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艾瑞克.塔爾梅奇(Eric Talmadge)
我是機器人
「robot」(機器人)這個詞來自1920年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Capek)的科幻舞台劇《羅梭的萬能工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此劇探究了現今好萊塢典型的反烏托邦情境。恰佩克的機器人一開始非常聽話,而且好像還挺享受的,但漸漸地開始對自己的命運不滿,並開始叛亂,最後導致人類滅亡。從那時開始,至少在大銀幕上,機器人不斷反叛、攻擊和毀滅它們的製造者。
人類為何對機器人又愛又怕?我們害怕機器人可能會變成的樣子,是因為它們明顯地象徵我們的心智,其中包括不同的黑暗面嗎?我們的問題可能不是怕機器人太過進化,讓我們無法信任或控制,而是自己內心的恐懼,害怕自己才是那些信不得的人?人類擅自接掌了「造物主」的位置,如果我們的恐懼成真,是否只能怪自己玩火自焚?
或許我們應該對發明家有信心點。很多鑽研機器人的頂尖研究員和工程師都非常清楚我們的恐懼,也希望製造出不僅可以當我們小幫手、或許還能當朋友的機器人。《探索頻道雜誌》確認過也消除了疑慮,現實結局和電影情節不一樣,不一定要以機器人造反收場。
人類最好的朋友
菲比上市一年後,日本的索尼公司推出了愛寶(Aibo,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的縮寫,也是同伴的日文)。愛寶是隻外型像狗的機器人,從小狗到成犬,依照和主人與環境的互動培養個性。鑒於愛寶超過1000美元的價格,加上索尼原本就想把愛寶塑造成高檔新興玩具,愛寶算是相當成功。就像有些評論家所說:為創新而創新,不是為大量生產而製造。到2003年,這隻機器狗可以追著球跑、聽從指示,或是任性地不想聽話,翻身睡覺。
索尼並沒有大肆行銷愛寶,但它的設計者贏得多項獎項,愛寶也成為流行文化象徵。愛寶的設計者領悟並應用到愛寶身上的是,讓愛寶的程式夠複雜、不可預測,卻又能引起主人興趣、娛樂主人。雖然索尼在2006年停產愛寶,但愛寶顯然是個好點子。要在人類主要活動中真正發揮用途,機器人必須容易親近又吸引人,以簡單明瞭的方式提供可滿足人類需求和功能的服務。如果我們還能享受機器人的陪伴,那當然更好。
不過這並不代表機器人的外表和行為必須和人類一模一樣。科學家高山萊拉最近在《科技創業》雜誌中說到,大家普遍認為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會製造出像電影裡一樣的機器人,但這種想法不見得正確。高山認為,人形機器人作為娛樂或醫學方面價值其實不高。就實用性來說,並沒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製造和人類物理構造一樣的機器人。
高山指出,人類和機器服務犬相處得很融洽,即便它們長得不像人,也不和人類用同種語言。隨著機器人學的進展,和人類互動的機器人設計和發展會更複雜,我們必須將此重要的概念謹記在心。高山也表示,雖然現在有些正在進行的重要計畫致力於賦予功能性機器人更仿真人的外表,但是機器越像人類,我們就更期望它和我們一樣。因此,我們更容易對其缺點(那些和人類不一樣的地方)感到挫折。
恐怖谷理論
製造像人類的機器人雖然是很好的科幻小說題材,在真實世界可能也還有些用途,但對設計者來說,製造看起來像機器的機器人可能更好。讓機器人不具威脅性,並以機器人的樣子受人喜愛。
這樣的想法來自於「恐怖谷理論」產生的問題。早在1970年代,森政弘等研究者就提出恐怖谷理論,該理論假設,我們對於與人類外表和行為越像的人形機器人越容易產生移情作用,也比較有好感,但這也是有限度的。
要是過了那個點,機器人就像人類像到恐怖,但又不全然一樣,故我們開始對它們產生強烈反感。換句話說,「幾近人類」太嚇人了。對追求仿真人機器人的發明家而言,這在未來幾年會是嚴重的問題。事實上,這些發明家的機器人已經夠詭異了,很快就會產生問題了。
