道風險專家─理性的典型─是拒絕坐飛機的。這是一個可以治療的狀況,英國航空規劃要價約二百五十英鎊的課程,還包括一個四十五分鐘的飛行,但不幸地他們並沒有公佈成功的機率,或是因此神智錯亂的人數。
再次說明,這是讓人感到恐懼的典型因素,因為受困於飛機上,遠遠的離開地面,完全無法掌控我們自己命運的感覺迎面襲來,可能缺乏理解這樣的事也助長了恐懼─到底為何飛機可以飛在空中?如果我們都不再相信它會飛,飛機就會從空中掉下來嗎?我們也見識過負面的影像是如何可以輕易地影響我們的知覺,此外媒體當然也喜歡流連在飛機殘骸的照片上,我們可以想到一些歷史上的案例,像是巴迪.霍利(Buddy Holly)和曼聯足球隊。
但是關於航空災難片沒有任何一個可以比得上直接取名為飛機失事資訊(Plane Crash Info)的網站,這個網站持續更新所有牽涉到商業性航空公司的嚴重墬機的資料庫,網站上還有讓人觸目驚心的照片以及黑盒子的錄音剪檔─種種讓人感到不安的訊息。在二○一一年,網站記錄了四十四起墬機事件,大約一星期一起。乍聽之下很糟糕,但這個數字跟二○○一年的七十起相比也算是一個進步(當然,其中也包括了九一一事件的四起)。
經過他們分析,顯示航行的階段是整個飛行中最安全的部分,這部分占最多的時間也是最少意外發生,在起飛和著陸的每分鐘約是比航行中間高六十倍的危險,因此,在遇到亂流時試著念個咒吧。
飛機失事資訊網站也估計人為疏失要為一半的事故負責─無論是機師失誤或是機械故障,不過你也無力改變就是了。
但或許你可以做些事,就是選擇你要搭乘的航空公司。飛機失事資訊網站估計,在三十家比較安全的航空公司中,致命意外發生的機率平均是每一千一百萬航次出現一次,而其中還存在著某些存活率,所以在意外中死亡的機率是每航次二千九百萬分之一;相反的,在不安全的二十五家航空公司,死亡意外機率大概是十倍,而你因為搭乘而死亡的機會是前者二十倍高。
為了計算微死亡,最好的資料來源是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局所統計的最少有十名乘客搭乘的飛機數據資料。從二○○二到二○一一的十年間,每年美國的商業航空平均最少有一千萬的航次。從在這段期間內並沒有重大的災難發生,以及每年七億位搭飛機的人中平均有十六位乘客或是機組員的死亡,我們可以得出每航次零點零二的微死亡,或者是在你死去前,平均可擁有五千萬次的航行,所以如果你每天都搭一次飛機,要花上你十二萬年才遇的到。
現在,你可能會抱怨我們巧妙地避開了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所以如果我們看看一九九二到二○○一年,這段期間有幾起重大意外事故,可以算出來每航次是零點一一微死亡,或是在你死去前,平均可擁有九百萬的航次。
但我們要如何計算這些風險,好和其他旅行方式比較呢? 用旅運量還是用英里或是小時呢? 讓咱們用一個指標性的悲觀數字,就是每航次有一千萬分之一的死亡機會,也就是每十航次會有一微死亡,美國商業航空的平均時數是一點八小時,飛行七百五十英里,所以可以算出每七千五百英里或是每十八小時一微死亡,這個距離大約等於在英國造成一微死亡的開車里程的二十倍,火車也差不多。
如我們所看過的,風險不是平均分散在飛行全程中,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你真要為你的旅行選一種運輸工具,你需要把開車去機場或是騎自行車去火車站等等事情考慮進去。
有一組飛行統計數據和其他的數據有所不同,而且他們又是另一件事:小型私人飛機。我們所知道的「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在美國約有二十二萬台註冊的通用航空飛機,而每年約有一千六百航次發生意外,其中有三百起是致命的,就是一週有六起,過去十年間的平均,一年有不少於五百二十人死於小型飛機或是直升機意外中,是所有航空死亡的百分之九十七。
算起來是每一百萬飛行小時有十三起死亡事故,約是商用航空的一百五十倍,也就是小飛機每六分鐘一微死亡,約是飛行十五英里,和每走路或騎自行車一英里一樣的風險。
我們在英國也看到了一樣的模式:在二○○○年到二○一○年間,航空公司有九人死亡,直升機是三十四人,在通用航空飛機是二百零二人,越大越安全。所以現在對於前面所說的統計和心理學又有一個疑問:小飛機的機師因為掌握了控制權所以感到比較安全嗎? 如果你有認識任何一位機師的話,問問他吧。
最後一個想法,即便機翼保持穩定,亂流還是危險的:到二○一二年八月為止美國商業航空有十三人因為亂流受傷,其中,有十二名是機組員,所以當安全帶警示燈亮起時,請將安全帶繫上,並且為自己只是一名乘客而不是推著飲料車的組員而感到慶幸吧。
本文摘自泛科學選書《別說不可能:當所有行為都加上了死亡的機率,你會怎麼選擇?》,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