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Gilver
自詡為文明人的我們,可曾了解何謂文明?文明從何而生,如何影響世界、最終又將走向何方?傳統部落和西方工業國家有什麼不一樣?本期的M.I.C.分別邀請中研院生物人類學家王道還老師、以及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的李宜澤老師,不僅抒發他們以自身所學提出的見解,更和大家分享美國重量級科普作家賈德戴蒙在著作中的對話,帶領大家重新探索文明的前世今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jRIYhGj34
王道還老師認為,人類學是最好的通識教育、也是教育的基礎,而且只有人類學有兩個與眾不同的特色:第一,它的時間歷程超過五百萬年,接近於人類的始祖最晚可能出現的時間;第二,它的空間遍及全球,人類學家研究的是整個地球上所有的人類社會。人類大歷史時間的特色在於人的演化,而空間的特色在於人的多樣性。人的演化與多樣性可分為三個研究領域:生物人類學、考古學以及社會/文化人類學。其中,研究人類演化的生物人類學是王老師的本行。
賈德戴蒙與大歷史
什麼是大歷史(big history)?歷史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變化,研究變化的因和果,而大歷史則是研究那些影響深遠的變化。近二十年來,大歷史在英語世界是當紅的書寫題材,老師列出了一連串推薦的書單:《Big History》、《From the Big Bang to the Present》、《Maps of time》、《The Way of World》、《Civilizations》、《 Humankind》、《The Human Web》、《The Pursuit of Power》、《Worlds at War》、《帖木兒之後》、《The Origins of Modern World》、《From Dawn to Decadence》等等。這些大歷史的寫作者未必全是文學院出身的學者,也有一些是演化生物學、演化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的背景出身。而今晚討論的書籍作者名叫Jared Diamond (賈德.戴蒙)。
賈德.戴蒙今年七十歲,出生於波士頓,是個標準上流社會出身的白人醫生,畢業於哈佛大學、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消化道生理學,並以膽囊研究得到醫學院的教授職位。接著,1979年他又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頭銜,卻是以鳥類生態學的科學成就當選,此刻的他可以說是經歷學術和田野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涯。1980年代他成為科學作家,開始撰寫科普專欄《Natural History》,並在1990年成為暢銷書作家,他的第一本暢銷書就是《The Third Chimpanzee》,也是所有著作中最棒的。它是所有戴蒙著作的基祖,每本書都由它衍生而來,包括《槍砲、病菌與鋼鐵》、《大崩壞》、《昨日世界》、《性趣何來》。戴蒙的創見在於認為文明誕生的最重要條件是生物地理,人是地球上唯一遍布全球的物種,而這是討論生物地理是文明誕生條件的前提。
文明,其實是莫名其妙的產物
首先是地球。地軸傾斜使得地球有四季,組成地殼的活動板塊改變地貌,這兩個特色造成的後果,是地球上每個點都有獨特的氣候和不同的生物組成,所有的生物都是局部的、有地理限制的,唯有人類例外。人類遍布著全球,是以每個社會都活在不同的環境中,造成生物多樣性和人文多樣性。比如膚色的演化,已有證據和日照有直接關係;而地球上每個社會,都有獨特的語言、文化、社會組織等等。
人是地球上唯一遍布全球的物種,然而只有極少數社群發展出文明。回顧人類的大歷史,雖然人類始祖最晚6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但將近250萬年前才會製作工具,超過一半以上的人類歷史都不知道在做什麼。爾後,現代智人的祖先最晚在15萬年前已經出現,繼而進入舊、新石器時代,直至約8800年前有城牆的聚落出現,說明著戰爭已經開始。文明的發展不是理所當然,也不是人類發展的目標,而是莫名其妙的產物。孟子說的是對的,人和禽獸沒什麼差異。
