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呆毛獅王
在最近發生的一系列學術期刊的撤稿風波中,研究人員通過社群媒體討論了他們常年的「最愛」:一份已經發表了三年的研究期刊影響因子和撤稿頻率間關係的論文。
這份2011年的論文提出了「撤稿指數」( retraction index)這一概念,描述發表在某刊物上的論文最終被撤稿的可能性。作者對從2001至2010年發表在17家期刊的論文進行了統計,繪出了每種期刊的撤稿指數和影響因子的對應關係圖。結果十分清楚:影響因子越高的期刊,相應的撤稿指數也越高。
「所謂的『高影響力』期刊?這不過代表著你的論文更可能被撤稿罷了。」在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古生物學的的喬・坦南特(Jon Tennant)在這個月不久前於推特評論道。而來自佛羅里達州坦帕市墨菲特癌症研究中心(Moffitt Cancer Center)的大衛・巴桑塔(David Basanta)則在推特上回應說:「但這也說明更多人在嘗試重現論文中的結果。」
期刊的撤稿指數是「在一個時間段裡被撤稿的文章數量」和「在同樣的時間段裡發表的帶摘要文章的數量」的相對值。該論文在對這17種期刊進行分析後展示了影響因子和撤稿指數關係的總體趨勢,這張圖也被發表在推特上:
這篇論文的兩個作者各為一家學術期刊的總編,但他們都無法對結果的這種相關性做出清楚的解釋。不過,他們在論文中寫到,有一種可能在於,一些研究者更願意走捷徑,甚至做出學術不端的行為來在高端學術期刊發文。但作者也指出,影響力高的學術期刊可能會有更嚴密的審查,使那些問題文章的缺陷更無所遁形。
然而,推特上有著其他的看法: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心理學家格雷厄姆・戴維(Graham Davey)在推特上發言說:「這可能是因為那些頂級期刊想要發表小樣本、大效應量的突破性進展吧。這是假陽性好嘛!」
不論是什麼原因,撤稿數量上升的整體趨勢是十分明顯的。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讓這篇研究退稿指數的論文自發表後就時常在社群媒體裡出現。坦南特說:「這篇(三年前的)論文仍然十分應景,尤其在最近發生這一系列可怕偽造結果事件和撤稿風波的時候。」
最近,在一篇對《自然》雜誌2013至2014年的各種撤稿行為提出看法的部落格中,「撤稿指數」也有所體現。在《自然》雜誌決定撤回小保方晴子關於用酸浴獲得幹細胞的論文的一個多月前,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幹細胞學家保羅・諾普菲爾(Paul Knoepfler)就在他的部落格中呼籲撤回那兩篇有爭議的論文。他指出,這波撤稿浪潮可能表明論文在編輯過程中「審查太少」。但這也可能是一個積極的現象,「這可能也說明領先的期刊對有缺陷的研究論文表現出更小的容忍度(選擇了撤稿而不是包庇),哪怕論文是在自家發表的。」他說。 《自然》則對此拒絕發表評論。 (編輯:Calo)
資料來源:Why high-profile journals have more retractions Nature [September 17, 2014]
本文轉載自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