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的「宰」,並非指「屠宰」,而是「莫宰羊」的「宰」。
「學海無涯」,這成語出自明朝張岱的《小序》:「學海無邊,書囊無底。世間書怎讀得盡。」可是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當時的人如果真的去拚命死嗑,大部分讀書人搞不好還是有辦法把手邊能弄到的書讀盡的啊。
拜網際網路所賜,我們今天面對的知識之面貌,和過去幾年百甚至幾千年的,都大不相同了,這才是真的學海無涯。知識的結構也已徹底改變,我們過去面對、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方法,也已有和將有極大的改變。
我到上大學前,幾乎完全沒有接觸過網際網路,高三時有人到我們學校演講,說網路上啥都有,結果我們一群高中臭男生圍在一起說「啥都有」,表情不是驚訝,而 是淫笑Orz 我第一次接觸電郵時,還很笨地問到,如果郵件送達時,我不在電腦面前,郵件會不會被退回XD 可是,現代社會,甭說高中,連小學生都會上網了吧。甚至還沒懂事前,就先學會用平板電腦。
網際網路確定改變了我們學習知識的方式。過去,我們要學習知識,大多數情況下非得從書本裡取得。我從小就很愛看書,可是家裡也買不起大英百科啊,只能去中 學圖書館裡借有限的書籍。可是今天呢?維基百科有多到你每天不眠不休都讀不完的條目,而且還完全免費、免借閱,更新速度也驚人;過去,做研究要上圖書館影 印論文,如果大學圖書館沒有訂閱的期刊,還得大費周張付費申請館際合作,可是現在坐在辦公室電腦面前,大多數文獻,甚至無論多古老,都能在按幾個鍵的情況 下輕鬆下載,後來連一些學術書籍,也都能下載,只要校方有訂購的話;我前陣子對經濟學感興趣,沒想到一堆國外非常暢銷的經濟學教科書,居然也能找到全文的 高解析度電子檔,只要耐心尋找;過去的科景也好,現在的泛科學也好,提供了傳統媒體輕忽的科學新聞,而且還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準確度,並且還能附上資料 來源。這都是網際網路傳播知識的正面作用,可是為何還有人持悲觀論點呢?
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David Weinberger)的這本《TOO BIG TO KNOW:網路思想先驅溫柏格重新定義知識的意義與力量》(Too Big to Know: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Experts Are Everywhere, and the Smartest Person in the Room Is the Room) 就試圖重新定義知識,並推測當知識離開了紙張,知識究竟如何演變?以及提出我們又該如何運用知識。溫柏格是哈佛法學院貝克曼網路與社會研究中心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資深研究員,對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有獨到的見解,還曾擔任美國總統候選人的網路政策顧問,長期為 《連線》(Wired)、《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史密松寧通訊》(Smithsonian)、《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執筆。《TOO BIG TO KNOW》真是少數直接以原文書名當作中文版書名的好書。
自從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1398-1468)發明活字印刷之後,書籍的取得愈來愈容易。指出,近年美國聯邦政府在歐巴馬(Barack H. Obama)的指示下,建立Data.gov把行政機關所有非機密資料公開。溫伯格主張,這樣把大量事實公開、供人自由使用,便是拆了停駐點上的釘子,使 得知識的根基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可動搖,也不再有界限,形成喪失邊界的知識體。
《TOO BIG TO KNOW》指出,到了早17世紀,已有人抱怨我們現在稱為「資訊過載」的現象。面對如洪水般的資訊,長期以來人們使用刪去法,過濾出需要的知識。可是到了 網際網路的時代,已經能容下所有資訊了,於是過濾的策略再也不是刪除,而只是將所需資訊過濾到最前面。《TOO BIG TO KNOW》還指出,在新的知識制度下,廣度本身就足以成為一種深度、專家和非專家的界限正在消失、平民主義興起、擁有「異類」資格的人取代高學歷者、沒有 共識也能產生新知。