「文明」的相似字—-Civilization,是18世紀的法國人發明的。不過,中國人對文明的看法比較高明:「經緯天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這種文明的概念不是翻譯而來的名詞,而是固有的概念。它對萬事萬物有一套系統性的看法,能夠照看四方。絕大多數的人類社會不使用文字,文明是少數人類社會的成就,彰顯了人類社群的不平等。
文明的條件
文明的條件首要是農業,有了農業後才定居、人口增加、繼而社會分化,出現不同的行業,最後產生文字的需求。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不平均的,不是每個社會都有相同條件發明相同的東西。例如含有大量蛋白質的小麥,營養價值比稻米還高,其原生種只出現在中東一帶,是以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中三個在中東,最早的人類聚落、文字與城牆都在中東。
不過,雖然戴蒙以生物資源來討論文明誕生及其後發展完全合理,但這本書最大的弱點只有比較現代和傳統社會,缺乏一套社會演化理論,因此雖然能用來說很好的故事,卻不容易提出能夠說服人的論證。之後的兩本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包括《大崩壞》與《昨日世界》。《昨日世界》這本書好奇「現代社會是怎麼出現的」,並提醒我們要建構出現代國家非常困難,現代國家的生活方式和過去大不相同。傳統的社群是一種道德的結合,現代的社群則是一種法律的結合,特別適合陌生的人彼此相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1rvgA4OF-8
李老師出身心理系、後來進入人類學領域,他認為晤談室、實驗室沒有辦法看到所有的人類現象,因此決定出走、轉往匹茲堡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他的研究主題是當代台灣在兩種不同社區的農業技術、知識傳播網路及改變過程等現象,例如原住民有機農業轉型和南部雜糧種植區的生質能源改作,和傳統人類學蠻不一樣的。今天是來和大家分享戴蒙的”昨日世界”。
昨日世界裡的想像: 人類看見什麼樣的當代社會
什麼是人類學?在美國,人類學分成四個分支:體質生物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文化人類學。其中後兩者的部分,戴蒙認為人類語言的多樣性是相當獨特的,雖然可能以他鳥類學者的角度可以說鳥類也具有發聲的多樣性,但人類的語言不只是聲音,還有象徵符號、畫符的過程來濃縮談及的內容。而文化現象方面的例子則非常多,像是宗教、生育模型和戰爭衝突。而此書中,正融合了這四個分支成為一本精妙的科普書籍,相當令人讚嘆。
文化人類學的特色在於能夠透過教育、學習,來延續獨特的文化傳統及風俗。例如不是每個族群都過農曆新年,原住民族像是阿美族、排灣族和賽夏族有他們定位近似於過年的大型祭典;傳統的中國文化有年獸的故事,賽夏族則有矮靈的傳說。這種在經歷一年之後重新修復、和好的概念在不同的族群文化中,雖然時間點不一樣,但具有普同的相似性。此外,文化也有象徵的效果。語言人類學除了研究語言的傳遞,也有像是研究前哥倫布時代居住於南美洲阿茲特克人,如何以文字、文化和結繩記事建立具有帝國規模的管理系統。而在現代則有一些研究創造性語言的例子,例如網路公民溝通的”火星文”。
文化和體質人類學—也就是生理的部分也會產生交互關係,例如新幾內亞地區的庫魯症(kuru)好發於婦女和特定年齡族群的現象,是致因於當地傳統的「人體葬」加上習俗分配的規矩,使得普里昂蛋白(prion)在特定族群中傳播。又例如印度聖牛,學者好奇:為什麼當地沒有出現食用高營養價值的牛肉之行為呢?解答可能是因為牛有多種用途,像是牛乳和牛糞的利用,如果豢養牛群將可以維持一群人的生存,甚至兼顧到燃料和居住的需求。故以生態的角度來說,尊崇牛反而能使資源延續。
微觀的文化人類學
以今天戴蒙比較推崇的大歷史角度來說,多以1500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的時代為論述起點。探索新大陸產生的新舊世界文化交流,產生許多後續的效果,例如英國庫克船長在大洋洲探索,結果被夏威夷原住民神化、卻又陰錯陽差被殺害的故事,還有白人傳教士和南非酋長對於神的辯證。地理大發現造成的文化接觸為當代學者所重視,文化使得地理與歷史的環境產生特殊解釋,當地的文化脈絡會和外來者產生特殊的理解。
