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是讓人開心還是孤獨,跟使用方法有關。
註冊Facebook的人都不想變得可悲又孤獨,但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伊桑•克羅斯(Ethan Kross)最近的新研究提出,Facebook正讓我們有這種感受。克羅斯和同事在兩週內每天給82名安娜堡市居民發5條短信,調查研究對象的整體情緒、他們有多擔憂和孤獨、他們使用Facebook的程度,還有從收到上一條短信起,他們和別人面對面交流的次數。克羅斯發現,研究對象在兩條短信之間用Facebook越多就越不開心,從研究開始到結束的總體滿足感也有所下降。克羅斯根據數據提出,Facebook讓使用者不開心。
網際網路(尤其是Facebook)讓人更加疏遠的研究結果,支持克羅斯的結論。1998年,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者羅伯特•克勞特(Robert Kraut)發現,人們上網越多,就越感到孤單沮喪。在第一次上網之後的一至兩年內,他們上網頻率越高,幸福感和與周圍人的聯繫就越低。
更孤獨的人也並不是更容易上網,最近,一篇回顧了75個研究的文獻綜述得出結論,「使用Facebook的人和不用Facebook的人性格特點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不知為何,網路讓用戶感到和別人更加疏遠。一篇寫於2010年的綜述分析了40個研究課題,也證實了該趨勢:使用網際網路對人的整體健康狀況有微小的、但在統計上顯著的不良影響。一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是,Facebook會激發醋意而導致感情問題。
另一個研究團隊提出,使用Facebook也會增強嫉妒心:用戶花越多時間瀏覽Facebook(而不是發原創訊息或者和Facebook上的內容互動),他們的嫉妒感就越強。
漢娜•克拉斯諾夫(Hanna Krasnova)和同事認為,這是由社會心理學中「社會對比效應」造成的結果。由於人們多和自己大致相似的人交往,這種對比效應就愈發凸顯:正因為比較的對象是思維方式類似的同齡人,所以得知他們的成就會造成更大的打擊。最近,心理學家貝絲•安德森(Beth Anderson)和同事在評估Facebook的影響後認為,使用Facebook會讓人很快上癮,也同樣會產生令人煩躁的負能量,讓用戶討厭社交網絡,有些討厭的因由和當初讓人註冊Facebook的原因一樣。
我們想知道別人的情況,也希望別人瞭解我們——但就是在這種彼此瞭解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開始怨恨彼此的生活,也開始怨恨保持我們覺得自己需要不斷保持的形象。專門研究社交媒體的使用和社交網絡分享動機的心理學家塞繆爾•戈斯林(Samuel Gosling)說:「很可能,正是那些一開始很吸引人的東西,到最後反而讓人避之不及。」
不過,和關於Facebook的其他發現一樣,其反面論點同樣成立 。2009年,塞巴斯蒂安•巴倫蘇埃拉(Sebastián Valenzuela)和同事得出了與克羅斯相反的結論:Facebook讓我們更開心。他們還發現Facebook能夠提高社會信任度、增進社交往來,甚至鼓勵人們參與政治活動。巴倫蘇埃拉的發現非常符合社會心理學家對社交長久以來的認識。
馬修•利伯曼(Matthew Lieberman)在自己的書「Social: 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中提出,社交網絡是我們和他人分享的一種方式。成功分享後,心理和生理上的滿足感常常會起到自我激勵作用。社交媒體的普及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閱讀和看東西的方式:我們在消費信息的時候會考慮用什麼方式、和什麼人分享這些信息。甚至在分享信息之前,光想到成功分享就能激活我們的獎賞處理中樞。
虛擬的社交聯繫甚至可以緩衝壓力和痛苦:馬修•利伯曼(Matthew Lieberman)和同事於2009年的研究證明,當女性受到疼痛的刺激時,握住男友的手或者看男友照片可以減輕痛感,而且照片麻痺疼痛的效果要比身體接觸強一倍。「強制想像」就是真實事物的精神體現,心理學家文迪•加德納(Wendi Gardner)和辛迪•皮克特(Cindy Pickett)將其稱為「社交零食」。出於某種不知名的原因,距離的因素和強制想像有麻醉效果,我們或可期望這種效果也能推廣到社交網絡上所有朋友的照片。
上面說的都是值得信賴的研究,但在探索「Facebook 如何影響人的情緒狀態」這個問題上卻得出了不同乃至相悖的結論。為了理解這個現象,我們可以著眼於人們上Facebook時究竟在做什麼。
研究社交媒體的使用和社交網絡分享動機的心理學家塞繆爾•戈斯林說:「這問題之所以這麼複雜,是因為Facebook可以做很多事,而且不同人都在用Facebook做這一系列不同的事。不僅如此,他們還造成改變,因為人們自己就在改變。」2010年,一項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團隊發現,如果人們直接和他人互動(給彼此留言、發私信或者「喜歡」某消息),他們的社會聯繫感和社會資本都有所提高,孤獨感下降。不過,如果試驗參與者只是被動地消化了新聞內容,Facebook則造成相反的效果,即降低與他人的聯繫感而增強孤獨感。
密蘇里大學的心理學家做的實驗還測量到了這種效果的生理表現。實驗中,被試眉毛上端和眼睛下部粘了4個電極以記錄面部表情,此研究法稱為面部肌動電流描記法。當被和Facebook積極互動時,從他們的生理反應測量到幸福感顯著升高;而在被動瀏覽時,這個效應就消失了。
約克大學的約翰•伊斯特伍德(John Eastwood)和同事今年上半年的研究結果與以上發現相符,他們寫了一篇關於「無聊」的統合分析。是什麼讓我們覺得無聊,因而不開心?答案是注意力。我們在集中注意力的時候不感到無聊,而不專注時無聊的感覺就出現了。伊斯特伍德的研究和最近關於媒體多任務處理的研究證明,我們把注意力分散在越多的任務上,就越是難以對每件事都保持專注,因而變得越來越心煩意亂。
換句話說,Facebook所代表的那種持續在線和媒體世界,是社交網絡的宿敵。將Facebook的使用情況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來研究的所有課題都發現:平均下來,用戶被動瀏覽新鮮事所用的時間,要遠遠多於主動產生內容和與其他用戶發生互動的時間。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研究Facebook總體使用情況的課題,總會得出「Facebook對情緒有負面影響」的結論,例如克羅斯對安娜堡居民的研究。因為需要將注意力分配在其他事情上,我們更容易被動而不是主動地用Facebook。無論什麼媒介,被動的經歷都會轉化成脫節和無聊感。
心理學家蒂莫西•威爾遜(Timothy Wilson)告訴我,他研究發現大學生如果沒了手機或電腦,只要呆在房間裡幾分鐘就開始「發瘋」。威爾遜說:「可能你會覺得我們可以用這時間精神自娛,可是我們做不到。我們已經忘了該怎麼做。」只要我們有閒,網際網路就是一個極誘人又可迅速填補空隙的解決辦法。我們無聊,刷一下Facebook或者Twitter,然後變得更無聊。摒棄Facebook並不能改變的事實是,我們在越來越多的時候忘記了該如何正確而有意義地集中注意力。從這點來看,Facebook並不是問題。症狀才是。
資料來源:《紐約客》,HOW FACEBOOK MAKES US UNHAPPY
轉載自果殼網