為了應付過載的知識,我們為知識設立了由各種停駐點組成的體系。然而,《TOO BIG TO KNOW》提出專業技能的網路化,認為專業知識也可能在雲端。即便我們保有事實和專家,但知識的整體卻正在流逝。當老舊知識媒介的限制逐漸褪去,知識在網際網路裡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網路化專業知識是怎麼運作?溫伯格認為,網路連結了許多人,例如《群眾的智慧:如何讓整個世界成為你的智囊團》(The Wisdom Of Crowds: 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這本書指出,彼此無相關性的人群,可能可以比單獨的個人找出更準確的答案(請參見〈群眾的非凡智慧〉); 還有,網際網路上有各式各樣的人,《TOO BIG TO KNOW》舉了個實例,提到一個水泥專家戴維斯,溢油防治技術研究所在網路上找到了他,成功解決了石油專家都解決不了的溢油抽取問題。用這個有趣的案例, 透過網際網路的特性,專業知識發揮了更大的效益,專家所形成的網路遠比專業意見的總和更聰明。
溫伯格還指出,網際網路跟燕麥粥一樣,又黏又一塊塊的。怎麼說呢?許多不同專業的專家網路有忠實的成員,可以在特定類型的問題發揮所長;網際網路還會累 積,成長速度飛快,還能縮放自如,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妙;網際網路讓專業主題互相交錯連結,不會因為結論不固定而喪失價值,資料來源的連結讓專業知識更 透明,還具有互動性,專家不再是個特殊的階層,多元的想法、知識和權威能夠並存。
《TOO BIG TO KNOW》接著探討多樣性的重要性和限制。在聲音多元的網際網路裡,意見相同的人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回聲室。因此,美國憲法學者桑斯坦(Cass Sunstein)認為,網際網路將創造出更多回聲室,使得「群體極端化」並破壞民主,人民更難取得共識。可是溫柏格認為,實際情況正好相反,指出極端化 效應沒桑斯坦認為的那麼強。
網路似乎把人弄得更笨,卡爾(Nicholas Carr)在《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提出,網際網路正改變我們的腦袋,讓我們愈來愈難去吸收有深度的知識(請參見〈網路真的讓我們變笨?〉)。 溫伯格在《TOO BIG TO KNOW》花了一章回應卡爾,比較了長篇幅思想(書本)與超連結的優劣。他認為,書籍是一種非連線、非對話式的單向媒介,將思想固定在紙張上,並塑造成書 本的篇章。然而,網路化知識則沒有形狀與固定形式,論證能以自然的長度呈現,主題隨時能交錯連結,這樣「糾混」的網路也許更能準確反映這個世界的真實狀 況。
《TOO BIG TO KNOW》繼續探討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科學,認為網路化的科學巨大到無法讓人知曉全貌、永遠針鋒相對,而且沒有定論,如此反而更接近科學家看待科學的方式。頂尖學術期刊如《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只能接受大約2%的投稿,可是線上期刊如PLOS ONE卻能夠接受大量的投稿,在去年就發表了超過三萬篇論文。只要同儕審查後內容在科學方法上沒有重大瑕疵,PLOS ONE就會接受投稿,他們決定把論文的實際影響力交給科學社群去決定,並且還讓讀者在論文底下留言討論。在科學界,「開放存取運動」(Open Access)的期刊也興起,免費讓讀者下載論文,不需要學術單位的訂閱,讓大型出版社無法以科學家辛勞的成果為獲利工具。
我們需要再做些啥,才能讓網路變成一個更適合知識的架構?《TOO BIG TO KNOW》呼籲建立知識的新架構,儘管身處知識的危機中,但網際網路降低了阻礙,改變了知識的根本架構,也改變了我們面對世界的方式。網際網路提供了我們 豐饒的內容,可以利用超連結跳來跳去,不用特別的特許,即公開又沒有定論。網路化的知識,讓我們更接近知識的真相。我們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讓網路化的知識 造福大眾:一、開放存取;二、提供智慧可以用的攀附之;三、連結所有的東西,傳統媒體難以完整提供出處,可以網際網路卻能夠輕鬆做到;四、不拋棄任何機構 化或制度化的知識,網際網路提供我們更輕鬆在傳統媒體上的搜尋和閱讀,也讓學院式知識能夠更有效遠距傳播;五、教導所有的人。
對關心知識的學習和傳播的朋友而言,《TOO BIG TO KNOW》是本必讀好書!網際網路是洪水猛獸,還是恩典福音,端看我們如何駕馭和應用。知識的網路化,鐵定會是無法逆轉的歷史潮流。時勢造英雄,我們應該要能夠搭上這個時代的狂潮帶向未來,而非讓歷史把我們給狠狠埋沒!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