當代人類學的研究和戴蒙的論述類型走向兩個方向。戴蒙的論述類型所做的是結合時間縱深、空間廣闊的綜合型,當代則比較應用性的去觀照問題,例如醫療人類學、發展人類學、環境人類學和科技社會研究,這種微觀的論述正好和大歷史互補。
我怎麼看人類學的跨文化任務?地理大發現到十七世紀的過程已經讓歐洲主要國家佔領第三世界,人類學的出現讓學者去研究當地的風俗、社會、經濟制度,並應用於殖民管理,這是人類學的源頭,也是它的原罪。在美國出征伊拉克的過程中,人類學家也參與其中,執行文化認識的任務。其他有名的當代人類學家像是研究青少年時期的Margaret Mead還有研究伊斯蘭文化跨國比較的Clifford Geertz。此外,人類學家比較會考量相對性的文化關懷,例如是否要滅除掉當地的奇異風俗(例如獵頭、生吞蠑螈、陰蒂縫合),去了解去做的原因和它對當地的重要性。
從文化人類學看大敘事的戴蒙,做了許多令人讚佩的排比。但如同王老師所提及的,他對社會的機制轉變是不太令人信服的,受到其他重量級人類學學者像是James Scott批評為「漆了西方理性主義的變形」,還有地理學家David Harvey批評他忽略了地理因素和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之間的滾動性。
最後,如果回去看人類學的演變, 物產豐富的新幾內亞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像歐洲這種物產不豐、卻產生侵略文化的歷史?戴蒙未考慮殖民經濟的歷史背景來做論述,有失公允。資本主義雖然強大,但不一定能適用於每個觀點。不能只從外在環境和遺留的證據來設想文化的樣貌,否則容易倒果為因。而在許多小部族的案例,他們並不是自願成為狩獵採集的社會,而是為了逃避西班牙人的進駐而往森林躲避,戴蒙忽略了已存在的殖民社會或策略選擇的影響,部落的戰爭也不一定如他所論述的。
怎麼樣的研究才夠大、就又不那麼大趨勢呢?像是研究人類影響地質的歷史,或者人和動物間的畜牧史,還有”臨摹文化”如何從部落社會發展出來和自然巫術的象徵模式。更多許多有趣的研究,請參見芭樂人類學。
以人類學看待文明與文化
在最後的Q&A時間,兩位老師發表他們對於「批判他族文化陋習」和「界定文明和文化」的見解。李老師認為,像是放生、殺豬公這種習俗,如果是戴蒙的話,他可能會覺得是自然環境資源利用方式的影響,但以人類學來說,就會好奇這樣的行為跟社會文化有什麼關係?有沒有其他方式來改變、可能又有什麼後續效果?而不是從文明或者理性的角度去理解。人類學家做學問所居的被動態度,是為了防止過快判下「殘忍」文化的可能。
王老師認為所有人類社會都有文化,它是行為的規範、是人類學最基本的概念;文明則是另一回事,是非常特殊的文化形式,它一定要有文字,而不僅只是約定俗成。李老師則是認為文化是人類族群都有的活動模式,但文明本身則是具有延續價值的特殊判準,文字的模式即是其中之一,延續與再生的機制皆是文明。
最後,王老師提及漢人文化即使沒有像是文化村這種保存形式,也有巨量資料可以提供參考,然而許多原住民百年前的生活和細節都已經消失。由此可見文明一個最重要的特色—它不怕時間對記憶的侵蝕,而這,也是文明可怕的地方!
本次活動感謝時報出版社贊助好書《昨日世界》,以及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的支持。
【關於 M. I. C.】
M. I. C.(Micro Idea Collider,M. I. C.)微型點子對撞機是 PanSci 定期舉辦的小規模科學聚會,約一個月一場,為便於交流討論,人數設定於三十人上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 14 分鐘內與大家分享相關科學知識或有趣的想法,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加速對撞激盪出好點子。請務必認知:參加者被(推入火坑)邀請成為之後場次講者的機率非常的高!
本場演講由國科會「科普資源整合運用推廣計畫」支持,PanSci泛科學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舉辦,感謝時報出版贊助好書《昨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