日本大阪大學發明的 Actroid在2003年首度於國際機器人展覽亮相,在照片中 Actroid看來就像個漂亮的年輕日本女生,會眨眼、稍稍移動、看起來在呼吸,還會說話。她的矽膠皮膚看起來光滑溫暖。她能用很多重要的方式和人互動,她對觸碰有感覺、會賣弄風情地歪著頭、保持眼神交會,還會視情況改變表情。新版 Actroid的臉經修改後能呈現不同表情組合──由多種不同的表情版本混合組成,比單一表情更有魅力。從科技角度來看,Actroid是傑作,但就人的角度而言,Actroid還差得遠。我們的大腦會將其視為嚴重的警訊,使很多人覺得 Actroid就是個恐怖谷女孩。
Actroid例子顯示,在機器人科技有機會克服恐怖谷障礙之前,我們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在我們能信心滿滿跨越這道障礙之前,還有更多功課等著我們。現在一個和真人小女孩一點都不像的芭比娃娃,對我們敏感的人類來說,比像極了真人卻讓人失措的 Actroid,更令人安心和自然。對了,對於認為只製造可愛的女機器人似乎是性別偏見而感到不悅的人,在 2006年上市的Geminoid HI-1機器人可是以其男性創造者石黑浩為模型。
幾近人類
從另一個角度看人形機器人。早在索尼推出愛寶前,本田就已在研發名為Asimo的機器人,並立下不少里程碑。Asimo企劃始於1986年,目標是製造可用兩腳行走的機器人。今天,本田宣稱Asimo是全球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不但會說話,還能跑步、爬樓梯和伸手拿東西。雖然Asimo算是展現設計和工程的成果,而不是炙手可熱的商品,本田對Asimo會的把戲和技能還是做了不少宣傳,並堅持未來的版本或許能協助老人、坐輪椅者,以及臥床的人。本田有智慧地不打算挑戰恐怖谷理論,Asimo的外貌是典型的太空人裝扮,沒有露出臉。也許有一天Actroid和Asimo會在酒吧碰面,在眾多人形機器人中,我們會有可以跨越恐怖谷障礙的機器人。
同時,如何結合先進科技和機器人學,讓機器人不再有嚇人的外表,而是將機器人和人類使用者的相容性最大化,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Jibo計畫是很好的例子。Jibo約28公分高,三公斤重,有個圓圓大大的頭在身體上。除此之外,這個小機器人並不打算長得像人類,而像是界於我們在日常生活已經很適應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與未來的機器人小幫手之間的橋樑。就像吸塵器和除草機一樣,Jibo也被推銷為時尚的設備,放在餐桌或廚房流理台上也不會讓人覺得不自在。
Jibo設備齊全,可不只是家庭用品。Jibo的外型結合了好幾種實用功能,比起像iPhone Siri這種無實質形體的經驗,使用者對Jibo更容易產生個人情感。你跟Jibo說話,它馬上回話,有時候還會往前傾,一副很有興趣的樣子。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個人機器人小組負責人辛西婭‧布雷奇爾(Cynthia Breazeal)帶領的Jibo發明家們稱Jibo為世界上第一個適合家庭的機器人,而且適合每個年齡層。Jibo可以說故事給小孩聽、當小孩的玩伴,也可以做老人家的看護,並負責大人的社交規畫和私人祕書。
Jibo的技能結合了很多我們已在使用的東西,可提醒你的行程、傳送訊息、照相和錄影、顯示互動式圖像,用追蹤攝影機將「臉」轉向你。Jibo以一種更能和人類使用經驗相呼應的方法,結合線上活動和其他筆電作業。新版的Jibo將有臉部識別功能,能讓它知道在跟誰說話,看懂我們的表情,並根據我們的心情回應。等第一批Jibo在2015年12月推出後,我們可觀察這款新機器人同伴是否會成為流行,以及它可以忍受我們多久。
本文出自《探索頻道雜誌 中文版》2015年1月號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